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课后练习第五十六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8533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课后练习第五十六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选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课后练习第五十六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选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课后练习第五十六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选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课后练习第五十六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选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课后练习第五十六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课后练习第五十六篇.docx

《精选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课后练习第五十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课后练习第五十六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课后练习第五十六篇.docx

精选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课后练习第五十六篇

精选2019-2020年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课后练习第五十六篇

第1题【单选题】

按照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禅让制④世袭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图反映的是西周等级示意图,下列对该图中天子和诸侯关系的表述中,明显与历史史实不符的是()

A、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B、诸侯要向周天子交纳贡品

C、周天子定期向诸侯收取土地的租税

D、战争爆发时诸侯带兵随周天子作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

B、巩固对西周的统治

C、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

D、炫耀周的强大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作用是()

A、满足同姓亲人的愿望

B、确立了贵族等级制度

C、巩固了西周统治

D、确立周王高高在上,“众星捧月”的地位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的歌词,你知道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暴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A、商汤

B、商纣王

C、夏启

D、周武王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反映了()

A、商纣王关心百姓,尽力发展建筑业

B、商纣王用增加赋税的办法来发展建筑业

C、商纣王为老百姓筑屋修桥,尽心尽力

D、商纣王靠剥削百姓来满足他的享受欲望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夏桀、商纣、周厉王的残暴统治最后导致王朝灭亡。

从中得到的历史教训是:

作为国君应该()

A、重视科技

B、勤政爱民

C、控制思想

D、增强军事力量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通过学习历史,小明得出一个认识:

统治者残暴无道导致国家的灭亡。

他是从哪些统治者身上得出这一结论的()

①启②桀③汤④纣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荀子?

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反应当时()

A、实行分封制

B、推行郡县制

C、颁行推恩令

D、设置三司

【答案】:

【解析】:

第11题【判断题】

《礼记》记述说:

“天子和诸侯都把世袭当作礼,用城郭、护城河来维护国家的稳固”。

历史推论:

第一个借助世袭之“礼”登上王位并治理国家的是启。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列出夏、商、周的开国君和亡国君。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者丰富的历史内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符号一:

青铜器】

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到成为家国宝器。

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

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

春秋战国时期,风气大开,思想活跃,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神兽形象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

——据CCTV-10《百家讲坛》

【文化符号二:

瓷器】

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货多瓷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

”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

——据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化符号三:

丝绸】

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简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

日本出现了仿制“唐绫”(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

海上丝绸之路远远不只是向外传布丝绸,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瓷器、医学、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

——据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重大史实?

试举一例。

鼎在我国历史上有何象征意义?

据材料二指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据材料三,中国丝绸外传产生了什么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海上丝绸之路。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他自比为太阳,以为可以和太阳一样永世长存。

老百姓恨死他了,咒骂他说:

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

材料二: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

——《史记.殷本纪》

材料三:

呜呼!

我生不有命在天?

——《尚书》

请回答:

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叙述的是夏、商时期的哪两位暴君?

他们分别实行了哪些暴政?

这些统治者都认为自己的统治可以长久,有上天保佑。

他们的话对吗?

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

对他们实施暴政所导致的后果你有什么感想?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起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材料三:

在清朝的辽阔的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个少数名族。

清朝在边疆地区分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节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教材

材料四:

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是件值得全体炎黄子孙热烈庆祝的大事,它是迈向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骤,又是用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

﹣节选自紫荆网

材料一中的“封建领主制”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

“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指哪一政权?

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什么措施?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边疆地区加强管辖设置的机构(两例)。

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香港回归的时间。

材料中“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新思维”指什么政策?

香港回归有何意义?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