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方言词.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11461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方言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省忻州方言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西省忻州方言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西省忻州方言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西省忻州方言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方言词.docx

《山西省忻州方言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方言词.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忻州方言词.docx

山西省忻州方言词

摘要

语气词是语气表达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一种独立的词类,是典型的虚词,在有的语法著作和语法教材中也能被称为语气助词。

一个语气助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一种语气也可以由多个语气词表达。

本文着眼于山西省忻州市方言中典型突出的语气词,然后具体讨论各个语气助词并且与现代汉语有大致的对应,从而更充分的体现方言语气词的语法特点,通过对语气词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它们在语音,语气意义,用法,系统上的若干特点。

最后分析了忻州境内语气词使用的差异状况,这些情况反映了方言间的接触影响和语言的自身发展。

 

关键词:

语气词;方言语气词;忻州方言;差异

目录

一语气词研究概说..................................................1

二.有关语气词的理论问题.........................................2

(1)语气词.................................................2

(2)语气词的性质、特点和作用.....................................3

1.语气词的表音性........................................3

2.语气词的灵活性.......................................3

3.语气词的易变性.......................................3

4.语气词的能产性.......................................3

5.语气词的系统性..............................................3

(三)语气词在方言中的表现..........................................3

三.忻州方言语气词................................................3

(1)忻州方言语气词的内部分类...............................4

(2)忻州方言中的典型语气词.................................5

1.事态语气词——咾、爾、嘞、来等.......................5

2.情态语气词——的、着、嘞、撒、么、哦、哇等...........7

3.疑问语气词——哇、哦、来、嘞、咾等...................8

(3)忻州方言语气词的的结合.................................9

4.方言发展的地域差异..................................10

5.结语................................................10

参考文献.............................................11

山西省忻州市典型方言语气词

一.语气词研究概说

语气词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特征。

从理论上讲,汉语在产生之初就可能有语气词。

但是,语气的表达手段多种多样,并非语气词一种,因此语气词究竟何时产生,还难以确认。

从有关文献资料来看,至少在西周时期,语气词已经出现了。

例如:

《诗经·卷耳》“陟彼砠矣”其中的“矣”应该与后来的表示有新情况、新变化出现的语气词“矣”是一脉相承的。

语气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发展更迭的过程,才成为今天的样子。

以下是人们对语气词的研究情况。

在古代,基本没有研究语气词的专门著作和论文。

即便到了近代,语气词也往往只是以“助词”的身份出现阿紫相关虚词的论著中,它们所占的比重非常小。

这些著作只是对具体语气词的用法进行了描述和例释,并没有从语法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论性分析。

到了近代,随着语言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语气词进行的专门描写和分析的论著逐渐躲起来。

以1926年赵元任先生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为开端,人们开始关注方言语法,也开始关注方言语气词的研究。

尽管如此,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仍然是凤毛麟角。

八十年代以来,方言学和语法学乃至整个语言学都以前所未有的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

路俭明先生的《关于现代汉语里的疑问语气词》(1985)、以及邵敬敏先生的《语气词“呢”在疑问句中的作用》(1989)等一系列文章,从句法、语法的角度对普通话语气词进行考察和分析,拜托了以往只是进行描写性分析的框架,这种语法学的研究方法为我们研究方言助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另一方面,研究方言助词的论文也越来越多,如胡明扬的《北京话的语气语气助词和叹词》(1981)、宋秀令的《汾阳方言的语气词》(1994)等,这些文章都对语气词进行了精辟的阐释。

如吕叔湘、刘叔新先生等。

但是,当前语气词的共时研究仍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首先,无论是对普通话语气词还是对方言语气词的研究,都缺乏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很多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些理论还单纯地停留在描写层面。

普通话语气词的研究较为深入,在方法和角度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但系统性较差;方言语气词的研究较为全面和细致,但不够深入,方法陈旧,这与通常人们认为前者属语言学范畴,后者属方言学范畴有关。

事实上,二者是统一的,我们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开阔视野,才能使研究工作更上一层楼。

其次,语气词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虽然有很多学者已经写过这方面的文章,但是总的来说,数量还不是很多,专门进行语气词研究的学者是屈指可数的。

在语气词的历时研究方面,近年来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

一些文章对个别语气词源流、演变、语法特点进行了详细而精辟的论述,如曹广顺《语气词“了”源流浅说》(1987)、江蓝生《说“么”与“们”同源》(1995)、钟兆华的《语气词“呀”的形成及其历时渊源》(1997)等,特别是孙锡信的专著《近代汉语语气词》对语气词的更迭的重要时期作了全面的系统的阐释,对近代汉语语气词进行了有根有源的、系统清晰的考察推断,在语气词的历时研究方面作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这方面的研究仍然有它的不足之处,因为从历时的角度研究语气词所依赖的书面资料有很大的局限性。

而且语气词具有表音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书面材料中记录语气词的汉字在读音上可能与当时的实际读音会有一定的出入和偏差,这就给研究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单纯地从历时角度进行研究,要做到严密和严谨是非常难的。

如果我们把共时与历时结合在一起,结合语气词在方言中的表现和历史上语气词在方言中的流变对语气词进行考察,将会有新的突破。

从以上分析好可以得出,语气词是语言系统中存在的一个词类,它既是通常意义上语法的内容,也是方言的内容。

这是汉语史的内容,因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语言成分既经历了历史的演变与发展,也存在地域上的分歧与差异。

只有这样的认识,语气词的研究才能走向立体化、多维化,才能更加全面和科学。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你,从方言的角度进行语气词的研究这一方面还比较薄弱,而它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们可以从方言中获得活得语料和证据,从语气词在方言中表现的复杂性中提炼和把握语气词的真正本质和特点,这无论对发言学本身的研究,还是对汉语史、普通话语法的研究都是大有裨益的。

2.有关语气词的理论问题

(一)语气词

语气反映说活人的意愿和心态。

话语中的一个句子表达出来的具体语气是由句中的语气、词语、语调、语法格式、语气词和语境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因此,语气词是语气表达的一个重要特征。

现代汉语中的典型语气词主要有“的、了、吗、呢、啊”这几个。

语气词在有的语法著作或语法教材中也被称为语气助词。

一个语气助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一种语气也可以由多个语气词来表达。

语气词在句中不作句法结构的成分,但有表示停顿和成句的作用。

有时候它也是必须的,是句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如果去掉,句子就不能成立或者语义会发生变化。

它不具备词汇意义,不作句法结构成分,往往无本字可求或无固定写法。

(二)语气词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语气词是典型的虚词,是为表达某种语气的需要配合语调用在句末或句中停顿处的一类虚词。

语气词作为一种独立的词类,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1.语气词的表音性

语气词记录的通常是人们在抒发情感过程中发出的某种声音。

因此,语气词具有表音的特性。

正如孙锡信先生所说:

“语气是凭借声音表达的,表达语气的语调是由语音要素构成的,同样语气词首先也体现为一定的语音”,而且,语音变化也是语气词产生的一个重要途径。

2.语气词的灵活性

语气词是一个比较灵活的词类,如同一语气词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气,同一语气也可以用不同的语气词来表达。

语气词在演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字形记录同一语气词的情况。

说话者往往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自由选择,而且,每个人实用语气词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3.语气词的易变性

语气词极易受所在句法格式、语境、说话人的情感、时地等要素的影响而产生相应的变化,有时是产生新的语气词,有时是产生新的变体格式,如音变、形变及合音形式等。

4.语气词的能产性

相比其他的词类,用以辅助表达人们的某种情感或态度的语气词是一个能产的词类,人类的情感以及对世界的认识不仅千姿百态而且容易多变,这些不断变化的因素也特别容易催生新的语气词,以精确表达人们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

5.语气词的系统性

从语气词的产生以及演变的过程来看,无论是约定俗成还是因实词虚化、语音派生而生,经过长期使用,语气词都会形成一定的系统。

而且这种系统与时代、地域密切相关,不同时代的语气词会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性变化。

任何地点方言的语气词都自成系统,而不容许任意替换。

(3)语气词在方言中的表现

语气词应该包括普通话语气词和方言语气词。

语气词在方言中的表现是非常复杂的,它有自己的特点和系统。

从语法上,语气词在各方言中的基本特点是相同的,它没有词汇意义,但它们主要的语法特点仍然是在句中充当状语,修饰动词、动词性结构或者主谓结构。

从语音上看,语气词的音虽然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根据需要自由选择的结果,但这个音是受方言的语音系统制约的,一般没有方言系统之外的音。

那么,有多少种方言,也就有多少种语气词语音系统,而且,在同一方言内部,语气词也存在地域上的差异例如“啊”的音变,再加上说话者自身使用语气词的特点,使语气词的音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局面。

这种差别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方言词的语音差异。

某一方面的语气词,它的声母和韵母都应该是方言系统中有的。

在声调方面,普通话的语气词一般都为轻声,而在方言中语气词的声调较为复杂,有时同一方言中的语气词具有多种声调类型,既有入声,也有轻声,有时还会产生变调。

同时还会产生几个语气词结合在一起表达一种或者几种语气意义的情况,它们在结合是也会发生音变或者合音。

从语气词表达的语法意义上看,语气词表达的是说话者的某种情感或者态度,这种语气词在各方言中应该是普遍存在的,但语气词并非表达语气的唯一手段和方式,因此具体到某一方言的某句话、某种句式是否选用语气词,选用什么样的语气词,情况是不同的。

同样的语气,有的方言用方言词,有的方言则可以不用。

例如,普通话中的表示疑问语气的“吗”不一定在其他方言中也存在。

同时,即便两种方言都使用语气词,它们也不一定是一一对应关系。

3.忻州方言语气词

(一)忻州方言语气词的内部分类

由于同一词类的语法特征是一致的,那么它表达的语法意义就成为主要的划分依据。

同时,因为方言语气词的特殊性,它的划分还应该考虑到某一方言自身的特点。

在忻州方言中,用于句中的语气词和句末的语气词所表示的语气意义有明显的区别。

句末语气词表示某种具体的语气意义,而句中语气词只表暂顿,没有较为具体的语气意义,有的语气意义是由整个句子的语义引申而来的。

如:

苹果嘞,梨儿嘞,都有。

其中的“嘞”因用于列举项的暂顿,因而生发出来表示列举的语气意义。

因此,我们先把忻州方言的语气词首先分为句中语气词和句末语气词俩个大类。

对于句末语气词,根据忻州方言句末语气词所表示的语气意义并结合自身的情况,我们把它分为三类:

事态语气词、情态语气词和疑问语气词。

事态语气词兼有俩种功能:

一是表示事态,即“整句话所表示的事件的发生与否、出现与否、存在与否”(李小凡1998),也就是说,它是对整个事件状态的一种认定;二是表示语气,这种语气的是平淡的,平铺直叙的,不加任何渲染,是最普通最自然的一种收尾语气,它所在的句子的语气是平缓的。

这类语气词最初是事态助词,因出现在句尾,有成句作用,所以兼表某种语气。

事态语气词因具有两种功能,故与整个句子是粘合在一起的是句法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省掉后句子在句法上不能成立或者句义会发生变化,句子就不能成立。

情态语气词表示的是说话人主观的情感、意志和态度等,描述的是客观事件、传达客观内容的同时,也要表达他人的主观看法和态度。

这种语气词有较强的表达主观感情,来反映句子的整体的语义的作用。

情泛指心理活动,态泛指肢体的活动,情态就指人的心理和肢体的活动情形。

疑问语气词就是用在句尾表达疑问语气的语气词,而且不同的疑问语气词的使用时不同的,它们有明确的分工,但都是语言中普遍应用的一种辅助疑问手段。

对于句中语气词,在忻州方言中,用于句中的语气词和句末的语气词所表示的语气意义有明显的区别。

句末语气词表示某种具体的语气意义,而句中语气词最初只表暂顿,没有较为具体的语气意义,后来有的语气意义由整个句子的语义引申出各种各样的语气意义。

如:

苹果嘞,梨儿嘞,都有。

其中的“嘞”因用于列举项的暂顿,因而生发出来表示列举的语气意义。

(二)忻州方言中的典型语气词

忻州方言中,各类语气词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例如,句末语气词一般可以表示好几种语气,有好几种用法,因此有时一个句末语气词可以分属不同的类。

例如,“嘞”既是事态语气词又是情态语气词。

句中语气词常常是不同的语气词表示相同的语气意义,它们不部分与句末语气词同形,分开它们更是不容易。

因此,它们回见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下文将对它们的典型用法进行分析,来了解忻州方言中的语气词的特点。

1.事态语气词——咾、爾、嘞、来等

“咾”作为句末语气词可以用于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中,单字调为214,在句中受前面音节的影响,容易发生变调,变调调值不固定,有时是31,有时为53。

其具体用法如下:

(1)用于陈述句,表示一种平铺直叙,平淡自然的语气,侧重于表示动作的状况,可以根据动词的不同翻译成不同的词。

这件事我才知道咾。

(这件事我才知道的。

我夜儿才来咾。

(我昨天才来的。

他刚吃咾。

(他刚吃过。

这件事我早知道咾。

(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

他真儿早起就走咾。

(他今天早上就走了。

根据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咾”可以变成相应的“的、过、了等”,这表明,咾与动作状态紧密相关,可以根据动词的不同翻译成普通话中的不同的词。

(2)用于疑问句,句中的疑问语气由语气和疑问代词共同承担,“咾”表示的疑问语气与它在陈述句中是相同的。

这里的咾可以在后边加“的”,表示的语气意义不变。

试比较:

你多会儿来咾?

(你多会儿来的?

)你多会儿来?

他多会儿走咾?

(他多会儿走的?

)他多会儿走?

前一组去掉“咾”后,任然可以表示疑问语气,但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有“咾”的疑问句被问者的动作行为已经完成、实现,而没有“咾”的疑问句中被问者的动作行为还未开始,这是因为,“咾”除了表示某种语气外,还兼有表“动作完成,实现”的作用。

你甚会儿知道咾?

(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你多会儿吃咾饭?

(你什么时候吃的饭?

你甚会儿才告诉我咾?

(你什么时候才告诉我?

这够多少咾?

(这些够多少?

“咾”用于询问数量是,是对数量的一种猜测和估量;其前面的动词要带宾语是,可以加在咾后;在词语的搭配上,一般用“才”与咾搭配;在表示疑问时,一般询问的是时间。

(3)用于祈使句,这里的“咾”与前俩种的情况是相同的。

走咾!

吃咾!

把电视关咾!

不要坏咾!

把车给咱卖咾!

在这些句子中。

“咾”仍然是与动作状态密切相关的,如“走咾”表示走的动作已经实现,但是“走”借助语调表示祈使时,意思是表示走这一动作的开始。

在陈述、疑问和祈使句中,“咾”一般读变调,但有时也可以读单字调,它们分别表示不同的语气意义。

如“卖咾”读31语气比较干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而读214时,语气中表示疑问,有不满的语气。

总之,“咾”的语气词用法,是因其在句末位置而逐渐产生的,它本身隐含有一些作为动态助词的特点,但已经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动态助词,我们一般把它作为语气词来论述。

2.情态语气词——的、着、嘞、撒、么、哦、哇等

忻州方言中的语气词“的”,主要读die轻声,用于句尾表示强烈的语气时可以读作die31,主要有语气词和结构助词两种用法,此处只讨论语气词的用法。

语气词的“的”用于句尾表示一种肯定、强调、确认的语气,具有主观色彩,因而属情态语气词。

含有“的”的句子是说话人向听话人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不是告诉听话人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具体用法如下:

(1)用于陈述句,表述对整句话内容的确认和断定(包括对否定情况的确认)。

“的”虽然是对整句话的内容起作用的,但同时可以表示强调、认定句中的某一成分,这个认定的对象常位于判断动词“是”之后。

例如:

是他弄坏椅子的。

是羊把草吃咾的。

韭菜是妈妈栽上的。

这组句子表示对现实事件责任者的断定。

“的”可以换为“来”,句义基本不变,

他是坐汽车克(去)的。

他是年时(去年)考上大学的。

我是夜儿(昨天)回来的。

这组句子是表示对现实事件条件的强调。

强调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方面。

他会骂你的。

我不会说给他的。

他肯定会xing55(找)你来的。

这组句子是对非现实事件的肯定推断,但是表示的是还没有发生的事件。

家儿(家里)乱七八糟的。

他挺能说的。

他是个看门子的的。

这组句子是对现实情况的认定,没有事态的内容,因此不能用“来”代替,来更多的表示曾经的事件的发生。

它们在本质上不同的一个是表示肯定确认的情态语气词,一个是表曾然的事态语气词。

(2)用于疑问句尾,疑问语气由句中其他词来承担,“的”的语气意义与它在陈述句中的语气意义是相同的。

例如:

谁把椅子弄坏的?

花儿是谁栽的?

你是咋个(怎么)克(去)的?

以上是对语气词“的”语气词用法的分析,那么对用于句尾的结构助词“的”要区别对待。

传统观点则会认为,如果“的”后面可以添出一个名词,“的”就是结构助词,如果不能添出,而且句子的谓语是对主语的描写和说明,有强调的语气,“的”就是语气词。

3.疑问语气词——哇、哦、来、嘞、咾等

“哇”作句中语气词是,一般有以下用法;

(1)用作句首词语的暂顿,表强调或提请注意。

例如:

他这个人哇就是心软。

人哇就是真个(这样)。

为会儿(为什么)哇连个这也没浪(连个这也没有)。

(2)用作让步句首前一分句的暂顿,表示“即使(就是)......也......”语气,后一分句则多用反问句。

例如:

动弹(劳动)了一天哇?

就是老咾哇,也不能糊涂下个这吧!

不高兴哇,能咋(怎么样)?

(3)用作假设句前一句的暂顿,表示假设语气。

例如:

年时(去年)要是种上麦子哇,可是背咾信(倒霉)啦。

你要是吃咾饭哇,我一个就不做饭啦。

你要是走咾哇,也没这回事儿啦。

这种假设句表示的是“如果有某种条件,就有可能会有相应的结果”,但是这个条件是已经成为事实的条件,要是肯定没有实现,就不会有设想的结果。

因此,这个“哇”是对过去事实的假设,如果是对现在、未来的假设,则用“咾”。

(4)“哇”还可以用于正反对设的假设分句的暂顿,这种句子往往表现为一种左右为难的境地。

例如:

扔咾哇,舍不得;捡回来哇,土气。

做的多咾哇,剩下嘞;做的少咾哇,又不够吃嘞。

说他哇,他不给你你你听;不说他哇,你还耐不住(忍不住)。

(5)“哇”表列举时,还可以用“哇么”或“哇么的”,多用来列举少的项目,举出的项诸如此类的事物,而不是一项一项逐一列举。

例如:

花花儿哇么(颜色鲜艳的)。

北京哇么的,上海哇么的,哪儿也克(去)过。

苹果哇么的,橘子哇么的,甚也吃不完。

到底用“哇”还是“哇么”“哇么的”,一般没有严格的限制,这要根据具体使用时个人习惯而异。

以上是一些典型的语气词,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在具体使用时的作用很大,而且在用法上不复杂。

他们表示的语气意义一般有三种:

一种是强调,敬请注意;一是表列举;还有一种是在复句的前一分句中表暂顿和相应的语气。

这三种用法的共同来源是表暂顿,这是句中语气词最根本的特征。

(4)忻州方言语气词的的结合

在此方言中不仅单纯使用某个语气词来表示语气意义,更存在几个语气词一起使用来表示语气意义的复杂用法,对于分析和把握这方面的内容的要求是很高的,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例如:

“着嘞”结合在一起会表达一种新的不同于“着”或者“嘞”的语气。

(1).表示某一时态的未然,但是隐含着将然的意思。

例如:

枣儿不红着嘞。

饭还不好着嘞。

他咋还不来着嘞?

(2).表示一种略带夸张的语气。

常与“倒”连用。

例如:

这倒日怪(奇怪)着嘞。

他倒会灰(坏)着嘞。

伢你倒会说着嘞。

(3).用于比较句的回答。

这里的“着嘞”可以省去。

例如:

小子喜人(漂亮)还是闺女喜人?

——小子喜人着嘞么。

苹果香还是橘子香?

——苹果香着嘞。

你们俩个谁高?

——他高着嘞么。

这样的集合在一起使用的语气词还有很多,会产生新的语气意义,而且在一起使用时会产生音变,或合音,这都是比较复杂的使用。

6.方言发展的地域差异

忻州市地处山西省忻定盆地,分为西八县和东六县,在语言方面,忻州市当地的方言特征特别明显,在此之外,西八县和东六县各个地方的方言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在一个县内部不同的乡镇都会有明显的差别,但是上文章分析的语气词都是各个地方或多或少在使用,或者已经很少使用但可以理解的,属于忻州市范围内的公用的方言语气词。

除此之外,虽然分为西八县东六县,但是语言的地域分域并不是这样的,因为西八,东六只是在地理位置上倾向于两个大的地域范围,各自范围内地理位置更近一些。

语言分域其实比这个地理上的划分更细,例如五台县和定襄县的语言更相近,它们也与忻州市的方言差距更小一些,五寨县和岢岚县以及宝德县的语料更是相近,但也与忻州市的语调以及语料有很大差别,而神池县和宁武县则更是比忻州市的方言在外地人听来更容易理解,更接近普通话。

因此各县的方言状况是不同的,但是这也并没有影响在忻州市范围内使用时出现无法沟通的状况。

至于各个地区的方言的渊源和是怎么发展而来的以及更细致的之间的差异,就有待后续更多的学者进行研究了。

7.结语

语气词尤其是方言的语气词,他们是一个较为封闭的词类,虽然数量不多,具体的方法也是较为复杂,但是在语用过程会发挥很的作用,它与整个方言的用法系统是密切相关的。

方言语气词对于语气词系统甚至是语法系统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希望可以通过揭示本人家乡所在地的内部语言规律和区域内存在的差异状况进一步为现代语法学服务。

同时,语言是动态的也是有自身,我们也要从语言接触的角度来研究它的发展,做到语言学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M].语文出版社,1993

[2]温熇政.忻州方言志.[M].语文出版社,1985

[3]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

[5]路俭明.关于现代汉语里的疑问语气词.[J].中国语文,1985

[6]胡明扬.北京话的语气语气助词和叹词.[M].中国语文,1981

[7]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