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新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536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00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最新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最新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最新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最新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最新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最新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

《最新最新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最新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最新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

最新最新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

初四地理中考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形状及大小

1.形状:

不规则的球体(实际上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例题:

哪些证据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①站得高看得远,②远处驶来的船只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③月、食能反映地球形状,(日食不能反映地球的形状)④卫星照片——(最能直接反映地球形状)

2.大小:

A.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B.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C.最大纬线圈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8万里)。

毛泽东“的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赤道周长。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形状

圆(除极点外)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如:

20W和160E)

长度

1.赤道(纬度0°)纬线最长,极点(纬度90°)纬线最短,长度为0;纬线度数越大,纬线越短;

2.同纬度纬线等长(以赤道为对称轴纬线两两对称相等)

3.各纬线圈相互平行

等长(约为2万千米)

方向

同一条纬线指示的是---东西方向

同一条经线指示的是----南北方向

0度线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所以其他经线也叫子午线

度数范围

0°~90°(南、北纬),

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规律

北纬(N):

赤道以北纬线,向北纬度越来越大

南纬(S):

赤道以南纬线,向南纬度越来越大

判定:

纬度向北越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

东经(E):

0°经线向东经线度数越来越大

西经(W):

0°经线向西经线度数越来越大

判定:

0°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是西经W

特殊线

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N,23.5°S)南北极圈(66.5°N,66.5°S)

本初子午线(0°)、20°W、160°E180°

划分界线

赤道分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0°——30°N(S)为低纬度

30°——60°N(S)为中纬度

60°——90°N(S)为高纬度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

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

面向20°W(上为北前提),东侧为东半球,西侧为西半球;

面向160°E(上为北前提),东侧为西半球,西侧为东半球;

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经线纬线口诀:

①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横纬纵经;

③面向0°纬线(赤道),上为北纬,下为南纬;

④面向0°经线(本初子午线)左为西经,右为东经;(面向180°经线则反之)---东西经划分依据

⑤0°纬线(赤道)划分为南北半球,北纬的纬线属于北半球,南纬的纬线属于南半球;

⑥面向20°W经线,左为西半球,右为东半球.(面向160°E经线则反之----划分东西半球的依据

二.地球自转:

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1.自转中心:

地轴

2.周期:

一天(或24小时)

3.方向:

自西向东(正视或侧视图),北逆南顺(南北极点俯视图)。

4.地球自转形成的地理现象(意义):

昼夜交替现象(其次地球自转还可以理解的现象有:

①太阳的东升西落,②各地的时间差异)

三.地球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进行自西向东旋转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和地面形成的夹角(≤90°)

太阳高度角的几个变化如下:

①太阳高度角在冬季低于夏季;②太阳高度角低纬高于高纬;③太阳高度角正午高于清晨及黄昏;④太阳高度角大则地面受热大;

1.公转中心:

太阳

2.周期:

一年

3.方向:

自西向东(正视或侧视图),北逆南顺(南北极的俯视图)。

4.地球公转形成的地理现象(意义):

四季的变化(还能反映地球公转的现象:

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五带的形成、不同纬度气温的差异等)。

以北半球为例地球公转图(-----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5.(北半球的春分日)①春分日:

3月20或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南、北极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此时哪里离直射点(0°纬线)越近影子越短(赤道影子最短,随着纬度升高,影子越来越长)。

②夏至日:

6月21或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则反之);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

【提示:

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此时全球范围越往北,白昼越长】

北回归线以北各地达到正午太阳高度最高、正午物体影子最短的一天;此时哪里离直射点(23.5°N)越近,影子就越短。

③秋分日:

9月22或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南、北极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

此时哪里离直射点(0°)越近,影子越短。

④冬至日:

12月22或23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提示:

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夜最长昼最短,此时全球范围越往北,夜越长】

北半球各地达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物体影子最长的一天;此时哪里离直射点(23.5°S)越近,影子就越短。

⑤从冬至、春分到夏至这半年,北半球各地昼从最短、渐长、等长至最长,北回归线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最低、渐高至最高,正午物体影子从最长、渐短至最短。

从夏至、秋分到冬至这半年正好相反。

⑥从春分、夏至到秋分这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从秋分、冬至到春分这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移动,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6.五带的范围:

阳光直射情况: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能受到两次太阳的直射,回归线上一年只能直射一次;南(北)寒带:

南(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无直射现象;南(北)温带: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间,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低纬度:

30°N~30°S;中纬度:

30°N~60°N,30°S~60°S;高纬度:

60°N~90°N,60°S~90°S

四.地图运用

1.地图的基本要素:

图例P18页和七上后面彩图、方向和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反而小,内容却详细;比例尺越小实际范围反而大,内容却略)。

2.确立方向的三种情况:

⑴找指向标(指向标一般指向北);

⑵看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⑶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线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海拔:

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在等高线上能计算出等高距,会计算相对高度,以及山顶的高度范围)

4.相对高度:

某点海拔高出另外地点海拔的垂直距离。

5.在地图上,把陆地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习题中常以爬山或者河流的流速来判断坡陡与坡缓)。

6.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图:

①等高线地形图:

用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等高线上的数据代表海拔高度。

②等高距: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就是等高距(相邻的5条等高线,如果等高距为50米,则相对高度就是200米),不位于等高线上任何一点,其海拔高度是一个范围值,介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据。

③山顶是闭合等高线,等高线表现为外低内高(山顶的等高线数值除非已经给出,否则就是一个范围值),而盆地的等高线正好相反(若有盆地的山区。

且有河流可以在盆地修建水库,而大坝就要建在两个山脊的狭窄处)。

④山谷的等高线是向海拔高处突出的地方,山谷地段容易发育成河流,还可以用来判断河流的流向。

(因而在山上迷路可以沿着河流走,就会走出困境,而河流一般在山谷的位置)。

在山区哪个山体部位易发生泥石流?

发生泥石流如何逃生?

(山谷,一般来说当泥石流发生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的方向德山坡跑去)

⑤山脊的等高线是向海拔低处突出的部分,一般两个山脊的狭窄处用来建大坝,大坝建成后,坝内的村庄要迁走。

⑥鞍部:

处于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

(一般山上宿营地应该安放在鞍部。

⑦陡崖:

是等高线重合的部分,且有锯齿状。

(生活中用来攀岩的事例),且有河流的陡崖会形成瀑布。

7.五种陆地地形:

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和山地。

在地形图上通常用绿色代表平原,用蓝色代表海洋;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度

500米以上

500米以上

500米以下

不限高度

200米以下

地面起伏

起伏小,比较平坦,边缘稍陡

起伏大,中高周低

起伏较大,地面不平坦

四周高中间低

地面平坦

8、地形剖面图能更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课本28页)

剖面图是沿等高线地图某个直线下切而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第二章大洲和大洋

一.七大洲.四大洋

概念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海洋的中心部分

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

海峡

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相对于南北半球来说,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相对于东西半球来说,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无论如何划分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亚

4.

5.

6.

7.

8.

9.

10.

2.欧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海峡(其他大洲的分界线如上图,

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属于大西洋)和红海(属于印度洋);

南北美洲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3、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国家

所跨大洲

属于大洲

俄罗斯

亚洲、欧洲

欧洲

土耳其

亚洲、欧洲

亚洲

哈萨克斯坦

亚洲、欧洲

亚洲

埃及

亚洲、非洲

非洲

巴拿马

南、北美洲

北美洲

美国

北美洲、大洋洲

北美洲

印度尼西亚

亚洲、大洋洲

亚洲

4.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北美洲,欧洲;

被赤道穿过的大洲:

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

5.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周围环绕的大洲数分别是:

5、5、4、3;

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北冰洋。

6.亚洲环绕:

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环绕:

北冰洋、大西洋;大洋洲环绕:

太平洋、印度洋;非洲环绕印度洋、大西洋;北美洲环绕:

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

(学会看世界地图找到)

7.世界之最:

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二、海陆变迁

1、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自然因素(地壳变动、海平面升降)、人为因素(填海造陆)

例子:

(1)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以及水井等人类活动---说明了海平面的升降,将陆地变成海洋。

(2)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因此形成了围海大坝---人类活动填海造陆将海变成陆地。

(3)有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脉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地壳变动将海洋变成了陆地

2、①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②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①南美洲和非洲的轮廓相似性,可以拼合(依据,提出假设,也可算证据);②南美洲和非洲大陆拼合后两个陆地几种古老地层非常相似,甚至可以拼合(证据一);③南美洲和非洲虽然隔着大西洋,但是仍然有相同的物种(证据二)。

三.板块构造学说(课本42页)

 

1、板块学说的内容:

①有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②全球大致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③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

2、板块学说的应用

一般来说: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习题中一般应用于山脉的隆起,海洋的大小变化,火山地震等等)

(1)板块之间的拉伸张裂运动,地表会产生裂谷或者海洋。

如东非大裂谷和红海(还在扩大),由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

(2)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运动,地表会形成巨大的山脉、岛弧和海底的海沟。

地中海将会不断的缩小,有可能从陆地上消失,原因是:

地中海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导致地壳不断抬升,海水排出,面积不断缩小。

世界两大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①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之处,形成了世界最高大山。

②落基山脉: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安第斯山脉:

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世界最长的山脉;

③阿尔卑斯山脉: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④岛弧:

如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

马里亚纳海沟: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世界最深的海沟,也是地球最薄之处,地球最深点。

⑶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占世界80%以上的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其中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五大板块有关,只与非洲板块无关。

⑷中国地处两大地震带之间,是多地震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地处两大地震带交汇处,地震频繁发生。

习题:

四川汶川地震原因?

答:

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易发生火山、地震。

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易发生火山、地震。

拓展:

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学说的区别

学说名称

学说内容

主要证据

大陆漂移学说

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

后来,大陆分裂并缓慢漂移分离,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大陆轮廓的吻合性

拼合大陆几种古地层的相似性

拼合大陆几种生物的相近性

板块构造学说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缘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与变化。

大西洋的扩张。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一、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

气候

概念

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区别

1  短时间  2、经常变化

1、长时间2、变化不大

联系

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例子:

天气: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明天大风降温

气候: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早穿皮袄午出阿莎,围着火炉吃西瓜;昆明四季如春;

二、天气预报图

1.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其越浓说明云层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2.天气符号图以及风力风级的识别: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课本48、49页)

3.天气预报图:

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①.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例如降水概率100%说明肯定有雨。

②.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③.风力和风向的表示方法。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

④.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等:

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

4、空气质量级别和污染指数以及质量状况(课本51页)

三、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

日变化

概念:

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变化特点: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年变化

概念: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变化特点:

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

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

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

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气温测量方式:

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在百叶箱(离地1.5米)中测得气温,求取4次的平均值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2、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

同一时间气温相同各地点连在一起组成的线。

①当等温线呈闭合状态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

反之就是高温中心;

②等温线约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越大;等温线稀疏地方,气温差异小;

③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气温存在气温差异。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纬度因素)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海陆因素)

③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地形因素)

④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四、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成:

①降水的概念: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②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③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④降水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暖湿气流上升运动)

(2)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① 一般来说,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纬度因素)

②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海陆因素)

④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形因素)

⑤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雨级”);最少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 (世界“干极”)。

(3)降水的季节变化

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

一横月、二纵水、三柱形

主要降水类型:

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山地迎风坡多为地形雨,我国东部季风区多为锋面雨,赤道附近热带地区多为对流雨)

(4)等降水量线:

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线。

五、世界的气候:

气候两大要素:

气温、降水

1、降水的季节变化(时间)

全年多雨区:

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热带雨林气候类型(如新加坡)

全年少雨区:

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热带沙漠气候类型(如埃及开罗)和寒带气候类型;

夏季多雨区:

南、北纬30°~40°附近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温带季风气候类型(如中国北京)

冬季多雨区:

南、北纬30°~40°附近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地中海式气候(如意大利罗马)

常年湿润区: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温带海洋气候(如英国伦敦)。

2、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类型的分布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试举例分析。

纬度位置影响——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盖

海陆位置影响——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地形影响——台湾岛台湾山脉东侧降水比西侧多。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2)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气温

降水

纬度位置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赤道附近多,两极地区少,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少(限于大陆东岸地区)

海陆位置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从沿海到内陆降水越来越少(温带地区最明显)

地形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①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a.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

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

b.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特点:

终年高温,降水多,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c.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

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

特点:

终年高温,降水多,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

d.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特点:

终年炎热干燥,降水量稀少,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②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a.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

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b.地中海气候:

分布: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集中。

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

特点:

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量较少,集中于夏季。

d.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

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

特点:

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我们女生之所以会钟爱饰品,也许是因为它的新颖,可爱,实惠,时尚,简单等。

的确,手工艺品价格适中。

也许还有更多理由和意义。

那么大学生最喜欢哪种手工艺品呢?

此次调查统计如下图(1-3)③寒带气候:

分布:

在南极洲和北冰洋沿岸;特点:

终年寒冷。

2003年,上海市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就达到46700元,是1995年的2.5倍;居民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为14867元,是1995年的2.1倍。

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在增加。

2003年上海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1040元,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为3369元,是1995年的3.6倍。

④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

在高山、高原地区;特点:

气候复杂,有垂直变化。

2、Google网站www。

people。

com。

cn

 

4.WWW。

google。

com。

cn。

大学生政策2004年3月23日

beadorks公司成功地创造了这样一种气氛:

商店和顾客不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营业员只是起着参谋的作用,顾客成为商品或者说是作品的作参与者,营业员和顾客互相交流切磋,成为一个共同的创作体

9、如果你亲戚朋友送你一件DIY手工艺制品你是否会喜欢?

 

“碧芝”最吸引人的是那些小巧的珠子、亮片等,都是平日里不常见的。

店长梁小姐介绍,店内的饰珠有威尼斯印第安的玻璃珠、秘鲁的陶珠、奥利的施华洛世奇水晶、法国的仿金片、日本的梦幻珠等,五彩缤纷,流光异彩。

按照饰珠的质地可分为玻璃、骨质、角质、陶制、水晶、仿金、木制等种类,其造型更是千姿百态:

珠型、圆柱型、动物造型、多边形、图腾形象等,美不胜收。

全部都是进口的,从几毛钱一个到几十元一个的珠子,做一个成品饰物大约需要几十元,当然,还要决定于你的心意。

“碧芝”提倡自己制作:

端个特制的盘子到柜台前,按自己的构思选取喜爱的饰珠和配件,再把它们串成成品。

这里的饰珠和配件的价格随质地而各有同,所用的线绳价格从几元到一二十元不等,如果让店员帮忙串制,还要收取10%~20%的手工费。

 

四、影响的宏观环境分析

服饰□学习用品□食品□休闲娱乐□小饰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