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至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4834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德区至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顺德区至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顺德区至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顺德区至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顺德区至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顺德区至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题.docx

《顺德区至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德区至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顺德区至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题.docx

顺德区至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题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

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将姓名、考号、学校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3.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第一大题中对应的小题所选的选项涂黑,如要改动,

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其它的题目必须用黑色钢笔、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答题,不能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

4.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C—12;O—16;Al—27;Fe—56;

Cu—64;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列有关的自然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雷电引发的森林火灾B.铜器表面长出了铜绿

C.海水蒸发D.酸雨形成

2.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氮气用作保护气

C.活性炭用于冰箱除臭D.生铁用于铸造铁锅

3.下列图标中,表示不能摆放易燃物品的是

A

B

C

D

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

下列物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物:

二氧化碳、PM2.5B.化合物:

一氧化碳、金刚石

C.混合物:

空气、大理石D.化石燃料:

煤、木材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氢气纯度

B.添加酒精

C.氧气验满

D.倾倒液体

6.水是重要的资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炭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B.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C.明矾可除去溶解在水中的钙、镁化合物

D.可用电解水的实验得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结论

7.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灭火

C.CO2可作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D.一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

9.图1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元素周期表

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3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C.铝制品耐腐蚀,说明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图1图2

D.铝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10.消防安全,警钟长鸣。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煤气泄漏,立即关紧煤气阀门并开窗通风

B.加油站内贴上“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C.火灾中自救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电器着火,立即用自来水扑灭

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方案

目的

探究空气中

氧气的体积分数

证明碳具有

还原性

证明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

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

是需要氧气

12.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

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

壁有白雾产生。

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A.CH4、CO、CO2

B.CO2、CO

C.H2、CH4、CO

D.H2、CH4

13.下列有关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灼热的氧化铜除去CO2中的少量CO

B.用盐酸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

C.用铜除去硝酸铜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硝酸银

D.用隔绝空气高温加热的方法除去CuO中的C

14.下列图像与对应实验操作结果不相符合的是

 

A.加热混有MnO2的KMnO4制O2

B.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铁片和锌片反应

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插入铝丝

D.将蜡烛放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1分。

请把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5.(4分)请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化学符号

表示意义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氧化亚铁

三氧化硫中硫元素显+6价

两个硝酸根离子

16.(3分)右图为某化学反应

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1)该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

有____种。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分)右图是某品牌500mL装矿泉水标签

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的钠、镁、钾、钙都是指_______。

(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价。

(3)喝一瓶该矿泉水,最多摄入的偏硅酸的质

量为_______mg。

(4)居民自行取用的泉水往往硬度较大。

生活

中通常使用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8.(6分)“铁汉子”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与它不反应的物质

才能通过。

如图。

 

(1)请在答题卡中用“连续线”画出铁应行走的路线。

(2)铁刚进迷宫时,会碰到两种阻止它前进的物质,请写出它们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②③

A

B

C

D

(1)A组实验_______(填“能”或“不能”)比较MnO2和CuO的催化效果。

(2)B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

该装置是否存在缺陷_____(填“是”或“否”)。

(3)C组是探究铁片生锈条件的实验,通过全面观察三支试管发生的现象,得出铁生锈的原理。

其中试管②的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会造成环境污染,简要说明改进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0.(8分)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E,主

要流程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1)过程I中会发生:

2Cu+2H2SO4+O22CuSO4+2X,X的化学式为______。

(2)过程Ⅱ是先加入过量B,充分反应后再进行分离。

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过滤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物质D是一种酸,过程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固体C中的非铜杂质被物质D反应完全的现象是:

继续加入D时无。

(4)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1.(7分)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碳、铜、氧气、氧化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

用它们进行击鼓传球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

行传递,最后一位将球投篮。

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

上,使篮球能从A传到G。

其中A在常温下是液体,固体B的俗称

为干冰。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碳应放在位置____上。

(2)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反应。

(3)写出A~G传递过程中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22.(1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要能达到“随开随起,随关随停”,需要选用的仪器

和用品有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

用的收集装置是C,则二氧化碳从____(填导管的序号)进入。

(4)装置H中,向干燥石蕊试纸的a端滴入蒸馏水,观察到的实

验现象为____________,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

(5)小明同学以废弃的“棒棒冰”塑料管为材料,制成的气体发

生装置(各部分连接紧密后,如图所示)。

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有:

能控制反应速率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点即可)

23.(10分)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

但从实验室拿出的镁条表面总有一层灰

黑色的“外衣”。

【提出问题】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的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猜想】

猜想1:

灰黑色物质可能是MgO猜想2:

灰黑色物质可能是Mg2(OH)2CO3

猜想3:

灰黑色物质可能是Mg(OH)2

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猜想1,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取灰黑色物质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问题讨论】

(1)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灰黑色物质加热分解产生了______。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灰黑色固体加热产生了_______,所以猜想____不成立。

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灰黑色物质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镁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是镁与空气中的O2、______(写化学式)发生反应生成的。

(5)如果用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后通过无水硫酸铜的实验顺序,则不能检验无色气体中

是否含有____。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4.(6分)万金油的主要成分是薄荷脑(C10H10O),回答下列问题:

(1)薄荷脑_____氧化物(填“是”或“不是”)。

(2)薄荷脑由_____种元素组成;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填最简比)。

(3)薄荷脑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精确到0.1%)

(4)______g薄荷脑含60g碳元素。

25.(9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常作燃料。

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2O2CO2+2H2O。

(1)8g甲烷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

 

(2)某实验测得甲烷不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烷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6.4

22.4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8.8

14.4

a

①表中a的值为_________。

②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③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