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机器自学大医徐灵胎百家讲坛《名医是这样成名的》文字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00513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机器自学大医徐灵胎百家讲坛《名医是这样成名的》文字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习机器自学大医徐灵胎百家讲坛《名医是这样成名的》文字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习机器自学大医徐灵胎百家讲坛《名医是这样成名的》文字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习机器自学大医徐灵胎百家讲坛《名医是这样成名的》文字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习机器自学大医徐灵胎百家讲坛《名医是这样成名的》文字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机器自学大医徐灵胎百家讲坛《名医是这样成名的》文字稿.docx

《学习机器自学大医徐灵胎百家讲坛《名医是这样成名的》文字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机器自学大医徐灵胎百家讲坛《名医是这样成名的》文字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机器自学大医徐灵胎百家讲坛《名医是这样成名的》文字稿.docx

学习机器自学大医徐灵胎百家讲坛《名医是这样成名的》文字稿

学习机器自学大医徐灵胎

——百家讲坛:

?

名医是这样成名的?

文字稿

李氏针灸_易针QQ:

467982625;微信:

yizhen496

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徐灵胎

01这个医生很特别

 

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腊月初一这一天,北京城下了一场小雪,都沉静在迎接新春的气氛中,谁也没有注意到,一老一少两个人进入了北京城,老人虽然消瘦但是不掩其身材。

这两个人在店里住下以后,过了三天老人对儿子说,你把我的朋友都找来吧,我要和他们辞别,儿子果然把朋友都找来了,老人说我这次进京,知道命数将近,但是因为忠义二字不可违,但是我冒死进京,我估计我可能没有时机见到皇上了。

所以我把大家找来,跟大家辞别,大家一听觉得很吃惊,大家看着老人的精神很正常了。

接下来老人沉着的谈了一些阴阳生死出入的道理,然后写了自己坟前的对联:

“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

〞到了半夜的时候,来人含笑而逝。

  

  第二天额驸把这个事情告诉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非常惋惜,拨给老人的儿子100两纹银,赐员外郎,命老人的儿子扶灵柩回到江南老家。

这位老人就是清朝著名医学家徐灵胎,他看病的手段非常高超,其用药也,神施鬼设,斩关夺隘,如周亚夫之军从天而下。

这是清朝袁枚说的,这个人非常性情,给百姓看病义无反顾,对中医的一些弊病抨击起来毫不留情,他也是中医历史上一个不可多得批评家,评论家。

他学中医完全是自学,他不但在医学家造诣很深,他在而且在天文、地理、数学、水利、文词、音乐、武术等多个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他是一个多面手。

  

  徐灵胎在十四岁的时候,开始学八股文,当时叫时文,这个时候显现出有点优势了,这个之前没人觉得他出奇,写八股文的时候有点和别人的思路不一样,老师鼓励了一下徐灵胎,这一夸不要紧,引出一段故事。

刚夸完徐灵胎,他就问老师八股文学到什么时候是最高境界,老师说,本朝有名前贤,皆时文尽境。

没想到徐灵胎又问,假设弟子者,何时可臻此境?

老师说,攻苦数年,那么庶几矣。

徐灵胎又问老师这几年之后我干吗呢?

老师说,这时文确实学几年就可以到头了,经学还可以接着学,这东西是没有境界的,可以一直研究下。

徐灵胎就是别人思维不一样,他问老师,我们为什么把精力花费在这几年就可以学完的学完,为什么不去学那学不完的学问呢?

老师哑口无言了,徐灵胎说,我志决矣。

我的志向决定了,学时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经学,如果先学好经学,回头再写时文,一定写的很好。

老师一看这学生,没法再跟他说了。

  

  于是,徐灵胎再次问老师,你说经学里边哪个学问最高?

老师说在经学里边?

易经?

是学问最高的,是经中之经,群经之首。

徐灵胎从这开始就走上一条与其他学子不同的道路,徐灵胎回到家中,取家藏注?

易?

者,数种汇参之,有不能通者,尽心推测,久乃得之。

每丙夜默坐潜阅,父师固未之知也,老师和老爹都不知道。

  

  这就是徐灵胎自学的开始,当他对?

易经?

学的差不多的时候,又开始对?

道德经?

感兴趣了,看了后立刻写了一本注释?

道德经?

的书,他没有把自己当成学生,而是当成了专家,这本书写了二十年,出版了,被收录到?

四库全书?

里边了,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

“其训诂,推求古义,取其上下贯穿者,其诠释,主乎言简意赅在?

老子?

注中,尚为善本。

  

  徐灵胎在这二十年里,还学了水利,他的父亲是水利专家,希望徐灵胎学习水利,对徐灵胎说了许多学水利的好处,当时的巡抚要编著?

江南水利书?

,委托了一位老先生做主编,徐灵胎的父亲做第二主编,那位老先生年龄太大了,就让徐灵胎的父亲来写,徐灵胎的父亲的事很多忙不过来,就想让徐灵胎帮助他写书,他把这个意义和徐灵胎讲完以后,徐灵胎非常感兴趣。

于是他就开始把精力放到水利上面,又是从写书开始,写着写着又成专家了。

  

  他二十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武术,他自己说自己身体不好,就每天举石头,他练了两年能举起300斤的石头,二十岁的时候,他还学武术,竞可不受制于人,而能以弱胜强也。

徐灵胎的形象是高高个子,很英武一副豪侠的样子。

二十岁的时候县庠入泮,补诸生。

他还是著名音乐家。

  

  徐灵胎学习的秘诀;

  

  自主学习:

传统模式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那就是一个'灌'字儿,就是老师狂讲,同学狂记,然后回去狂背,最后狂考,这路讲法儿老师讲十成,学生记住往大了说也就是十成,一般铆足了劲儿记住有个七八成就不错了,而且往往不会举一反三地应用,而美国的学校也讲,但是课后让你写有关这个知识的论文,你自己去查阅资料,然后把资料搁到你的论文中,这与徐同学的学习方式比拟类似,这样论文写完以后,估计你翻阅的资料已经大大地超出了老师讲的范围,老师讲的是十成,你翻阅的资料甭说十成了,可能已经是三十成四十成了,就是说,你会举一反三了,有论文做得好的同学,可以说已经就是这个行业的专家了。

美国的教育根本以此为蓝本,幼儿园给小朋友留的作业就是回去写关于大鲸鱼什么的论文了,小朋友和家长去图书馆检索,上网检索,最后写完论文后连鲸鱼的叫声、种类、分布规律等等全都了解了,就是说小学前就已经会自主学习了。

在澳大利亚文科硕士研究生的作业根本上每周都是两公尺厚的书籍,回去自己翻去。

  

  自主学习模式应用的是构建主义的思路,也就是说要由学生自己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知识是你自个儿的,因为你是在应用中学会的,现在构建主义教育思想占欧美教育的主流;而在灌输式教育体系中,知识是老师的,你在背的过程中并没有应用,所以会忘记得很快,等到真正应用的时候,要再翻一遍书,再走一遍构建主义的道路。

徐灵胎就是写书开始,他每次学习的时候,都认为自己是一个专家,按照专家的标准要求自己,当他东西学完以后,书已经写完了,他就成这个领域的专家了,这就是徐灵胎学习的奥秘。

  

  徐灵胎无疑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天才人物,如果从他所擅长的领域开展下去,必定会大有作为,但是最后徐灵胎的生活轨迹还是朝着行医的方向前进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成为名满天下的一代名医,和杰出的中医批评家。

二十几岁的他已经比拟有学问了,这个时候,古代医生成长过程中一再出现的悲剧再次上演。

 徐灵胎一共哥五个,他是老大,他的二弟叫如桐,三弟叫如彬,四弟叫景松,五弟叫景柏。

先是三弟病了,家里一片忙乱。

请来了很多著名的医生,给看病开方。

徐灵胎好奇地看着这些医生看病,他的眼睛睁得很大。

医生们开出的药方,在煎煮的时候,徐灵胎都要亲自动手,这个时候,他对中医有了直观的认识。

接下来,他的四弟景松、五弟景柏也都病了。

医生们手忙脚乱,水平的缺乏显示出来了。

很快,四弟、五弟病故。

然后父亲因为过度悲伤,也病倒了。

最后三弟也病故。

  

  生气勃勃的徐家五兄弟,现在只剩下孤单单的徐灵胎和二弟两个人。

往日热闹的景象成为了过去,不会再有兄弟间欢笑嬉闹的快乐场面。

面对着空空的庭院,徐灵胎的心里满是悲愤。

什么是悲剧?

就是美好的东西在你的面前瞬间被毁。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家人都先后去世了,只剩下徐灵胎和他母亲两个人了。

徐灵胎在诗里写道:

“单亲独子形影相依,朝持两浆辞娘出,暮倚柴门望子归。

〞这种悲哀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料的,所以徐灵胎心里受到了非常重大的打击。

  

  这个时候徐灵胎开始问自己,医术,到底是什么东西?

难道这种学问是如此之难吗?

治一个死一个,这些医生以这样的医术行医,世界上不知道会有多少兄弟失去手足!

难道历代的医术都是这样的吗?

还是现在这些医生有问题?

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对难题有着执著的探索精神的徐灵胎觉得全身上下都紧张了起来,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不知道有多少人还会在糊里糊涂中失去生命!

  

  于是,他决定一定要把医学的问题搞清楚!

不弄清楚决不罢休。

就这样,他这架功能极其强大的学习机器重新开动了起来,目标是:

医学。

这架机器一旦开动,雷霆万钧。

从此,中医历史上多了一位了不起的中医批评家和中医学家。

学中医其实是一个很难得过程,有人学完成才了,有人学完成庸医了。

  

  徐灵胎根本没走别人的老路,徐灵胎擅长的自主学习,压根就没想去拜老师,他觉得这些人水平都不高。

他把家里的书翻了个底儿朝上,找出了全部的医书,嘿,还真不少,于是拿出?

难经?

,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传说是扁鹊写的,我们现在研究是托名扁鹊,一般认为是注释?

皇帝内经?

的著作,现在认为它的内容超出了?

皇帝内经?

,还是那个路子,找来各个学问家对此书的注释,然后参照这些书籍,开始自己写一本注释?

难经?

的书。

这本?

难经经释?

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出版了,

  

  他觉得看病要用药,药物的深浅决定治病的好坏,又注释了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神农本草经?

,又是从写书开始,这本书后来也出版了,叫做?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是在他四十四岁的时候出版的。

自己说:

“每过几年必悔从前疏漏,盖学以年进也。

〞他在晚年的时候说:

“批阅之书千余卷。

泛览之书万余卷。

  

  在徐灵胎四十岁的那一年,有位著名的医学家叫尤在泾,写了一本叫做?

金匮要略心典?

就是请徐灵胎来写的序,说明徐灵胎在当时已经非常有学术地位了。

他序言都写的很好,一般人称张仲景为医圣,他在序言里说:

“其方亦不必尽出仲景,乃历圣相传之经方也,仲景那么聚集成书,而以己意出入焉耳〞。

这种认识较中医界一味尊崇的风气那么更加深刻与客观,这种认识是非常深刻的。

  

  当时的大学问家袁枚,他是徐灵胎的好朋友,他是这么形容徐灵胎的,“?

记?

称德成而先,艺成而后,似乎重德而艺轻,不知艺者也,德之精华也,德之不存,艺于何有?

人但见先生艺精伎绝,不知其平素之事亲孝与人忠,葬枯粟乏,造修舆梁,见义必为,是据于德,而游于艺也。

〞徐灵胎的德行特别好,所以他的技术水平特别高,徐灵胎的自主学习只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因为德行好才能到达最高境界。

徐灵胎只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他是内心有着强烈信念的人,徐灵胎看病又发生哪些故事呢?

下次再讲

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徐灵胎

02传奇的不只是医术

 

自学成材的徐灵胎,通过刻苦攻读,终于奠定了扎实的理论根底,同时他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个时候,他给人看病疗效是非常好的。

有年夏天徐灵胎居然向患者发火,这个患者较毛履和的儿子,这天特别热,江南的夏天特别热,这个儿子毛介堂病了以后出了很多汗,面红赤,小便红赤,请了很多医生治疗没有效果。

就把徐灵胎请来了,他看到里面还有个医生,就没进去,就向毛履和了解情况,毛履和说了,又说前边医生都说是暑邪为患。

  

  暑邪是外感六淫之一,中医认为外感气候变化,会引起机体的疾病,这外感有六种变换,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变化一年四季都有,导致病的原因。

第一,本来应该在这个季节出现,结果没在这个季节出现,在其他季节出现了,非时而出现,比方说冬天应该凉,可冬天反温,这个时候会让人体得病。

第二,确实在该出现的季节出现了,但是出现的过分了,冬天应该冷,但是太冷了,也会导致病患。

中医管这种气候过分引起人体的疾病,就是外感六淫,暑邪就是其中一种。

  

  暑邪是夏天热气所化,主要出现在夏至到立秋之间这段时间,会导致人体出现汗特别多,津液损失,人体气血运行就不正常了,就会患病,就是中暑。

藿香正气水治疗中暑是大误解,藿香正气丸古代叫藿香正气散,这个方子里面全是热药,如果真正中暑的话,用这么多热药,人体病情可能会更加恶化,在古代都是治疗伤寒夹湿的。

用藿香正气水的真正原因是,我们夏天吃冷饮特别多,会导致寒湿为患。

  

  暑邪要补充体液,因为汗出的特别多,补充津液后身体就慢慢恢复了。

徐灵胎没进屋他也是这么判断的,徐灵胎经常用西瓜给人补充津液。

可是进屋以后诊断患者,徐灵胎突然发现一些其他病症,这个患者出的汗也太多了,虽然面赤但是气短,而且四肢冰凉,徐灵胎一看不好,这是暑邪最重的一种气随汗脱,当汗出的太多以后,气就随着汗一起脱掉。

因为气和汗是结合在一起的,正常体液和血液在体内运行,是气在推动运行。

可是一旦汗出的太多了,津液没有了,气就无处依托了,它也就消散了,这种情形在人感受了暑邪以后,是病危的状态。

徐灵胎认为再不及时处理,马上就要病危了。

  

  他就跟患者父亲说,这个时候不能再用凉药,去滋补津液了。

前边的医生已经开出很多凉药,徐灵胎说他的阳气要脱出去了,必须要补气补阳,用人参、附子这种温热的药物。

患者的父亲一听就犹豫,面有难色。

徐灵胎说必须赶快服,不然就来不及了,患者父亲不听。

徐灵胎上去一把抓住患者父亲的衣服说:

“辱在相好,故不忍坐视。

〞,这个患者的父亲从来没见过徐灵胎这个样子,当时就楞在那了。

徐灵胎接着说:

“岂有不自信而尝试之理〞,接着徐灵胎又说:

“死那么愿甘偿命〞,患者的家属确实没听过这么重的话,患者父亲尽管还是不信,但也只能试一下。

  

  一副要下去以后,患者的汗立刻止住了,身体也温暖过来了,徐灵胎这个时候,出了一身冷汗。

中医看到人体和疾病从来都是在动态中来看的,人体和疾病在斗争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人体正气还足,外邪来了很它斗争,时间长了正气缺乏了,邪气就会盛了,这个时候就处在危重阶段,我们要扶助人体正气的。

感冒才来流青鼻涕是寒的状态,用热药把寒邪散去,寒气继续往里走就会产生热证,痰会发黄,嗓子会痛,里边会热,这个时候要用凉药把热散掉。

徐灵胎就用了这个原那么,他发现气随汗脱,及时的温阳补气,就把患者救治过来了。

  

  徐灵胎在医案里写道:

“苟非脉微足冷,汗出舌润,那么仍是热证。

〞后代王孟英在看这个医案的加了一句:

“舌润二字最宜切记〞,真正热证舌头是干的。

王孟英对徐灵胎非常欣赏,徐灵胎的医案就是王孟英整理出版的,王孟英还非常欣赏徐灵胎的为人,这两个人都是为了患者可以抛出一切的恶人,这样的医生也是我们欣赏的。

  

  在行医的过程中,徐灵胎心甘情愿把自己的名誉和利益放下,把患者的健康抚慰始终放在第一位,从而赢得了天下人的赞誉,在一次看病过程中,患者家属请来一位当地名医,明明知道一个简简单单的药方,就可以治人性命,但是因为自己的利益作祟,听任患者承受巨大的痛苦,面对圈内人的游戏规那么,徐灵胎究竟如何做呢?

  

  当时在松江这个地方,有个王先生的夫人素有血证,就是吐血,一直有这个病身体不好。

这次又患了外感病,感冒了然后咳喘病,越来越重,找了医生也治不好,最后不能著枕,只能是日夜俯几而坐,竟不能支持矣。

就请了当地常州地区名医法丹书,是位老先生,治病技术很高,但是治疗了几天没效果,家里人慌了。

就把徐灵胎请来了,一看很奇怪,这种病症就是小青龙汤证,一副就能好,小青龙汤是张仲景在?

伤寒杂病论?

里边的方子,治疗内有水饮,体内水湿过多,同时外感风寒的病症。

  

  小青龙汤证,就是张仲景把这一系列病症总结好了,只要出现这一系列病症,就说明身体处于这个阶段,就可以用小青龙汤,中医叫汤证对应。

张仲景的方子有个特点,只要你把汤证对上了,立竿见影马上就好,经方不过三。

徐灵胎很疑惑,法丹书老先生为什么不用呢。

只见法丹书向他使眼色,徐灵胎就奇怪了,于是就随着法丹书来到外边厅堂,法丹书老先生说,小青龙汤里有麻黄、桂枝等热药,血证怕热药,这个血证因为热证引起的话,稍微用点热药,血就可能吐的更厉害。

徐灵胎说,您说的对啊,我们急那么治其标,缓那么治其本,假设更喘数日那么立毙矣。

法丹书老先生接着说,你说的情况患者知道吗?

假设果我给他治血证,用滋补的要慢慢调理,这个病谁都知道不好治,去世了和我没关系。

可是这外感病是急症,突然哮喘,我用一点猛药,他去世了,这就是我的责任。

  

  徐灵胎一听明白了,原来你考虑的是您自己的利益,您是怕担责任。

这位法丹书老先生接着说:

“我乃行道之人不能任其咎,君不以医名,我不与闻,君独任之可也。

〞徐灵胎说:

“然,服之有害我自当之,但求先生不阻之耳。

〞于是徐灵胎进去开了小青龙汤,饮毕而气平就枕,终夕得安。

这个咳喘就治好了。

然后徐灵胎又给她调理咳血,用了一些养胃的、滋阴的方子,慢慢就把咳血治好了。

后来徐灵胎就想,为什么法丹书老先生等人会出现这种情况,他在医案中写道:

“法翁颇有学识,并非时俗之医,然能知而不能行者,盖欲涉世行道。

万一不中,那么谤声随之,余那么不欲以此求名,故毅然用之也。

〞“凡举世一有厉害关心,即不能大行我志,天下事尽然,岂独医也哉。

  

  徐灵胎给我们的启发不是医学的启发,而是人生的启发,我们做事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这个时候,你在乎的是小我,就会伴随着很多争名夺利,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情绪出现,做事会受到很多阻碍,明明知道该去做,都不去做了。

但是假设果你了立下志向,是为众生做事,为大家做事,你的小我就消失了,形成了一个大我,如果你把大我放在心里,把众生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结合起来,不在乎自己利益了,你做事才能真正放开手脚。

这个时候你知道,怎么努力都不为过,怎么努力都是值得的。

  

  徐灵胎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同时对当时中医界的许多陋习,也提出了锋利的批评,最终成为清一代名医之中,为数不多的中医批评家之一,要成为中医批评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最好不是中医圈里人,大家都是在一个行业行医,有的时候要互相照应,往往不说对方坏话,都是口上留德,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互相别揭短,都能正常运营下去。

从另一方面也有害处,就是让庸医有了生存的时机。

  

  徐灵胎不是圈里人,什么都敢说,当时有个大官的公子觉得身体不好,有一天就把名医请来了,里边有徐灵胎和另外一个老中医,这位公子很谦虚,问能不能把长生不老之方给我,徐灵胎一听差点从椅子上跌下去,这位什么智商啊,就逗他说可以啊,但是你要先找出一个长生不老之人,然后我就能开出长生不老之方,这位公子想半天,没有长生不老之人,知道徐灵胎在蒙他,就面带温色。

然后对另外一个老中医说,徐灵胎不地道,有长生不老之方不给我,请你给我吧。

这位老先生说好,就去屋里给他开了个方子。

这位拿住方子走到徐灵胎面前,向徐灵胎炫耀,乃傲余曰“长生方某先生已与我矣,公何独吝也。

  

  徐灵胎一听翻开眼界,什么长生不老方子能给我看下吗?

公子把方子给他一看,全都是血肉有情滋补品,全都是动物药。

他转头向老中医说,是哪位老前辈传给您的?

老中医特别惭愧,对着徐灵胎说,您千万不要见怪,子非入世行道之人耳。

我们这个圈里人,但凡遇到富贵人都会要这个方子,如果不给显得学问不够,就写个方子应付一下。

徐灵胎大吃一惊:

“余因知天下所传秘方皆此类也〞。

果然从这家出来的时候,这家公子给老先生一大堆银子。

  

  徐灵胎回家以后,一点没客气,把这件事原原本本的写道他的书里边,因为他不是圈里人敢抨击这些人和事。

他在后面有段评论:

“古圣设立方药专以治病,凡中病而效者即为秘方,并无别有奇药也。

〞我们往往药物贵重了,才能治我们的病,这是错误的观念,对症了才有用,不对症服人参都会死人。

药品不是因为名贵才能治病。

徐灵胎又说:

“假设无病而服药久那么必有偏生之害。

〞药都是有偏性的,我们用偏性去纠正你的身体的偏,但是你身体没偏,阴阳平衡,气血运行正常,再去吃药反而会出现问题。

  

  在徐灵胎生活的时代,还有一些医术高超,与他齐名的中医大师,徐灵胎对于这些同行的翘楚,即尊重有佳又辩证对待,在成为中医批评家的道路上,徐灵胎始终演绎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真谛。

  

  第二,一定要博览群书,你想批评别人,自己的学问都不大,一说话就漏嘴这不行。

徐灵胎自己说:

“批阅之书千余卷,泛览之书约万卷。

〞,当时还有一个医学家教叶天士,名满天下,住在苏州,离徐灵胎住的很近,当时称为医学双壁。

叶天士一共拜了十七位老师,把这些学问聚集一身成为大家,但是叶天士对徐灵胎极其佩服,他对徒弟说是,有一位徐秀才,在外治病,颇有心思,但药味太杂,此乃无师传授之故,结果过了几年他看到宋本?

外台秘要?

一看,汗都下来了,又对学生说。

我前谓徐生立方无本,谁知俱出?

外台?

,可知学问无穷不可轻量也。

后来叶天士写了一本?

临证指南医案?

,被徐灵胎批注,徐灵胎说了许多批评他的话,叶天士的弟子都没话说,后来中医界有副对联,叶天士师从十七人,徐灵胎读书破万卷。

  

  第三,有过被震怒的经历,这个人一定被愤怒的火焰燃烧过,他的家人都病死的时候,才发奋学医,成为一代医学大家,很多年过去了,外表上看这个火看不到了,实际上一直在徐灵胎心里燃烧,后来许多庸医误治病人死亡的时候,徐灵胎的火喷发出来,成为一代中医批评家,在后面徐灵胎都碰到哪些庸医呢?

下次再讲

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徐灵胎

03愤怒的批评家

 

徐灵胎的心里被愤怒的燃烧过,才走上了中医批评家、评论家,这条道路,许多医生没走这条道路,是因为徐灵胎在行医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庸医,徐灵胎非常看不惯。

有一天徐灵胎在家里有位朋友张雨亭来了,他在嘉定居住,来得很着急,就问什么事,来人说他亲家的儿子患了非常严重的腹泻,泄猛泄的多,肚子痛,泄出的都是脓血便,赶快去救命吧。

于是徐灵胎就赶紧跟着张雨亭,坐着小船到了盘门。

  

  到了亲家一看果然很严重,肚子痛,泄了以后,没有泄多少,肚子还痛,中医里叫里急后重,实际上是痢疾,导致的原因是热毒蕴结,徐灵胎开了一个方子,需要用到黄连河阿胶等药,这是张仲景的方子思路,一剂十去七八,第二天徐灵胎来看的时候,患者是神清气爽,面有喜色,徐灵胎一看很乐观,就说明天我就不用来了,后天的时候我再来,再开方子善后,估计就差不多了。

大家一听也对,就把徐灵胎送回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出事了,第二天突然来了台风,水路交通中断,徐灵胎也没方法来,只好在家等,第三天的时候,交通才通,徐灵胎就赶快租了小船来到施家,徐灵胎一进门就发现情形不对,患者躺在床上,两眼怒火瞪着徐灵胎,徐灵胎很奇怪的问,病情怎么样了?

患者非常愤怒的说,用的好药,病益重矣,然后给徐灵胎脸色看,徐灵胎百思不得其解。

就问患者的父亲,这几天没用别的医生的要吧?

患者的父亲低着头不说话,面带惭愧之色,徐灵胎看什么也不说,只好告辞。

在出门的时候徐灵胎发现,有两个医生从外面往里进,三个人打了个照面,徐灵胎心里咯噔一下,就明白七八分了,是请了别的医生了。

  

  但是有不好回去了,就回去找到张雨亭说,我觉得事情有蹊跷,你去帮着打听一下怎么回事,过几天张雨亭回来了,说施家真的去找别的医生了,就请了当地的名医,去了一看说这不是热证,是寒症,用附子、干姜热药补一补。

吃药的时候,患者的父亲说这是徐灵胎开的药,结果患者服下去以后,口里特别渴,肚子痛的不得了,结果病又变重了,这个时候特别想吃西瓜,结果名医说不能吃西瓜,吃西瓜必死。

患者想渴凉水,医生说不能渴凉水,最后没方法说我像漱口,仆人打过水来,他抢过碗来,刚喝了半碗就别人抢走了,渴的热的不得了,最后是号呼两日而死。

  

  徐灵胎听完怒火就开始燃烧,这是什么医生寒和热都分不清楚,怎么能给人治病呢。

中医看任何病,一定要做到两分法,分出阴和阳,具体落实分出寒和热来,所有的病一定会有寒症和热证,尤其是痢疾,往往在夏秋期间,多发的恶意一种肠道疾病,腹痛、腹泻、然后会里急后重,再后会便脓血,严重的会出现全身中毒病症,大多是热毒引起的,湿热之邪,西医说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

  

  这个病缠绵了好久没好,到后期的时候,人体正气缺乏了会出现寒症,泄下的清白色,人怕冷,肚子越冷越痛,这个时候往往是寒症了,是后期或者这个人的阳气特别缺乏,才出现寒症,但是痢疾这个病,绝大多数是湿热为患。

如果这个时候滥用补药,不用清热的比方黄连、黄柏、白头翁等药,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严重后果。

  

  事实上,徐灵胎在他的生活和行医经历中,如果仅仅遇到一两例子,庸医误诊病患暴死的事情,还不至于刺激他成长为一位中医批评家,庸医的不学无术,病患的盲目听从,一个个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案例,让这位悬壶济世为己任的中医大师,终于忍无可忍拍案而起。

  

  又一天徐灵胎在家里,有位朋友来找他说朱廷立先生病了,这位曾做过广信的太守,到他家里以后,这位就说徐先生久仰大名,徐灵胎就问你得什么病了,朱廷立是呕吐,经常反胃,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这个时候是严重的时候,已经三天没有吃进东西了,有个医生来看了,说这是膈证,四大难证指的是风、痨、臌、臌。

风就是中风,脑中风类。

痨就是结核病的肺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