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京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06851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京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京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京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京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京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京版.docx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京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京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京版.docx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京版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

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4、通过认识100以内的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数数方法及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数应是多少。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展示台、给每位学生准备数量为100的物品。

  教学设计理念:

向学生提供贴近生活的信息资源,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并运用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师:

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

(0—20),谁能从0数到20?

(一生数,其他拍手),谁能接着往下数?

(2—3名接着数,到70过后师示意全班齐数并齐拍手)

  2、师:

大家能数那么多数,真了不起,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要用到数数,你能说一说吗?

(略)

  〔设计意图:

复习20以内的数,了解学生已有的数数知识。

  3、师:

我们班共有多少位同学?

(65位),自己亲自数一数。

(学生站起来数班级人数。

  师:

谁能说说你数的结果是多少位同学?

(学生汇报,肯定有不一样的)

  师:

谁愿意领着大家一起数?

(请一名学生边点边数,其他同学跟着一齐数,结果是65位同学。

  师:

在刚才数人的时候,39的后面是多少?

49的后面是多少?

59的后面是多少?

你怎么想的?

  师总结数的方法:

边点边数,点的和数的一样快。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的数班级人数,体现数数的方法:

边点边数,点的和数的一样快。

同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二、实践操作

  1、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数。

数什么呢?

数的东西就藏在你们的抽屉里,快拿出来看看吧。

看看自己都拿到了什么物品?

喜欢吗?

  〔设计意图:

提供各种信息资源,调动学生的感官,培养和调动学生数数的兴趣。

2、师:

现在听清要求,请很快的数出10个物品放在桌子上,放成一堆,仔细观察,10个呀,就这么多。

  师:

请你再数10个出来。

  师:

现在是多少了?

  师:

再仔细观察20个这一堆,20个就这么多。

  师:

请你把袋子里的物品都倒出来,想想,刚才10个一堆,20个一堆是那么多,再观察一下你面前这一大堆,猜猜这一堆大约有多少?

  生猜(略)

  师:

那么到底有多少呢?

请你仔细数一数。

(学生开始数桌上的物品,有糖、枣、沙枣、棋子、小棒、铅笔、玉米粒等。

  3、学生汇报数的结果

  师:

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有一个一个数的,有两个两个数的,有五个五个数的,还有十个十个数的?

  师:

刚才谁都数的是100?

请举起手。

其实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每个袋里的物品都是100,你们数对了。

(学生高兴地欢呼。

  师:

有的小朋友没有数对,我们给他找一找数错的原因好吗?

  学生寻找出错的原因:

  1、点的和数的不一样快

  2、数的物品太多,有时稍不专心会忘。

  3、转整十数时不知道是多少。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估数和数数的活动过程中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学会用多种方法数数,渗透估数的方法,体会准确数出物体个数的方法,体现数是数出来的。

  4、师出示100粒大米。

谁来猜猜这些大米是多少粒?

(生猜)

  师:

看着这100粒大米,再看看周围同学桌上的100个物品,老师有些不明白,都是100,为什么有的堆大?

有的堆小?

  生:

因为有的物品大,有的物品小。

  师:

刚才的100颗糖,100枝铅笔,100粒大米……我们都可以用数100来表示。

(板书:

100)

  〔设计意图:

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提高估数的能力。

  三、探索活动

  1、接数,数的组成

  师:

请你数出35个物品,怎样摆放让人一眼看出来。

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给你的小袋和皮筋。

(师事先在物品袋里装了小袋和皮筋)

  生数并摆出35个物品来。

(老师巡视,指导)

  师请一名摆铅笔的学生到展示台前展示,再请一名装小袋的学生到展示台前展示,并说出这样做的理由。

  学生同桌相互检查,改正摆放错误。

  师:

看着你们的35个物品,同桌相互说说3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板书:

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

  师:

请你从35开始继续数物品,一直数到42个。

  师请一名数小棒的学生展示42根小棒的摆放方法。

说一说4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板书:

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理解数的组成〕

  师:

从45数到63,6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师:

请一学生说一个数,大家接着数。

同桌再互相考一考。

  师:

从88数到100,能行吗?

  〔设计意图:

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并会从任意一个数接着往下数〕

  师:

同学们数数越来越好了,老师这儿有几幅图,一起来看看。

课件分别出示汤圆图和钢笔图。

  ⑴说出由几个十和几个一。

共有多少个汤圆?

(课件出示答案)

  ⑵表示的是几个十和几个一,说说想法,一共有多少枝钢笔?

(课件出示答案)

  2、估数、数数、100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动态的百羊图

  师:

猜一猜大约有多少只羊?

(生猜)

  师:

到底有多少只呢?

你来数数吧!

(动态的羊不好数,羊多不好数)

  师:

谁能想个办法,能让我们比较容易地数出一共有多少只羊?

(生想办法)

  师:

出示把动态的羊10个10个圈起来,用栅栏围住,现在我们再来数一数。

(生很快数出是100个)

  师:

怎么这么快数出来了,生说出数的方法:

10个10个数,数了10个十

  师:

10个10是多少?

板书:

10个10是100

  板书课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

进一步渗透估数的意识,体会10个10个数的优越性,并认识10个10是100,理数100的意义,突破知识的难点。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加法和减法

(一)》

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第二册29页例题(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的的结构特征。

并会依据数量关系解决这类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会比较数量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会与人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会解决求相差多少的应用题,初步了解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的找出数量关系,并能理解为什么求差要用减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

图书馆的故事很多。

大家不仅能够借书,他们还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坐在那里认真的看。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学校今年也为大家开设了一个阅览室。

就在原来的三

(2)班。

来到阅览室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

不能乱说话。

  师:

为什么?

(不然会打扰别人)

  表扬:

看来你很懂礼貌!

  过渡:

下面老师带大家到阅览室看一看。

(呈现主题图)

  二、探索获取新知

  1.请大家静静的比较一下这里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比较出来请举手。

(学生各个认真点数)

  估计:

有个别同学很快就能比较出来,但有个别学生很慢。

  对策:

采访比得快的同学,你为什么比得这么快,是怎么比的?

  估计:

就是分别去数。

对策:

那男生和女生分别有多少人?

大家数一数,是不是女:

9人?

男:

7人?

(确定男女生的人数)

2.师:

谁有更好的办法让我们大家一下就能看出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估计:

让大家排队等。

或说不出来。

  对策:

如果想出办法就让他们去试试,如果没有想出来就让他们拿出不同的图片分别代表男生和女生。

  生:

动手操作摆图片。

  师:

巡视,找到懂得一一对应摆的小朋友问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上下对着摆?

  问:

这时请你看着这幅图能一下看出谁多谁少吗?

  生:

能/不能师:

看看你的邻居摆的,再看看你自己的,说一说谁摆的比较好?

为什么?

  生:

他对的齐,队长的人就多。

等师:

请你把自己的图修整一下。

(学生开始行动)

  3.师:

到底女生比男生多多少?

请看图说一说。

(生借助手中的插图,边看边分析,之后与小组同学说)

  生:

汇报。

多2人。

  对策:

你能在图上指指多出来的是哪两个人吗?

  生:

边指边说。

之后把多出的两人指给周围人看。

  师:

哪部分人是男生和女生同样多的部分呢?

(生进一步分析图,回答)

  4.师:

叙述我们知道女生有(9)人,男生有(7)人,可以问什么?

  估计:

一共有多少人?

男生比女生少几人?

/女生比男生多几人?

  对策:

求和问题直接口答。

求相差多少,让小组讨论。

(师引导学生借助图来思考、来说)

  汇报:

一定要让生说清楚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估计:

把同样多的部分去掉,剩下的就是多出的部分。

当然也就是比女生少的。

小组互相说说,怎样想的。

  5.列式解答。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独立完成,互相交流)

  2.课后题:

其中二题要让学生理解什么叫“相差”3.让学生试编这样的题。

  四、课堂小结

  对于这节课学的知识你还有不懂得问题吗?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2~56页,例1、例2、例3、例4,练习十二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人民币的形状、颜色、图案等认识人民币。

  2、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

  理解l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准备:

  人民币学具、硬币、课件

  教学过程:

  认识1元以下的人民币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

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

你们买过东西吗?

买东西要用什么?

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

  1、认一认

  

(1)利用手中的人民币学具,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

(可以两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2)看书53页的例1,认识更多的人民币。

  (3)认真观察观察人民币的正反面都有什么?

  2、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人民币的?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3、人民币的单位有()、()、()

三、自我探究

  1、分一分

  

(1)用你的喜欢的方法给人民币分分类。

  按质地分

  按单位分

  2、换一换

  

(1)换钱游戏:

(有小组内换一换)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个1角。

  1元=______角1角=______分

  

(2)一人拿一元钱,另一人拿等值的钱交换

  (3)一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

(找出多种方法并优选出最简便的)。

提示:

人民币是国家的象征,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

另外人民币因为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留下病毒与细菌,所以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四、课堂测评

  1、人民币的单位有()()()

  2、9元=()角80角=()元1元=()张2角1元=()个5角

  5角=()张1角和()张2角

  3、完成48页做一做2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针对性作业

  课本第55页第2、3、4、5题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有:

元角分

  一元=10角一角=10分10分=1角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确定位置》

数学教案

教学要求: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

粉笔盒、书本、尺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

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到了什么

  (黑板、讲台、课桌、小朋友等)

  2、设疑:

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3、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

(板书:

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

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

(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

  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

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

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2)组汇报。

板书:

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的前面。

  (3)讨论:

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

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

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如:

——在——的前面

  ——在——的后面

  ——在——的上面

  ——在——的下面

  指出:

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题。

  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想想做做”第2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2)小给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景1:

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

(投影演示动物图)

  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景2:

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队。

  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景3:

(投影演示冰霜)

  小朋友,你能根据冰霜里的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

  情景4:

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

(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

  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教学后记:

  1学生对于前后、上下的区分较易掌握,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2学生对于左右就比较难掌握。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加法和减法

(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第二册88页例题(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⑵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顺序)

  8+4+313-4-562-209+5+716-8-458-30

  2.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

  28+34

  52-20

  二、导入新课,学习新知。

  我对大家刚才的表现非常满意,我国运动员们在2004年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情况让全国人民也非常满意,你们想知道他们得奖的情况吗?

  1.出示表格

金牌

银牌

铜牌

32

17

14

  2.根据表格编一道两步试题。

  3.指名列式。

32+17+14

  4.小组内讨论该怎样计算?

  5.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名说师板书。

  32+17+14=63

  32

 +17

  49

 +14

  63

师:

这几位同学真聪明,说出自己的方法,你们喜欢用这种方法?

好!

现在你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比试一下,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6.完成

  35+26+24

  师:

大家看一下,我们刚才在计算时用了几个竖式?

谁能只用一个竖式就能算出来呢?

  你是怎样想的?

师板书

  35+26+24=85

  35

 +26

  61

 +24

  85

  师:

真棒!

现有我们把原来的两个竖式合成了一个竖式,比原来简便多了,这就叫“简便写法”。

  好!

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连简便写法都能自己想出来。

看来下面的这道题也难不住大家了。

不过也说不定,你们中间会有个“小迷糊”,看看谁愿意当小迷糊!

  7.试一试:

  

(1)对学生提出要求:

先叙说题用两个竖式来写,然后再把两个竖式写成竖式的简便写法。

  

(2)指名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62-15-17=30

  62

 -15

  47

 -17

  30

  

3.做一做

  98-28-35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所做的黑板上的这几个题,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师板书课题。

在用竖式计算连加和连减的时候,我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用两个竖式来算,第二种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叫“简便写法”。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带我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想不想去呢?

淘气有个要求,这节课你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做到了吗?

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

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

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淘气告诉我们一个小秘密,他说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体其中一个面,并说一说你摸的感觉。

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

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

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小组合作讨论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2)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张,下面就请大家动手选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吧。

  (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结

  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这些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师也将这些平平的面请到了电脑上,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课件演示,出示图形名称,板书。

  5、想一想,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你想怎么记住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细观察哪两个图形长的比较像呀。

怎么区分它们呢?

(课件演示)

  7、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下面就用小棒来摆一摆,看一看你能摆出哪些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演示)

  师:

有没有摆出圆的?

现在能不能快速的将这些图形分一分呢?

  8、间休:

幸福拍手歌

  其实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请你在教师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哪个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

老师也找到了几个图形,这些交通标志的表面都是什么图形呢?

  小结:

正是这些交通标志牌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注意交通安全。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猜一猜。

  2、完成练习一1、2题

  3、欣赏图形。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这节课对于我来说是堂遗憾的课,不得不说,同学们并没有在这节课中成长。

会的依旧会着,不会的依旧不会,即便是我也想办法教了他们,可不会的还是不会。

其实,这节课,我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应该借助上学期所学的立体图形的知识,准备好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让同学们想办法得出黑板上的平面图形,其实这样的过程是有必要的,更易于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平面图形。

我想我必须再重新上一节动手操作课,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展开从实际到抽象的学习过程。

没有过程的学习,何来生成呀?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统计和可能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分一分”“数一数”生活中学习整理数据的方法;

  2、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培养统计意识,能用方块统计图表示问题的解决,能根据统计图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认识方块统计图,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例题插图

  师:

红红家的小院里养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有哪几种;

  生:

鹅、小鸡、小鸭

  师:

现在看了图,你能很快地说出每种小动物分别有多少只吗?

  生:

能。

  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

  二、新授

  1、请学生说说可以用怎样的办法数出各种家禽的只数,再想一想可以用怎样的办法表示各种家禽的只数。

  2、请学生用摆一摆的方法一起对数据进行整理。

  3、讨论:

这种统计的方法好在哪里?

有什么不足?

可以怎样改进?

  提出:

统计一些物体用符号代替实物图,这样一来就比较方便了。

  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