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002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浙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浙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浙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浙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浙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浙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docx

《新浙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浙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浙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docx

新浙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

《出师表》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一、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

二、采用“读读,讲讲,议议”的教学方式,在读、讲、议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艺术特色。

三、课文的重点是第一部分,在讲清第一部分的前提下,第二部分可以采用练习法进行教学,第三部分让学生自读背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过程与方法:

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

2、采用“读读,讲讲,议议”的教学方式,在读、讲、议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艺术特色。

3、课文的重点是第一部分,在讲清第一部分的前提下,第二部分可以采用练习法进行教学,第三部分让学生自读背诵。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用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

“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

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

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为后人所钦仰。

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作者简介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

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

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

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

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

这就是《出师表》。

 

三、介绍文体和写作背景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写作背景:

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

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

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3、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

明确:

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

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

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四、知识积累

1、正音。

殂(cú)  陛(bì)  以塞(sè)忠谏  陟(zhì)  臧否(zāng pǐ)攸(yōu)  ?

(yī)  以遗(wèi)陛下  咨(zī)稗(bì)阙(quē)漏   颓(tuí)  桓(huán)闻(wèn)达  猥(wěi) 危难(nàn)   二十有(yòu)一年   夙(sù)驽(nú)    攘(rǎng)  彰(zhāng)  咎(jiù)  诹(zōu)   涕(tì) 

2、重点字词。

 

   

(1)崩殂:

 帝王死             

(2)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3)菲薄:

  轻视              (4)恢弘:

发扬扩大

   (5)引喻适义:

称引  恰当      (5)陟(奖)罚(惩罚) 臧(善)否(恶)

   (6)异同    :

不同            (6)刑赏:

   (7)昭…..之理  显示   治理    (8)淑均:

善良公正

   (9)倾颓:

倾覆衰败           (10)倾覆:

兵败

   (11)布衣:

平民              (12)躬耕:

亲自。

  

   (13)闻达:

做官扬名          (14)猥:

辱(这里指:

降低身份)

(15)驱驰:

奔走效劳          (16)夙夜:

早晨

(17)不毛:

荒凉的地方        (18)庶竭:

希望 

(19)驽(劣马)钝(刀刃不锋利):

 比喻才能平庸   (20)攘除:

铲除。

(21)彰:

表明                  (22)斟酌损(减少)益(增加):

  考虑

(23)慢:

怠慢                 (24)以彰其咎  表明    过失

(25)以咨诹善道:

询问          (26)雅言:

正确

(27)临表涕零:

面对   眼泪    (28)之秋:

(29)良实:

善良、诚实的人       (30)偏私:

偏爱私心

(31)优劣:

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3、通假字:

阙:

(通“缺”)  缺点       简  (通“拣”)  选拔

            有(通“又”)

  4、古今异义字:

卑鄙: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

指品质低劣、下流。

              由是感激:

感动振奋。

          今:

意指激动感谢。

 痛恨:

痛心遗憾。

           今:

指十分憎恨。

                  开张:

扩大。

              今:

指商店开始营业。

                  晓畅:

精通熟练            今:

作文通顺明白

  5、 一字多义: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给予)         恐托付不效。

(成效)

深追先帝遗(yí)诏         (遗留)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任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用来)        性行淑均 (行为)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的原因)         行阵和睦  (队伍)

俱为一体   (是)                               咨臣以当世之事    (拿)

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做,行)                  寄臣以大事         (把)

众议举宠为督    (做,担任)                  遂许先帝以驱驰      (为、替)

先帝不以臣卑鄙      (因为)以光先帝遗德    ( 来)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致)

6、 成语:

    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计日而待       作奸犯科

五、翻译重点句子: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9)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0)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六、译文: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

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

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

“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

”刘备说:

“您和他一起来吧。

”徐庶说:

“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

“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

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

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诸葛亮回答道:

“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的数不胜数。

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

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

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

益州牧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

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

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

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

“好!

”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

“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

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

”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七、分析结构,归纳段落。

关于本文的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出师”二字。

具体地说,一是要看作者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说明出师的理由。

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晰地显示出来。

明确:

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9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八、讲读第1段。

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第1段。

教师补充注释。

疲弊:

疲弱困乏。

诚:

的确、确实。

危急存亡:

形势危机,决定存亡。

宜:

应该。

不懈:

毫不懈怠,忠于职守。

侍卫之臣:

陪侍、保卫皇帝的近臣。

忠志之士:

忠心的将士。

志,士心。

忘身:

奋不顾身。

盖:

副词,原来,表示解释原因。

追:

追念。

报:

报答。

圣:

古时臣下对帝王的尊称。

恢宏:

使志士之气发扬光大。

妄自菲薄:

过分看轻自己。

谏:

臣下给皇帝提意见。

2、学生讲述大意。

3、讨论问题:

(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为什么说“益州疲弊”?

明确:

说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为:

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联吴抗曹。

但吴国在猇(xiāo)亭(今湖北宜都)战役(即《三国演义》)中讲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八百里”故事)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也乘机发动叛乱。

这时,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

所以说“益州疲弊”。

(2)诸葛亮为什么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

明确:

一为发扬光大先帝遗德,激励振奋忠心为国的臣下士气;二为避免阻塞“忠谏之路”。

“以光先帝遗德”的“以”表示目的,可译成“来”;“咨臣以当世之事”的“以”表凭借,可译成“用”。

4、分析本段的层次。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1段背诵情况。

二、讲读第2段。

1、指定学生讲述这一段的大意,并点拨下列词语:

宫中:

借指皇帝宫廷里的官员。

府中:

借代丞相府的官员。

陟罚臧否:

陟,上升,提升官吏;罚,惩罚;臧,善;否,恶。

臧、否用作动词。

合起来即罚臧否,奖善惩恶。

异同:

偏义词,意即“不一致”。

昭:

表明,显示。

形容词(明显)活用为动词。

2、分析这一段的结构层次。

三、讲读第3—5段。

1、齐读后指名学生讲述大意。

2、教师重点点拨有关词句:

此皆良实:

良,善良;实,诚实。

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

形容词作动词。

以遗陛下:

以之遗陛下,省略句。

裨补阙漏:

裨、补,同义词,补助、弥补。

阙漏,缺点和疏漏之处。

阙,同“缺”。

有所广益:

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

全句的意思是:

得到更多的成效。

悉以咨之:

悉,全部,都;咨,询问。

悉以咨之,即“悉以之咨之”,都拿来问他们。

所:

处所。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这就是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啊!

所以,……的原因。

倾颓:

衰败,垮台。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作法感到痛心遗憾。

这里包含着必须吸取前代皇帝“亲小人,远贤臣”的反面教训。

作者不便提及刘禅的“亲小人”,因而称引先帝,以先帝的“叹息痛恨”来引起刘禅深思。

3、分析这三段的结构层次。

四、讨论问题。

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是什么?

明确:

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其理由是:

(1)“开张圣听”“严明赏罚”是对刘禅“亲小人”而言;

(2)在人事安排上,为刘禅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强调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3)亲贤远佞思想是贯穿全篇的。

结尾部分,要刘禅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

五、布置作业。

1、熟读2—5段。

2、预习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指名背诵第5段。

二、自读第6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选择题。

(1)“卑鄙”的意思是()

A(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B见识浅陋。

C地位低下。

D低微而鄙俗。

(2)“尔来”的意思是()

A从那时以来B你来C算来D从来

(3)下列句中“顾”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C将军宜往驾顾之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中“以”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B一儿以日初时远,而日中时近也

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今以蒋氏观之

E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F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的意思是()

A不谋求听到关于诸侯的事情B不谋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C不谋求让人知道我到诸侯那里去了D不想与诸侯商量大事

(6)“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许先帝以驱驰”全句的意思是()

A自己很有才能,因而先得先帝看重B追术当年三顾之遇,表明忠于蜀汉的历史原因

C先帝恩宠备至,自己感恩戴德D赞扬先帝的知遇之恩,委婉批评后主不器重自己

2“二十有一年”中的“有”同。

3将“咨”字组成一个双音合成词,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缩为一个成语。

4翻译“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参考答案:

1

(1)D

(2)A(3)A、C(4)A、F(5)B(6)B2又3咨询三顾茅庐

三、指名学生说说第7段的大意。

教师重点讲解有关词句:

以伤先帝之明:

以致损伤了先帝的知人之明。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让我能用尽自己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

庶,差不多。

四、讨论问题。

1、北伐中原的条件是什么?

明确: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明确:

这句话概括了作者“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说明他时刻以“报先帝”为念,深感使命沉重,不敢顾惜自己,努力做好“北定中原”的准备工作。

五、分析第三部分的结构层次。

六、布置作业。

背诵第三部分,预习第四部分。

第四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读8、9段。

1、学生朗读这两段课文,并指名讲述大意。

2、教师重点点拨: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以,表示目的,译为“来”。

3、分析结构层次。

三、归纳中心思想。

明确:

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告刘禅认识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从而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

四、归纳写作特点。

1、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

第一部分寓情于议,第二部分寓情于事,最后一部分谈各方面的责任,也表达了完成先帝遗愿的决心。

具体说来有三方面特点。

(1)反复提及刘备的遗言、“遗德”、“遗诏”,在文章的重要关节无不提及“先帝”,处处从先帝说起,时时提先帝遗训。

全文仅600多字,竟先后13处提及先帝。

其作用是勉励刘禅“光先帝之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大业。

(2)常从自身的经历、体验和感情谈起,以自己忘身忧国的一腔忠贞来作为对后主的激励。

(3)处处从“陛下”的帝业、威望、声誉着想。

由于上面三个特点,使本文达到了“忠言不逆耳,辞切见情深”的艺术效果,使刘禅再昏庸糊涂也当欣然听取,甘愿采纳。

2、语言朴素无华,字斟句酌。

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

(1)与受表者的对象有关。

刘禅本人的年龄识见,文化素养,决定了该文语词朴实,叮咛周备。

(2)写表与受表者之间特殊关系,决定了该表委婉、恳切、字勘句酌的特点。

诸葛亮是后主的臣,但又是后主的长辈,刘备临终时云“以父事之”。

陆游云: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