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胺酰胺偶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6442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胺酰胺偶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胺酰胺偶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胺酰胺偶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胺酰胺偶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胺酰胺偶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胺酰胺偶氮.docx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胺酰胺偶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胺酰胺偶氮.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胺酰胺偶氮.docx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胺酰胺偶氮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胺、酰胺、偶氮

A组

.1828年,德国化学家武勒(F·Wohler)冲破了生命力学说的束缚,在实验室里将无机物氰酸铵(NH4CNO)溶液蒸发,得到了有机物尿素[CO(NH2)2],他的一功绩,恩格斯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氰酸铵属于铵盐B氰酸铵与尿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氰酸铵转变为尿素的过程为物理变化D有机物不一定要从生命体内获得

.由1个O原子、1个N原子、7个H原子和若干个C原子组成的有机物,其C原子的个数至少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若某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只含有C、N、H三种元素,且以n(C)、n(N)分别表示C、N的原子数目,则H原子数目最多等于

A2n(C)+2+n(N)B2n(C)+2+2n(N)

C3n(C)+2D2n(C)+2n(N)+1

.环己基氨基磺酸钙[

-NHSO3]2Ca2+约比蔗糖甜30倍,曾广泛用于食品中,但近年来发现它能致癌而禁止使用。

下列溶剂中不能溶解该化合物的是

AH2OBCH3OHCCHCl3DCH3CH2CH2CH2CH2CH3

.有一种称为“摇头九”的毒品己从国外流入我国某些城市,服食后会使人出现食欲减退,血压升高,飘飘然的幻觉等症状,对人体有很大伤害,必须予以缉查和打击。

己知这毒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37%,它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A

B

C

D

.甲酰胺的氮原子上两个氢原子都被甲基取代后所得到的产物称为N,N-二甲基甲酰胺,简称为DMF,是现在常用的溶剂。

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分子量,只有一个跟其它3个不同,它是

ADMFB丙酸C乙醛酸D乙醚

.化合物C2H8N2中N与N不直接相连,则该化合物的可能结构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2002年9月14日南京汤山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投毒案,犯罪分子在食品中投入了毒鼠剂——毒鼠强,导致多人中毒死亡;已知毒鼠强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有关毒鼠强(化学名:

四亚甲基二硫四胺)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毒鼠强属于无机物B毒鼠强属于烃

C毒鼠强分子内含SO2分子,因而具有毒性D毒鼠强的分子式为C4H8N4S2O4

.2-氨基-5-硝基苯甲醚俗称红色基B,主要用于棉纤维织物的染色,也用于制金黄、枣红、黑等有机颜料,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若分子式与红色基B相同,且氨基(-NH2)与硝基(-NO2)直接连在苯环上并呈对位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包括红色基B)可能为

A2种B4种C6种D10种

.2-氨基-5-硝基苯甲醚俗称红色基B,主要用于棉纤维织物的染色,也用于制金黄、枣红、黑等有机颜料。

若分子式与红色基B相同,且氨基与硝基直接连在苯环上并呈对位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包括红色基B)可能为

A2种B4种C6种D10种

.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就食用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可能诱发癌症向消费者发出警告。

我国也已开始追查含苏丹红色素的食品。

所谓“苏丹红一号”实际上一般称为“苏丹一号”,是一种黄溶剂染料,按化学染料分类称为溶剂黄14(C.L.Solvent,Yellow14),分子式为C16H12N2O,其化学结构属偶氮类染料。

有关苏丹红一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苏丹红一号在食品中能起到增色的作用,可在辣椒酱中用作添加剂

B苏丹红一号的摩尔质量为248

C苏丹红一号可用于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

D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危害较大,因此应全面禁止使用。

.某苏丹红属于偶氮系列化工合成染色剂,主要应用于蜡、油彩、汽油等产品,我国禁止苏丹红染料应用于食品生产。

已知苏丹红系列的结构简式如下:

苏丹红Ⅰ苏丹红Ⅱ

苏丹红Ⅲ苏丹红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都极易溶于水B苏丹红Ⅰ和苏丹红Ⅱ互为同系物

C苏丹红Ⅲ和苏丹红Ⅳ互为同分异构体D苏丹红Ⅰ的化学式为C16H11N2O

.化学工作者一直关注食品安全,发现有人将工业染料“苏丹红1号”非法用作食用色素。

苏丹红是一系列人工合成染料,其中“苏丹红4号”的结构式如下:

下列关于“苏丹红4号”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属于芳香烃衍生物

C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属于甲苯同系物

.苏丹一号是一种工业染色剂,结构式为:

(简称X),在食品中添加后进入人体会产生有致癌可能的有毒物质苯胺,结构式为:

-NH2(简称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苏丹一号的分子式为Cl6H12NO2B苏丹一号能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

CX→Y的转化是氧化反应DX→Y的转化是还原反应

.苏丹红是很多国家禁止用于食品生产的合成色素。

结构简式如右图。

关于苏丹红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含一个苯环和一个萘环B属于芳香烃

C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D能溶于苯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5年2月23日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检部门加强对含有苏丹红(一号)食品的检验监管,严防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进入中国市场。

苏丹红(一号)是一种红色染料,用于为溶剂、油、蜡、油增色以及鞋、地板等的增光。

有关研究表明,苏丹红(一号)具有致癌性,中国和欧盟都禁止其用于食品生产。

苏丹红的结构如右图,则其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①易溶于水②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③具有很弱的酸性,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④能发生加成反应⑤能发生消去反应

A②④B②③C①⑤D①④

.2005年3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联合发生警告,油煎和烘烤的食品中含有浓度严重超标的丙烯酰胺(CH2=CHCONH2,简称丙毒),它是一种二级致癌物质。

下列有关丙毒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烯酰胺能使溴水褪色

B丙烯酰胺分子内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C丙烯酰胺属于一种氨基酸

D丙烯酰胺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生成CH2=CHCOOH和NH3

.在C3H9N中,N原子以三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接,它具有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A1B2C3D4

.据2006年11月12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北京市场上销售的一部分标称是白洋淀特产的“红心鸭蛋”含偶氰染料“苏丹红Ⅳ号”。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其列为二类致癌物。

“苏丹红Ⅳ号”的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苏丹红Ⅳ号”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烃B属于甲苯同系物

C化学性质跟苯完全相同D能发生加成反应

.绿色化学己成为当前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旨在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而常温离子液体(ionicliquid)(也有称常温熔融盐)以其优异的理化特性最有可能使上述理想变为现实。

1914年报道的第一种离子液体硝酸乙基铵〔(C2H5NH3)NO3〕离子液体其熔点为12℃。

已知C2H5NH2结合质子的能力比NH3略强,下列有关硝酸乙基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液体可以作为电池的电解质

B硝酸乙基铵水溶液呈碱性

C硝酸乙基铵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或表示为:

C2H5NH3++H2O=C2H5NH2+H3O+

D相同温度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乙基铵溶液和硝酸铵溶液前者的pH值小

.2002年瑞典科学家发现,某些高温油炸食品中含有一定量的CH2=CH-CO-NH2(丙烯酰胺)。

食品中过量的丙烯酰胺可能引起令人不安的食品安全问题。

关于丙烯酰胺有下列叙述:

①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③只有4种同分异构体④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绿色化学己成为当前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旨在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而常温离子液体(ionicliquid)(也有称常温熔融盐)以其优异的理化特性最有可能使上述理想变为现实。

1914年报道的第一种离子液体硝酸乙基铵〔(C2H5NH3)NO3〕离子液体其熔点为12℃。

已知C2H5NH2结合质子的能力比NH3略强,下列有关硝酸乙基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液体可以作为电池的电解质

B硝酸乙基铵水溶液呈碱性

C硝酸乙基铵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或表示为:

C2H5NH3++H2O=C2H5NH2+H3O+

D相同温度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乙基铵溶液和硝酸铵溶液前者的pH值小

.已知-NH2连在苯环上显碱性,-CONH2连在苯环上显中性。

现有分子式为C7H7O2N的有机物分子结构中有一个苯环和互为对位的两个侧链,试写出该分子式对应的符合下列条件的四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甲:

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乙:

只有酸性

丙:

既无酸性,又无碱性

丁:

只有碱性

.已知-NH2连在苯环上显碱性,-

-NH2连在苯环上显中性;分子式为C7H7NO2的有机物中,其分子结构中有一个苯环,两个侧链,试写出四种同分异构体A、B、C、D。

具体要求:

A既有酸性又有碱性,B只有酸性,C只有碱性,D显中性(均写任意一种)

.-NH2连在苯环上称为苯胺(

-NH2),弱碱性,易氧化,可由硝基苯还原得到,-COOH连在苯环上称苯甲酸,弱酸性,不易被还原,可由甲苯氧化得到,据此,写出下列步骤中A、B、C、D的结构简式:

试剂和条件均已略去。

(1)A~D的结构简式是:

ABCD

(2)B→C的反应类型是:

.2002年,南京发生了特大投毒案,经分析研究发现,死者的肠胃中残存了一种名叫“毒鼠强”的化学物质A。

元素分析发现:

含C:

20%、S:

26.7%、O:

26.7%、N:

23.3%。

已知一个A分子中有两个硫原子。

(1)试确定A的化学式。

(2)A分子中所有相同元素的化学环境相同,且氢原子连接在碳原子上。

试画出A分子的结构式。

(3)若在碳原子上发生取代,问一卤代物、二卤代物和三卤代物各有、、

种。

.毒品冰毒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只含有碳、氢、氮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50,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分数之和为90.6%。

请按要求填空:

(1)冰毒的摩尔质量为,分子式为。

(2)冰毒的同分异构体有很多,写出同时符合下列三项要求的冰毒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三种)。

①苯环上只含有两个相邻的取代基

②分子中含有氨基(—NH2)

③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CH3)

、、。

.含有氨基(-NH2)的化合物通常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如R-NH2+HCl→R-NH2·HCl(R代表烷基、苯基等)。

现有两种化合物A和B,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已知:

①它们都是对位二取代苯;②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137;③A既能被NaOH溶液中和,又可以跟盐酸成盐,但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既不能被NaOH溶液中和,也不能跟盐酸成盐;④它们的组成元素只可能是C、H、O、N、Cl中的几种。

请按要求填空:

(1)A和B的分子式是。

(2)A的结构简式是;B的结构简式是。

.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1)①的反应条件是。

②的反应类型是。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苯佐卡因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NH2直接连在苯环上,分子结构中含有-COOR官能团,且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的同分异构体共有六种,除苯佐卡因外,其中两种的结构简式是:

CH3CH2COO-

-NH2、HCOOCH2CH2-

-NH2。

则剩余三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2005年2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出紧通知,要求各地质检部门加强对含有“苏丹红1号”食品的检验监督。

“苏丹红一号”属偶氮类化工原料,主要用于某些物质的增色和增光,但食用后会较强致癌。

现有如下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和D、E的结构简式:

ADE

(2)苯→B、F→G的反应类型:

(3)写出化学反应式

3分子F加成→苯

G→H:

(4)分子结构与苏丹红一号相似,分子式也相同,仅为羟基在环上取代位置不同,该分子同分异构体有种(不包括苏丹红一号)。

.“苏丹红”属于偶氮类化工染色剂,由于具有染红其他食品的功能且价格低廉,被不法商家添加到食品中去,人食用后,有较强的致癌性。

“苏丹红”共有四种变体,分别为“苏丹红1号”、“苏丹红2号”、“苏丹红3号”和“苏丹红4号”。

2005年3月15日肯德基等食品中被查出的是“苏丹红1号”,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列为第三类可致癌物质,“苏丹红1号”的化学名称为1-苯基偶氮-2-萘酚,结构为:

工业生产“苏丹红1号”是通过苯胺在盐酸中与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生成重氮苯盐酸(

-N=N-Cl),然后与2-萘酚偶合(“—N=N—”与一价烃基相连)而成。

测定食品中是否含有“苏丹红1号”,可以经乙腈(C2H5CN)提取后,过滤,滤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以波长可变的紫外-可见光度检测器定性与定量检验。

大致需要经过四个步骤:

采样(采取待检验样品)→“前处理”[将颗粒放在均质机里打匀,用乙腈(C2H5CN)提取后,过滤]→“初筛”(将样品放入筛的仪器中检验)→“确认”(将标准样品和检验样品放在液相色谱仪中进行结构分析。

为了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工作人员还要经过质谱仪最后复筛步骤,才能确认疑似样品是不是“真凶”)。

请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回答:

(1)“苏丹红1号”的分子式为。

(2)“苏丹红1号”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最多有个。

(3)根据题意及所学过的知识判断“苏丹红1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填序号)。

A易溶于水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

D酯化反应E能与碱液反应

(4)有关“苏丹红1号”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填序号)。

A苏丹红1号是芳香族化合物

B苏丹红1号属于分子晶体,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C苏丹红1号与氢气反应时,最多消耗9mol氢气

D苏丹红1号能与FeCl3溶液作用,溶液呈紫色

(5)写出重氮苯盐酸与2-萘酚偶合生产“苏丹红1号”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属于反应。

.国家质检总局4月5日宣布,在对全国18个省、市、区可能含有苏丹红的食品展开专项检查后发现,30家生产企业的88种食品及添加剂含有苏丹红。

“苏丹红(一号)”型色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红色染料,化学成分中含有“偶氮苯”,当“偶氮苯”被降解后,就会产生致癌物“苯胺”。

有研究表明,苏丹红可能使老鼠、兔子患癌症,也可能造成人体肝脏细胞的DNA突变,我国及许多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

(1)对位上有-C4H9的苯胺可能有4个异构体,它们是。

(2)

-NH2的水溶液呈碱性,试解释原因。

(3)

-NH2同苯酚一样易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且生成物也为白色沉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苯胺的重要性质是用来制取有机合成中的重要物质

-N2Cl,该物质具有氧化性,可在碱性条件下将甲醛氧化,本身生成苯及氮气,完成下列方程式:

-N2Cl+HCHO+NaOH→

(5)

-N2Cl可与苯发生偶联反应生成偶氮苯,该反应方程式为

,属于反应。

(6)已知肼(H2N—NH2)和甲胺(CH3—NH2)都是含18个电子的分子。

分析肼和甲胺的结构特点并从中受到启发,写出与其具有相同电子数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至少写两个)。

(7)“苏丹红”风波尚未平息,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又联合发出警告,含有致癌毒素——丙烯酰胺化合物(简称丙毒)的食品会严重危害人的健康,特别是“洋快餐”的多种食物中均含有大量丙毒。

已知丙烯酰胺(CH2=CHCONH2)在强碱液中发生水解,写出水解的反应方程式。

(8)在工业上丙烯酰胺可用来合成凝结剂—聚丙烯酰胺,是一种—线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其衍生物可以用作有效的絮凝剂、增稠剂、纸张增强剂和减阻剂等,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造纸、石油、煤炭、地质和建筑等行业。

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

.苏丹红一号(sudanⅠ)是一种偶氮染料,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它是由苯胺和2-萘酚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苏丹红一号)(苯胺)(2-萘酚)

(提示:

可表示为

(A)(B)(C)(D)

(1)苏丹红一号的化学式(分子式)为

(2)在下面化合物(A)~(D)中,与2-萘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填字母代号)。

(3)上述化合物(C)含有的官能团是

(4)在适当的条件下,2-萘酚经反应可得到芳香化合物E(C8H6O4),1molE与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放出二氧化碳44.8L(标准状况),E与溴在有催化剂存在时反应只能生成两种一溴代物,两种一溴代物的结构简式分别是,E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若将E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以生成一个化学式(分子式)为C12H14O4的新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是。

.有机物A仅含有C、H、N三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00,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85%。

(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取整数值)。

(2)写出A的所有可能的分子式。

(3)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是芳香烃B可能是芳香族化合物

C晶体的熔点可能很高D分子结构中可能只含有单键

.2002年,南京发生了特大投毒案。

经分析研究发现,死者的肠胃中残存了一种名叫“鼠毒强”的化学物质A:

元素分析发现:

含C20%,S26.7%,O26.7%,N23.3%。

已知一个A分子中有两个硫原子。

(1)试确定A化学式。

(2)A分子中所有相同元素的化学环境相同。

试画出A分子的结构式。

(3)给A命名。

(4)若在碳原子上发生取代,问一卤代物、二卤代物和三卤代物各有几种?

B组

.K粉,医学上称氯胺酮,属于静脉全麻药品,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赖性。

因其物理形状通常为白色粉末,故称“K”粉。

目前,该药物已被我国药检部门列为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粉的化学式为C13H10NOCl2

B1mol“K”粉在一定条件下可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K”粉分子中至少有6个C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K”粉不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1)由2个C原子、1个O原子、1个N原子和若干个H原子组成的共价化合物,H的原子数目最多为个,试写出其中一例的结构简式。

(2)若某共价化合物分子只含有C、N、H三种元素,且以n(C)和n(N)分别表示C和N的原子数目,则H原子数目最多等于。

(3)若某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只含有C、N、O、H四种元素,且以n(C),n(N)和n(O)分别表示C、N和O的原子数目,则H原子数目最多等于。

.DFPP是一种易溶的和在空气中稳定的有机电子受体,被用于制备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有机场效应管等器件。

DFPP的实验式是C18H4NO2F5,属于二酰亚胺类化合物,是一个平面型对称分子,经检测分子中只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氢;A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得到对称的芳香羧酸A(三种元素)和胺类化合物B(四种元素)

(1)写出DFPP的化学式;

(2)画出DFPP的结构简式:

(3)画出DFPP的水解反应方程式。

.化学药品的乌洛品是一种含氮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0H6N4,它的分子空间结构如右图所示。

请在右图上用“○”注明氮原子,用“●”注明碳原子,并指出其分子中最小的环由①个原子构成,共有②_____个这样的环状结构。

.硫酸可以生成由氮原子直接相连于硫原子的一系列衍生物,试写出由硫酸经取代、消去、加成等反应合成三硫酰亚胺(如右下图所示)的反应方程式。

①A+热→B(C9H15N);②B+CH3I,然后Ag2O→C(C10H19ON);

③C+热→D(C10H17N);④D+CH3I,然后Ag2O、加热→E(C8H10);

⑤E+Br2→F(C8H10Br2);⑥F+2(CH3)2NH→G(C12H22N2)

⑦G+CH3I,然后Ag2O,再加热→H(C8H8)

请写出化合物A到H的结构简式:

.绝大多数有机卤化物有较强的毒性。

4—氨基二苯胺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品,传统的合成方法是:

最近,美国Monsanto公司开发了利用亲核置换氢合成4—氨基二苯胺的新方法:

(1)条件1为;条件2为。

(2)写出方框内未知物质的结构简式:

A;B;C;D;E。

(3)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评价新方法比传统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

(1);

(2)。

.有一固体化合物A(C14H12NOCl),与6mol/L盐酸回流可得到两个物质B(C7H5O2Cl)和C(C7H10NCl)。

B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C与NaOH反应后,再和HNO2作用得黄色油状物,与苯磺酰氯反应生成不溶于碱的沉淀。

当C与过量CH3Cl加热反应时,得一带有芳环的季铵盐。

推出A、B、C的可能结构式。

.N-甲酰基化合物是有用的精细化工产品和中间体,其中许多可用作药物,如一些抗惊厥、镇痛、调节人体内分泌的药品,还可用在农业上做杀虫剂、除草剂等。

液态的酰胺类物质本身还是优良的溶剂。

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可以合成得到一些有用的、高纯度的甲酰基化合物。

在合成一系列的甲酰基化合物时,发现许多胺类化合物容易与甲酸反应,形成N-甲酰基化合物,控制此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胺的pKb要与甲酸的pKa相匹配。

当胺中有多个NH2官能团时,其反应行为就有很大的不同。

选择乙二胺、肼和邻苯二胺三种物质为例,与甲酸的反应。

(1)实验结果表明:

乙二胺与甲酸反应时,不管摩尔比是1︰1还是1︰2都会得到二甲酰化的产物。

乙二胺的pKb1(6.85)可以与甲酸的pKa(3.77)相匹配,能够进行成盐、脱水,生成单甲酰化产物。

虽然乙二胺的pKb2(9.93)较高,但是当生成单甲酰化产物后,另一个N原子的亲核性却提高了,继续进行反应,第II步反应比第I步反应快,因而最终得到的是二甲酰化产物。

你能解释其中原因吗?

请用结构简式和箭头表示这个过程。

(2)肼(NH2-NH2)与甲酸的反应,投料比甲酸:

肼为2︰1会得到很好的双酰化的结果,如果是1︰1则得到混合物。

我们把1︰1的肼与甲酸室温反应得到固体物质盐通过核磁共振的检测,在13CNMR谱图中,δCO值为172.58,与HCOO-Li的δCO值接近(172.1),可以初步证明该羰基是以羧酸负离子的形式存在,同样的,把1︰2的肼与甲酸室温反应得到固体物质盐进行核磁共振的检测,在1HNMR谱图中7.67,7.19中有2个峰,比例为3︰1,是HCOO-NH3+NH3+HCOO-中氨基上的氢和与羰基碳相连的氢的比例。

提出怎样的反应历程可解释这一现象?

肼与甲酸的反应同乙二胺与甲酸的反应性之所以不同,是因为NH2-NH2的碱性非常强,造成……

(3)邻苯二胺与甲酸反应,不论摩尔比是1︰1还是1︰2只与一分子的甲酸反应。

并且产物是经两步脱水,得到苯并咪唑。

这也是一种制备苯并咪唑的方法。

这一性质在药物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

合成路线如下:

+HCOOH

A

B

C

ⅠⅡⅢ

其中Ⅱ步骤也是脱水形成稳定的五元环,原因是

写出A、B、C的结构简式:

.为进行水的电解,设计了一个电路。

电路中有一个伏特计、铂电极和一个由10个干电地连在一起的电池组。

每一个干电池的电压是1.5V,内电阻为0.4Ω,伏特计的电阻是0.5Ω,电池组的极化电压为1.5V。

电流通过电解液8小时56分7秒,由此得到的氢气和另一种物质作用合成一种气态物质A,A经过电化学氧化,由氧化物转变为物质B。

用物质B可制备C,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