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913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7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

天安门广场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6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3、练习给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意思。

4、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在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的基础上,理解天安门在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

教学难点:

在学习课文中场面描写的基础上,练笔写仪仗对清晨升国旗时的场景。

教学准备:

1、利用班队活动课收看《开国大典》电影片段。

2、投影片、小黑板、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

一、揭示课题:

1哪些同学去过天安门广场?

你在那儿看到了什么?

其他同学想不想去游览一次?

2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游览天安门广场。

指名说(学生简介“天安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放投影片

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

课文1自读课文,思考天安门广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

2检查自学效果

领袖宣告纪念碑政府沸腾博物馆雕梁画栋尽收眼底姹紫嫣红曙光晨曦旭日辉煌

3出示长句:

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提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东西两侧,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自读课文:

开火车读生字,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4、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齐读课文出示: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之间的停顿.

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

默读课文2、3自然段,完成课文练习

A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B介绍毛主席纪念堂

C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她雄伟壮丽?

理解:

雕梁画栋\汉白玉\华表\蟠龙花纹\格外挺拔

指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

默读课文,完成练习

细读课文,做好记号,交流

指名说评说再说

练读课文

1划出建筑物的名称

2找出方位词

3完成练习

说话训练

现在我们全班一起来到天安门广场,哪位小导游愿意向我们介绍?

(介绍时,可加入自己找到的资料)四人小组讨论练说

指名说

三、了解每个自然段意思说说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1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

2、3天安门建筑的相对位置4天安门的象征意义

5五心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6节日中的天安门广场更加美丽.

指导

书写注意:

栋、博、袖

作业1练读课文

2选词填空

(1)宽广、宽大、宽阔

汽车在()公路上穿梭往来.

()的会议室里,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四百张椅子.

()的田野一望无际.

3造句

壮观

4书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6自然段。

2、练习给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意思。

3、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

1默写生字词

2请一位同学介绍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物方位领袖宣告纪念碑

政府沸腾博物馆

雕梁画栋尽收眼底

姹紫嫣红曙光

晨曦旭日辉煌

二、第二自然段。

1、出示填空:

天安门广场位于(),它是()、()

的城市广场。

自由读一读

口头填空

三、学习第4\6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2指名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庄严、自豪的语气。

3指名读5、6自然段,其他同学你认为天安门美在哪?

划出有关句子,自己品味一下。

看到国旗缓缓升起是,你心理有什么感想?

看到天安门广场这么美好的景象,这么热闹的场面,同学们你的心理又感到怎样?

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四、练习背诵自由练说-指名说

向往:

因为热爱而希望达到或得到。

练习朗读——指名评一评——指名读——齐读——用自豪的语气——练习背诵

1“向往“、”象征“各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天安门?

为什么天安门是

中国的象征?

(用因为-所以联系说话。

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用”翩翩起舞“”沸腾“造句。

第三课时

教学任务:

1、在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的基础上,理解天安门在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

2、在学习课文中场面描写的基础上,练笔写仪仗对清晨升国旗时的场景。

一、复习

检查

指名读全文

指名读全文

三、讨论第2、3自然段的写法

边读书边作记号----用∽∽∽∽划出表示事物的词----用===划出表示方位转换的词.

2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方法.

3讨论第三自然段的写法

小结第三小节一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转换.在描写某处建筑物时运用这种方法条理会更清晰.

出示:

A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

B介绍毛主席纪念堂

C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分层次。

4第3小节以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转换。

在描写某一处景物时,运用哪种方法条理回更清晰呢?

自由读第2自然段

自由观察----讨论----指名说----同桌讨论---指名

板书:

(广场北端)

天安门

∣前

金水河

∣上

金水桥

∣两旁

华表

∣上面

作业:

任选一种转换方法。

以《我们的教室》或《花坛》为题说一段话。

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具准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名言听说

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裴多菲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二、名画导入

师:

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

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

(出示《奔马图》)

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

讨论:

“励志”是什么意思呢?

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

“励志”的意思是:

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

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

怎么?

结果?

(板书出三大问题)

三、名篇初读

师: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

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想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四、交流活动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2、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五、学习生字

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2、描红

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

六、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反馈

1、默写本课词语

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

二、问题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

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师出示本句,研读。

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

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三、情景再现

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

四、品味感悟

1、过渡:

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

(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

(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

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

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

2、重点体会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加奋发努力的,也可抓关键词。

3、学习构段

师:

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

(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

师:

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

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

4、以读代讲

学习第七自然段

五、回归中心

1、读后理解“震惊”

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

3、朗读活动,谈体会。

六,积累内化

练习复述

虎门销烟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实验目标:

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

《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挂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观看或读《鸦片战争》

第一课时

一、谈观或读《鸦片战争》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

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

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

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

师:

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

然后师总结。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

不动笔墨不读书。

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

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出示词语。

鸦片欺侮盐巴虎门销烟

历史装点顿时伟大壮举

(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

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

伟大壮举)

  过渡:

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