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12182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据材料可以推断出

A.周王赏赐诸侯土地和人民

B.分封制确保了周王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C.西周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D.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2.《汉书·地理志》载: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A.郡县制   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行省制

3.《荀子·儒效篇》记载: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4.假设甲、乙、丙、丁四人回到西周,请你判断哪一位被周王封为诸侯的可能性最小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5.“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

“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7.顾炎武说:

“封建(指分封制)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分封制是一种落后的政治制度

B.郡县制是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

C.顾炎武没有历史地看问题

D.分封制带来诸侯的兼并,郡县制造成统治者专制腐朽

8.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

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

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思想控制

C.防止诸侯割据D.加强中央集权

9.“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于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的中、外朝制度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的行省制度D.明朝的内阁制度

10.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再未发生过类似现象。

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

下列能全面反映北宋体制变革的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D.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11.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卷91)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

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12.明代为皇帝掌管“诏狱”(由皇帝亲自断案的重大刑狱)的锦衣卫,设在洪武门的内右侧,而国家正式司法机构三法司设在较远的皇城西北。

这实质上表明

A.司法审判权力的提升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D.行政效率的提高

13.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

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立嫡以长不以贤

C.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14.常言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

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

A.君主制的盛行B.小国寡民

C.公民政治的盛行D.缺乏稳定的文明基础

15.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撤战争》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

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为确切的是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与政治

B.男人参军,保卫国家,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C.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

D.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

16.“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这一规定实质上说明《十二铜表法》

A.保护私有财产B.是一部野蛮的习惯法

C.内容相当广泛D.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17.希腊民主制和罗马法共同的本质特点是

A.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都极力维护奴隶制

C.都特别保护男子的政治权利D.外邦人均无政治权利

18.近代一位历史人物认为: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这描述的是

A.君主专制B.民主共和C.君主立宪D.中体西用

19.《联邦党人论稿》指出:

“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被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维护各州的权力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D.建立民主制度

20.“(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

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

”“它”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

21.“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22.当《南京条约》签订时,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

他说:

“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

”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B.维护满清民族权益

C.维护国家民族独立D.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23.马克思说: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24.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

“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

”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

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

C.天京变乱D.提出《资政新篇》

25.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

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实行民主共和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6.之所以称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是因为这次革命

A.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B.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C.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D.使人民获得了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27.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

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D.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28.“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阐述了

A.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正义性B.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本质

C.工人群众的民主和自由诉求D.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29.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其最重要的贡献是

A.取代了法兰西第二帝国B.推动了第一国际的成立

C.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提供了经验D.标志着无产阶级首次登上政治舞台

30.有学者认为:

“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

”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31.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对“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32.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

“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

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

”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A.中国共产党诞生B.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3.她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使中国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她”指的是

A.江西瑞金B.贵州遵义C.陕西西安D.甘肃会宁

34.恩格斯说:

“历史上每一次灾难无不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

抗日战争胜利带给中华民族的“进步补偿”主要是

A.增强了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B.中国共产党日趋成熟

C.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D.促成毛泽东思想诞生

35.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36.“如果把……比作一个战役的话,那么,1949年9月召开的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则是完成了战役的方针、原则、战略部署的制定工作;而1954年9月召开的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及其以前的选举代表等,只是组织实施战役计划的具体执行工作。

”材料中的……省略的内容应该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主协商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7.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认为中国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并说:

“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

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

”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

A.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8.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的七十年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

它们

1912年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1931年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都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B.都体现了民主集中的政治原则

C.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

D.都表明民族独立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39.1984年6月,邓小平说:

“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

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

谁也不好吞掉谁。

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对邓小平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一国两制”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途径

B.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C.倾向于社会主义吞掉台湾

D.倾向于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40.“求同存异”的方针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A.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

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

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通过妥协寻求一致利益

D.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41.1991—1992年,短短两年时间内,有19个亚欧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这次建交高潮出现的背景是

A.第三世界成为重要政治力量B.改革开放中国国际影响扩大

C.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D.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区域合作

42.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43.张林宏在《美国全球战略的源起和流变》中指出:

“美国的两洋战略,酝酿于19世纪末,发端于20世纪前期,一战后初露端倪,二战后正式形成。

”这里的“两洋战略”实际是指

A.美国的世界争霸计划B.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

C.马歇尔计划D.布雷顿森林体系

44.“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1948年,英、法等16个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

在这种合作的气氛下,1950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支付同盟。

”这说明马歇尔计划

A.促进了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B.加快了欧洲的复兴

C.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

D.对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45.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

“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6.二战后,导致德国和朝鲜半岛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B.美苏两个大国的干涉

C.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异D.消灭法西斯势力的需要

47.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其宣言中所描述的当时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互相妥协B.互相竞争C.互相合作D.互相对峙

48.《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二战结束后,“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据此分析二战后欧洲的发展为建设人类文明提供的经验有

A.接受马歇尔计划B.参加经互会

C.加入北约组织D.成立欧共体

49.2004年执政的德国社民党议会党团副主席盖尔诺特·埃尔勒认为:

“目前世界格局介于冷战格局消失的后期和多极化形成的初期,在超级大国美国之外,正在出现一些‘次中心’”。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所谓“次中心”就是多极格局中的一极

B.美国对“次中心”的出现持欢迎态度

C.未来一段时间世界不会再有“中心”存在

D.“次中心”的出现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50.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

“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

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

C.反映出各个主权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变化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D.体现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利益趋同化

第Ⅱ卷(25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51题12分,52题13分,共25分。

要求:

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51、(12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国家的对外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

见下图所示。

请回答:

(1)概括促成20世纪70年代中国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

(6分)

(2)请举两例,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6分)

52、(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

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美国成了唯一超级大国,它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建立在美国主宰下的单极世界或叫做“美国统治下的和平”。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在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努力,伊拉克战争正是它在“9.11”后打着反恐旗号实现这个战略的重要一环。

但是,另一方面,其他一些大国或力量中心,如欧盟、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在崛起,它们的综合国力正在发展壮大,它们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多元化,反对由任何一个大国主宰世界事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斯塔夫里阿诺斯说19世纪70年代“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

(10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当今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

(3分)

2014-2015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一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75分)

1-5CBCBD6-10DDDBB11-15DCCBD16-20ABCCC

21-25CAACA26-30BDDCD31-35BABAC36-40ACCAD

41-45CDADD46-50BDDDC

第Ⅱ卷(25分)

51.

(1)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

(6分)

(2)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开展“反恐”外交,与各国合作等。

(答二即可,6分)

52.

(1)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欧共体政治上的联合进一步加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美国经济相对衰退,其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新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第三世界兴起,削弱了两极格局的影响,促使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10分)

(2)当今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