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寄生虫实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51747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报告寄生虫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实验报告寄生虫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实验报告寄生虫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实验报告寄生虫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实验报告寄生虫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报告寄生虫实验.docx

《实验报告寄生虫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报告寄生虫实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报告寄生虫实验.docx

实验报告寄生虫实验

 

寄生虫实验报告

 

09级临床医学(七年制)

2011/9/26

 

第一幕

CASESUMMARY:

罗某,女,42岁。

云南大理洱源县果胜村,白族人。

2010年8月28日,参加婚礼,吃过生皮,2010年8月30日中午到乡卫生院就诊。

自诉,恶心,进食后呕吐,腹痛,腹泻,当日大便3次,大便很稀,无脓血。

查体:

T38.5℃,P98次/分,R24次/分,BP110/75mmHg。

急性面容,腹部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听诊发现肠鸣音亢进。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12.5×10的9次方/L,其中中性粒细胞7×10的9次方/L,比率56%;淋巴细胞3×10的9次方/L,比率25%;嗜酸性粒细胞2.25×10的9次方/L,比率18%。

红细胞5.42×10的12次方/L;血红蛋白120g/L。

血小板166×10的9次方/L。

2.大便常规:

红细胞(—),白细胞(+),虫卵(—)

DISCUSSION1:

1.生皮的制作方法及其佐料(卜浩然)

生皮,白语又叫“黑格”,即生的猪皮和猪肉。

逢年过节或者日常小聚,白族人总会以凉拌生皮作为自己的招牌菜和特色菜。

  一般生皮生肉有两种吃法:

一种是生皮和佐料不搁一起,吃时就着佐料一起吃;一种是将佐料与生皮生肉拌匀,直接做成一道凉拌菜。

两种吃法各有各的特色和口感。

上好的生皮选取猪后腿肉和里脊、腰脊作为主料,生皮要切得细而不碎,蘸水选取地道的梅子老醋、野花椒、糊辣子、大麻籽还有蒜末、生姜、芫荽(香菜)、冷开水、白糖、盐巴、酱油、如果能有山胡椒那更好,蘸水的配制是非常讲究的,如果蘸水不好,那生皮立马降格了。

  最地道的生皮是生的,没有经过任何熟化加工。

吃生皮的地区多温泉,猪杀后,一般用松毛烧掉毛,然后用热水洗尽。

这样猪皮金黄,肉质细嫩。

  蘸过汁水的生肉片吃到口里,绝对感觉不出平时生猪肉片具有的腥味,感到的只是从未感受过的鲜嫩可口和满口溢香。

在大理有三种猪肉是不能用来吃生皮的,即米砂猪(寄生虫)、病猪和老母猪。

2.生猪肉里的寄生虫(谷少尉)

生猪肉里的寄生虫:

猪肉绦虫,旋毛虫,肉孢子虫。

肉孢子虫

肉孢子虫的生活史为双宿主型,终宿主(肉食类)粪便中的孢子囊或卵囊被中间宿主(食草类)食入后,在其小肠内孢子囊中的子孢子逸出,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在多数器官的血管壁内皮细胞中形成裂殖体,进行一代或几代的裂体增殖,产生的裂殖子再进入肌肉组织中发育为肉孢子囊。

肉孢子囊多见于横纹肌及心肌。

中间宿主肌肉中的肉孢子囊被终宿主吞食后,囊壁被蛋白水解酶破坏缓殖子释出并侵入小肠固有层,无需经过裂殖子就直接形成配子,雌雄配子交配后成为卵囊,卵囊在小肠固有层逐渐发育成熟。

其主要症状有食欲减退,恶心,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诊断方法主要是组织活检(查肉孢子囊)和粪便检查(查孢子囊或卵囊)。

旋毛虫: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线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流行于哺乳类动物间,人因生吃或半熟食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等而感染。

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发热、肌痛、水肿和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等。

旋毛虫对人体致病作用的强弱,与摄入幼虫包囊数量及其活力,以及宿主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有关。

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因而致死。

按旋毛虫在人体的感染过程可分为下列三期:

(一)侵入期(小肠期,约1周):

脱囊幼虫钻入肠壁发育成熟,引起广泛的十二指肠炎症,粘膜充血水肿,出血甚至浅表溃疡。

约半数病人感染后一周内有恶心、呕吐、腹泻(稀便或水样便,日3~6次)、便秘、腹痛(上腹部或脐部为主,呈隐痛或烧灼感)、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伴有乏力、畏寒、发热等。

少数病人可有胸痛、胸闷、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二)幼虫移行期(2~3周):

感染后第二周,雌虫产生大量幼虫,侵入血循环,移行至横纹肌。

幼虫移行时所经之处可发生血管性炎症反应,引起显著异性蛋白反应。

临床上出现弛张型高热,持续2天至2月不等(平均3~6周),少数有鞍状热。

部分患者有皮疹(斑丘疹、荨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

旋毛虫幼虫可侵犯任何横纹肌引起肌炎:

肌细胞横纹肌消失、变性、在幼虫周围有淋巴细胞、大单核细胞、中性和嗜酸粒细胞,甚至上皮样细胞浸润;临床上有肌肉酸痛,局部有水肿,伴压痛与显著乏力。

肌痛一般持续3~4周,部分可达2月以上。

肌痛严重,为全身性,有皮疹者大多出现眼部症状,除眼肌痛外,常有眼睑、面部浮肿、球结膜充血、视物不清、复视和视网膜出血等。

重度感染者肺、心肌和中枢神经系统亦被累及,相应产生灶性(或广泛性)肺出血、肺水肿、支气管肺炎甚至胸腔积液;心肌、心内膜充血、水肿、间质性炎症甚至心肌坏死、心包积液;非化脓性脑膜脑炎和颅内压增高等。

血嗜酸粒细胞常显著增多(除极重型病例外)。

血象:

早期移行期白细胞计数及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但重症患者嗜酸粒细胞可不增加。

(三)肌内包囊形成期(感染后1~2月):

随着肌内包囊形成,急性炎症消退,全身症状减轻,但肌痛可持续较久,然无转为慢性的确切依据。

重症患者可呈恶病质,虚脱,或因毒血症、心肌炎而死亡。

猪肉绦虫

人是猪带绦虫的终宿主,也可作为其中间宿主;猪和野猪是主要的中间宿主。

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上段,以头节固着肠壁。

孕节常单独或5~6节相连地从链体脱落,随粪便排出,脱离虫体的孕节,仍具有一定的活动力,可因受挤压破裂而使虫卵散出。

当虫卵或孕节被猪或野猪等中间宿主吞食,虫卵在小肠内经消化液作用24~72小时后,虫卵胚膜破裂,六钩蚴逸出,然后借其小钩和分泌物的作用,钻入小肠壁,经血循环或淋巴系统而到达宿主身体各处。

在寄生部位,虫体逐渐长大,中间细胞溶解形成空腔,充满液体,约经10周后,猪囊尾蚴发育成熟。

猪囊尾蚴在猪体内寄生的部位为运动较多的肌肉,以股内侧肌多见,再者依次为深腰肌、肩胛肌、膈肌、心肌、舌肌等,还可以寄生于脑、眼等处。

囊尾蚴在猪体内可存活数年。

被囊尾蚴寄生的猪肉俗称为“米猪肉”或“豆猪肉”。

如宿主未被屠宰则久后囊尾蚴死亡并钙化。

当人误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囊尾蚴的猪肉后,囊尾蚴在小肠受胆汁刺激而翻出头节,附着于肠壁,约经2~3个月发育为成虫并排出孕节和虫卵。

成虫在人体内寿命可达25年以上。

人也可成为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当人误食入虫卵或孕节后,可在人体发育成囊尾蚴,但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

肠绦虫病的临床症状一般轻微。

粪便中发现节片是最常见的患者求医原因。

少数患者有上腹或全腹隐腹、消化不良、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

偶有因头节固着肠壁而致局部损伤者,少数穿破肠壁或引起肠梗阻。

中国报告大腿皮下及甲状腺组织内成虫(虫体分别为15×0.3cm和8cm×0.2cm)异位寄生的病例。

3.急性面容以及血常规检查(付翰辉)

急性面容表现为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口唇疱疹,表情痛苦。

多见于许多急性热病,如高烧、肺炎、疟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人的面部肌肉及血运十分丰富,十二对颅神经集中在此。

健康人应是表情自然,神态安怡,各组织器官比例适中,分布合理。

而当机体患病时,则会由于病痛的困扰,特别是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一些特征性的面容与表情。

所以观察面部面容与表情无疑会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

4.急性胃肠炎的定义,原因以及排除依据(杜佳欣,冯庆玲)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急性胃肠道疾病,特点是有明显的饮食不当病史,发病突然而恢复也较快,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急性胃肠炎是由于食进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如过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胃肠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

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

沙门氏菌属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较为常见。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

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日3—5次甚至数十日不等,大便多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

5.血常规和大便常规的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陈鲁秋,杨跃)

血常规的主要项目包括:

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总数及(dc)分类,此外还有(pt)血小板计数。

红细胞(RBC)计数正常参考值:

男性:

4.0--5.5X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mm的3次方);

女性:

3.5—5.0X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红细胞增多

1.提示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肺气肿,高原地区适应不全等病;

2.腹泻、大汗虚脱等引起机体脱水,血液浓缩的病变;

3.某些恶性肿瘤,如小脑成血管瘤,肾癌,肝细胞癌,雄激素分泌细胞肿瘤等。

红细胞减少

1.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

2.血液稀释所致的红细胞相对减少,如输液不当,喝低渗性溶液过多等。

血红蛋白(HB)正常参考值

1.男性:

120~160g/L(12-16g/dl);2.女性:

110—150g/L(11-15g/dl);3.新生儿:

170—200g/L(17~20g/dl)。

临床意义

与红细胞计数类似,但血红蛋白测定更加精确。

贫血时,两者均下降,但下降程度并不完全平行。

一般而言,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减少比红细胞减少明显,而恶性贫血则红细胞比血红蛋白减少更多。

白细胞(WBC)总数正常参考值

1.成人:

4--10X10的9次方/L(4000—10000/mm的3次方);2.儿童:

5.0—12X10的9次方/L(5000—12000/mm的3次方);3.新生儿:

15—20X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值

1.中性粒细胞:

50%-70%(0.50—0.70);杆状核:

1%—5%(0.01—0.05);分叶核:

50%—70%(0.50~0.70);2.嗜酸粒细胞:

0.5%—3%(0.005--0.03);3.嗜碱粒细胞:

0%—0.75%(0--0.0075);4.淋巴细胞:

20%--40%(0.40--0.60);5.单核细胞:

1%--8%(0.01--0.08);6.嗜酸粒细胞计数:

0.05—0.25X10的9次方/L(50—250/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增加

①急性感染:

如大叶性肺炎、化脓性脑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胆囊炎、肾盂肾炎、乙型脑炎、麻疹、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急性血吸虫病等;②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肿瘤骨转移等。

③急性中毒:

糖尿病酮中毒、慢性肾炎尿毒症、妊娠中毒症;急性汞、铅中毒、安眠药中毒、某些药物过敏或过敏性休克;④急性失血:

尤其是内出血;⑤严重创伤:

如车祸、烧伤、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等;⑥生理性增多:

如新生儿、妊娠5个月以上、剧烈运动、严寒、暴热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

①感染:

如伤寒、布氏杆菌病、病毒感染、疟疾、黑热病或全身性严重感染。

②骨髓病变: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③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④化学品、药物或放射性损伤:

如苯中毒、氯霉素、氨基比林、他巴唑、抗癌药、磺胺类、砷剂、放射治疗等;⑤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吞噬功能加强:

如脾功能亢进。

2.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①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花粉过敏、血清病等;②寄生虫病:

侵入组织的急性血吸虫病、丝虫病、幼虫移行症可明显升高;③某些皮肤病:

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

嗜酸细胞增多的程度与皮肤受损范围的大小呈正比;④某些血液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嗜酸性淋巴细胞肉芽肿等;⑤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前期、烧伤等;⑥其他:

如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接受放射治疗者。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①伤寒、副伤寒早期嗜酸性粒细胞可以消失或减少;②应激状态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减少。

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癌转移、铅、铋中毒、化疗和过敏性疾病。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意义。

4.淋巴细胞增多

①百日咳杆菌感染时淋巴细胞可高达0.60—0.80;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异常淋巴细胞可占0.20--0.50;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血象中大多为小淋巴细胞;③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出血热等都可以增多;④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别是慢性淋巴白血病,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其次是淋巴瘤细胞白血病;⑤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淋巴细胞相对性增多,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⑥肾移植术后排异前期,淋巴细胞绝对值增高;⑦婴幼儿、尤其在发生佝偻病及营养不良时。

淋巴细胞减少

①过度放射损伤:

淋巴细胞减少的程度与放射剂量成正比,并出现微核等核变性的形态;

②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

③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急性传染病或细胞免疫缺陷病等,由于中性粒细胞增多而致淋巴细胞百分率减低,

5.单核细胞增多

①某些感染:

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活动性肺结核、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②某些血液病:

如单核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粒细胞缺乏恢复期。

单核细胞减少临床意义不大.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液中主要的三种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又称为三系细胞减少。

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重金属中毒、重症感染等

大便常规检查

1、粪便潜血正常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伤寒、溃疡病、肝硬化等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2、粪胆素正常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和肝性黄疽等。

3、粪便胆红素正常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阻塞性黄疽等。

4、粪便细胞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

0/HP。

白细胞:

偶见/HP。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出现和增多,见于痢疾、肠炎、结肠癌、痔疮出血等。

白细胞增多,见于肠炎、细菌性痢疾。

5、粪便细菌培养加药敏正常参考值:

阴性(无致病菌)。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细菌性痢疾、伤寒、肠结核、急慢性肠炎等。

同时可根据药物敏感,选择有效的抗菌素。

6、粪便颜色正常颜色:

成人呈黄褐色,婴儿为黄色或金黄色。

 临床意义:

柏油色,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等。

红色,见于痢疾、结肠癌、痔出血等。

陶土色,见了各种原因所致阻塞性黄疽等。

绿色,见于婴儿消化不良等。

黄绿色,见于伪膜性肠炎等。

7、粪便形态正常形态:

成形软便。

 临床意义:

粥样或水样稀便,见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伪膜性肠炎等。

粘液性或脓血性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炎、小肠炎、结肠癌、直肠癌等。

凝乳块便,见于婴儿乳汁消化不良等。

细条状便,见于结肠癌等所致直肠狭窄。

米汤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6.肝脾肿大的原因以及临床意义(包金枫)

一般认为,正常成人的脾脏长10~12cm,宽6~8cm,厚3~4cm,重110~200g.在正常情况下,在体格检查腹部触诊时一般摸不到脾脏。

如仰卧位或侧卧位能摸到脾脏边缘应认为脾脏肿大。

在隔肌位置低或体瘦弱的人,特别是女性,偶也能摸到脾脏的边缘,但相当柔软,并无压痛,与病理性脾肿大不同。

脾脏肿大边缘在3cm以内,为轻度脾肿大;大于3cm,但未超过脐水平线,为中度肿大;若已经超过脐水平线,则为重度肿大,又称为巨脾。

脾肿大病因:

  一.感染性

  

(一)急性感染;见于病毒感染、立克次体感染、细菌感染、螺旋体感染、寄生虫感染。

  

(二)慢性感染;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血吸虫病、慢性疟疾、黑热病、梅毒等。

  二.非感染性

  

(一)淤血

  见于肝硬化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或大量心包积液、斑替氏综合征,特发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症。

  

(二)血液病

  见于各种类型的急慢性白血病、红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病、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组织肥大细胞病、脾功能亢进症。

  (三)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Sill病)Felty病等。

  (四)组织细胞增生症

  如勒一雪(letterer-siwe)氏病黄脂瘤病、(韩一薛一柯)综合征、嗜酸性肉芽肿。

  (五)脂质沉积症、脾脏肿瘤与脾囊肿。

7.肠鸣音亢进(韩盼盼)

肠鸣音(gurglingsound):

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称为肠鸣音。

  肠鸣音亢进:

肠蠕动增强时,肠鸣音次数增多且肠鸣音响亮、高亢,甚至呈叮当声或金属音,称为肠鸣音亢进,见于机械性肠梗阻。

此类患者肠腔扩大,肠壁胀大变薄,且极度紧张,与亢进的肠鸣音可产生共鸣,因而在腹部可听到高亢的金属性音调。

  在进行体格检查时,通常可用右下腹部作为肠鸣音的听诊点,在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大约每分钟4—5次,其频率、声响和音调变异较大,餐后频繁而明显,休息时稀疏而微弱,只有靠检查者的经验来判断是否正常。

8.大便脓血的原因(代龙龙)

便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滴血、或粘液便、血色或鲜红或暗红。

便血病情较为复杂,便血的出现预示着多种疾病的可能,常见的造成便血的原因可就疼痛与否分为两类:

一.无痛性便血

(1)痔疮:

主要是内痔便血,便血一般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呈滴血或喷射状,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偶尔伴有肿物脱出。

(2)肠息肉:

出血量较少,血色鲜红,与大便不混合,有时伴黏液,近肛门处的息肉有时可脱出肛门外,

(3)肠癌:

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脓血便、粘液血便。

血色鲜红或暗红,呈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现脓血便并伴有肛门直肠下坠、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2、疼痛性便血

(1)肛裂:

便血不规则,时有时无,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后有血迹,排便时或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

(2)肠炎:

常为间歇性便血,量较少,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黏液,多伴有腹泻、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3)肛瘘:

便血量较少,常与粪便相混,呈脓血样或脓血黏液样便,色鲜红,有里急后重感及左下腹压痛,并伴有腹痛、腹泻及恶心、呕吐。

二.大便带脓血是因为肠系膜发生糜烂所致,可由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引起。

大便带脓血粘液,很多人往往怀疑是细菌性痢疾,其实一些结肠溃疡也会引起大便带脓血  引起大便带脓血粘液的原因:

  1、阿米巴痢疾是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的

  病人亦会排出脓血粘液样大便。

仔细观察会发现大便出血较多而脓较少,大便常呈暗红色或果酱样,病人也不感到明显腹痛,甚至没有里急后重感,病人一般不发热。

只要大便中找到阿米巴原虫即可诊断。

  2、慢性血吸虫病病人亦有腹泻

大便稀薄或带粘液或带脓血,每天2~3次,有时伴有里急后重,很像“痢疾”,久病会有贫血、消瘦、体质衰弱。

9.Vc,V6以及头孢呋肟的给药原因。

(杨跃)

Vc,V6的作用为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给腹泻的病人静滴Vc,V6可以增强其身体的抵抗能力。

而头孢呋肟则适用于敏感细菌造成的感染的治疗。

DIAGNOSTICCHECKUP:

血常规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是寄生虫病

白细胞增多——有炎症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率正常

红细胞,血红蛋白正常——并没有因为腹泻而升高

大便常规检查:

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多见于肠炎、细菌性痢疾。

急性面容

表现为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口唇疱疹,表情痛苦。

可能由于急性热病,如高烧、肺炎、疟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无反跳痛

壁层腹膜没有炎症——不是急性腹膜炎(由细菌引起)

肝脾未触及

说明肝脾正常

肠鸣音亢进

肠鸣的出现是消化不良造成的。

当肠内菌群失调,使各种细菌在肠内发酵,产生了大量的气体,使得胃肠内内容物产生幅度过大,或超出常规的移动,所以就会出现肠鸣。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肠亢进。

是肠炎或胃炎的一个典型表现。

通过在课堂上的讨论,针对该病,现在的我们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1.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肠胃炎。

之所以这样认为是收到了最后诊断的影响,医生的给药是头孢呋肟,该药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敏感细菌造成的感染的治疗。

此外,根据我们查到的资料,患者肠鸣音亢进,是因为肠内菌群失调,使各种细菌在肠内发酵,产生了大量的气体,使得胃肠内内容物产生幅度过大,或超出常规的移动,所以就会出现肠鸣。

所以,综上两条原因,一些同学认为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2.该病是一种寄生虫病。

首先,患者患病前吃过生皮,由生皮的制作步骤可知,人在食用过生皮之后,很容易感染各种寄生虫病;其次,患者的血常规检查中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这是体内有寄生虫的标志;第三,该患者发病是在食用生皮两天后发病,不符合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肠胃炎的一般病程;第四,同学们注意到,患者的症状跟自己所查到的旋毛虫病患者的相似,并且旋毛虫是猪肉中的常见的寄生虫,且为人畜共患病。

因此,有些同学认为该病是寄生虫病。

 

第二幕

CASESUMMARY:

2010年9月4日,罗某病情未见好转,改用抗生素。

2010年9月6日,腹泻症状减轻,大便每天2次,体温38.9℃,咳嗽,全身酸痛,小腿和背部疼痛更明显。

眼睑,颜面以及下肢轻度浮肿;肺部呼吸音粗,双肺闻及湿罗音。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23×10的9次方/L,其中中性粒细胞9×10的9次方/L,比率39.13%;淋巴细胞2.5×10的9次方/L,比率10.87%;嗜酸性粒细胞11.4×10的9次方/L,比率49.57%。

红细胞5.01×10的12次方/L;血红蛋白123g/L。

血小板159×10的9次方/L。

2.大便常规:

红细胞(—),白细胞(+),虫卵(—)

3.尿常规:

葡萄糖(—),尿胆红素(—),尿蛋白(—),尿白细胞(—)。

4.肾功:

尿素氮5.62mmol/L,肌酐40umol/L,尿酸340umol/L。

5.胸片:

双肺纹理增粗,有点状阴影。

6.肌肉压片镜下见肌纤维间有梭形囊包,囊内有卷曲的虫体。

DISCUSSION2:

1.尿常规检查内容及其诊断意义(成潇玥)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色:

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

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透明度:

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

  (3)酸碱度:

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4)细胞:

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

①红细胞。

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

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

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

②白细胞。

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

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③小圆形上皮细胞。

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

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

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

  (5)管型:

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

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6)蛋白质:

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