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 8.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7099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 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 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 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 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 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 8.docx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 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 8.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 8.docx

届二轮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卷全国通用8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单选题

1.下图为某基因型为aaBb动物精巢中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各表示一条染色体。

A和a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属于次级精母细胞

B.图中细胞中DNA和染色体数量比为1:

1

C.图中细胞形成原因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D.染色体1与2必分离,染色体1与3可能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所以图中有4个染色体,两对同源染色体,每个染色体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A错误;图中细胞中DNA和染色体数量比为1:

2,B错误;图中细胞形成原因是基因突变,C错误;染色体1与2必分离,染色体1与3可能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摩尔根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答案】D

【解析】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是没有证实其化学本质,故A错误。

格里菲斯利用肺炎双球菌只是做了小鼠体内的转化实验没有应用同位素标记法,故B错误。

摩尔根应用了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萨顿运用类比推理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故C错误。

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基因的遗传定律,故D正确,因此ABC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探索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程度。

【名师点睛】1.萨顿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所用的方法是类比推理法,摩尔根证明它所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2.假说—演绎法与类比推理法的区别

假说—演绎法是建立在假说基础之上的推理,并通过验证得出结论,如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而类比推理法是借助已知的事实及事物间的联系推理得出假说。

3.摩尔根作出的假设:

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3.图甲表示以右侧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左侧子链的过程,图乙表示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示意图。

关于两图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

B.甲图所示过程对应乙图中的①

C.乙图中的①~③过程均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无论在生物体内体外,只要条件满足,①过程都能进行

【答案】B

【解析】

A.甲图是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也可以是线粒体和叶绿体;正确。

B.甲图所示过程对应乙图中的

,①是DNA的自我复制;错误。

C.乙图中的①~③过程均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正确。

D.无论在生物体内体外,只要条件满足,①过程都能进行,如PCR技术;正确。

4.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

B.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

C.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也必定改变

D.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密码子在mRNA上,A错误;

B、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B正确;

C、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C错误;

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D错误.

故选:

B.

5.H2O2能将鸟嘌呤(G)氧化损伤为8-氧-7-氢脱氧鸟嘌呤(8-oxodG),8-oxodG与A互补配对。

片段有两个G发生上述氧化损伤,则该片段复制两次形成的子代DNA中不可能出现的—AGAGCT—是()

A.一半分子碱基序列保持不变

B.一半分子含有8-oxodG

C.全部分子G-C碱基对数减少

D.全部分子A-T碱基对数增多

【答案】D

【解析】由于DNA片段中共有3个G,其中有两个G发生氧化损伤,可能是一条链上的G,所以该片段复制两次形成的子代DNA中可能出现一半分子碱基序列保持不变,A正确;由于DNA片段的两条链中都含有G,所以该片段复制两次形成的4个子代DNA中,可能有2个DNA分子中有8-oxodG,B正确;由于鸟嘌呤氧化损伤为8-oxodG后,能与A互补配对,所以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G-C碱基对数减少,C正确;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只有一半DNA分子A-T碱基对数增多,D错误.故选:

D.

6.科学家将含有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α-抗胰蛋白酶的奶。

这一过程不涉及()

A.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

B.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C.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D.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这一过程涉及基因工程和基因的表达过程。

包括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但不应有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发生RNA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进行。

考点:

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及基因表达的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运用的能力。

7.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自由组合定律

B.格里菲斯完成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格里菲斯完成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B错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C正确;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教材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把握材料和试剂的选择,熟练完成相关实验的能力。

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B.DNA是遗传物质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RNA是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由于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实验过程中,只有DNA分子进入细菌,所以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选B。

9.下列关于同位素标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不含32P标记的DNA,在含32P的原料中复制n次,子代DNA含有32P的为2n-2

B.用CO2和H218O培养小球藻,可检测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氧气的来源

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32P与35S标记的噬菌体

D.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分泌蛋白分泌过程的研究以及基因诊断、修复有缺陷基因

【答案】B

【解析】略

10.下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过程的示意图。

Ⅲ是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虫特性的转基因植株。

经分析,该植株细胞中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

已知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

甲硫氨酸(AUG)、甘氨酸(GGA)、丝氨酸(UCU)、酪氨酸(UAC)、精氨酸(AGA)、丙氨酸(GC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基因工程的核心,③过程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II包括抗虫基因、四环素抗性基因、起始密码、终止密码以及复制原点等

C.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物自交产生的F1代中,仍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3/4

D.图中合成的多肽,其前三个氨基酸的序列是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

【答案】ACD

【解析】略

11.有关等位基因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B、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C、体细胞中成对;配子中成单D、同一基因突变的形成的不同形状

【答案】A

【解析】

12.若将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则该DNA分子利用14N原料经2次复制形成的新DNA分子中,含15N标记的DNA占总DNA数的

A.1/2B.1/4C.1/8D.1/16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连续复制两次会产生4个DNA分子,有2个DNA分子含有具有放射性标记的DNA单链,故新DNA分子中,含15N标记的DNA占总DNA数的1/2。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能力。

13.如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丙的合成可能受到一个以上基因的控制

B.图示过程没有遗传信息的传递

C.过程a仅在核糖体上进行

D.甲、乙中均含有起始密码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图可以看出丙是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构成,而这两条多肽链分别有甲和乙翻译而来,甲和乙可能是由两个基因分别转录形成的,所以丙的合成可能受到一个以上基因的控制,故A正确;图示过程代表了遗传信息传递的翻译过程,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故B错误、C正确。

甲和乙是信使RNA,要翻译首先要识别起始密码子,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下图是玉米细胞内某基因控制合成的mRNA示意图。

已知AUG为起始密码子,UAA为终止密码子,该m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为“甲硫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亮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半胱氨酸…”。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密码子是D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

B.合成上述多肽链时,转运亮氨酸的tRNA至少有3种

C.mRNA一个碱基(箭头处)缺失,缺失后的mRNA翻译出的第5个氨基酸是半胱氨酸

D.若该基因中编码半胱氨酸的ACG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说明ACT是终止密码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密码子是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A错误,合成上述多肽链时,转运亮氨酸的tRNA有CUA、UUG2种,B错误,mRNA一个碱基(箭头处)缺失,缺失后的mRNA翻译出的第5个氨基酸是半胱氨酸,C正确,终止密码位于mRNA上,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的转录与翻译。

15.DNA分子的解旋发生在下列哪些过程中()

A.复制B.转录C.复制和转录D.转录和翻译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DNA复制的模板是DNA分子的两条链,所以需要解旋,A正确;转录的模板是DNA分子的一条链,所以需要解旋,B正确;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需要解旋,C正确;翻译的模板是单链mRNA,不需要解旋,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运用的能力。

16.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合成和分泌促胰液素的场所

B.细胞间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C.线粒体是将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的场所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答案】B

【解析】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分泌,在小肠黏膜细胞的核糖体中合成,A错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各处,再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二是通过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进行信息交流,三是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由通道进入另一细胞从而实现信息交流,可见,细胞间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B正确;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发生在线粒体中,C错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的场所,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D错误。

17.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密码子种类数与构成蛋白的氨基酸种类数不同

B.翻译过程中有A与U的配对,但不存在A与T的配对

C.密码子的简并性增强了遗传密码的容错性

D.转录、翻译时均由具三个高能磷酸键的ATP供能

【答案】D

【解析】A、密码子种类有64种,构成蛋白的氨基酸有约20种,A正确;

B、翻译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故有A与U的配对,但不存在A与T的配对,B正确;

C、密码子的简并性即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决定,可以增强遗传密码的容错性,C正确;

D、转录、翻译时均由ATP供能,但ATP只有两个高能磷酸键,D错误。

考点:

基因的表达过程,ATP的结构特点

18.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一定不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没有染色体,A项错误;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项错误;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组成DNA的化学元素是:

C、H、O、N、P,因此一定不含有硫元素,C项正确;HIV的遗传物质是RNA,RNA初步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9.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的分泌不受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的影响,是由基因决定的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TRH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胰岛素的合成量

D.都是由动物的内分泌腺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答案】C

【解析】激素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中,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A错误;动物的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TRH的浓度上升,B错误;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需要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C正确;多数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少数动物激素是由一些分散细胞合成并分泌的,D错误。

20.某生物的双链DNA分子共含有碱基700个,其中一条链上(A+T):

(C+G)=2.5,该DNA分子复制两次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A.300个B.750个C.500个D.600个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知,已知一条单链中(A+T):

(G+C)=2.5,则双链DNA分子中(A+T):

(G+C)=2.5,所以A+T=700×

=

=500个,又A=T,故T=25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2×2﹣1)×250=750个.

故选:

B.

21.甲、乙、丙三种植物的花色遗传均受两对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白色前体物质在相关酶的催化下形成不同色素,使花瓣表现相应的颜色,不含色素的花瓣表现为白色。

色素代谢途径如下图。

下列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bb的甲植株开红色花,测交后代为红花:

白花≈1:

1

B.基因型为ccDD的乙种植株,由于缺少蓝色素D基因必定不能表达

C.基因型为EEFF的丙种植株中,E基因不能正常表达

D.基因型为EeFf的丙植株,自交后代为白花:

黄花≈13:

3

【答案】B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

在甲种植物中,A_B_、aaB_和A_bb均开红花,aabb开白花,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甲植株开红色花,让其与aabb的个体测交,测交后代为红花(Aabb):

白花(aabb)≈1:

1,A项正确;基因型为ccDD的乙种植株,由于缺少C基因而不能合成C酶,导致不能合成蓝色素,但D基因仍可表达,B项错误;在丙植株中,E基因的表达离不开f基因的表达产物f酶的催化,因此,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中,由于缺乏f酶,E基因不能正常表达,C项正确;基因型为EeFf的丙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_F_∶E_ff∶eeF_∶eeff=9∶3∶3∶1,不含E基因的植株不能合成黄色素,含F基因的植株抑制E基因的表达,只有E_ff的植株表现为黄花,所以白花:

黄花≈13:

3,D项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需由题意和色素的代谢途径示意图提取信息:

①明确色素是在酶的催化下合成的,花色性状是相应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上述三种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②在甲种植物中,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就能合成红色素;③基因能否表达是指相应基因能否指导相应酶的合成,而不是指是否能产生相应的色素;④在丙植株中,E基因的表达需要f酶的催化,而f酶是f基因的表达产物。

依据上述信息,围绕各选项的问题情境,逐一分析各选项。

22.如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

B.TM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

C.浸入烟草细胞的RNA进行了逆转录过程

D.TMV的主要传物质是RNA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由于TMV放在水和苯酚中震荡后,其组成成分RNA和蛋白质能分开,所以可判断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A正确;TMV的蛋白质能进入烟草细胞中,但不能使正常烟草感染病毒,B错误;图中结果是正常烟草感染病毒,只能说明侵入烟草细胞的RNA进行了复制过程,C错误;RNA是TMV的遗传物质,没有体现它是主要遗传物质,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物质探究实验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3.如果细菌基因W与酵母菌基因V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相同数目的氨基酸,则一般情况下,基因W与基因V中所含碱基数量及种类()

A.两基因中的碱基数量基本相等,碱基的种类也相等

B.两基因中的碱基数量基本相等,碱基的种类不相等

C.基因V中的碱基数量小于基因W,两基因中的碱基种类相等

D.基因W中的碱基数量小于基因V,两基因中的碱基种类相等

【答案】D

【解析】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区是连续的,转录形成的mRNA无需加工即可作为翻译的模板;酵母菌细胞为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区是不连续的,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即外显子被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即内含子分隔开,转录形成的mRNA需剪接,将由内含子转录的片段切除,再将外显子转录的片段连接起来形成成熟的mRNA才能作为翻译的模板;因此,如果细菌基因W与酵母菌基因V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相同数目的氨基酸,则一般情况下,基因W中的碱基数量少于基因V中的碱基数量,且两基因中的碱基种类相同。

综上所述,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结构、遗传信息的表达。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细菌基因W与酵母菌基因V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相同数目的氨基酸”这一解题的切入点,从中挖掘出隐含的信息“细菌基因为原核细胞基因、酵母菌基因为真核细胞基因”;再结合题意“联想原核细胞基因和真核细胞基因在结构上区别及其转录过程的差异”,采取对比法,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24.右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分子上含有A、G、C、U四种碱基

B.甲分子上有m个密码子,乙分子上有n个密码子,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蛋白质中有m+n-1个肽键

C.丙的合成是由两个基因共同控制的

D.若控制甲合成的基因受到紫外线照射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那么丙的结构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甲乙是RNA分子,共含有A、G、C、U四种碱基,A正确。

甲分子上有m个密码子,决定m个氨基酸,形成m-1个肽键;乙分子上有n个密码子,决定n个氨基酸,形成n-1个肽键,共m+n-2个肽键,B错误。

丙是由甲、乙是两个分子控制形成的,甲乙是由两个基因转录而来的,C正确。

若控制甲合成的基因受到紫外线照射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则甲控制合成的肽链可能会受到影响,丙的结构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5.真核细胞中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

A.蛋白质

B.DNA

C.DNA和蛋白质

D.RNA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染色体的化学组成为蛋白质和DNA,故C正确,AB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6.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拟核中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元素P和S

D.DNA分子彻底水解会产生4种小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人类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拟核中,B正确;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含有元素P,但是不含S,C错误;DNA分子彻底水解会产生6种小分子化合物,D错误。

考点: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7.2013年3月在上海和安徽首次发现H7N9禽流感病例,现在我国多地出现禽流感疫情,为此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

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①所代表的过程是反转录

B.步骤②需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C.步骤③可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从感受态恢复到常态

D.检验Q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Q蛋白与患禽流感康复的鸡的血清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实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过程图可知,步骤①所是以RNA为模板形成DNA,是反转录的过程,A正确;步骤②形成重组质粒需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正确;步骤③可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从常态变为感受态,C错误;检验Q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Q蛋白与患禽流感康复的鸡的血清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实验,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8.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每个染色体含有一个或二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有很多个基因

B.复制、分离和传递,三者都能相伴随而行

C.三者都是遗传物质,三者都能行使生物的遗传作用

D.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决定后两者

【答案】C

【解析】染色体在复制之前,每个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在复制之后,每个染色体含有二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有很多个基因,A项正确;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复制、分离和传递,三者都能相伴随而行,B项正确;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主要载体、DNA是遗传物质、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所以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决定后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