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01272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0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复.docx

《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复.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复.docx

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复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复习特训五十一

第1题【单选题】

关于五代十国的实质,表述正确的是()

A、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不安

C、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发展

D、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出现以下现象的原因是()

唐朝江南户数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武则天篡权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政权更替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的中心首次()

A、由黄河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

B、由长江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

C、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开元末年以后逐渐集军权、行政权、财权于一身的是()

A、转运使

B、太尉

C、知州

D、节度使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某导演在拍摄有关唐玄宗李隆基的影视作品时,可能出现在其中的场景是()

A、继承李渊皇位

B、文成公主出嫁

C、安史之乱爆发

D、玄奘西行取经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这是《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

下列有关此次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B、叛乱首领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C、变乱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D、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B、唐玄宗天宝年间任用奸臣

C、唐末农民战争爆发

D、安史之乱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c处应该填写()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五代十国

D、安史之乱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任何朝代的衰亡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列有关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错误的是()

A、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王朝无法与之抗衡

B、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C、统治者不在励精图治而纵情享乐

D、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五代十国”这一时期叙述错误的是()

A、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B、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不安

C、南方政局稳定,经济有一定发展

D、后唐是这一时期最后一个灭亡的政权

【答案】:

【解析】:

第12题【判断题】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前,我国南北方先后出现了十多个政权,史称“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材料四:

以上材料与哪位皇帝有关?

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所以这位皇帝为各少数民族尊奉为什么?

历史上这位皇帝的统治被称为什么?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一位当时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技术来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

请写出上述两种生产工具的名称。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又是描写那位皇帝在位时的盛世景象。

历史上把这盛世景象称之为什么

唐朝这样的繁荣局面被什么事件所破坏,唐朝国势从此走向衰落。

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什么时期?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在古代,地方势力的强弱影响着国家的稳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

景云二年(717年),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

由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卷五十

材料二: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根据材料一,节度使的设置始于哪个朝代?

材料中的哪一段文字体现了节度使有很大的权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节度使权力的不断增大最终导致了什么局面?

材料中通判有哪些方面的职权?

依据材料分析,宋初会不会出现问题二中的局面,请结合材料二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