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4796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军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军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军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军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军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

《军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军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

军工行业分析报告

 

2013-2014年军工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12月

一、2013年军工市场回顾

军工行业今年以来整体强于市场,从年初到12月17日涨幅达50%。

但板块的波动性较大。

多数情况整个行业以高于市场2倍多的PE水平运行,即使在08年的低谷期,行业也有40倍左右的估值水平,目前到了50倍左右的区间。

13年前3季度军工行业上市公司(不含船舶类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升40%,提升显著。

从历史看来,股价表现与行业盈利表现不尽相同(比如06年、08年等),与中小板指数表现更为贴近。

改革将成为14年军工行业的主线。

改革将从三个层面展开,

(1)军队改革,涉及军队的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系,还涉及军队结构规模,结合国防战略的变化,将影响国内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

(2)国防工业体制改革,涉及国企的股权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混合体制的企业进入军工行业;(3)国家产业转型,国家投资的方向聚焦于战略新兴产业,并将出台各类产业支持政策。

二、军工行业所处的国防局势

1、全球局势

全球军事局势重点由欧洲逐步转到亚太和中东地区。

而美国战略的影响最为重要。

2012年1月美国公布的新国防战略中要求保持美军的全球存在,强调在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的安全利益,同时继续保持对欧洲和北约的防务承诺,并加强所有其他地区的同盟与伙伴关系,总的来说就是重亚太、稳中东、平欧洲、放美非;将抛弃冷战时期的系统,并将资金重点用于“情报、侦察、监视、反恐、对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在敌对环境中作战的能力”等方面。

《2009年度美军基地结构报告》显示,美国海外军事基地在日本123处,韩国87处,在太平洋、中亚和印度洋地区都有其军事战略部署,美公布其海军舰队全球部署新战略中,美国在未来10年至15年的全球海军战略布局将把三分之一军舰转移至西太平洋,再加上波斯湾地区的战舰,未来就会有半数美国海上军力驻扎在亚洲海域。

根据国内外的一些军事专家提出的岛链概念,美、日、韩的军事部署在海上对中国形成了几个层次的包围线,历史上就有以台湾为核心的第一岛链和以关岛为核心的第二岛链之称,现在甚至有了以夏威夷岛为中心的第三道岛链的说法。

美国在中国周边积极布局,包括强调南中国海的航行自由权、加强美越安全合作、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美日韩三边合作的强化等等。

2、中国局势

中国的地理特征使中国一直以来深受陆地边界和海洋边界双重地缘政治压力。

中国的安全局势也随着这双重压力的变化而调整。

冷战初期,中国为防范美国海军的强大军事压力和台湾“反攻大陆”的压力,中国加强海军建设以应对东南沿海国防安全。

冷战中后期,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北方边界成为国防重点。

由于国防经费有限,不可能同时构建海陆两线的战略防御能力,只能选择效用相对大的一面。

冷战之后,苏联解体,俄罗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加强自身经济发展为中心,对外政策相对缓和。

中国与中亚各国及俄罗斯、蒙古的关系使中国北部、西部内陆区域安全局势较稳定。

这给中国在一定时期内向海洋发展提供的条件。

中国处于世界热点和潜在热点最多的地区,朝鲜半岛、千叶群岛、台湾海峡、南沙群岛、克什米尔等都位于这一地区,世界公认的五大力量中心,除欧洲外,美、中、俄、日均交汇于此,有核国家和核门槛国家在中国周边构成世界最密集的核分布圈。

这些区域分别为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这4个战略性地带,从中国周边边界局势来说,西北部相对稳定,南部略缓和,东南部、东北部局势偏紧。

从中国周边局势看,中亚地区历史以来就为冲突多发区,全球战略重心地位有所转移,地域暂处多边战略平衡状态,中国与中亚各国关系良好;南亚地区两极矛盾长期存在,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合作互相关系具有战略意义;东南亚地区已经作为美国亚太战略布局的重要部分,各国与中国的经济合作逐步深入,同时海权之争也越来越激烈;东北亚曾经是东西方冷战的焦点、目前是美国亚太布局的重点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周边区域中不稳定因素最集中的区域。

东北亚自从二战以来就是全球战略态势的缩影:

二战期间是反法西斯亚洲战场的起源;二战之后冷战期间东北亚地区成为东、西方的矛盾激化焦点。

2009年美国实施重返亚太的军事战略部署,美国在日、韩等地的军事部署只增不减,中日钓鱼岛、朝韩对立、朝核问题、日韩独岛、日俄南千岛群岛等等冲突陆续发生,东北亚地区陷入日益复杂的矛盾之中,这其中的朝鲜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应该是目前东北亚地区矛盾最突出的两个问题。

日本政府2013年12月17日通过《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新版《防卫计划大纲》以及《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这些防务政策实际在年初就讨论准备修改,改变之前军事力量仅作为基础防御能力的布局。

中国宣布东海防空识别区,这是维护国家国土安全、有效防御的手段,也是有效行使自卫权的措施,体现了对维护国家利益的积极重视,也是我国的空防能力和空域管控能力的体现。

这也表现出当前形势下中国对外的一种态度。

从战略需求上看,中国向海洋发展的趋势已经明确,但在当前电子信息技术条件下,舰船装备必然需要有空、天装备的协同才能产生强大的力量。

我们认为,三中全会之后发布的文件体现出改革将成为军工行业的主线。

涉及军工改革的第一个层面就是军队改革,涉及军队的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系,还涉及军队结构规模,结合前述的国防战略的变化,将影响国内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

三、国防现代化带来装备升级

新的历史时期已经提出了需要建立国防现代化装备体系,提出了“能打胜仗”的强军目标。

国防现代化是对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的要求。

未来战争的特点是电子战、信息战,需要各军兵种和武器装备的协同、互补。

1、目前中国进入了新的政治经济周期

我们认为,国家军费开支与国家所处的安全局势以及政治经济周期有关。

1981年-1988年邓小平时期,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经济开始进入稳定快速增长的时期,但军费增长则处于低迷期,国防工业也处于艰难的军转民阶段;

1989年底江泽民被任命为军委主席。

在1989-1997年期间,前半阶段(除1990年)依然是偏低的军费实际增速水平;1998-2002年,台海问题、99南联盟使馆事件等等因素作用下,军费的实际增速开始高于GDP增速水平,进入恢复性增长时期。

2004年-2012年期间,对于国防建设,十六大提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十七大提出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3年以来,军费增速依然维持较高水平,但随着08年台湾大选结束台海紧张局势缓解,也由于军费增速在经历了超过十年高增速之后基数有所抬高,2010年开始出现个位数增速水平。

2013年新一代军队领导人习近平明确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明确提出军队反腐,提出“禁酒令”,整顿军队作风。

我们注意到三中全会的文件中特别提出了军队体制改革,一个是新的指挥体系,一个是军队的规模结构调整。

(1)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除了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外,还特别强调了军委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完善新型作战力量领导体制;

(2)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与机关比例,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

因此,我们认为尽管中国的军费开支的增速水平仍然会处于较稳的水平,但从结构上会有变化的趋势。

2、中国军队还在调整结构、补短板的阶段

对于我国军费结构,近年来经过不断调整,我国军兵种结构有所改善,但陆军经费占国防费的比重仍然偏高。

我们认为军费结构将随军队结构的调整逐渐趋于均衡。

对比美国历史上各军种装备费用,美国长期以来在空、海装备上均有较高投入。

50年代后航空技术的突飞猛进带动了空军装备的需求,因此在1949-1969年长达20年的时间内,每年的空军装备费几乎都是高于其他两类军种的装备费。

而1970年到2011年的42年间,除了由于技术突破航空装备出现三代跨越的换代需求和阿富汗战争等地面战争发生期间短期对陆军装备突增需求之外,有33年的时间海军装备费用高于陆、空装备费。

不仅如此,美国用于导弹防御系统等用途的军费比重有明显上升趋势。

而中国的装备发展实际在50-60年代受到高度重视,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后续由于一系列问题到80年代初发展速度几乎停滞,80年代-90年代国家发展经济为中心,装备发展的速度也较慢;90年代末期随着国防投入加大,2005年后开始有新的军品定型;2011年后又陆续有新的军品亮相,尽管有不少还处于首飞、试验等研制阶段。

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提出改善武器装备质量结构,基本建成以第二代为主体、第三代为骨干的武器装备体系,陆军形成以直升机、装甲突击车辆、防空和压制武器为骨干的陆上作战装备体系,海军形成以新型潜艇、水面舰艇和对海攻击飞机为骨干的海上作战装备体系,空军形成以新型作战飞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为骨干的制空作战装备体系,第二炮兵形成以中远程地地导弹为骨干的地地导弹装备体系。

(1)航空装备平台

根据国际航空专业媒体Flightglobal出版的《世界空中力量2013》对世界各国军用飞机的统计数据情况,报告中还详细披露了各国的主要军用飞机情况。

按照《世界空中力量2013》,我们注意到我国的军机总数与美国自然不能相比,但与俄罗斯相当。

但结构上,我国的三代及以上飞机比例、特种飞机数量、运输机、直升机等数量均有所不足。

我们按照比较保守的情况进行假设估算,假设未来10年我国军用战斗机总量不变,而三代及以上飞机约占战斗机比重提升到约为65%的水平,特种飞机数量增加、运输机、直升机、教练机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我们估计我国从绝对数上共需要新增各种军用飞机约1000多架。

(2)舰船装备平台

分析公司Frost&Sullivan近日发布报告预测,国际舰船市场2013年市场规模将达320亿美元,2022年将达到399.9亿美元,而海军支持服务市场交易金额2013年将达到152.9亿,这一数字2022年将增长到212.4亿。

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中东、亚太地区以及俄罗斯。

舰艇类型的市场份额排行上,前三依次是护卫舰、潜艇和驱逐舰。

我国的2013年国防白皮书中明确写出我国海军目前有北海、东海和南海3个舰队,拥有不同等级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等装备,第一艘航母“辽宁舰”2012年已经入列。

但我们从前面美国和中国的各时期装备示意图中可以明显看到海军力量的差距。

甚至对比日本,实际日本在对海军的重视由来已久,尽管日本没有直接建造核潜艇,但他们有建造核动力舰船的能力,也在70年代就已经有舰载直升机,90年代就已经有类似于轻型航母的运输舰。

2009年美国环球战略网曾经对中日海军做过对比,日本拥有44艘现代化作战舰艇和16艘现代化柴电潜艇;中国拥有25艘驱逐舰和45艘护卫舰,大约60艘柴电潜艇和核动力攻击潜艇,中国舰船在数量上占优,但舰船级别较日本老旧。

中国的海洋战略已经非常明确,强军的目标也已经提出,因此我们认为军费支出会在海军装备方面有所倾斜。

未来十年,国内的武器装备将进入由加快补充短板装备到发展装备体系化、一体化的阶段。

国防白皮书提出加紧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优先发展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需要的信息化武器装备,有重点有选择地改造升级现有装备。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还提出军委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完善新型作战力量领导体制以及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等。

因此,我们认为对军工行业的影响可能在于对装备的质和量的要求。

未来战争的特点是电子战、信息战,需要各军兵种和武器装备的协同、互补。

我们认为军队仍然会加大军用通信专网、指挥控制系统的建设需求。

海洋战略、近海走向远海大大提升了海军和航空装备需求,空天、网络信息技术使传统的单个兵种独立作战转变为协同联合作战。

因此原来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