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1.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61399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乡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县乡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县乡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县乡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县乡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乡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1.docx

《县乡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乡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乡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1.docx

 县乡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

 

一、摘要

实施单位:

县草原工作站

防治地点:

**。

防治方法及规模:

采用人工捕捉和生物药剂(雷公藤、鼠道难)防治草原鼠害面积20万亩。

防治期限:

202x年3月至202x年7月。

防治资金来源:

《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下达202x年提前批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任务计划的通知》(武林发〔2020〕314号)和《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做好202x年提前下达草原生态修复资金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甘林草函〔2020〕789号)文件下达的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鼠害)资金40万元。

二、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县位于省中部,祁连山东端,属青藏高原区,位于东经102°01′-103°40′,北纬36°30′-37°35′之间,兰新铁路和国道312线纵贯全境,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区位优势明显。

(二)气候特点。

县境内海拔在2040-4873m之间,年降水量265~630毫米,年蒸发量1600mm,年平均气温-1℃-1.3℃,≥0℃积温1327.2℃-1738.2℃,无绝对无霜期。

野生植物有120d左右的生长期。

(三)土地资源。

县总土地面积1072.39万亩,其中天然草原638.53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587.11万亩。

土壤主要以黑钙土、栗钙土为主,兼有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和冲积草甸土,土层厚度40-80cm。

(四)草原资源。

天然草原是县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59.54%,境内草原类型多样,牧草种类繁多,天然草原有温性草原、温性荒漠化草原、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低平地草甸五类,主要牧草有49科158属276种。

天然草原不仅是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地生产资料,而且是祁连山主要的水源涵养区,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重要生态屏障。

三、鼠害分布和危害情况

县受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全县植被类型多样,啮齿动物种类丰富,分布广,数量大,危害严重。

啮齿动物有2目8科4亚科25种,危害种类主要有高原鼢鼠、喜马拉雅旱獭、高原兔、鼠兔、达乌尔鼠兔、长爪沙鼠、阿拉善黄鼠、五趾跳鼠等,基本体现为草甸动物群和草原动物群两个生态地理动物群,其群落为:

Ⅰ、高寒草甸高原鼢鼠+喜马拉雅旱獭+狭颅鼠兔群落;Ⅱ、山地草甸高原鼢鼠+鼠兔+喜马拉雅旱獭群落;Ⅲ、山地草原达乌尔鼠兔+长爪沙鼠+阿拉善黄鼠群落;Ⅳ、灌丛草甸高原兔+鼠兔+高原鼢鼠群落;Ⅴ、疏林草甸高原鼢鼠+狭颅鼠兔+根田鼠群落。

按地域和草地类型分,高原鼢鼠、喜马拉雅旱獭、鼠兔、高原兔等主要分布在抓喜秀龙、安远、西大滩、毛藏、石门等乡镇的草甸类草地,达乌尔鼠兔、长爪沙鼠、阿拉善黄鼠、五趾跳鼠等主要分布在松山、华藏、旦马等乡镇的草原类草地。

四、防治方法及规模

采用人工捕捉和生物药剂(雷公藤、鼠道难)防治草原鼠害面积20万亩,其中:

人工捕捉2万亩、生物药剂(雷公藤、鼠道难)防治18万亩。

(一)人工捕捉。

人工捕捉2万亩,在松山镇实施。

(二)生物药剂(雷公藤、鼠道难)防治。

生物药剂(雷公藤、鼠道难)防治18万亩,其中:

抓喜秀龙镇5万亩、松山镇5万亩、华藏寺镇3万亩、打柴沟镇3万亩、西大滩镇2万亩。

五、资金来源与使用计划

(一)资金来源。

省市下达的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鼠害)中央资金40万元。

(二)资金使用计划。

总资金40万元,其中:

采购人工捕捉费4万元、生物药剂(雷公藤、鼠道难)及防治作业费32万元,草原鼠害防治招标代理费1万元,草原鼠害防治监理费1万元,其它费用2万元(包括药剂费、药械费、燃油费及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生态控制技术应用费、技术指导费、作业费、培训费、有毒有害补助等),

六、防治期限及计划进度

(一)防治期限

防治期限:

202x年3月-202x年7月。

(二)计划进度

202x年3月:

完成草原鼠害防治地点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编制、上报及批复工作;完成草原鼠害防治的人工捕捉、生物药剂(雷公藤、鼠道难)及防治作业的政府采购工作。

202x年4月:

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完成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的培训,做好草原鼠害防治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202x年5月-6月:

开展人工捕捉和生物药剂(雷公藤、鼠道难)的投放作业,完成草原鼠害防治任务。

202x年7月:

开展草原鼠害防治自查自验及总结、档案资料整理归档等工作,申请上级业务部门检查验收。

七、效益分析

(一)生态效益。

草原鼠害防治是草原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重要内容,在草原鼠害防治过程中,我们将坚持鼠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采用灭鼠、禁牧、休牧、草畜平衡、补播、合理利用等综合保护措施,将使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高原鼢鼠土丘得到恢复治理,草原得到休养生息,增强牧草繁殖能力,有效缓解草原退化和水土流失速度,草原植被盖度将增加,牧草高度将提高,为逐步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二)社会效益。

通过大面积集中连片防治草原鼠害,将有效遏止鼠类危害,使草原生产力得到有效恢复,将引导和增强农牧民群众建设、保护草原的意识和信心,自觉形成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草原的良好氛围,使草原鼠害防治逐步成为我县农牧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县林业和草原局、县草原工作站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草原鼠害防治领导小组,总体协调防治任务安排和资金使用,防治工作由县草原工作站具体实施,县草原工作站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小组,加强对鼠害防治的技术指导工作,保证防治出成效、出经验。

强化组织实施,做到任务落实,措施到位,确保整个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广泛宣传动员。

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大好形势下,从思想上、舆论上、行动上重视起来,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大力宣传草原鼠害防治和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草原鼠害防治和保护草原的积极性,使业务部门的业务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和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科学监测预警。

一是健全草地鼠害监测预警体系,规范监测工作制度。

二是改善监测工作条件,提高监测工作手段和监测工作效率。

三是加强监测技术培训,提高监测队伍素质。

四是坚持鼠情监测,及时预报,指导防治。

(四)做好技术培训。

一方面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从行政、技术双轨上组织好鼠害综合治理工作;另一方面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我县草原生态保护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第三针对村级草原管护员进行草原鼠害基础知识和防治方法的培训,使广大农牧民掌握草原鼠害防治技术及环保常识。

(五)实行规范管理。

依照草原鼠害防治的有关管理办法和技术要求,在调查、监测的基础上对防治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实施方案;把生物、生态、物理、化学和预报等技术结合起来,优化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统筹防治物资,按期组织到位;集中力量,精心组织,实施灭治;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防治顺利实施;密切监测防治进展情况和治理效果,建立完整的资料档案。

(六)加强防治监理。

实行草原鼠害防治监理制。

草原鼠害防治必须由具有农林项目监理资质的监理单位对鼠害防治进度、质量和资金等进行全程跟踪监理。

鼠害防治执行期间,未经监理人员签字认可,不得开工,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不得拨付工程进度款,不得进行竣工验收,监理人员要按照规定采取巡视和平行检查等形式,按实施方案及时跟班到位监督检查,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防治不得签字,并有权下达返工、停工整改等各项监理通知和措施。

(七)保证投资效益。

草原鼠害防治资金实行专帐管理,资金支出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执行,严禁对资金进行任何形式的截留、挤占和挪用。

(八)推进绿色防控。

认真贯彻草原鼠害绿色防控理念,结合草原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大力推广应用生物、物理和生态治理措施,禁止使用禁用农药,控制化学农药用量。

积极推广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

推行精准科学施药,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形成草原鼠害防治与保护周围环境紧密结合的良好社会氛围。

(九)开展草原“四治行动”。

通过开展治理退化草原、治理毒杂草、治理鼠虫灾害、治理草原“创面”“四治行动”,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加大草原科技创新,强化科技引领,推动草原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坚持工程措施与自然修复相结合、重点突破与面上治理相结合,加大退牧还草、鼠虫毒草治理、人工种草及草地改良等工程建设力度。

综合运用“治、补、种、防”等手段,加大草原退化治理力度,促进草原生态修复,丰富天然草原生物多样性,稳定鲜草产量,不断提高草原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鼓励农牧民进行人工饲草种植,加强农牧结合、种养结合,加快发展饲草料作物,推进草牧业发展,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促进草原生态的恢复和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