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1无答案 浙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69486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上册《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1无答案 浙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1无答案 浙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1无答案 浙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1无答案 浙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1无答案 浙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上册《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1无答案 浙教版.docx

《七年级科学上册《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1无答案 浙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上册《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1无答案 浙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科学上册《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1无答案 浙教版.docx

七年级科学上册《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1无答案浙教版

4.1熔解和凝固测试题

1.冰熔点是________,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___。

2.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做熔化。

物质由________变成________叫做凝固。

3.有一定熔点的固体叫________,没有一定熔点的固体叫________,玻璃、松香是________,海波、食盐是________。

冰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_,但温度________。

4.固体物质分成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有熔点,_____没有熔点。

5.冰的熔点是_______,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__________。

6.在冰、石蜡、萘、沥青中,属于晶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要使晶体熔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图像。

⑴该物质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处于BC过程中,该物质仍需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

⑵由图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_℃;

⑶CD过程中,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

(填“气”、“液”、“固”)

.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哪个?

 ()

  A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

  D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5、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C、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

D、非晶体在凝固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

6、把冰水混合物拿到0℃的房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可以熔化,因为冰的熔点是0℃;

B、水可以凝固,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

C、冰不能熔化,水也不能凝固;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7、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所处的状态是(  )

A、固态B.液态C.固液并存D.无法确定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小块铜和一大块铜熔点相同;

B、一小块铜和一小块铝的熔点相同;

C、一小块铜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D、一小块铝和一大块铝的凝固点相同。

9、对冰水混合物均匀加热,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和水的温度同时升高;

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D、冰和水的温度不变,直到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温度才能升高。

10、常温下能看到冰化为水,而看不到铝块化为铝水,是因为:

()

A、冰块比铝块硬B、铝块比冰块硬

C、冰的熔点比铝的熔点更接近常温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火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的熔化,在熔解的过程中冰棒的温度:

()

A、降低B、不变C、升高D、先降低后升高

12、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晶体:

()

A、冰B、食盐C、海波D、松香

13、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

A、一定降低B、一定升高C、一定不变D、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

14、将0℃的冰投入0℃的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周围空气是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的数量增多B、水的数量变多

C、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6.如图4-3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锡的熔点是_________℃。

(2)AB段图象表示的是_______,BC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过程,这段过程中_______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_________。

CD段表示的是______,DE段表示的是________,EF段表示的是_______,锡必须向外_______,FG表示的是_________过程。

(3)锡熔化过程经过____分钟,在3—6分钟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_____,9—12分钟内锡处于____过程,锡在3—6分钟内与9—11分钟内的不同点在于__________。

17、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有什么科学道理呢?

崭露头角

自我检测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熔化的是

A.糖放在水中后逐渐化成了糖水

B.夏天放棒冰的杯子外壁的小水珠

C.露水的形成

D.棒冰变成糖水

2.海波的熔点是48℃,48℃的纯净的海波是

A.液态B.固态

C.液固混合D.以上状态都可能

3.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A.沥青、蜂蜡、明矾

B.萘、铁、松香

C.海波、冰、水银

D.水晶、玻璃、金属

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熔点

B.晶体和非晶体温度升高时都变成液体

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热

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是先变软后变稀

5.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没有热传递,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

 ()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C.有些水凝成冰使冰增加.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6.买一块豆腐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

当把冰冻的豆腐拿出来化冰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

其成因是()

A.豆腐冷缩而成的

B.豆腐膨胀而成的

C.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成的

D.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成的

7.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

B.初夏,林中白雾弥漫

C.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

D.严冬,河面上结冰

8.如图所示四个物态变化的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的图像是()

9.已知固态酒精、煤油和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以上三种温度以计均可

10.如图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当烧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

A.也溶化一半B.不溶化C.无法判断

11.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

12.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A.凝固点较低B.凝固点较高C.沸点较低D.沸点较高

13.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

A.晶体B.非晶体C.不能确定

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D)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4.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氮

熔点℃

3410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59

(A)-40℃的气温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的(B)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C)在-265℃时氧气是固态(D)用铜锅熔化钢块也行

7.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凝固时会______热,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_________。

11.在探究海波熔化的规律时,小红和小明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种方案

(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分析评价他们的方案。

(2)某同学在处理数据分析论证时,在方格纸上描出了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你作出海波的

熔化图线,指出海波的熔点_______。

二.我会填空(每空4分,共28分)

20.0℃的冰一定比0℃的水冷,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不对.

因为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所以它们的冷热程度也相同.

23.在玻璃、石英、沥青、铁、萘等物质中,有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属于非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

24.物质从______态变到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非晶体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______(选填“变化”、“不变”)的。

25.晶体类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温度______,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______,它的大小还与______等外界条件有关。

26.如图所示的是萘的熔化图象,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1)萘在AB过程中是______态,该过程中要不断______热,温度______。

(2)萘在BC过程中是______态,温度______,但需要不断______热,

这个过程用了______分,萘的熔点是______℃。

(3)萘在4分时是______态,在8分时是______态,在12分时是______态。

27.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____.

(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_____.

28.固体分晶体和_________两类.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它们都有固定的_________。

29.图①是用、乙两种物质的________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物质

是晶体,熔点是________℃,50℃时呈________态.__________物质是非

晶体,该物体在放热时,温度__________.

5.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反映的一个共性是.

7.冬季,菜农贮菜时,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如图1.3-10甲,这利用了.高烧的病人常用冰袋降温(如图1.3-10乙),这利用了.

30.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呈______态,在39℃时呈______态或________态,也可能呈________态,-38℃时呈_______态.

31.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_________态,在-120℃时是__________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_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___热.

(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__.

(5)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

三、实验题

36.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时完全熔化,低于15℃时完全凝固。

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

请你解释,这种设计的原理是什么?

三.我会探究(共32分)

23.(4分)如图4所示,是某学生从室外取回来的一块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

图4

(1)这块冰的初温是________℃,熔点是________℃;

(2)加热________min后,冰开始熔化;

(3)加热3min时,物质的状态是________;

(4)熔化过程需要________min;

(5)经过________min,温度升高到20℃.

答案:

(1)-100

(2)1(3)固液共存态(4)8(5)12.5

27.要得到0℃以下的温度在冷却装置中,冷却管里装的是浓食盐溶液,为什么不用淡水呢?

答案:

淡水的凝固点是0℃,而盐水的凝固点低于0℃.

淡水中掺有盐等杂质时,凝固点可以低于0℃.

28.电灯丝发光的温度可达2000℃,下表中的物质哪种可适合作灯丝的材料?

并说出这样做的道理.

常见物质的熔点/℃

钨3410

锡232

固态酒精-117

铁1535

海波48

固态氧-218

铝660

固态水银-39

固态氢-259

答案:

钨.因为钨的熔点为3410℃,高于2000℃,钨丝发光时不会熔断,而其他材料的熔点低于2000℃,如果用它们作灯丝会熔断.

问题情景小玉漫步在雪后的海边,发现道路上的水都结了冰,但海水却没有结冰.她想到水的凝固点是否与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有关呢?

猜一猜含盐越多凝固点越(高/低);

做一做设计实验:

主要器材和装置:

箱门透明的冰箱,三只烧杯,足量水,一些盐,三支温度计.

实验步聚:

①在杯中装相同质量的水,分别加质量的盐;

②将烧杯置于;

③观察温度计,记录的温度.

下表是某组同学记录的数据.

含盐量

5%

10%

15%

凝固点/℃

-1

-3

-6

议一议通过分析上述数据,你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

探究点拨想一想,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是否合理,猜想与所得的结果间是否有差异.注意发现新问题,吸取教训改进探究方案.

每周新视窗

冬天穿棉衣可以有效阻止人体热量向外散发,使人感到暖和,而棉衣自身并不发热.据说法国准备生产一种夹克,其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这种胶囊所含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温度降低时会结晶,人们穿上它,气温较高时感到凉爽,气温降低时感到温暖.这种服装能够调节温度的原因是什么?

思路与技巧在环境温度变化时,胶囊内的材料经历了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两个过程,从而使人体的温度没有发生较大变化.

答案衣服内胶囊中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熔化吸热,使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在温度降低时凝固放热,使人的温度不致降得太多,从而起到调节人体温度的作用.

【例5】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固态氦

熔点(℃)

-39

1064

1083

1300

3410

-259

-272

(1)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会熔化;

(2)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3)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无法使用;

(4)在-265℃时氢气是固态.

思路与技巧当物体温度达到熔点,并能继续吸热,就能熔化.如金的熔点是1064℃,常温下金处于固态,温度升至1064℃,且继续吸热就熔化了.物体温度高于熔点处于液态,低于熔点处于固态,等于熔点时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答案

(1)正确.白炽灯丝正常发光时的温度约为2000℃左右,而钨的熔点是3410℃,故灯丝工作时不会熔化

(2)错误.钢的熔点是1300℃,钢水的温度高于1300℃,而固态金的最高温度(即熔点)为1064℃,故纯金掉入钢水中会熔化

(3)正确.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40℃时水银呈固态,而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故在-40℃时水银温度计不能工作

(4)正确.固态氢的熔点是-259℃,-265℃低于熔点,这时氢呈固态.

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分离水和酒精,张明同学依据已学过的知识,提出了一种方案.依据水和酒精凝固点不同可将水和酒精分开.为此,他利用家中电冰箱的冷冻室做了如下实验:

他将配有不同比例的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放入冷冻室中,并用温度计监测混合液的温度,定时观察,他所测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酒精(mL)

水(mL)

酒精/混合液

(V/V)

观察现象

12.5

12.5

1/2

-8℃未发现凝固

12.5

50

1/4

-8℃未发现凝固

12.5

75

1/6

-8℃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

12.5

370

≈1/30

-6℃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

12.5

750

≈1/60

-4℃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中分离出来

说明:

所用冰箱的冷冻室的最低温度为-8℃.

(1)请你仔细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和记录的现象,张明同学是否能将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开?

(2)在水中添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何影响?

(3)这个结论在实际中有何应用?

参考答案

每周新视窗

2、使物体冷却时,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比0℃水效果更好,这是因为(D)

 A、冰比水更凉 B、冰的密度比水大 C、冰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D、冰在熔化时要吸热

利用黑色物体善于吸收热的道理,可以叫雪山献水。

我国西北的祁连山,山上终年积雪,但它周围的土地因为缺水干旱而荒芜。

后来人们想出了办法,派出征服雪山的工作队,带上大量的炭黑,撒落在整个祁连山上。

由于乌黑的炭黑大量吸收来自太阳的辐射热,使得冰融雪化,祁连山终于献出了滚滚雪水,灌溉周围良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些物态变化过程雪要吸热?

(2)此文给你什么启示。

(两条以上)

【答案】

(1)汽化;融化;升华。

我们知道,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然而,人们却观察到:

冬天同一个人穿着普通鞋子站在寒冷的室外的冰上时,冰不融化,而穿上冰鞋后,刀刃处的冰却能融化;把一大块冰用支架架起来,拴上一细铁丝环,环下挂一重物时,铁丝下面的冰融化为水,铁丝下落,之后,上面的水又凝成冰,以致到后来重物与铁丝环落地而冰完好。

根据这些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信息给予)

【分析】从题中可以看出:

(1)在温度相同(0℃以下)和压力相同(同一个人)时,穿普通鞋和穿冰鞋对冰的压强不同,压强大冰融化;

(2)铁丝下面的冰受到的压强大冰融化,铁丝下落后,上面的水压强减小凝结成冰。

由此可见冰的熔点与压强有关。

【答案】冰的熔点与压强有关。

15、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加热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64

68

72

76

80

80

80

80

84

88

92

96

则由上表可知:

(1)此物质一定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体(填“非晶体”或“晶体”)

(2)此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_,开始加热10分钟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

(3)在下图中用笔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