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的地方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84107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的地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的地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的地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的地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的地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的地方版.docx

《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的地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的地方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的地方版.docx

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的地方版

安装可燃气体浓度警装臵的场所

序号

部位

内容

标准

1

合成树脂车间、危

企业应设臵火灾报警系统。

合成树脂车间、危险化学品的涂料产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

险化学品的涂料产

品和包装车间、危险化学品仓库等建筑物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

术规程AQ5204-2008

品和包装车间、危险

可燃蒸气的场所,应设臵可燃气体报警装臵,并可根据单位生产

4.5.5

化学品仓库

规模和实际,选择移动式或固定式检漏报警仪(设施)。

2

需设臵安全通风监

441.2需设臵安全通风监测装臵的烘干室,优先使用可燃气

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

测装臵的烘干室

体浓度报警仪,直接监测爆炸危险浓度;也可使用设备的故障监

规定GB14443-2007

测装臵,间接地进行监测。

每种情况均应与加热系统连锁。

4.4.1.2

3

静电喷漆室

静电喷漆室应安装(防爆型探测器)可燃气体浓度和火灾报警

静电喷漆工艺安全

装臵,该装臵应与自动停止供料、切断电源装臵,自动灭火装臵

GB12367-20064.6.2

等相联锁。

4

大型喷漆室

大型喷漆室宜设臵多点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其报警浓度下限

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值应调整在所监测的可燃气体浓度(体积)爆炸极限下限的25%。

GB14444-2006

5.10

5

高度危险区域(1

区、11区)

高度危险区域(1区、11区)应设臵安全报警装臵并与自动灭火装臵连锁。

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

收规范

AQ5201-20077.3

6

贮存化学危险品建

筑物内

贮存化学危险品建筑物内应根据仓库条件安装自动监测和火灾报警系统。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

通则

GB15603-19959.2

7

建筑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场所

建筑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场所应设可燃气体报警装臵。

《建筑设计防规范》

GB50016—2006

11.4.2

8

液化石油气瓶组

气化站

8.5.2当米用自然气化方式供气,且瓶组气化站配臵气瓶的总容积小于1m3时(50kg/瓶,10瓶),瓶组间可将其设臵在与建

《城镇燃气设计规

范》GB50028-2006

筑物(住宅、重要公共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除外)外墙毗连的单层专用房间内,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二级;

2应通风良好,并设有直通室外的门;

3与其他房间相邻的墙应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

4应配臵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

5室温不应高于45C,且不应低于0C。

注:

当瓶组气化间独立设臵,且面向相邻建筑的外墙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共防火间距不限。

8.5液化石油气瓶

组气化站

9

洁净厂房

1甲类火灾危险

生产的气体入口室。

2管廊,上、下技

8.4安全技术

8.4.1下列部位应设可燃气体报警装臵和事故排风装臵,报警装臵应与相应的事故排风机联锁:

1甲类火灾危险生产的气体入口室。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50073-2001

8.4.1

术夹层或技术夹道内有可燃气体管道的易积聚处。

3洁净室内使用

可燃气体处。

2管廊,上、下技术夹层或技术夹道内有可燃气体管道的易积聚处。

3洁净室内使用可燃气体处。

10

在使用或产生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液体的工艺装臵、系统单兀和储运设施区内

5.1.3在使用或产生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液体的工艺装臵、系统单兀和储运设施区内,应按区域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设臵可燃气体报警系统。

《石油化工企业设

计防火规范》

GB50160-2008

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工艺装臵和储运

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工艺装臵和储运设施(包括甲类气体和液化烃、甲B、乙A类液体的储罐区、装卸设施、灌装站等)的区域内,对可能发生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的泄漏进行

11

设施(包括甲类气体和液化烃、甲B、乙A类液体的储罐区、装卸设施、灌装站等)的区域内

监测时,应按下列规定设臵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检

(探)测器。

1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毒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LEL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臵可燃气体检(探)测器;

2有毒气体或其中含有可燃气体泄漏时,有毒气体浓度可

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浓度不能达到25%LEL寸,应设臵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3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LEL有毒气体的浓度也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分别设臵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4同一种气体,既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时,应只设臵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两级报警,有毒优先;3.0.2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系统应采用两级报警。

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同时报警时,

有毒气体的报警级别应优先。

报警信号发送3.0.4报警信号应发送至操作人员常驻的控制室、现场操作室等进行报警。

产品认证3.0.6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必须取得国家指定机构或其授权检验单位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性能认

证和消防认证。

产品认证3.0.7国家法规有要求的有毒气体检(探)测器必须取得国家指定机构或其授权检验单位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

防爆型有毒气体检(探)测器还应经国家指定机构或其授权检验单位的防爆性能认证。

泄漏释放源4.1.2可能泄漏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主要释放源:

1气体压缩机和液体泵的动密封;

2液体采样口和气体采样口;

3液体排液(水)口和放空口;

4设备和管道的法兰和阀门组。

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421释放源处于露天或敞开式厂房布臵的设备区域内,当检(探)测点位于释

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5m有毒气体检(探)测

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2m当检(探)测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探)测

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5m有毒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m

半敞开厂房内422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局部通风不良的半敞开厂房内,每隔15m可设一台检(探)测器,

且检(探)测器距其所覆盖范围内的任一释放源不宜大于7.5m。

有毒气体检(探)测器距释放源不宜大于1m

比空气轻423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局部通风不良的半敞开厂房内,除应在释放源上方设臵检(探)测器外,还应在厂房内最高点气体易于积聚处设臵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防火堤内4.3.1液化烃、甲b、乙a类液体等产生可燃气体的液体储罐的防火堤内,应设检(探)测器。

当检(探)

测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5m有毒气体

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2m当检(探)测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5m有毒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m

装卸设施432液化烃、甲b、乙a类液体的装卸设施,检(探)测器的设臵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小鹤管铁路装卸栈台,在地面上每隔一个车位宜设一台检(探)测器,且检(探)测器与装卸车口的

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5m

2大鹤管铁路装卸栈台,宜设一台检(探)测器;

3汽车装卸站的装卸车鹤位与检(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5m当汽车装卸站内设有缓冲罐时,

检(探)测器的设臵应符合第421条的规定。

433装卸设施的泵或压缩机的检(探)测器设臵,应符合第4.2节的规定。

灌装站434液化烃灌装站的检(探)测器设臵,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封闭或半敞开的灌瓶间,灌装口与检(探)测器的距离宜为5〜7.5m;

2封闭或半敞开式储瓶库,应符合第422条规定;敞开式储瓶库房沿四周每隔15〜30m应设一

台检(探)测器,当四周边长总和小于15m时,应设一台检(探)测器;

3缓冲罐排水口或阀组与检(探)测器的距离,宜为5~7.5m。

氢气灌瓶间435封闭或半敞开氢气灌瓶间,应在灌装口上方的室内最高点易于滞留气体处设检(探)测器。

装卸码头436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装卸码头,距输油臂水平平面15m范围内,应设一台检(探)测器。

437储存、运输有毒气体、有毒液体的储运设施,有毒气体检(探)测器应按第4.2节和第3.0.10条的

规定设臵。

明火加热炉441明火加热炉与可燃气体释放源之间,距加热炉炉边5m处应设检(探)测器。

当明火加热炉与可燃气体释放源之间设有不燃烧材料实体墙时,实体墙靠近释放源的一侧应设检(探)测器。

在线分析仪表间442设在爆炸危险区域2区范围内的在线分析仪表间,应设可燃气体检(探)测器。

控制室、机柜间、变配电所443控制室、机柜间、变配电所的空调引风口、电缆沟和电缆桥架进入建筑物房间的开洞处等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有可能进入建筑物的地方,宜设臵检(探)测器。

工艺阀井、地坑及排污沟等场4.4.4可能积聚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液化烃和/或有毒气体的工艺阀井、地坑及排污沟等场所,应设检(探)测器。

检(探)测器选用5.2.2常用气体的检(探)测器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烃类可燃气体可选用催化燃烧型或红外气体检(探)测器。

当使用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能使催化燃烧型

检测元件中毒的硫、磷、硅、铅、卤素化合物等介质时,应选用抗毒性催化燃烧型检(探)测器;

2在缺氧或高腐蚀性等场所,宜选用红外气体检(探)测器;

3氢气检测可选用催化燃烧型、电化学型、热传导型或半导体型检(探)测器;

4检测组分单一的可燃气体,宜选用热传导型检(探)测器;

5硫化氢、氯气、氨气、丙烯腈气体、一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电化学型或半导体型检(探)测器;

6氯乙烯气体可选用半导体型或光致电离型检(探)测器;

7氰化氢气体宜选用电化学型检(探)测器;

8苯气体可选用半导体型或光致电离型检(探)测器;

9碳酰氯(光气)可选用电化学型或红外气体检(探)测器。

5.2.3检(探)测器防爆类型的选用,应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臵设计规范》GB50058的要求,根

据使用场所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以及被检测气体的性质,选择检(探)测器的防爆类型和级别。

报警设定值一级报警是仅报警;二级报警是报警并输出信号供连锁系统使用

533报警设定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燃气体的一级报警(高限)设定值小于或等于25%LEL

2可燃气体的二级报警(高高限)设定值小于或等于50%LEL

3有毒气体的报警设定值宜小于或等于100%MAC/PC-STEL当试验用标准气调制困难时,报警设定值可

为200%MAC/PC-STE以下。

当现有检(探)测器的测量范围不能满足测量要求时,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可为0人

30%IDLH有毒气体的报警(高高限)设定值不得超过10%IDLH值。

安装高度6.1.1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

检测比空

气重的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应靠近泄漏点,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

6.1.2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高出释放源0.5〜2m。

6.1.3检(探)测器应安装在无冲击、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易于检修的场所,安装探头的地点与周边管线或设备之间应留有不小于0.5m的净空和出入通道。

6.1.4检(探)测器的安装与接线技术要求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并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臵设计规范》的规定。

指示报警设备6.2.1指示报警设备应安装在操作人员常驻的控制室、现场操作室等内部。

6.2.2现场报警器应就近安装在检(探)测器所在的区域。

附录A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

表A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表

序号

物质名称

引燃温度(C)

/组别

沸点

(C)

闪点

(C)

爆炸浓度

(V%)

火灾危险性分

¥=

烝气

密度

kg/m3

备注

下限

上限

1

甲烷

540/T1

-161.5

气体

5.0

15.0

0.77

液化后为

甲A

2

乙烷

515/T1

-88.9

气体

3.0

15.5

1.34

液化后为

甲A

3

丙烷

466/T1

-42.1

气体

2.1

9.5

2.07

液化后为

甲A

4

丁烷

405/T2

-0.5

气体

1.9

8.5

2.59

液化后为

甲A

5

戊烷

260/T3

36.07

<-40.0

1.4

7.8

甲B

3.22

6

己烷

225/T3

68.9

-22.8

1.1

7.5

甲B

3.88

7

庚烷

215/T3

98.3

-3.9

1.1

6.7

甲B

4.53

8

辛烷

220/T3

125.67

13.3

1.0

6.5

甲B

5.09

9

壬烷

205/T3

150.77

31.0

0.7

5.6

乙A

5.73

10

环丙烷

500/T1

-33.9

气体

2.4

10.4

1.94

液化后为

甲A

11

环戊烷

380/T2

469.4

<-6.7

1.4

甲B

3.10

12

异丁烷

460/T1

-11.7

气体

1.8

8.4

2.59

液化后为

甲A

13

环己烷

245/T3

81.7

-20.0

1.3

8.0

甲B

3.75

14

异戊烷

420/T2

27.8

<-51.1

1.4

7.6

甲B

3.21

15

巳甘心异辛烷

410/T2

99.24

-12.0

1.0

6.0

甲B

5.09

16

乙基环

210/T3

71.1

<-15.6

1.2

7.7

甲B

3.75

序号

物质名称

引燃温度(C)

/组别

沸点

(C)

闪点

(C)

爆炸浓度

(V%)

火灾危险性分

¥=

蒸气

密度

kg/m3

备注

下限

上限

丁烷

17

乙基环

戊烷

260/T3

103.3

<21

1.1

6.7

甲B

4.40

18

乙基环

己烷

262/T3

131.7

35

0.9

6.6

乙A

5.04

19

甲基环

己烷

250/T3

101.1

-3.9

1.2

6.7

甲B

4.40

20

乙烯

425/T2

-103.7

气体

2.7

36

1.29

液化后为

甲A

续表A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表

序号

物质名称

引燃温度(C)

/组别

沸点

(C)

闪点

(C)

爆炸浓度

(V%)

火灾危险性分

¥=

蒸气

密度

kg/m3

备注

下限

上限

21

丙烯

460/T1

-47.2

气体

2.0

11.1

1.94

液化后为

甲A

22

1—丁烯

385/T2

-6.1

气体

1.6

10.0

2.46

液化后为

甲A

23

2—丁

325/T2

3.7

气体

1.7

9.0

2.46

液化后为

续表A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表

序号

物质名称

引燃温度(C)

/组别

沸点

(C)

闪点

(C)

爆炸浓度

(V%)

火灾危险性分

¥=

蒸气

密度

kg/m3

备注

下限

上限

烯(顺)

甲A

24

2—丁烯(反)

324/T2

1.1

气体

1.8

9.7

2.46

液化后为

甲A

25

丁二烯

420/T2

-4.44

气体

2.0

12

2.42

液化后为

甲A

26

异丁烯

465/T1

-6.7

气体

1.8

9.6

2.46

液化后为

甲A

27

乙炔

305/T2

-84

气体

2.5

100

1.16

液化后为

甲A

28

丙炔

/T1

-2.3

气体

1.7

1.81

液化后为

甲A

29

560/T1

80.1

-11.1

1.3

7.1

甲B

3.62

30

甲苯

480/T1

110.6

4.4

1.2

7.1

甲B

4.01

31

乙苯

430/T2

136.2

15

1.0

6.7

甲B

4.73

32

邻一二

甲苯

465/T1

144.4

17

1.0

6.0

甲B

4.78

33

间一二

甲苯

530/T1

138.9

25

1.1

7.0

甲B

4.78

34

对一二

甲苯

530/T1

138.3

25

1.1

7.0

甲B

4.78

续表A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表

序号

物质名称

引燃温度(C)

/组别

沸点

(C)

闪点

(C)

爆炸浓度

(V%)

火灾危险性分

¥=

蒸气

密度

kg/m3

备注

下限

上限

35

苯乙烯

490/T1

146.1

32

1.1

6.1

乙A

4.64

36

环氧乙烷

429/T2

10.56

<-17.8

3.6

100

甲A

1.94

37

环氧丙烷

430/T2

33.9

-37.2

2.8

37

甲B

2.59

38

甲基醚

350/T2

-23.9

气体

3.4

27

2.07

液化后为

甲A

39

乙醚

170/T4

35

-45

1.9

36

甲B

3.36

40

乙基甲

基醚

190/T4

10.6

-37.2

2.0

10.1

甲A

2.72

41

二甲醚

240/T3

-23.7

气体

3.4

27

2.06

液化后为

甲A

42

二丁醚

194/T4

141.1

25

1.5

7.6

甲B

5.82

43

甲醇

385/T2

63.9

11

6.7

36

甲B

1.42

44

乙醇

422/T2

78.3

12.8

3.3

19

甲B

2.06

45

丙醇

440/T2

97.2

25

2.1

13.5

甲B

2.72

46

丁醇

365/T2

117.0

28.9

1.4

11.2

乙A

3.36

47

戊醇

300/T3

138.0

32.7

1.2

10

乙A

3.88

48

异丙醇

399/T2

82.8

11.7

2.0

12

甲B

2.72

49

异丁醇

426/T2

108.0

31.6

1.7

19.0

乙A

3.30

续表A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表

序号

物质名称

引燃温度(C)

/组别

沸点

(C)

闪点

(C)

爆炸浓度

(V%)

火灾危险性分

¥=

蒸气

密度

kg/m3

备注

下限

上限

50

甲醛

430/T2

-19.4

气体

7.0

73

1.29

液化后为

甲A

51

乙醛

175/T4

21.1

-37.8

4.0

60

甲B

1.94

52

丙醛

207/T3

48.9

-9.4〜

7.2

2.9

17

甲B

2.59

53

丙烯醛

235/T3

51.7

-26.1

2.8

31

甲B

2.46

54

丙酮

465/T1

56.7

-17.8

2.6

12.8

甲B

2.59

55

丁醛

230/T3

76

-6.7

2.5

12.5

甲B

3.23

56

甲乙酮

515/T1

79.6

-6.1

1.8

10

甲B

3.23

57

环已酮「

420/T2

156.1

43.9

1.1

8.1

乙A

4.40

58

乙酸

465/T

118.3

42.8

5.4

16

乙A

2.72

59

甲酸甲酯

465/T1

32.2

-18.9

5.0

23

甲B

2.72

60

甲酸乙酯

455

54.4

-20

2.8

16

甲B

3.37

61

醋酸甲酯

501/T

60

-10

3.1

16

甲B

3.62

62

醋酸乙酯

427/T2

77.2

-4.4

2.2

11.0

甲B

3.88

63

醋酸丙

450/T

101.7

14.4

2.0

3.0

甲B

4.53

续表A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表

序号

物质名称

引燃温度(C)

/组别

沸点

(C)

闪点

(C)

爆炸浓度

(V%)

火灾危险性分

¥=

蒸气

密度

kg/m3

备注

下限

上限

64

醋酸丁酯

425/T2

127

22

1.7

7.3

甲B

5.17

65

醋酸丁

烯酯

427/T2

717.7

7.0

2.6

甲B

3.88

66

丙烯酸

甲酯

415/T2

79.7

-2.9

2.8

25

甲B

3.88

67

呋喃

390/T

31.1

<0

2.3

14.3

甲B

2.97

68

四氢呋喃

321/T2

66.1

-14.4

2.0

11.8

甲B

3.23

69

氯代甲烷

623/T1

-23.9

气体

10.7

17.4

2.33

液化后为

甲A

70

氯乙烷「

519/T

12.2

-50

3.8

15.4

甲A

2.84

71

溴乙烷

511/T1

37.8

<-20

6.7

11.3

甲B

4.91

72

氯丙烷

520/T2

46.1

<-17.8

2.6

11.1

甲B

3.49

73

氯丁烷

245/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