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4948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

《五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

五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

第一课 遇到坏人如何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消除对危险地麻痹和侥幸心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定得安全防方法,使自己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沉着镇静、机智地保护好自己。

【教学要点】

1.一个人人单势弱,遇到坏人该怎么办?

2.了解遇到坏人自我保护的几种办法和所应采取的措施.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同学们,现在社会上比较复杂,坏人坏事也屡见不鲜.作为一位小公民,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伸正义,做一个勇敢的人.我们遇到坏人,该怎么办?

听故事:

 

2.明理导行:

               

(1)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想法?

(2)行动在线

1.若遇到抢劫、绑架、敲诈勒索地坏人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与自救地办法呢?

(1)周旋。

遇事时要尽快镇静下来,佯装服从,拖延时间,寻机脱身逃走,迅速报警。

(2)呼喊。

突然大声呼救,引来旁人关注,令对方惊恐不安,乘机脱身。

(3)耍赖。

倒在地上耍赖打滚,叫喊哭嚎,引来旁人围观;歹徒大惊失措时,可乘机呼救报警。

(4)“认亲”。

当不远处有大人时可佯装惊喜万分,跑过去直呼叔叔或大哥,把歹徒吓跑。

(5)“调包”佯装乖巧,或突然装肚子疼、;昏倒,或突然提出上厕所,或找别人借钱,趁机呼救报警。

(6)“放线”。

佯装害怕,暂时答应对方条件,约定时间地点交钱物,待对方离开后,马上报警。

(7)抛物。

将书包或身上的值钱的物品抛向远处,并佯装生气、害怕状,当歹徒忙于捡钱、抢物时,快速脱身报警。

(8)吓唬。

佯装若无其事,理直气壮地指出一个亲友的名字吓唬对方。

(9)如果已经无法逃走,应采取的办法是:

先与其讲道理,晓以法律,迫使其放弃行为。

(10)我们一定要记住,反击罪犯时一定要先对双方实力进行冷静比较,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最重要;必要时可以舍弃财物,千万不能逞能而与罪犯硬拼。

3.天天提醒:

抢劫易发生的地点及危害人群。

人少的地方是歹徒抢劫的重要地点,如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室等。

妇女

老人小孩往往是抢劫者的主要目标,因为这三种人力量一般比较薄弱因此,我们要做到:

上学、放学时,尽量选择人多的路线,不要走人迹较少的道路、胡同,或废弃的厂房、工地。

按时上学,放学后尽早回家,不要在外面玩到天黑。

平时身上不要携带较多的钱物。

不要讲究高消费,否则很容易被坏人盯上。

4.小学生自我保护歌:

路遇坏人莫逞强,保护自己最重要。

如被盯上不要慌,要往人多地方跑。

财物被抢别硬拼,记下坏人把案报。

如果坏人下毒手,随即应变想高招。

5.在家里,若遇到盗窃分子,我们应该怎么办?

 迷惑  快跑 报信  不看  不喊叫  不要主动开灯

6.拓展延伸

看课后图片

想一想,,下列情况有没有危险?

他们处理方法恰当吗?

遇到这种情况,正确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7.报警知识 

 第二课 怎样巧妙地报警

报警,是发生侵害时被侵害人的首要反应,报警最快速的方式是打报警“110”。

报警“110”是公安机关为应付处置可能发生的紧急案情,为给群众提供安全保护服务,能迅速准确接受群众报案,掌握警情而设置的。

当自己受到罪犯侵害或发现别人受到不法侵害时,应做到:

1.发现犯罪分子对他人实施侵害时,应悄悄到有处,打“110”报警。

打“110”报警,应如实讲明案情和案发时间、地点。

切忌谎报案情和随意拨打报警,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2.当自己被犯罪分子纠缠,不能脱身或已被绑架、拐骗时,应不时给路遇的群众打手势、或直接告知自己被侵害,请他人打“110”报警。

3.自己在屋被绑架或劫持不能脱身时,可先顺从歹徒,待抓住机会,如屋外有说话声、车铃声,隔壁房间里有人走动或有外人敲自己家门等,就可借助室物体巧妙报警:

如推倒柜橱、打碎花瓶、将物体砸向玻璃窗等。

巨大的声音必然会引起行人和邻居注意,从而达到报警的目的

 怎样向公安机关报案当遭到不法侵害后,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报案时应注意:

1.向公安机关详细讲明案发的时间、地点,遭受不法侵害的程度。

2.尽可能描绘出歹徒的相貌、体态、口音、动作习惯、衣着等,以及歹徒是否留下作案工具等。

3.讲明发案时有无知情人、见证人,以便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依据。

4.如是入室盗窃案件,切记要保护现场,不要乱翻动室物品,以免毁坏了犯罪分子留下的有价值的罪证。

5.报案时一定要严肃认真,一是一、二是二,不可隐瞒情况,也不可虚报情况。

第三课 让我们远离校园暴力

【教学目标】:

1、通过举事例,让学生了解什么事校园暴力;

2、让学生学会应对校园暴力,使自己不受伤害;

【教学过程】:

就在几年前,校园暴力似乎还是一个遥远的名词。

但似乎是突然之间,群殴、斗狠、勒索、施虐甚至血腥这些只有影视里才出现的字眼和行径,涌进了被称为本该是一片净土的校园。

有一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他们中有人被敲诈,有人被欺负,甚至有人被杀害,此类案件比比皆是,甚至有上升的趋势。

请看以下事例:

1.真实再现

课本案例

讨论: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2.行动在线

什么是校园暴力?

如遇校园暴力,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看课本案例

怎样避免打架斗殴呢?

 看课本

3.天天提醒:

在校外,被人欺负时怎么办

在校外若遇到有人敲诈物品或欺负时,旁边有没有人帮我们,就要以自己的安全为重,暂时照着他们的话去做,并记下他们的外貌特征,摆脱他们之后立即报案。

我们一定要记住,遇到这种事,千万不要忍气吞声,一定要告诉老师和爸爸妈妈,让他们来帮助我们解决。

否则,他们会认为我们胆小怕事,以后还会欺负我们。

4.什么是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会给他人带来那些伤害?

 课本

5.知道了语言暴力有这么严重的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自由回答

6.拓展延伸

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对策进行交流。

第四课 饮食与健康

【教学目标】:

1.认识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那些食品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应养成那些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举事例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你平时喜欢吃哪些食物,不喜欢吃那些食物,常吃洋快餐,为什么会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全班交流

警示台

成人疾病盯上少年儿童

生活富裕了,花花绿绿的食品不计其数。

有些同学吃鸡腿、鸡翅、冰激凌、汉堡等高脂、高糖食物来没节制,雪碧、可口可乐等饮料一喝就得喝个够,巧克力、奶糖不离嘴……种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一些同学体重超过标准重量,患上了成年人才可能得的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

查一查,哪些食品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怎样做可以使我们免受这些事物的伤害呢?

食物原料不接、操作方法不当、不良的饮食习惯迹认识误区,都可能使食物成为我们健康的杀手。

1.生熟不分   2.互相夹菜  3生食鱼虾

生活中怎样科学、合理地安排一日三餐,才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呢?

1.早餐吃好  2.午餐吃饱  3.晚餐吃少

二、注意饮食营养

1、合理搭配饮食有哪些好处?

(讨论)

2、合理地烹饪,减少营养的损失。

3、食物的感官性指什么?

饭菜的色、香、味。

4、注意饮食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应从哪些方面做起?

三、保障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及

1、预防食物中毒;

①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

②彻底烹调食品;

③立即食用做熟的食品;

④精心储存熟食;

⑤彻底再加热熟食;

⑥避免熟食与生食接触;

⑦反复洗手;

⑧精心保持厨房的清洁卫生;

⑨避免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

⑩使用净水

食物中毒是怎么发生的?

引起中毒的食品有哪些?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拓展延伸

1. 想一想,下面这些同学的饮食习惯与饮食行为会对身体造成哪些伤害?

2. 你认为小华同学的饮食习惯哪些时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讨论交流 写一些

 

第五课时怎样预防传染性疾病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2.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相应的病原体,提高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3.介绍我国和本地区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

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

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传染的一般措施为本章的重点容。

2.在本章的教学中,学生参与的讨论比较多,尤其联系自己得过某些传染病的经历时,学生会有些顾虑,课前做好思想工作、课上做好组织教学工作都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用具: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的相关挂图,课件以及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你知道在人类的疾病中,哪些有传染性、哪些没有传染性。

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尽量举出所知道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最后由教师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可以用肺结核病的例子解释流行性的含义,并以此引入下一个题目。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传染源之所以能大量散播病原体,是因为病原体在他的体,如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生存并繁殖,再通过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虱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健康人。

结核杆菌就寄生在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肺的组织中,大量繁殖后,就可随呼吸道的分泌物——“痰”散播出体外,传染健康人。

蛔虫病患者的粪便中便有大量蛔虫卵,患者就是传染源,而蛔虫和蛔虫卵就是病原体。

许多农村有用粪水浇灌蔬菜的习惯,所以有的蔬菜上就沾有蛔虫卵,传播蛔虫病。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种带虫卵的蔬菜是不是传染源?

在此非常容易答错,提示学生传染源的定义是什么。

再进行分析,因蔬菜只是被虫卵污染,蛔虫并不能在蔬菜体生存和繁殖。

所以蔬菜不是传染源。

那么,蔬菜被虫卵污染它应属于什么地位呢?

2.传播途径:

被虫卵污染了的蔬菜是把病原体(虫卵)从传染源(蛔虫病患者)转移到健康人的中间传播途径,这叫饮食传播。

此外还有其他传染病的空气传播、水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请学生分组讨论,对每种传播方式都举出几个实例。

我们周围的病原体很多,环境中到处都可遇到病菌和病毒等,是否接触到了病原体就得病?

腮腺炎流行时也不是每个人都被感染。

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未出过麻疹的儿童,没有对此病的免疫力,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讨论:

“流感”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讨论时每个环节的容要具体。

总结:

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第六课时家庭防火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俗话说“水火无情”,由火灾引起的悲剧很多,也很惨烈。

为了防患于未然,学生必须了解一些基本的防火知识和在火灾中自救的本领。

教学容:

火灾的预防  火灾的扑救 火灾中的自救和逃生

【教学过程】:

 

1、投影显示火灾现场的危险性

由此引入火灾的预防

(1)安全使用火炉    

(2)安全使用燃气灶具   

(3)其他防火知识:

注意吸烟既危害健康,又容易引起火灾

许多地方燃放烟花爆竹、生日晚会上,点燃蜡烛、在家中随意地烧东西,或玩火柴、打火机都容易引起火灾。

2、火灾的扑救

发生火灾时,要注意进行火灾的扑救或者进行火势的控制,归纳起来,灭火主要有三种方式:

a、隔离:

  b、窒息  c、冷却

家庭火灾多起于厨房,厨房灭火的基本方法是:

蔬菜灭火法锅盖灭火法干粉灭火法

若灭火无效或火势蔓延,应立即拨打“119”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