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92810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docx

《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docx

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

毕业论文

 

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

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

摘要:

国家在支持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基层社会的进步,尤其注重基层社会治理的加强和创新。

根据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要求,我们应该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向新的格局转变。

管理人员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关键,知识充沛、威信充足、能力充分的现代新型管理人员在当今国家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显得格外重要。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我国大学生应该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制约他们参与的因素还比较多,不愿参与、不会参与、不便参与的问题比较突出。

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对加速新农村建设,提高基层的管理服务水平,解决基层的公共事务,改善农村的落后环境和村民的贫困生活,增进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大学生;途径

一、绪论

我国经济当前总体上呈良好态势发展,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通过政府和人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农村的许多方面发生了改变,经营方式更加科学化,管理体系更加系统化,农业生产更加便利化,生产环境更加节能化。

同时在党的十九大中所提到次数最多的关于农村发展的一个词,就是乡村振兴,农村发展面临最大困难的“三农问题”被提到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当中去,至于如何去振兴乡村,大部分的人们认为,迫切需要有渊博学识的高素质大学生扎根农村,借助所学知识来解决当前严峻的三农问题,本文主要探究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作为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最新部署,并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构建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指明了方向。

一个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搞得好不好,管理人员是关键。

尤其是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常态下,更需要有知识、有威信、能力强的现代新型管理人员。

我国大学生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制约因素还比较多,不愿参与、不会参与、不便参与的问题比较突出。

2.研究目的

本文从大学生视角出发,挖掘大学生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和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当代大学生为什么“不愿参与”“不会参与”“不便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找到适合大学生参与基层治理的方法,拓宽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途径,从而推动了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年轻化、现代化。

3.研究意义

从学生层面来讲,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发展决定着祖国的明天,每个学生都应该树立主动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完善自己的参与水平,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社会有着更多的认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自己参与基层治理能力的认同感,在基层工作,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经验,从而为建设新中国奉献力量。

从社会层面讲,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对加速新农村建设,提高基层的管理服务水平,解决基层的公共事务,改善农村的落后环境和村民的贫困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找不到“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这个题目的论文,但是与这个题目相关的研究还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宁、张娟娟等。

他们以“农村治理法治化”为关键词,以农村社会为根据地,围绕“农村社会的法治文化环境”、“农村社会治理的法律制度体系”、“人才队伍”等主题,对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进行了长时间、全方位的研究。

其研究成果很多,代表作主要有孟宁的《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的着力点分析》(农业经济,2019年)。

(2)农村社会治理。

狄金华认为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治理主体本身,他们过分的夸大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试图提高自己的地位,基层党组织成员的党性不够高,他们忽视其他主体的作用,认为自己是掌控本村事务的唯一领导,担当不够,民间组织行政化倾向比较严重。

唐绍洪、林文泰、张翠娥等研究认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就是治理主体比较分散,事务比较繁杂,治理主体不能很好的处理各个角色与各项事务的对应关系,治理主体的作用没有发挥到最大,治理模式也没有一个统一维度。

吴新叶认为农村自治组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参与人员稀缺、公共性不足、政府管制多等。

2.国外研究现状

(1)和中国相比,国外关于社会治理的理论研究要早许多,国外一般称“社会治理”为“公共政策”、“社会行政”等。

著名社会学家阿纳西耶夫(前苏联)和社会学家马尔科夫(保加利亚)就是从“社会管理”视域定义社会治理的,列宁也主张从“社会管理”视角探讨社会治理问题。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将政府、社会、公民的关系界定的很清晰,他们不认同治理就是政府统治,治理是由多元主体确定了同一种活动目标,并为完成这个目标而不断奋进的过程,并不是由政府一手操办的,还有社会主体的广泛参与。

它是政府机制、非正式机制、非政府机制三者的统一。

总结下来就是西方的社会治理理论主张政府放权,重视社会主体的参与,强调政府应该做到既管理又服务,要促进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平衡,加强自治的力度。

(2)国外学者对中国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研究。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外学者逐渐将焦点聚集在中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为主题的研究上。

弗里德曼(EdwardFriedman)和毕克伟(PaulGPickowicz)等在早年对河北省的一个村落进行过调查,主要研究了中国革命胜利后我们党对华北农村地区的改革和阶级发展,国家政权等关系。

萧风霞(HelenSui)研究了中国农村治理结构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变化,她在华南地区的农村进行过实地考察。

美国学者欧博文(KevinJOBrien)、韩国启明大学教授赵寿星(ChoSooSung)等人主要研究中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法律问题,探讨农村选举制度等内容。

3.国内外研究评述

通过在知网上搜索“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这一关键词的期刊和论文总共有五百多篇,而关于“大学生基层治理”的期刊和论文总共不足十篇。

与国内相比,国外专门对于“大学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进行理性分析的文章也不多,且大多学者将研究方向定位于大学生村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在外文文献搜索以“CollegeStudentsParticipateinGrass-rootsSocialGovernance”为关键词的文章仅有1篇,其内容主要是对国家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描写。

综上所述,学术界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研究方面还存在着短板,尤其是对大学生的研究,国内外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政府主体、村民自治的研究,而让大学生这个群体参与进来的研究很少,大学生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被忽视已久,各个国家的农村治理还比较局限、比较单一,我们应该发挥好每一个群体的作用,让大家都参与到发展中来,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活力。

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会成为新的时代潮流。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本文从大学生视角出发,将大学生作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和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当代大学生为什么“不愿参与”“不会参与”“不便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找到适合大学生参与基层治理的方法,拓宽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途径。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阅读与整理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资料,了解当代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现状以及治理主体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理论提出关于大学生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为如何拓宽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途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问卷调查法:

通过在本校发放问卷,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发现大学生在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拓宽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途径提出了一些对策,努力建设不一样的新农村。

(四)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研究的总体思路

首先查阅文献、资料,对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深入了解,对目前关于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途径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及资料进行梳理分析。

然后确定调查对象,制作调查问卷,进行问卷发放,最后汇总材料,以对山东省某高校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这个点的研究为基础,推出大学生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所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并对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进行剖析,进而为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途径提出对策建议。

2.技术路线

绪论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探索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途径

结论

图1技术路线图

二、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一)相关概念

1.概念界定

(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设计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的集合,是一种制度体系。

国家治理能力是指运用我们国家制定好的制度来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提高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才能充分发挥。

(2)基层社会组织

基层社会组织是指与政府、企业并列的,在县(市)级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社会组织随着中国的发展也不断出现,它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特质,在给予社会救助、缓解社会危机、提供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将其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并列,凸显了社会组织的地位。

(3)农村基层社会治理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在政府的主导下,不同的社会主体都参与进来,相互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中发生的矛盾,督促每一个人的行为,保证社会的公正公平,有效防范和应对社会风险,维系社会的稳定等方面,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需求提供保障,保护和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

农村是国家的核心部分,社会治理的关键也在基层,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基层的发展。

(二)相关基础理论

1.治理理论

治理理论在学术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大家研究的重点。

“治理”这个术语被社会各界广泛使用起因于1989年世界银行在谈及非洲发展时第一次提出了“治理危机”,如今,各个层次各个结构都在运用治理理论,治理理论的覆盖率广,普及度高,适用于不同的方面。

治理理论不是凭空提出的,它是在不同国家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拥有比较完备的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

不管是国家的治理、企业的运营、社会民生和保障等方面,治理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毫不夸张的说,这个世界的运转离不开治理。

2.治理理论的内涵

治理理论认为政府应该放权,将公共事务的管理权限和责任交给公众,让社会中的不同主体都参与到治理中来。

第一,治理理论强调公共权力应该具有多元性,政府不是唯一的主体,不同的机构和不同的社会组织,乃至个人,都是公共治理的主体,大家都有权利有义务参与到治理中来,而不是被政府包办和垄断。

在某些时候,非政府组织或者个人能够发挥的作用比政府还要大得多。

第二,治理理论强调在治理过程中,不需要刻板的条条框框,但是应该自发的形成一个自组织网络,这个网络有助于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强人们的合作,营造一个融洽的氛围,不同主体有着同样的目标,彼此之间信任,这样治理效果才能更好。

第三,治理理论强调不同的社会组织之间的界限和责任朝着模糊化发展,不再是一板一眼,政府不是公共责任的唯一承担主体,社会机构和个人也应该承担起公共责任,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要达到良性合作,平等交流的地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第四,治理理论强调不同的治理主体之间应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应该是伙伴关系,彼此之间应该互惠互利,保持信任,分享资源,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

第五,治理理论强调治理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不一定非要政府死板的管制,可以让渡一些适当的权利给社会组织,让治理灵活起来,治理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既可以有法律手段,也可以有社会手段。

综上所述,治理的过程就是不同的治理主体确定同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必须实现社会公众利益的最大化,充分考虑了社会各界的因素,最终一起朝着目标的实现努力的过程。

治理理论的创新在于它突破了固有思维,不再认为政府是公共事务的唯一主体,不同的组织机构以及个人都能参与进来,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被动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了积极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更高质量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应用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就是改变原有主体对农村的刻板治理,允许大学生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

因此,“治理理论”为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理论,促使我们对传统的管理进行反思,并对农村治理中的大学生参与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三、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

表1问卷题目6和7的统计结果

6.您是否有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经历或经验: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17

26.56%

47

73.44%

7.您是否了解并参与过学校组织的“青春引擎”等实践活动: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22

34.38%

42

65.63%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只有26.56%的学生有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经历或经验,剩下73.44%的学生没有相关经历;对于学校组织的“青春引擎”等基层实践活动,有34.38%的学生参与过,65.63%的学生没有参与过,这说明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概率比较小,积极性也不高。

表2问卷题目8的统计结果

8.您未来的就业计划是在: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城市

56

87.5%

农村

8

12.5%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87.5%的学生未来的就业计划是在城市,只有12.5%的学生的就业计划在农村,这说明大学生们更多的追求城市生活,想在城市工作,不太愿意回农村。

表3问卷题目9的统计结果

9.您是否参加过村委会选举投票: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每次都参加

3

4.69%

有时参加

14

21.88%

从未参加

47

73.44%

表4问卷题目10的统计结果

10.参加本村的民主选举或学校选举时,您所持有的态度: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无所谓

25

39.06%

消极应对

3

4.69%

积极参加

36

56.25%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只有4.69%的学生每次都参加村委会选举投票,有73.44%的学生从未参加过;参与本村的民主选举或学校选举时,39.06%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4.69%的学生消极应对,56.25%的学生积极参加,这说明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次数比较少,学生的态度也有一半是不积极的。

表5问卷题目12.13的统计结果

12.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参加村委会干部的竞选: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愿意

38

59.38%

不愿意

26

40.63%

13.您对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持什么态度: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支持,觉得农村发展前景良好

26

40.63%

反对,认为城市才有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

2

3.13%

中立,从实际出发,适合自己就行

36

56.25%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59.38%的学生愿意参与村委干部的竞选,40.63%的学生不愿意参与竞选;40.63%的学生支持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觉得农村发展前景良好,3.13%的学生持反对意见,认为城市才有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剩下56.25%的学生保持中立,认为从实际出发,适合自己就行,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内心还是赞同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只要有合适的途径就可以尝试。

表6问卷题目14的统计结果

14.您认为制约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原因有哪些:

[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收入水平低

41

64.06%

专业不对口

35

54.69%

缺少实践经验

46

71.88%

处理社会关系能力欠缺

43

67.19%

向往城市生活

37

57.81%

农村参与感低,融入度不强

33

51.56%

年龄小

21

32.81%

其他

7

10.94%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选择制约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原因时,缺少实践经验占比最大,其次是处理社会关系能力欠缺,收入水平低,向往城市生活,专业不对口,农村参与感低,融入度不强,年龄小等等,这说明制约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因素较多,且涉及面广,各个方面的原因都有所影响。

(二)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不愿参与”

(1)追求城市生活,不愿回农村

现在更多的大学生都计划在城市工作、生活,认为城市有更好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城市生活也更加便捷,对于回农村工作这个话题,大部分人都是排斥的,也有一部分学生出生在城市,就更不愿意回农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了。

(2)农村参与感低,融入度不强

大学生由于长期在学校读书,对于农村的治理情况了解甚少,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是有权利有义务参与农村治理的意识,他们忽视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农村的参与感很低,融入度也不强。

(3)管理对象水平、层次不一,工作难,工资低

农村和城市相比,工资水平确实要低一些,这也是大多数年轻人不愿回农村工作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由于农村人口关系复杂,文化素质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大学生在进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时会面临诸多困难。

2.大学生“不会参与”

(1)专业不对口,不懂相关知识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需要专业人才,能在各个岗位上担负起责任,大学生如果专业不对口,很少会选择去农村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参与的途径也很局限,农村的事务越来越复杂,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本身就缺乏实践经验,要是专业知识还不够,就很难在农村立足。

(2)缺少实践经验,处理社会关系能力欠缺

由于大学生实践经验不足,与民众缺乏沟通,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又很欠缺,协调能力有限,所以他们不知道如何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农村人员较多,层次不一,素质差异也大,大学生很难用自己在学校那一套来处理农村的事务。

3.大学生“不便参与”

(1)年龄小,不被村民信任

在农村的治理工作中,一般很少有大学生参与,大学生长时间在外读书,回农村时间少,很多活动都没有参加,村民们往往更乐意选择他们熟悉的年龄适中的村民来担任村干部。

大学生年龄小,阅历少,村民会对大学生的能力产生质疑。

(2)受宗族影响,容易“拎不清”

农村的宗族文化和乡老制度源远流长,年高德劭的乡土权威人士是村民们主要选择的乡村治理的领袖。

况且大学生还处于父母家人的监管期间,还没有完全独立自主,在做抉择时容易受亲人的影响,在进行基层治理时会倾向于家人的利益,会出现“拎不清”的情况。

(三)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环境很复杂。

首先,大学生“村官”的产生,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从社会角度来看,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中国的农村治理很多是依靠人情关系,有些地区仍然保留着家长制和宗族制度。

农村存在一些难以用法律约束的地带,给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其次,大学生在农村缺乏人脉、威望,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形成自己的治理方式,所以大学生初来乍到,难以施展。

而很多学生村官自身没有经过实践,在校园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多原本村干部并不配合。

大学生“村官”满怀信心来到这里,但是他们面对的是难以想象的工作困难,他们处理的有时候不是本职工作,和自己的专业也不相关,这就更考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

四、探索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途径

(一)拓宽大学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范围

从参与人数看,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比例还不够高;从参与内容看,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不够广、不够深;从参与方式看,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途径少,困难多。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对民主选举持积极态度,超过半数的人愿意参与村干部的竞选。

这就需要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参与到社会中的积极性,不断丰富大学生参与到社会中的条件,提高大学生参与到社会中的能力,拓展大学生参与到社会中的内容,尽最大努力发挥出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和能量,充分发挥大学生优良品行在社会中的潜移默化作用。

国家应该扩大大学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比例,提高基层工作的待遇,吸引大学生前往农村参与治理;社会应该对大学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给予支持和鼓励,有经验的村干部应该积极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大学生自己也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有关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改变就业观念,主动参与到农村的建设中来。

(二)培育发展适合大学生参与的基层社会组织

在乡村治理中,基层社会组织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村人进行自治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基层组织。

但是适合大学生参与的基层社会组织几乎没有,大学生的参与率也很低,社会上的一些基层组织也展现了普及率不高、组织模式和作用过于单一、不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够强、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等问题。

需要通过采取灵活性高、行之有效的登记管理办法、经常对骨干人员进行培训和活动指导、并将其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制定并执行组织的章程等,提高有关大学生参与的社会组织的自治和发展能力、规范化水平。

(三)推进大学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手段现代化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是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方便年轻人通过电脑技术扩大社会参与的有效手段。

农村地区在进行社会治理的时候,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概率较低,治理手段比较单一落后,大学生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时,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还可以推进电子政务的普及,不断推动农村地区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和运用,从而方便农村人更快的获取信息、主动的表达诉求、积极的开展监督、还要互帮互助。

政府要建立大学生感兴趣的网站,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反应自己的诉求、政府与学生之间开展互助、支持学生提合理化建议;学校有义务开设专门的电子政务的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电子政务并掌握和运用互联网技术;学生自身也应该主动积极地学习电子政务的运用,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水平。

五、结论

在我国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不仅要改善原有的治理模式,提高治理的水平,还要广泛吸收年轻群体的参与,为农村治理注入时代活力。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学校和社会的交界处,既有着在学校获得的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又缺少一些实践经验。

如何发挥好大学生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积极推进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但是大学生的参与率低、参与意识差等问题层出不穷。

国内外对于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相对滞后,研究成果少而零乱,概况程度不高,而且在实践方面也是举步维艰。

但是我认为,这些困难并不能阻碍大学生参与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来,而只会激发更大的积极性,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更深层次研究,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

鉴于此,我的论文的基本研究宗旨是,分析我国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及问题,借鉴国外经验,来深入挖掘大学生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发展前景,为大学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求对我国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方面有所贡献。

本文在研究中有一个小小的创新。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与大学生参与结合起来的研究都不多,对于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相关性研究也比较少,不是非常系统。

这一点也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