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精编测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25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精编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精编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精编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精编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精编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精编测试题解析版.docx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精编测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精编测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精编测试题解析版.docx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精编测试题解析版

期中精编测试题

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隋朝因隋炀帝过度消耗国力,最后引发了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最终亡国。

隋朝是一个昙花一现的朝代,隋朝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全国

B.开凿大运河

C.创立科举制度

D.出现“开皇之治”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促进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发挥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ACD三项也是隋朝的历史贡献,但都不如大运河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

故选B。

【点睛】抓住关键词:

“隋朝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大运河不仅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ACD三项的影响不如大运河的影响大。

2.“据唐太宗死后三年的统计,户口增加到380户。

贞观时期平均每年增长近七万户,是唐代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

”这一现象说明了

A.大臣廉洁奉公

B.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安逸

D.人口多,粮食少,连年出现灾荒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

“贞观时期平均每年增长近七万户,是唐代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C项符合题意;AB两项和户口增长无关;D项不符合史实。

故选C。

3.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筒车灌溉农业

B.人们可以用青瓷碗白瓷壶

C.欣赏《送子天王图》

D.除夕夜,百姓挂年画,贴“桃符”

【答案】D

【解析】抓住关键词:

“不正确”,依据所学可知,A项是唐朝在农业生产的发明;B项是唐朝瓷器业的发展情况;C项是唐朝画家吴道子所做;由此分析ABC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而D项除夕夜,百姓挂年画,贴“桃符”这反映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符合题意。

故选D。

4.唐朝长安城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其主要的商业区在

A.宫城

B.皇城

C.东市和西市

D.京城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唐都长安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唐朝长安城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长安分坊和市,坊是住宅区,市是商业区,市分为东市和西市,本题选C。

考点:

唐都长安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唐的科技文化、政治制度、饮食风尚等从长安传播至世界各地。

另外,西方文化通过唐长安城消化再创造后又辗转传至周边的日本、朝鲜、缅甸等国家和地区。

唐长安成为世界西方和东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会。

5.武则天于684年下令:

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开垦土地),家有余粮”者升官。

这体现了武则天

A.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B.首创殿试,创立武举

C.严惩贪官污吏

D.善于纳谏,提倡节俭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

“‘田畴垦辟(开垦土地),家有余粮’者升官”,这是武则天重视农业而采取的措施。

结合所学可知,武则天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和题干不符;D项是唐太宗采取的措施。

故选A。

6.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能够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位诗人是

A.韩愈

B.白居易

C.李白

D.杜甫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诗歌诗人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性词语“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由此知道了题干中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D符合题意,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诗歌

7.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

“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

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

”该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不包括

A.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B.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

C.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

D.使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知识点。

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不包括”,结合课本所学分析,隋炀帝是确立科举制度,到唐朝时科举制的得到完善,科举制度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成为皇帝加强专制集权统治的又一次措施。

故答案为D。

考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8.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唐玄宗时期的使者

B.为完成使命,都历经艰险,前往天竺

C.对唐朝和邻国的交往和交流都作出了贡献

D.他们都通过唐朝的册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鉴真和玄奘。

鉴真东渡日本,故B错误;唐太宗时,玄奘西游天竺,故A错误;鉴真和玄奘对唐朝和邻国的交往和交流都作出了贡献,故C正确;他们都没有受到唐朝的册封,故D错误。

9.汉武帝、唐太宗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

他们采取的相似治国措施是

A.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B.加强对吐蕃的管理

C.兴建佛寺

D.传播佛教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在大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的辅佐下,以隋亡为教训,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治国措施,使得国家政治清明、军事发展、社会安定、思想文化繁荣、国力日益强大、民族关系缓和、中外友好往来增多,史称“贞观之治”。

武则天统治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人才的政策,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唐玄宗重用姚崇等人为相,厉精为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因此,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相似的治国措施是重视人才的选拔。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

那时,中书省与枢密院称“二府”,对掌文武;而三司称“计省”,独掌财政。

这说明宋代时期防止宰相专权的手段是

A.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B.废除丞相,实施专制

C.加强集权,削弱地方

D.设立通判,加强监督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

“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将相权分解为行政、军事和财政三个互不统属的平行机构,便于皇帝总揽大权,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A项符合题意;B项是明太祖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史实;D项是北宋加强中央对地方分控制,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

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答案】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12.下列是少数民族的杰出领袖,都曾建立过强大的政权,这些政权的名称分别是

A.金元吐蕃契丹

B.辽蒙古西夏吐蕃

C.金蒙古吐蕃西夏

D.辽元吐蕃西夏

【答案】C

【解析】依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松赞干布基本统一吐蕃各部落;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西夏政权,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13.淮安市名称“淮安”寓意“淮水安澜”。

中国历史上曾以淮水为界的两个民族政权是

A.北宋和辽

B.辽和西夏

C.北宋和金

D.南宋和金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

规定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归金,南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送“岁币”当时宋高宗年号绍兴,史称“绍兴和议”从此南宋与金对峙形成。

故选D项。

考点:

本题考查南宋和金的对峙。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辽宋夏金民族并立时期,北宋给辽岁币、北宋给西夏岁币、南宋给金岁币,南宋和金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14.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

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

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兴旺

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化昌盛

【答案】C

【解析】“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

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

”说明了宋朝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

故选C。

点睛:

关于宋代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需要掌握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表现、影响等知识。

15.秦朝的郡县制和元朝的行省制都能有效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都有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

B.其长官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C.地方官员之间的分权和制衡

D.都有利于发挥地方自主性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地方权力削弱,秦朝的郡县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都能有效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于其长官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A项只是看到表面现象;C项是指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D项说法和加强中央集权正好相反,中央集权强化不利于发挥地方自主性。

故选B。

【点睛】本题是一道分析题,有一定难度。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

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尤其是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三是对人们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16.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表现在

①设宣政院,首次直接管辖西藏

②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③结束分裂,首次实现大一统

④疆域辽阔,国家统一,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元朝结束分裂局面,统一全国。

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设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加强对西藏管辖,设宣政院管理藏族事务,使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而元朝之前就有统一的朝代,③结束分裂,首次实现大一统是在秦朝,与题干“元朝”不符。

由此分析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C。

17.“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这种记载最早可能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关键信息: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当时只在日月星辰见不到的时候才使用指南针,可见指南针刚开始使用时,使用还不熟练,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

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时,人们在人工磁化和使用磁针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

将磁化钢针固定在一个刻有方位的盘中,制成了指南针。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运用到航海上,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C项符合题意,故选C。

18.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做到的是

A.去勾栏欣赏各种表演

B.除夕夜,挂年画,贴“桃符”

C.诵读苏轼、李清照的词作品

D.去岭北行省旅行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生活在宋代不可能做的事情只能是宋代还没有出现的事情,四个选项中,只有研读八股文不可能做到,因为八股文出现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