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论文5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7941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论文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论文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论文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论文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论文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论文5篇.docx

《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论文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论文5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论文5篇.docx

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论文5篇

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论文5篇

第一篇[摘要]工商管理专业结合了大量实践教学活动,具有应用较强的特点,其基本理论建立在对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的探讨,因此必须运用更加现代化的精准的教学手段才能够确保这一专业的教学决策性与管理性得到良好的践行。

据笔者对这一专业教学现状的研究发现,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将无法实现工商管理专业的最终教学目的,实现该专业的本质教育价值。

因此,重点围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进行探索,论述该专业的教学模式建设性价值,并对此进行细致化的阐述。

[关键词]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模式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及科学化的综合技术与人文科学融合,使得现代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性也在不断增强。

为此,必须针对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加以创新,围绕社会实践性缺口需求提出建设性教育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同时也是提高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密切关注社会人才培养需求,才可以确保现代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端口更贴合市场实际需要。

如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为社会创造了更大的财富,而这些财富的获取则需要企业具备更多的专业性工商管理人才。

为此,在社会人才缺口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高校工商管理教学改革必须紧密围绕社会建设性需求,进行教育培养模式创新。

这对于现代人才培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

(一)教学体系不严谨。

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向是为企业输送更多中高层企业管理人才,这一教学方向的特性决定了该专业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机会的获得。

然而,部分高校因外在条件不足,缺少足够的机会将学生输送至各大企业,完成知识技能的实训,因此只能采取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

由于缺少足够的知识运用意识,部分学生很难有效将课堂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活动当中。

此外,教材版本与社会实践需求相矛盾也是目前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陈旧的教材版本及理论案例并不利于学生获取社会时事动态。

而教材的编写需要多年的实践考察才能完成,因而教材版本经常会出现与社会现实不匹配的现象。

在这种背景下,即便部分学生在勤奋学习的助力下完成教材书本知识的有效汲取,但是在实践中却经常面临无法使用、不适宜使用的情况,这对学生技能的养成十分不利。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既无法完成知识的灵活运用及获取,也无法做到个人思维与技能的有效创新。

在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当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所重点培养的。

(二)教学实践环节的缺失。

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极为重要的应用性学科,在工商管理的知识体系当中,蕴含了大量帮助学生解决行政管理问题的内容。

然而这些知识内容,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帮助学生加深知识印象,并调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能力。

古板的教学思想、单一的教学模式及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导致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不够。

实践理论操作环节的缺失,传统教学案例当中的事例陈旧,导致许多学生在了解这门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在缺少实践环节的教学体系当中,无法深刻领悟这一专业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意义。

这将严重限制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反思,无法有效实现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另外,由于高校教师多为硕博毕业后直接走进大学校园执教,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及执教经验,必然会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想及教学理念仍停在旧体系当中。

学生在旧教学体系当中获取知识,必然无法有效跟进新型工商管理理论。

此外,受教学资金有限的影响,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缺少足够的硬件设备而将学生的实践活动压缩至非常窘迫的地位。

在很多情况下,教学活动的成绩与能力评定多采用传统笔试形式,这对于学生的活性思维与语言表述能力培养十分不利。

忽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

二、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商管理专业中的改良措施如今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而知识经济本质便是创造及创新,唯有养成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才可以确保国家经济的繁荣昌盛。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2]。

这一政策目标的提出,为国家人才战略储备提出了标志性方向。

因此,工商管理这一实践性专业,务必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的培养需求,并针对市场建设性需求以及企业经济改革需求,创新教育制度及人才培养模式。

将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学体系的实践性价值营造,从多元角度培养学生,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明确培养方向。

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注重人才教育模式与社会建设性需求的有机结合,不仅符合国家对现代人才储备的根本战略方向,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制度视角下,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前提。

首先,要了解创业创新型人才的本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指导高校围绕以现代社会与企业发展需求,加强提高学生的素养。

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社会市场经济视角下,通过课程的学习与模拟,帮助学生获取更具时代精神意义的创新技能手段。

同时也是为了将高校的人才培养从传统专项人才,转化至面向先进制造企业与服务业等组织,培养技能更加突出,知识更加扎实且具有创新能力与思想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通过对教学方向的分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才能够更加明确,从而帮助高校建立更贴合教学实际需求的教学策略。

(二)注重教学体系的实践性价值。

工商管理专业所涉及的课程种类非常复杂,涵盖多门社会学内容。

其中课程内容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习课程、高级专业课程四个模块[3]。

不同的教学模块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成为学生能力养成与价值观形成的助力。

其中,基础课程所面对的主要是以学科基础知识及人文科学课程的内容。

通过学习基础课程,学生才能够获取这一专业的本质内容,了解并掌握这一教学专业的教学方向及教学结论。

而专业课程是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与升华,主要内容为专业骨干课程。

通常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思路与教学内容是针对该专业的改革思考而设计的,能够重点反映这一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人才的实用需求。

而实习课程则是通过多种课题研究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理论知识与学术知识的掌握。

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前往实习企业参与实训锻炼,从而完成对于知识技能的具体练习,内化知识。

最后是高级专业课程,这一教学模块重点研讨的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这将使得教师能够获取更多的学术研究信息,同时也是帮助企业获得更加丰富的管理经验的手段。

结合教学案例与高级专业课程研讨,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分析、决策及管理能力。

(三)培养多元立场的校企联合。

实践是学生完成对个人技能掌握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学校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完成学生的技能实践目的。

从多元立场角度,加强校企之间的联合力度。

这将有利于学生掌握丰富且扎实的学习理论。

学校可在大一、大二期间,开展为期两年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学习。

在大三期间安排为期一年的实训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从而完成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导师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导师负责安排学生参与企业实训,加入实训企业。

教师首先通过调查表了解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并根据平日的课堂学习能力表现,安排学生在企业适当的岗位完成实习活动。

此外,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互动,通过邀请企业人员做兼职导师,更好地指导学生了解学习问题,并予以解决。

这个实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4]。

最后在大四开始为期一年的高级专业课程,负责收集与分析学生在实习当中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运用实践理论的分析方式帮助学生锻炼决策思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加强管理技能和水平。

(四)导师教学制度的应用。

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水平能够得到实时关注,并完成阶梯型进步,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应采用导师教学制度,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受到足够的教育辅佐。

采用独编班授课的方式,制定专项化学生能力养成方案,设置专职培训导师(每位导师仅指导3—6人)。

此外,这一教学制度应用的前提是,师生必须时刻保持联系,并在定期的成果汇报过程中完成导师对学生实训情况的分析和检验。

最后,导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参与各大创业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并于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现代教育正在一步步的改进过程中,唯有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创新教育制度改革,才能实现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型人才,这是基于国家经济发展及政策改革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完成制度与模式的经验总结与分析。

在借鉴前人成果与经验的同时,取长补短,逐步完善教学制度上。

此外,创新型人才培养还要侧重于科学化的理论知识导入及新时期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互动,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同时得到提高,成为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1]刘立红.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纳税,2017(13):

44.[2]张敏.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改革[J].黑河学院学报,2016,7(5):

113-114.[3]张娴,张静珊,钟诗宇.浅析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3):

249-250.[4]谢雅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江苏科技信息,2015(4):

38-39.第二篇摘要:

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阐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当代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对现阶段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能力;创业能力1引言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

2015年,李克强总理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这个口号。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全面铺开,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都在飞速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都在不断改革和提升。

如何培养这个年轻而又富有朝气的群体的创业与创新能力,使其在离开高校的同时投身于创业创新的大浪潮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是现代高校所应关注的重点。

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不仅应该在其求学过程中培养其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进程,培养其创新创业的双创能力,推动其在离开高校步入社会后,能够利用自身的学识以及双创能力,在创业与就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当代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提出的新要求自2015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设立开始,到2017年3月第三期创新创业大赛的启动,我国已有75万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大赛之中。

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近年来我国经济仍然在飞速发展,全民生活水平仍然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始终处于“模仿”与“追求”的怪圈之中,在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中,明显缺乏创造力。

同时,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过于保守。

作为我国发展的基础力量,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会直接制约我国未来的发展。

因此,如何将我国从“模仿者”转变为“创新者”,我国高等院校担负着重要职责,高等院校的教育也面临着重大的改革,对当代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也提出了以下几点新的要求。

2.1勇于接受挑战不断创新、敢于投身市场亲自创业。

大学生,是时代发展中传播知识、带动社会活力的重要群体,也是打破传统、活跃在时代最前沿的生力军。

在市场经济环境如此活跃的今天,在全球交流与贸易如此畅通的今天,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墨守成规、闷头读书的大学生势必要被时代所淘汰。

作为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其所学专业极具应用性,更应该从求学过程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转变学习的态度,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勇于打破传统、在挑战传统权威的同时不断对现有的知识、技能、理论进行创新,在求学过程中,避免将目光局限于校园内部,敢于走出校园大胆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拓宽视野,在了解市场、经历实践的过程中主动走进市场亲自创业。

2.2内心强大,尊重失败。

面对创新创业的大趋势,在众多创业成功的偶像的光环下,很多大学生为自身确立的目标过于脱离现实,对于自身创业成功过于自信,不敢接受失败与挫折。

同时,从未经历过市场竞争的残酷的大学生,面对自身的创业失败常常一蹶不振。

虽然根据数据统计,我国的创业成功率大约为10%,但是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市场经济环境,不拼搏,不创造,就无法成功。

因此,作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强大的内心,崇尚成功,以成功人士为标杆。

同时尊重失败,将其他创业者以及自身经历的创业失败的经历作为下一次创业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2.3打好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不论是创新还是创业,都离不开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作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求学期间应该牢记自己作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不应该为了创新、为了创业,对自身的定位开始模糊不清,一心用在校园外面的创新与创业上,完全漠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虽然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社会急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这类复合型人才都是基于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发展而来的,只有尊重高等院校的专业知识教育,不断打好专业理论基础,才能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作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多思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在一起,在结合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理论知识的框架,同时吸收丰富的实践经验。

3现阶段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身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随着市场经济环境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高校也在不断调整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业以及创新能力的模式。

在调整与改革的过程中,开拓了在校学生的视野,为在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打开了一扇由校园看向市场的窗户。

针对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开设管理学、运筹学、战略管理、经营模拟等基础课程,同时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现阶段很多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校为该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情商、人文、创新与创业等模块的课程。

在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课程的设计中融入极具时代特征、与“双创”密切相关的应用型课程,培养现代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向复合型创新人才发展。

3.1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在稳步提升。

根据《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3届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创业比例为2.3%,同时这一届大学生在毕业三年后的创业比例为5.9%。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共有795万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该数据在2001年仅为114万,在15年间,我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增长了近6倍。

2018年1月2日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的2016~2017《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中显示,2017届毕业生中的创业者,六成以上都是学习成绩优良、由责任担当能力的大学生,其中有92.77%的创业者都具有社会实践经历,83.83%的创业者具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

3.2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模式仍需不断改进。

近年来,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趋势,我国高等院校针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模式始终处于不断优化与改良的状态中。

现阶段,我国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针对该专业所设计的主体课程体系基本比较合理,能够充分迎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大环境的现实。

然而,部分高校的主体课程设计仍然存在着弊端,部分与现实发展脱节的课程仍然被列入主修课程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手段在不断丰富,“互联网+”式教学手段的引入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但是受课时、教学计划设计的影响,以及教师自身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匮乏的制约,工商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处于“照本宣科”的状态,从基础教学中限制了学生学习如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完全不利于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与创新能力。

3.3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定位过于局限。

众多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的定位过于局限,从招生与培养中,完全制约了学生创业与创新的激情与主动性。

例如,部分高校将本校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定位在“高级管理人才”而非“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渲染为可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从基础定位中就漠视了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业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4管理制度制约着对学生对“双创”能力的实践。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高等院校对学生的管理制度比较严格,而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如果想走出校园对“双创”能力进行实践,势必要与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相违背。

在传统的相对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的制约下,势必束缚了一大部分学生实践“双创”能力的机会,同时也制约了高等院校对其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业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4更加有效地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的对策4.1确定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现实定位,建设创业创新应用型高等院校。

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进程中,高等院校不仅仅扮演的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人才的角色,同时高等院校也是为国家输送生力军、支撑国家未来发展的摇篮。

顺应时代发展以及国家对“双创”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高等院校在教书育人之前。

首先应该审视自身的定位,明确高等院校在社会发展中的现实定位,针对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需要、时代的步伐,为人才培养进行定位。

同时,作为高等院校,不应该将教育与发展的目光局限在一个地区,为了培养具备高素质、具备优异的“双创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高等院校首先应该放宽视野,放眼国内外先进的培养人才的模式,打开校园的大门,引入企业与外部资金的支持,利用高等院校自身的浓厚的学识,建设创业、创新应用型高等院校,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双创”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推动企业、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4.2加强高等院校基础设施的建设,营造浓厚的创业创新校园文化。

高等院校在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与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在社会中、在市场中探索,这种放手不仅不利于高等院校对学生的管理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让学生过早的体会市场竞争的残酷,不利于学生保持对创业创新的激情。

因此,高等院校有必要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投入一定的经历与资金支持,建立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实验室,风险投资、科研成果转化模拟教师等等。

与地方企业以及知名企事业建立创业创新文化培养平台,在高等院校的监管下,引导学生逐步踏进社会、走进市场,真实体会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帮助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独立进行社会实践之前,预先对自身、对市场具备一定的了解。

在高等院校内部,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双创”大赛,同时作为高等院校,应该引导不同专业的学生以团队模式共同参与到“双创”大赛之中,在准备与参赛的过程中引导不同专业的学生利用各自的专业学识共同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在成功与失败之中总结创业创新的宝贵经验。

4.3对现有课程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将对“双创”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培养之中。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业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否认的是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需要进行更新与完善。

在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业与创新能力过程中,很多工商管理专业主修课程的教学理论已经无法跟上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步伐,选修课程的设计仅仅是为了学生修满学分,渐渐失去其应用型、多样化的特点。

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对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调整主修课程的设计,不断丰富、多样化选修课程,将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业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渐融入专业课程的培养之中,在培养学生创业与创新能力之前,先培养高等院校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与时俱进的意识。

4.4对现有的学生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为提高学生创业与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甚至其他专业学生的创业与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作为高等院校本身势必要经历各个方面的变革与转变。

现有的学生管理模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走出校园实践创业与创新的机会,但是却对学生的学籍管理、纪律管理、人身安全具有强大的束缚力。

然而,时代在发展,对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也势在必行。

因此,高等院校对现有的学生管理模式势必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

例如对学生弹性学分的设计。

学分的设计不仅为了将学生制约在校园之内、课堂之中,也是为了促进学生能够更加踏实的完成在高等院校之中的学习。

针对已经具备创业条件,急需走出校园在社会中、市场竞争中验证自己的创业群体,高等院校应给与保留学籍、弹性学分等的辅助支持。

5结语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近年来在步入社会的过程中屡屡受挫,这不仅仅是高等院校教育的缺失,也是在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方面的短板。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大潮流下,高校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更新以及创新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模式,培养具备创业能力的创新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1]陈秀雯.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教学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7(5).[2]焦丽,温兴琦,王佩华.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创业,2017(19).第三篇摘要:

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运用到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已是业界的共识。

文章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对本专业当前发展现状的剖析,提出了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环节和考核制度等方面存在与“双创”理念相悖的诸多问题,并针对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较具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商管理;“双创”教育;教学改革;安溪茶学院一、引言工商管理专业不管是在综合性大学或是本专科院校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这源于它专业领域跨度大,市场需求广的特点。

工商管理专业建起来容易,但要办好却很难。

如何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变化,培养出满足新常态下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成为当前教育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党的十八大明确将“双创”教育定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强调“双创”教育的重要性。

然而,当代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塑造离不开专业教育的根基,因此,如何将“双创”人才培养自然地“嵌入”所在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所设专业特性成为新常态下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可以说各行各业的兴衰很大程度是由自身组织的管理效能决定,而管理效能的强弱又与管理者自身是否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直接相关,因而工商管理专业骨子里就带有创新创业的教育基因,利用“双创”思维引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战略路径。

二、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一)安溪茶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创建概况。

安溪茶学院是福建农林大学和安溪县政府于2012年共同创建的国内第一家服务茶产业的本科院校,利用校地合作、公办民助的办学模式共同培养现代茶产业人才。

针对学校的办学特色,2016年福建农林大学和安溪县政府共同将安溪茶学院办学定位确立为“双创”型学院,并将“双创”理念全面落实到学院各个专业。

安溪茶学院所设立的工商管理专业(简称我专业)具有不同于其他综合性院校的专业性质和使命。

它主要服务茶产业,为茶产业下游的发展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面对当前高速变化,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茶产业转型升级已势在必行,亟需懂专业、能创新、会创业、敢开拓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我专业立足闽南综合科教基地群核心区,积极打造以茶产业为主的高端工商管理人才的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但对于一个新学院办起的“老”专业,不管是在子专业的设置、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处在初探和培养期。

(二)安溪茶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

尽管我专业首届(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并大多能很好地适应环境、满足岗位的需要,得到用人单位好评。

但毕竟受到专业初创期有限的教学资源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制约,可以说首届毕业生在学校接受“双创”教育方面的知识还有一定不足,这难免会影响刚入社会的他们的职场竞争力。

因此,遵循学院专业群建设的总体部署安排及办学新定位,2016年初,我专业将以培养能与茶产业下游精准、无缝对接,具有“双创”思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