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思想品德专业课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45571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思想品德专业课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思想品德专业课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思想品德专业课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思想品德专业课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思想品德专业课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思想品德专业课复习重点.docx

《教师资格证思想品德专业课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思想品德专业课复习重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思想品德专业课复习重点.docx

教师资格证思想品德专业课复习重点

教师资格证思想品德专业课复习重点

模块一

第一章学科基础知识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三大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不等于马克思恩格斯论述

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提供了现实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段的斗争需要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既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创立的,也是根植与社会经济的实践中的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的精神实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一以贯之”的具有综

合性特点的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能够反映无产阶级人民立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理论,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是包含着一连串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与时代发展、新的实际的结合,是实践之树的奇葩,是进行实践探索的科学。

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对立场的分析有两个维度——真理性的维度(怎样的立足点、出发点获取真理的认识);价值维度(怎样的立足点、出发点才决定着一种真理与另一种理论相区别的价值取向)

5、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世界是以辩证的方式存在的观点;人的认识是一种能动反映的观点;生产劳动的观点;群众史观;群众进步论和人类解放论

6、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方法;辩证分析法;在实践中发现、检验、坚持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时代性、实践性、阶级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

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

三、青少年心理学

1、青少年期含义:

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人的身心发展从不成熟走向或成熟、从童年走向成人的一个过渡时期。

2、青少年期的三大生理变化:

性机能发育成熟;身体外形极具变化;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3、青少年期的心理变化

心理特征:

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情感丰富却易冲动;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心理矛盾:

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性心理发育迅速发育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4、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思维概括能力增强,更善于思考抽象问题;思维不受现实事物的限制,可以运用假设进行思维;思维逻辑能力不断发展。

5、心理健康标准

一般标准:

认识正常(智力正常、认识活动过程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情绪稳定、情绪积极乐观);意志品质健全;行为表现正常,人际关系和谐;人格独立完整;自我意识正确

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

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

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第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

保持健全的人格

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能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热爱生活、热爱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

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粗与适应

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

四、伦理学

1、道德的定义:

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调解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的特点:

历史性;阶级性或集团性;规范性;渗透性;稳定性;自律性

五、基本道德规范及基本道德领域

1、人们通常吧人类社会生活划分为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互尊重,助人为乐;爱护公共财物维护社会公益;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维持公共秩序

3、社会公德的特征:

基础性;方法性;继承性;发展性

六、职业道德

1、含义:

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应遵循的具有一定职业特征和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2、主要内容: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3、特征:

多样性、具体性

七、家庭美德

1、主要内容: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特征:

家庭美德的内容具有历史性和现代性的统一

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是家庭美满的重要基础

早期的启蒙教育是家庭美德的重要内容

终身塑造

爱融于情、理、行

言传身教

八、法学(略)

第一章学科知识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的应用

一、国情知识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的体现与分析

1、感觉时代脉搏(认识社会的巨变;了解经济生活;参与民主政治;把握时代坐标)

2、踏上兴国之路(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坚持依法治国)

3、熔铸民族魂魄(民族大家庭;振兴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4、实现共同理想(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辩证关系;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

二、心理健康知识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的解析

1、正确认识自己,适应新环境

(自我认识偏差;内心较为脆弱——正确认识自己;主动开放自我;善于关心别人)

2、调解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3、纾解压力(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

4、学会沟通,跨越代沟

5、感觉青春律动,共享花季友情

6、珍爱生命

7、磨砺坚强意志

三、道德知识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的体现

1、待人接物须明理(礼貌待人、平等待人、与人为善)

2、少年当自强(自尊是获得尊重的前提、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态态度)

3、积极进取,共同进步

4、养成交往品德(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5、承担社会责任

四、法律知识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的解析

1、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特殊的规则、法律与生活)

2、珍视公民资格(公民的权利——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利;保障未成年人权益;做守法的公民)

3、明辨善恶是非

4、感受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寻求法律帮助)

 

第三章学科观点与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分析学生成长中的热点问题

客观评价与全面认识的关系;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关系;自我评价与“人无完人”的关系

2、分析学生在交往中的热点问题

青春期早恋现象:

详述早恋的危害;帮助调整心态;鼓励走出困境

3、分析学生在遵守社会规则方面的问题

青少年犯罪:

保护性预防;堵塞性预防;控制性预防;改造型预防

4、分析学生在形成社会理想方面的问题

理想教育存在着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脱节的倾向,具体表现:

从教育目的看,理想教育被等同于社会理想教育,而忽视学生的生活理想、个人道德理想和职业理想的教育。

从教育方法上看,大多是形而上学的说教,导致学生的冷漠甚至怀疑,而真正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理想需要;

从教育方式上看,理想教育一直只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进行的,而忽视理想教育其实也是其他各科教学任务之一。

案例:

青少年迷恋明星: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个人理想由自发升华为自觉;在学生个体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现实冲突中建立社会理想。

 

模块二

第1章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

1、课程性质:

对课程本质属性的规定,即课程的基本地位、核心内容、目标和任务等等。

2、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

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本质属性的规定

3、思想品德课程性质的表述与理解: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4、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

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5、思想品德课程的功能:

思想品德课程是思想教育课;思想品德课程是公民教育课;思想品德课程是能力培养课;思想品德课程是知识传授课

6、基本理念: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人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7、思想品德课程的课程目标:

总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见88页)

8、思想品德课程的逻辑结构

第2章掌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与框架

1、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内容之成长中的我

自我认识;自尊自强,心中有法

2、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内容之我与他人和集体

交往和沟通;在集体中成长;权力与义务

3、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内容之我与国家和社会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秩序

4、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形态:

思想品德课程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也就是该课程在当中前的中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呈现方式等的统称

5、当前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形态

综合课程:

内容的综合性;呈现方式的综合性;目标体系的综合性

6、课程呈现形式的多样化

教材形式的多样化;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7、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结构:

思想品德课程的要素之间的体系构成。

思想品德课程的结构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呈现方式,是思想品德课程得以落实和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

8、文本结构:

课程标准、教材

9、内容结构:

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

10、思想品德课的实施要求

含义:

将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内容落实到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的方式和方法。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施,主要包括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1、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求:

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其他课程的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12、思想品德课的评价要求:

评价目标:

考查学生打成学习目标的程度,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是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提高的有效手段。

评价方式:

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考试

评价的实施要求:

评价要客观、公正,要准确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调动学生道德学习的积极性;

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也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

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评价过程中的作用,是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互交活动,使评价过程为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

各级行政、招生考试部门以及学校教师在设计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案时,必须以本课程评价标准与实施要求为依据,综合多方面获取的考查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做出合理的评价。

13、思想品德课程的教材编写要求

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的导向;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体现思想道德学习的独特性;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突出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倡导以主题方式呈现课堂内容,激发学生思考、探索兴趣;应充分考虑和体现不同地区的特点。

14、思想品德课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要求:

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将本文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等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鼓励和知道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开发,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生活体验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当地和学校实际出发,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地取材,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第3章了解思想品德课程个模块的目标定位于教材处理

1、国情部分的目标定位:

情感价值观目标定位;能力目标定位;知识目标定位;

2、国情部分教材处理原则:

全面介绍与重点强调的统一;客观原则;注重思想提升;生动性原则

3、国情部分教材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要注意历史感和时代感的培养;国情教育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尤为重要;国情教育部分,要注意材料的使用

4、心理健康教育部分的目标定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5、心理健康教育部分的教材处理原则:

疏导引领为主;能力目标为主;实践应用为主

6、心理健康教育部分的教材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教材内容的取舍根据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兴趣点;教材实施的根本方式是引导学生自我发现;教材展开的中心点是学生的健康成长

7、道德部分的目标定位与教材的处理原则:

力戒说教;坚持宽容精神;体现层次性

8、道德部分教材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立场;注意选材的时代性

9、法律部分的目标定位于教材处理原则:

案例化处理;片段化处理;生活化处理;应用化处理;

10、法律部分教材处理的应注意的问题:

要以学生为中心逐步扩展;要以保护为中心全面介绍;

模块三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与特点

1、主要特点:

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重过程与重结果的统一

2、主要规律:

认识的渐进性规律;认识的曲折性规律;师生互动规律

3、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理念:

思想性优先;以学生为本;实践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4、教学的基本环节:

情景式导入;材料式导入;问题式导入;衔接式导入

5、组织课堂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堂活动不等于身体活动;课堂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但不能偏离课堂教学主题;课堂活动要有逻辑性;课堂活动在精不在多。

6、使用材料开展教学一般采用的方法:

分解法;问题前置法;故事法;留白法

7、课堂结尾:

总结式;运用式;拓展式;引出式;升华式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研究性学习

1、教学情境的主要类型:

可体验情境;可在再现情境;可借用情境;可想

象情境。

2、开展情境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情境选择的标准是学生;情境教学的问题设置应该有张力;情境选择要注重时代性

3、活动教学的主要步骤:

活动设计;活动准备;成果展示;引导、感悟与升华

4、活动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活动教学应该把握适度原则;活动教学应该坚持目的性原则;活动教学应坚持体验性与探究性并重。

5、体验式教学评价标准:

是否确有体验;体验是否有意义;体验式教学需要考虑的效率

6、体验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体验式教学所涉及的体验应该是处于“最近发展区”范围的体验;体验还不是实践

7、案例教学的主要步骤:

目标确定;案例选择;案例开展;知识迁移与案例复归

8、案例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源于积累;案例需要提升;案例贵在出新

9、讨论式教学主要步骤:

定题;分组;组织讨论;评价总结

10、讨论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前期准备工作要充分;讨论过程要兼顾全体学生;讨论要防止“各执一墙”的极端化情况,而应该强调“重在体验和参与”

11、学导式教学主要步骤:

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小结

12、学导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学导式教学中的作用,切记放任自流;要防止把学导式教学变成题海战术

13、讲授式教学的主要内容:

需要学生熟知的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立足思想教育的关键点;思想品德课程的逻辑结构和内容关联

14、需要注意的问题:

尽量避免单一讲授,要将讲授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要充分关注学生反映,并根据学生的反映与互动情况,及时调整讲授式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15、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

调查访谈:

确定与材料密切关联的调查题目,设计调查问卷或者访谈提纲;采取个别采访、开调查会等形式,借助科学手段,选取调查对象,并同被调查者平等对话,或者调研所需要的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完成调研报告;展示交流

小组合作研究:

开放式、半开放式、集中式

第三章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准备

1、教材分析的一般要求:

懂、透、清、升

2、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

内在性解读;外在性解读;探究性解读

3、在以人为本的新教学观中,学生具有三重身份:

教学对象;学习主体;

教学资源

4、思想品德课学生分析的几个主要方面:

掌握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特点和现状;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学会反思、

学会践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5、教学内容组织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理出重点、难点和思想教育点——教学内容的立体化设计

设疑引思——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计

联系生活——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设计

设置情景——教学内容的情境化设计

6、教学方法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务实高效;设疑启思;情理交融;知行统一

7、思想品德课的作业与活动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适度原则;形式多样;评价科学

8、教案是内容:

一般说明和具体说明(文字式教案、表格式教案、流程图式教案)

9、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博览群书,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文本资源;反求诸己,充分挖掘以往隐而不显的人力资源;驾驭网络,积极挖掘网上资源;深入社会,丰富实践活动资源

10、作业检查技术应注意:

作业布置的时机应该得当;作业布置要坚持适度原则;作业形式应灵活多样;作业坚持反馈要及时;作业布置与检查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

11、课程意外处理技术:

正确认识教学意外;对教学中出现的意外,及时反应;学会利用转移化解教学意外;学会利用转化升华意外

12、班级授课教学过程要点:

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3、促使情境生成:

文本研读;同学交流;社会观察;矛盾设置

情境生成需注意的问题:

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正确对待学生的“另类”回答;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

14、教学处理的原则:

就是论事原则;有效迁移的原则;服从教学的原则;尊重学生原则

15、问题处理的方法:

个别化方法;迁移法;自我解嘲发;搁置法

模块四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

1、思想品德课评价方法:

按评价基准的不同: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

按评价功能的不同:

诊断性评价(教学前评价)、形成性评价(事中评价)、总结性评价(事后评价)

按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

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2、教学评价的功能:

导向;反馈;诊断;激励;调解;教育;发展

3、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展开思想品德教学评价时,要处

理好:

“明理”与“分数”的关系;“育人”与“升学”的关系。

4、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

自我提问题法、行动研究法;交流对话法;案例研究法;观摩分析法;总结记录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