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6水循环与洋流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71507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6水循环与洋流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6水循环与洋流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6水循环与洋流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6水循环与洋流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6水循环与洋流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6水循环与洋流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docx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6水循环与洋流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6水循环与洋流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6水循环与洋流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docx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6水循环与洋流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专题06水循环与洋流

荷兰鹿特丹市为减轻暴雨带来的城市内涝,修建了水广场。

水广场既是可以供人们游憩、玩耍、运动的公共活动广场,又是能够收集并存蓄雨水,并把雨水转换为城市景观的雨水存蓄空间。

下图示意荷兰某水广场蓄水过程。

据此完成第1~3题。

1.水广场(  )

A.减少地表水下渗量B.增大地表径流总量

C.增强植物蒸腾作用D.延缓地表径流形成

2.与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相比,水广场(  )

A.泄洪效果显著B.建设成本较高

C.服务功能更多D.占地面积较小

3.鹿特丹建设水广场的主要原因是(  )

A.排涝设施较缺乏B.河流径流变化大

C.鹿特丹地势低洼D.全年降水较均匀

【答案】1.D 2.C 3.C

下图为北太平洋部分海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4~5题。

4.下列表示①③两处洋流流向及其附近海域等温线的是(  )

A.甲、乙B.乙、丙

C.乙、丁D.丙、丁

5.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性大渔场最有可能位于①④海域之间

B.洋流②延长了上海至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的船只航行时间

C.洋流③利于污染物向北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D.洋流④对北美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答案】4.C 5.D

下图为北京地区天堂河流域降水—径流过程的比较图。

读图,完成第6~8题。

6.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水面至地面的距离。

导致北京地下水埋深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化发展B.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C.降水减少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7.天堂河流域1979—1994年间,最大径流量变化的原因是(  )

A.降水减少B.温度升高

C.地下水埋深增加D.植被增加,涵养水源

8.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北京备用水源的地下水水位已平均回升了3米多,正以每天3~4厘米的速度继续回升。

试推测此次北京地下水水位回升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跨流域调水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增加D.上游修建水库

【答案】6.A 7.C 8.A

台田是华北平原东部地区一种广泛应用于盐碱地区的耕作方式。

修筑台田时,先在底部铺塑膜,塑膜上铺暗管(暗管通向沟渠),然后堆土成台田用于耕作,挖沟为渠,放养水生生物。

图甲为台田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虚线部分剖面图。

据此完成第9~10题。

9.华北盐碱地分布区表层土壤盐分最低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0.塑膜、暗管、沟渠、台田的作用是(  )

A.堆土成台主要是为了便于设施埋放

B.沟渠主要是为台田灌溉

C.塑膜主要起到防渗保水的作用

D.暗管主要是为土壤排水、排盐

11.台田生产的环境效益主要是(  )

A.立体种养,增加经济收入

B.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C.提高土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D.沟渠增加下渗,防止地面沉降

【答案】9.B 10.D 

下图为“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大陆东岸为寒流D.大洋西岸为寒流

12.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明显

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

答案 11.A 12.C

解析 第11题,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一般来说在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为暖流,大陆的西岸(大洋的东岸)为寒流。

第12题,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世界性大渔场;洋流会扩大污染物的影响范围。

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

完成13~14题。

13.“垃圾洲”的固体漂浮物主要来自(  )

①大气沉降 ②河流输入 ③海洋运输 ④海底上泛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4.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震中位于图中甲地,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

这些漂浮物在洋流作用下主要漂向(  )

A.西北方B.东南方C.东北方D.西南方

答案 13.C 14.C

下图所示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15~16题。

15.甲洋流属于(  )

A.北半球暖流B.北半球寒流C.南半球暖流D.南半球寒流

16.该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表现为(  )

A.促进同纬度间热量的交换

B.导致沿岸地区沙漠广布

C.减小污染范围,加重污染程度

D.增加沿岸地区的降水量

答案 15.A 16.D

解析 第15题,等温线由北向南水温渐增,是在北半球,且洋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属于暖流,所以图示洋流是北半球暖流。

第16题,洋流可以促进不同纬度间热量的交换,A错误;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B错误,D正确;洋流可以扩大污染范围,减轻污染程度,C错误。

下图为“某河流径流量和当地气温的年内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17~18题。

17.该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雨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

18.该流域的气候与山东对比(  )

A.多雨期一致B.高温期一致

C.都是雨热同期D.都是雨热不同期

答案 17.C 18.A

19.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

A.水循环使水呈三态变化

B.水循环使海平面上升

C.水循环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D.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答案 D

解析 水循环运动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故D正确。

水的三态变化是由气温的变化造成的,不是水循环造成的,A错误。

海平面上升是由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造成的,故B错误。

加速冰川融化的是气温升高,不是水循环,故C错误。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M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饵料丰富

B.有寒流经过,海水上泛,饵料丰富

C.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营养物质

D.港湾宽阔,风浪较小,适宜渔业捕捞

21.图中洋流(  )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

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C.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D.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答案 20.B 21.C

结合下图,完成22~23题。

22.假如在我国的福建沿海地区扔一漂流瓶,60年后该漂流瓶漂到了南极附近,其经过的海域最有可能是(  )

A.①B.②C.③D.④

23.下列有关上图中①②③④海域的洋流及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B.②海域水温比同纬度的大洋东部水温低

C.③海域洋流异常增强容易形成厄尔尼诺现象

D.④海域洋流促使甲岛西侧形成热带雨林景观

答案 22.C 23.A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

读图,回答24~25题。

24.水的社会循环(  )

A.包含了水的自然循环

B.加速了水的自然循环

C.对陆地水体有更新作用

D.会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负面影响

25.图中来源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包括(  )

A.降水、地下水、地表水

B.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

C.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

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

答案 24.D 25.C

26.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处洋流名称为____________。

(2)②③代表的洋流中,主要受东北信风吹拂而形成的是________。

(3)④代表的洋流对沿岸气候有____________作用。

(4)分析A处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 

(1)秘鲁寒流 

(2)② (3)增温增湿 (4)寒暖流交汇。

解析 图示为太平洋大洋环流图。

①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东部,为秘鲁寒流。

②为由东北信风吹拂而形成的北赤道暖流。

③为北太平洋暖流。

④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图中A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因此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沃克环流”是存在于赤道附近低纬地带的大气热力环流,下图是“太平洋正常年份‘沃克环流’的垂直大气结构图”。

(1)指出右侧等水温线图中虚线可表示洋流甲、丙、丁中的哪个洋流,并分析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2)比较图中所示太平洋热带海区,正常年份东部表层海水温度与西部的高低,并分析其原因。

(3)指出图中低纬地带甲、乙、丙三海区中,最可能出现大渔场的海区,并分析原因。

(4)当“沃克环流”减弱或反向时,热带太平洋表层海水东、西部水温异常,即出现所谓“厄尔尼诺”现象。

指出出现此现象时太平洋东、西两岸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形。

答案 

(1)丁。

 暖流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2)东部表层海水温度比西部低。

 原因是东部有(秘鲁)寒流流经,西部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

 

(3)丙。

 原因是沿岸海区表层海水随(东南信)风而去,深层海水出现上升补偿运动,形成涌升流,底层营养物质上泛,饵料丰富。

(4)澳大利亚东部因干旱频发森林大火;热带太平洋西部台风次数减少;秘鲁渔场捕鱼量明显减少;南美洲西海岸易出现洪涝灾害。

28.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问题。

(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

(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

(3)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

为什么?

(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答案 

(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

(2)寒流。

依据:

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3)较多。

依据:

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涌升流,海区营养物质较多,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4)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火地岛西部植被茂密,以温带阔叶林为主,东部为温带草原和荒漠,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现代冰川发育。

位于火地岛南部沿海的乌斯怀亚港是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会有上千的科考和捕虾船队集结于此。

南极磷虾为地球上资源量最大的单种生物之一,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从中将初级生产而来的能量转化,来维持其生命活动。

磷虾的成体适宜在低温和低盐的水域中生活,它的适温范围仅在0.64~1.32℃,如果温度大于1.80℃就可能给它带来致命的危险。

下图为南极磷虾分布及火地岛周边洋流示意图。

(1)说明造成火地岛东西区域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

(2)分析南极洲大西洋西部沿岸磷虾分布区域面积大、数量多的原因。

(3)某远洋捕虾队从乌斯怀亚港出发欲前往图中甲海域捕获磷虾,推测其途中可能遭遇的主要困难。

【答案】

(1)①火地岛上山脉阻挡西风,西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形成温带阔叶林景观;②东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较干,形成温带草原和荒漠景观。

(2)①该海域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海水扰动带来海底大量无机盐分;②该海域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应;③该海域受西风漂流和巴西暖流的能量交换影响,形成适宜的海水温度、盐度;④适宜生存的海域面积大;⑤该海域同类别生物数量较少,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所以数量庞大。

(3)①狂风急浪;②海中浮冰和冰山;③酷寒冰冻等。

(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3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马略卡岛(下图所示)是隶属于西班牙的一个岛屿,年降水量约400毫米,大部分降水集中在9—10月,冬季海拔最高处常有霜冻。

马略卡岛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

岛上常住人口约85万,大约一半居住在首府帕尔马。

灿烂的阳光、砂质的海滩、优美的田园和悠久的历史使马略卡岛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2009年接待游客多达2120万,旅游旺季帕尔马机场平均每1.5分钟起降1个架次。

近年来,马略卡岛受到水资源日渐短缺的威胁。

(1)推测马略卡岛上城市用水的最主要来源,并阐述理由。

(2)指出帕尔马在城市供水、用水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3)阿尔库迪亚计划新修建两座高尔夫球场,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地下水。

马略卡岛地下岩层孔隙储水量大,地下水丰富;当地降水少且季节变化大,河流枯水期长,径流量小;夏季炎热,蒸发旺盛,水库储水量有限。

(2)水库位于北部山区,距离城市较远,引水困难、费用高;夏季降水量少,却是旅游旺季和农作物生长季节,用水量大,城市供水更为紧张;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污染地下水。

(3)赞同。

吸引更多旅游者,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当地就业;增加经济收入。

不赞同。

旅游市场小,需求有限;球场用水不足;加重城市水资源短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