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324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件.docx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件.docx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件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件【三篇】

  【篇一】

教材分析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

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文中所配图颜色鲜亮、形象逼真,将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漂亮情景呈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这是一首有景、有情、有韵的诗歌,学生读着不仅郎朗上口,也会心情开心,教学时应将朗读放在重要位置。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代诗歌,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会读并不难,但是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可结合图画来理解字词的意思。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九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姿态标准。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诗歌情趣。

4.通过诗歌的学习,了解江南风景的特点,激发学生喜爱江南、喜爱大自然、喜爱生活、喜爱劳动的乐观情感。

教学重点

1.精确认读九个生字,正确、美观的书写“东、西、南、北”四个汉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诵读中感受江南漂亮的风光。

教学难点

把握“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大家喜爱学诗吗?

我们上次学习了《一去二三里》这首写小村庄的古诗。

今日,教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代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

2、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

江南。

3、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学习“江、南“这两个字。

谁能记住这两个字?

写字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要提示小朋友留意的地方吗?

4、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地方,那里可是个漂亮的地方,请大家看!

(出示图画,播放音乐。

)这么漂亮的地方,课文怎么写的呢?

二、采纳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或放课文录音朗读。

2、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3、指名读,集体正音,齐读。

4、听到同学们的读书声这么好听,诗歌里的生字娃娃快乐地跑出来了,咱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5、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江、南、可、采、莲、鱼、戏、间、北

6、指名认读,正音,齐读。

7、学生说说自己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在哪见过它们?

8、引导:

同学们读得真好,记字的方法也不少,有的同学很会在生活中学习学问,现在就特殊聪慧能干!

现在生字娃娃又快乐地跑回诗歌里去了。

已经能够熟悉它们了,信任大家这次会把整首诗读得更正确,更娴熟了。

你情愿读给同桌听听吗?

然后同桌相互说说读得怎么样?

9、请几位学生个别读课文,其他同学做评委,评出“播音员“.

三、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1、过渡:

你们听,欢乐的小姑娘一边采莲一边还在背诗呢!

放配乐录音示课件,请学生看画面,听录音。

2、请小朋友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有几句话。

把你喜爱的那句话多读几遍。

(出示全文)(两句话)

3、喜爱读哪句话?

还有谁也喜爱这句话,再来读读。

(学生看图)师:

江南是个好地方,处处长满了荷花、莲叶。

你们瞧!

莲叶们谁也不甘示弱,一片一片地从水中探出小脑袋,争着向上长,去享受那暖和的阳光。

它们呀,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喧闹呀!

多美的莲叶呀,“莲叶何田田“就是讲它们许多的样子。

瞧!

那边还有几个划着小船,赶来采莲的小姑娘呢,她们拨开莲叶,查找那一个个成熟的莲蓬。

看,她们嘴角还带着微笑呢!

她们心里确定很快乐。

让我们也快乐地来读这句话。

4、小朋友读得真好。

让我们来做一回欢乐的小鱼吧!

(1)示范表演:

谁来做碧绿的莲叶,美丽的荷花,还有那调皮的小鱼?

师:

(读得真好,掌声送给他们)小鱼,小鱼,你别走。

刚刚你在莲叶丛中游玩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快乐)你能快乐地读读这句话吗?

(2)找好朋友分组表演。

边表演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5、江南这个地方湖泊众多,河流纵横,荷花、莲叶随处可见。

小鱼们在莲叶丛中东游西逛,可快乐了。

让我们再去游一游漂亮的江南,做一回采莲的孩子。

6、学生齐读课文。

指导停顿:

江南/可采莲,

莲叶/荷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四、积存语言,指导背诵。

1、教师发觉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

自己看图试背。

表演背。

(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地游动)

2、齐背全文。

(配乐)

五、作业:

1、给生字口头组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首诗歌时,由于提前布置了预习,孩子们很快就会背诵这首诗了,但是诗中的词语比拟精炼,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例如“何”“田田”“间”等词语。

因此在教学时我借助图画、课件等形式,把抽象的内容用图画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观看画面,有所感悟之后,结合详细的语境去理解,这比起只单一的讲解,只从字面上理解字词的意思,学生易于承受的多。

【篇二】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诗。

选自《汉乐府》,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

这首诗共七行两句话。

诗句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的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玩耍。

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读准生字字音,借助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会写田字格中的5个生字。

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想像劳动人民采莲的情景,体会他们在劳动中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悟劳动人民一边采莲、一边玩耍,鱼儿与人同乐的那种愉悦和谐的欢乐气氛。

教学设想: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学生阅读,再加上课文配有的插图,形象地呈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能帮忙学生理解古诗。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读课文、看插图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审美情趣?

本课字词的教学力求在美的语境中进展,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识记字词。

朗读方面,力求通过看鲜亮的插图,并用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引入一个想读、愿读、会读的情境中。

生活中的美是需要发觉的,本课在设计中安排了让学生收集反映荷叶、荷花美的图片、诗歌、儿歌、绘画等方面的资料,旨在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觉美的力量和收集资料的力量。

教学预备:

生字卡片、生词卡片、电脑、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朗读古诗。

能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指导书写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看图导入,教学局部生字词。

1.教师略带神奇地对学生说:

“小朋友们,快闭上眼睛,教师要带你们去一个漂亮的地方,观赏那儿迷人的风景。

”(教师贴挂图。

2.这儿的风光美吗?

你能把看到的美景,尽力用美的语言告知教师和小朋友们吗?

(学生表述,教师鼓舞性地点评。

3.教师边引述边贴生字卡片。

让我们细细地观赏一下。

(教师手指着图。

)瞧,婷婷的荷花开放在茂密鲜亮的荷叶间,(贴生字卡片:

莲叶间。

)鱼儿(贴生字卡片:

鱼儿。

)在清亮的湖水中欢快地游玩,秀美的水乡女子正在划着小船采摘莲子。

(贴生字卡片:

采莲。

)这是一幅多么美的江南!

4.揭题。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

(板书:

江南。

)指名读。

开火车读。

齐读。

5.教学贴在图旁的生字词。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

开火车读。

齐读。

(3)看看图说说,莲叶间指的是什么地方?

采莲是什么意思?

6.观赏了漂亮的江南水乡图,让我们来读读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看看自己能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给你三分钟时间,尽力把这首民歌多读几遍,把它读通、读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依据上面的要求,学生自读,教师巡察指导。

2.检查自读状况。

(字音读准了吗?

课文读通了吗?

第一组:

戏东西南北。

(1)自古以来,江南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你们瞧,(指图。

)鱼儿在水中欢快地嬉戏。

(出示卡片:

聂。

)这些鱼儿,一会儿游到东,(出示卡片:

东。

)一会儿游到西,(出示卡片:

西。

)一会儿游到南,(出示卡片:

南。

)一会儿游到北。

(出示卡片:

北)

(2)指名读生字。

齐读。

(3)小黑板出示:

譬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学生自己反复练习。

指名读。

小组读。

其次组:

可田。

(1)(看图。

)小朋友们,让我们再来观赏江南美景,这婷婷的荷花有的已结出了嫩*的莲蓬,有的莲蓬已经成熟,这可是采莲的好时机。

(出示卡片:

可。

)这荷叶是多么的鲜亮嫩绿,古时候就用“田田’’这个词说出了荷叶的鲜亮嫩绿。

(出示卡片:

田。

(2)谁能把描写荷花和荷叶的那句话读精确?

(指名读。

小组读。

齐读。

三、再读课文。

l.现在你能把整首民歌读精确吗?

小朋友们翻开书自己再读一读。

2.指名读。

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三个生字:

“江、可、叶”。

2.自学书后其次题,看看该如何写。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

左窄右宽。

可:

横要稍长一些。

叶:

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和仿影,教师巡察指导。

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课后反思: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正确的朗读古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活动。

上节课学的生字词还会读吗?

(开火车读。

)课文会读吗?

(指名朗读。

二、谈话揭题。

1.字、词会读了,今日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江南》。

2.这节课的要求提高了,除了读精确课文外,还要把课文读美,让听的人眼前仿佛一下就消失了江南的美景。

你能行吗?

3.为了把课文读美,我们得看图弄清晰文章中每句话的意思。

然后边读边在自己的脑中勾画出一幅江南的美景图。

三、精读课文。

1.教学第一行。

(1)课文第一行句子告知我们,江南一带是采莲的好地方。

“莲”就是荷花,你们能看图说说“采莲”是什么意思吗?

(采莲子。

(2)指导朗读。

(能骄傲地读第一行诗句。

)看图说说莲叶是什么样的?

把江南这一采莲的好地方介绍给大家。

(练习读。

指2读。

)指导停顿:

江南/可采莲

2.教学其次行。

(1)江南水乡的美,还美在荷叶。

看图说说莲叶是什么样子的?

(碧绿的,像小钟的。

层层叠叠的……)(指名答复。

(2)这荷叶不光多,而且还很美。

(3)让我们来赞一赞荷叶吧!

(试着读好其次行句子。

)指导停顿:

莲叶/何田田

3.教学第三至第七行。

(1)在这漂亮的风光中,连鱼儿也好像特殊快乐。

瞧,它们在莲叶中间欢快地游着,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

书上为什么不用“游”而用“戏’’呢?

(鱼儿就像在欢快地做嬉戏,可快乐啦!

(2)指导朗读。

(边读边想像鱼儿玩耍的情景。

)反复练习。

朗读。

指导停顿: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小朋友们通过朗读,让教师感受到了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地玩耍的情景。

小朋友们真棒!

(3)能把这首诗歌背下来吗

四、教学生字词。

1.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鱼、西”两个字。

2.自学书后其次题,看看这两个字如何写。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鱼:

“撇折”像鱼头,“田”像身子”,“一”像鱼尾。

西:

下面边的局部应写得上宽下窄。

4.学生描红和仿影,教师巡察指导。

五、总结全文。

学习谜语,引导收集资料。

1.学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人们采莲,鱼儿玩耍,婷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