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10kV及以下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397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3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10kV及以下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精品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10kV及以下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精品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10kV及以下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精品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10kV及以下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精品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10kV及以下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10kV及以下可研报告.docx

《精品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10kV及以下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10kV及以下可研报告.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10kV及以下可研报告.docx

精品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10kV及以下可研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泸州市泸县

2013年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

10kV及以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泸州北辰电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二年九月

泸州市泸县

2013年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

10kV及以下项目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制:

一、泸县社会经济概况

二、泸县农网总体概况

三、县城电网现状

四、城网改造至今工程建设情况

五、县城电网存在的问题

六、县城电网建设必要性与改造方案

七、投资估算

八、效益分析

九、建设工期及预期目标

十、工程建设组织和保障措施

十一、附件

第一章泸县社会经济概况

1.1地区总体情况

泸县位于泸州市北部,与重庆市、内江市、自贡市和宜宾市接壤。

泸县属长江水系,长江、沱江从泸县南边经过,过境长度分别为12.3KM和24.2KM。

隆(昌)纳(溪)高速公路、泸隆公路和泸(州)隆(昌)铁路横贯泸县南北,是西南出海通道四川段必经之地,交通十分便利。

泸县是一个拥有1529平方KM区域面积,108.57万人的农业大县,下辖19个乡镇,251个行政村,42个社区居委会,县政府驻福集。

现有耕地8.64万公顷,其中水田5.80万公顷,旱地2.84万公顷。

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73亩。

林地(含园地)面积1.73万公顷,草地面积0.43万公顷,淡水面积0.73万公顷,未利用地2.46万公顷。

泸县境内烟煤、石英砂、石灰石、天然气、地热等矿产资源量大质优。

其中:

烟煤资源量为10598万吨,储量6710万吨;石英砂资源量约236553万吨,储量35666万吨;石灰石资源量18450万吨,储量8045万吨。

石英砂是泸县的优势矿产,有益组份Si02达97.6-99.26%,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泸县电网目前由国家电网和地方电网两部份组成,总供电面积1529平方公里,含251个行政村,42个社区居委会,供电人口约108.57万人。

泸县县城占地面积9.9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1万。

随着四川省电力公司对四川和益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代管,全县的供电区域将逐步统一。

1.2经济社会发展历史

“十一五”期间,全县始终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优先发展工业不动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呈现出发展速度由慢到快持续增长;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转变进程加快;经济结构逐步调整优化,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财政状况日益好转;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县城初步建成;以农村高中教育为品牌的泸县模式响誉川内外;发展的软硬环境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比“十五”期间提高1.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42.9:

27.4:

29.7调整为22.1:

54.0:

23.9。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5%,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27.2%提高到38.8%;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革成功地实现了“两个100%”的转变;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共引进工业项目365个,到位资金16.1亿元。

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3%,劳务收入由“十五”末的16.9亿元增加到18.1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十五”末的52%提高到54.1%。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1%,比“九五”期间提高0.6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6%。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00元。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表1-1泸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00~2010年)

年份

面积(km2)

GDP(亿元)

产业结构比例(%)

年末总人口(万人)

人均GDP(元/人)

城镇化率(%)

一产

二产

三产

2,004

1529 

49.35 

34.69 

36.25 

29.06

103.46 

4770 

8.39 

2,005

1529 

54 

35.56 

33.15 

31.3 

104.49 

5168 

8.47 

2,006

1529 

62.5 

32.96 

36 

31.04 

105.52 

5923

25.4 

2,007

1529 

77.88 

32.11

39.47 

28.41 

106.57 

7308 

26.6 

2,008

1529 

97.07 

30.19 

43.08 

26.72 

106.97 

9075

8.82 

2,009

1529 

110.2 

25.14 

48.37 

26.5 

107.7 

10232 

9.01 

2,010

1529 

134.65 

22.09 

54.06 

23.85

108.57 

12402 

9.3 

“十五”年均增长率

---

 

---

 

---

“十一五”年均增长率

---

23.09 

---

0.58

21.88 

---

1.3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初步建成全国生态环境县、全省一流县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其中在经济增长上:

在未来十年中,前五年GDP年均递增10%以上,后五年GDP年均递增12%以上,经济运行质量和总体效益明显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1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不低于GDP增长速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

泸县地方经济保持稳增长态势,连续五年实现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投资全面增长,经济规模跃上新台阶,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泸县工业强县战略在“十五”期间显现成效,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9%,工业增加值占GDP的28%。

全县有各类工业企业553户,从业人员56303人,实现工业产值72亿元,比2001年的25.86亿元增长1.8倍,年均增速29.7%;实现工业增加值19.35亿元,比2001年的6.45亿元增长2倍,年均增速33.5%;销售收入69.5亿元;实现利润2.5亿元;工业提供税收1.83亿元,占税收性收入的75.6%。

全部工业投入6亿元,技改投资3.5亿元。

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0.7%,拉动GDP增长7.2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呈现五大产业凸现强力支撑。

能源、食品加工制造、玻璃制品、化工、纺织五大产业占全县工业产值的70%;规模工业稳健发展,重点企业展现推动作用,工业园区体现集聚效应,泸县为全省首批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园)。

近年来政府累计投入2亿元资金,用于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增强园区集聚效应。

以和益电力、天兴玻纤、科瑞德制药、恒威活塞环、厚利纺织等为代表的能源、医药、机械、纺织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园区入驻企业74户,已有57户企业投产,从业人员万余人,占全县工业产值的33.3%。

泸县商务经济健康发展,社会消费水平提升,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载体,已建成镇村级农家店193家,综合配送率达到80%。

劳务输出人数平稳增长,全年劳务输出人数达25.86万人,劳务输出净收入16.38亿元。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和年初县委、县政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泸县进一步加大农村工作力度,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预期目标。

以2010年为例,全年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49.14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增长3.2%,林业产值增长10.8%,畜牧业产值增长4.5%,渔业产值增长5.9%。

表1-1单位:

亿元

类别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及内容

总投资

备注

工业

1

沱江幺滩电航工程

装机3×8MW

2.00

2

江阳钢铁公司扩大生产

污染治理及二期工程建设

2.90

3

工业园企业

能源、酒类,医药、化工、机械、建材、农副产品加工

30.00

4

新能源开发

建年生产15000吨液化沼气生产厂

0.35

5

甾醇和脂肪酸甲酯生产

微生物法联产甾醇100吨、脂肪酸甲酯3000吨

0.53

6

科瑞德医药技改

研制和生产一批新药产品

0.30

7

洗精煤基地建设

建年产洗精煤110万吨生产基地

0.30

农业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洁净能源、饮水安全、环境卫生、“一池三改”,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

10.00

2

生猪产业化工程

新建饲养2000头祖代种猪场1个,建饲养50-500头父母代种猪场338个,建年出栏500头以上商品肉猪埸355个

5.00

3

龙眼产业化工程

规范化种植龙眼10万亩,并建成配套加工厂

2.60

4

大型商品粮基地

建成45万亩的商品粮生产大型基地

0.40

5

甜橙基地建设

新增3万亩甜橙种植面积

1.20

6

水产基地建设

新增养鱼面积2万亩、建水产交易市场4个

0.40

基础设施

1

农村公路建设

拟新(改、扩)建农村公路1796公里

4.00

2

神仙桥港建设

建年吞吐散杂货物300万吨

3.00

3

城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城西工业园2平方公里

3.50

4

玄滩国家级小集镇综合开发

建成区面积在2010年达到5平方公里,人口5万人

3.00

5

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场

日处理垃圾100吨

0.25

6

信息化示范县建设

整合电信网、互联网、有线网,普及数字化

1.00

7

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

建设1万T/d生活污水处理厂及2万T/d附属设施和污水截流管网

0.56

旅游

1

县城旅游圈

以县城为中心,整合龙脑桥、玉蟾山旅游资源,建设龙脑桥—玉蟾山生态旅游区

2.60

2

玉龙湖风景名胜区

完善相应旅游设施

1.50

社会事业

1

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

以县建筑职业高级中学创建国家级示范职业高中、县五中创建国家级示范综合高中为契机,构建全县职业技术培训基地

0.60

2

数字化电视平移工程

推广普及数字电视用户8万户

0.80

3

县、镇、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建设标准化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卫生监督检查所、妇幼保健站、镇中心卫生院及镇卫生院、村甲级卫生医疗室

1.40

物流业

1

组建内河运输船队

运输船40条,运力10万吨

2.80

合计

26

80.99

(二)供电情况

泸县和益公司2011年实现发电量2.9751亿kWh,供电量6.0618亿kWh,售电量5.2931亿kWh.销售收入33449.20万元.农村用电量截止2011年为1.8466亿kWh,用电负荷3.95万KW。

县城用电量截止2011年为0.7392亿kWh,用电负荷1.58万KW.2011年度累计线损率为12.68%,(其中10kV级线损率为8.51%,供电所线损率(含直对户)11.20%,台区线损率(不包括直对户)12.22%)。

县城综合线损率为5.29%,农村线损率(含直对户)11.14%.

第二章泸县农网总体概况

(一)泸县电网现状

泸县电网由泸县供电局电网和和益电网组成,以地方电网为主,国家电网为辅的联合供电,全县19个镇中国家电网直供4个镇,与地方电网交叉供电4个镇,地方电网供电约占65%,国家电网供电量约占35%。

共同承担泸县行政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