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苏教版必修3生态系统的稳态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6337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苏教版必修3生态系统的稳态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苏教版必修3生态系统的稳态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苏教版必修3生态系统的稳态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苏教版必修3生态系统的稳态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苏教版必修3生态系统的稳态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苏教版必修3生态系统的稳态单元测试.docx

《学年苏教版必修3生态系统的稳态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苏教版必修3生态系统的稳态单元测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苏教版必修3生态系统的稳态单元测试.docx

学年苏教版必修3生态系统的稳态单元测试

生态系统的稳态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环境因素对生物具有限制和影响作用,下表是对分布在甲、乙、丙三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的身体测量结果(单位:

mm)。

下列关于该动物体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地区

长度

甲地区

乙地区

丙地区

体长

395

460

540

耳长

125

108

90

尾长

115

90

80

A.对该种动物的体型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温度

B.该种动物的体型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C.该种动物的体型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D.该种动物的体型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C

【解析】动物的体形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紫金山上所有中华虎凤蝶的幼虫、蛹和成虫②江心洲的全部生物③玄武湖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④将军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①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

种群:

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群落:

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生态系统:

由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构成。

3.农民在农田除草、灭虫的目的主要是调整(  )

A.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B.群落的自然演替方向

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农民除草、灭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即调整了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故选D。

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的物质,严重影响人们健康。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颗粒物如硅尘入肺可能会导致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破裂,释放水解酶破坏细胞结构

B.PM2.5超标的空气使过敏病人发病时,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

C.PM2.5含量过高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D.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其pH呈酸性

【答案】D

【解析】颗粒物如硅尘入肺可能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导致溶酶体膜破裂,释放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细胞器而破坏细胞结构,A项正确;PM2.5超标的空气使过敏病人发病时,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则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B项正确;PM2.5含量过高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C项正确;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会导致其pH呈酸性,因为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内环境稳态和生态系统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本题用到的生物学知识有:

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pH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比如H2CO3/NaHCO3;体液免疫过程中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经一系列的分化、增殖成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进入体液而形成的特异性免疫。

5.如图为某食物网,则下列正确的叙述有(  )

A.图中共有7条食物链

B.图中成分加上细菌、真菌即为生物群落

C.若能量传递效率为20%,D每增重1g,则A被消耗25g

D.当E减少时,短期内H的数量将保持稳定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

此食物网中共有六条食物链,A项错误;图中的A为生产者,其余的成分为消费者,再加上分解者才能构成生物群落,而细菌、真菌只是分解者中的一部分,B项错误;若能量传递效率为20%,根据D占据的位置,处于5条食物链,因D所摄取的各种生物量不确定,所以不能确定A的被消耗量,C项错误;当E减少时,短期内A的数量将增加,G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进而引起H的数量增加,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6.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⑥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只狐捕食一只兔,狐获得的能量只能是兔所同化能量的10~20%

B、⑤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此生态系统中,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此处的“营养级”是指种群,而不是个体,因此一只狐捕食一只兔,狐获得的能量不一定是兔所同化能量的10~20%,A项错误;⑤即兔子粪便中的能量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B项错误;图中①代表的是兔同化的总能量,②代表的是狐同化的总能量,则②/①的值代表兔→狐的能量传递效率,C项错误;③和④分别表示草和兔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分别属于草和兔子同化量的一部分,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7.下图表示某水塘一条食物链(硅藻→虾→小鱼)中各生物在不间深度的分布状况曲线。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物种表示小鱼,该种群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含能量最少

B.物种A比物种B和物种C的丰富度大

C.物种B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C的数量会增加

D.碳元素在物种A→物种B→物种C中的传递性是有机物,其传递是单向的

【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判断物种A是硅藻,物种B是虾,物种C是小鱼.可构成食物链为硅藻→虾→小鱼,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小鱼的能量最少,A正确;物种A、物种B和物种C的丰富度无法比较,B错误;结合图中的信息,可知若物种B的数量突增,C的食物增加,在短时间内其数量也会增加,C正确;捕食关系是不可逆转的,因此碳元素在物种A→物种B→物种C中的传递性是有机物,其传递是单向的,D正确。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的数量变动;生态系统的功能

8.右下图是某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甲和戊

B.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多

C.若甲种群数量下降,丙种群数量也会下降

D.丁和辛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

【答案】B

【解析】略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生物学角度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答案】A

【解析】一般来说,与森林相比,草原营养结构简单,生物成分较少,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而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此诗句正是反映了草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10.下表是有机物从植物传递到植食动物鳞翅目幼虫过程中能量流动的情况,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项目

被鳞翅目幼虫

吃掉的植物

鳞翅目幼虫粪

便中含有的能

鳞翅目幼虫呼

吸消耗的能量

用于鳞翅目幼

虫生长的能量

能量

(J)

419

209.5

146.65

62.85

 

A.鳞翅目幼虫摄入419J的能量至少需要第一营养级同化1047.5J的能量

B.食物中的能量只有15%用于幼虫自身的生长

C.鳞翅目幼虫从第一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有一部分以呼吸热的形式散失,这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可循环的原因之一

D.某一最高营养级消费者与其相邻的一低营养级消费者相比,能够获得的能量较少

【答案】D

【解析】鳞翅目幼虫的同化能=摄入能-粪便能=419-209.5=209.5,至少需要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应该按能量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所以至少需要第一营养级同化能量为209.5÷20%=1047.5J,A正确;用于幼虫自身的生长能量为62.85,占食物中的能量比例为62.85÷419.00×100%=15%,B正确;鳞翅目幼虫从第一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有一部分以呼吸热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不可能循环的,而且是单向流动,C正确;

某一只最高营养级消费者与一只低营养级消费者相比,也可能会得到低营养级的大部分能量,D错误。

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不正确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B.蜜蜂跳舞是一种典型的物理信息

C.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蜜蜂跳舞是一种典型的行为信息。

12.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蒸腾作用

B.甲是生产者,丁是三级消费者

C.③④⑤表示捕食关系

D.⑥表示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图中甲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说明甲是生产者,为绿色植物;乙是初级消费者;丙是次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甲乙丙都有前头指向丁,丁最可能是分解者,故B项错误;结合前面分析可知,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A项错误;③④表示捕食关系,⑤表示丙的排泄物、遗体残骸等被分解者丁利用,C项错误;⑥表示分解者丁的呼吸作用,D项正确。

13.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②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③蛇处于多个不同营养级 

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⑤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总能量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

C.②③⑤D.②④⑤

【答案】B

【解析】图中只有生产者与消费者,没有分解者,不能构成生物群落,①错误;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大麦→蝗虫→青蛙→蛇,大麦→蝗虫→蜘蛛→青蛙→蛇,狗尾草→蝗虫→青蛙→蛇,狗尾草→蝗虫→蜘蛛→青蛙→蛇,②正确;蛇处于第四与第五共2个不同的营养级,③错误;在该生态系统中,青蛙捕食蜘蛛,青蛙和蜘蛛之间属于捕食关系,同时青蛙和蜘蛛都以蝗虫为食物,两者之间有属于竞争关系,④正确;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蝗虫可利用的总能量,⑤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名师点睛】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4、关系:

14.生物与环境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对不同纬度的企鹅进行了比较(如下图),影响企鹅体型、高度差异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A.光照的长短B.食物的供应

C.温度的高低D.与其他物种的竞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维度不同主要是影响的是温度,故影响其高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的高低,故C正确。

光照的长短主要影响植物,故A错误。

食物的供应也会影响但不是该图中显示的主要因素,故B错误。

与其他物种的竞争也不是主要因素,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种群特征主要因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15.在生态系统中,以朽木、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为营养的蕈类、粪金龟子、蚯蚓等生物为()

A、生产者B、一级消费者C、分解者D、二级消费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以朽木、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为营养的蕈类、粪金龟子、蚯蚓等生物属于营腐生的生物,将其中的营养分解。

故属于分解者。

考点:

生态系统的成分

点评:

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些特例的掌握。

适于新授课时使用。

16.下列属于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的有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骸、残枝败叶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昔、第二营养级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含氮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无机环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属于能量流动功能,①正确;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这里分析的是营养结构,不是生态系统的功能,②错误;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属于信息传递功能中的行为信息,③正确;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属于物质循环功能,④正确。

故选B。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功能

17.2011年时代周刊报报道“物种减少威胁人类健康”。

文中指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有利于

病毒的传播”。

关于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下列叙述合理

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节

B.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禁止一切对野生资源的利用活动

C.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D.在近两年大规模发生的美国白蛾虫害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引入适当的害虫天敌,进行生态防治

【答案】D

【解析】略

18.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A.AB.BC.CD.D

【答案】A

【解析】如该图代表碳元素的流向,甲、丙都指向乙,乙为CO2库,生产者光合作用能固定CO2,所以丙为生产者,甲为消费者,丙到甲的箭头为(CH2O);A正确;如该图代表内环境成分中,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且淋巴只能进入血浆,所以乙为血浆,丙为组织液,甲为淋巴;B错误;如该图代表能量流动,能量流动为单向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量都可流向分解者,所以丙不可能是分解者,也不可能有相互流动;C错误;如该图代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释放相应激素,所以丙为甲状腺,D错误。

19.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化学元素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C.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利用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物质循环的实质为元素在生物圈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中反复出现、循环利用的过程,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物质是循环利用的,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循环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同化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经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净光合速率为零时,蓝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主要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是碳反应中将CO2合成糖类的能源物质

D.用H218O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后可在其产生的糖类和氧气中检测到18O

【答案】B

【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项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B项错误;在碳反应过程中,CO2被固定后形成的一些三碳化合物(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接受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释放出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最终形成糖类等富含稳定化学能的有机物,故C项正确;用H2180培养小球藻,H2180在光反应中经水的光解生成1802。

H2180还可参与小球藻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C18O2,后者再经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生成含180的糖类,故D项正确。

【点睛】

本题的难点是D选项,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联系,否则很容易出现简单地想象成“H2O中的O经光反应生成O2,后者再经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变成H2O中的O”的错误。

21.(2015秋•遂宁期末)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可以成为家畜的饲料和人的食物,家畜也能成为人的食物,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和家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而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分解者.

解:

A、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中的能量,即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A正确;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B正确;

C、沼液和沼渣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但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C错误;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分解者,D正确.

故选:

C.

考点:

生态农业工程.

22.下列事实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的是

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D.控制人口增长,同时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答案】A

【解析】持续发展的观点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但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23.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

C.生物的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

D.湿地的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D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三个方面:

①直接价值:

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②间接价值:

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③潜在价值:

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湿地的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

故本题选D。

24.下列有关生物概念图中,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

25.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是指

A.生物圈中的所有动物和植物

B.生物圈中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C.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

D.除人类以外的所有生物

【答案】C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这其中的生物群落是该生物圈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即所有的生物,C正确,A、B、D错误。

二、非选择题

26.(9分)根据右侧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上看,过程③主要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①是,除此之外,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中,还可通过进入生物群落。

碳主要以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3)参与过程④的生物它们与同区域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

(4)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的流动,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因而能量流动具有

(2分)的特点。

若图中②的种群及相互间关系如图所示,设E种群的含碳量为5.8ⅹ109kg,B种群的含碳量为1.3ⅹ108kg,则A种群的含碳量至少是。

【答案】

(9分)

(1)线粒体

(2)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CO2

(3)生物群落

(4)热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分)4.5ⅹ107kg(2分)

【解析】略

27.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乙的同化量为80000KJ·m-2·a-1。

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2为丙中四种生物的同化量。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丁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C灭绝,而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其大小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_。

(3)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

【答案】分解者乙(含碳)有机物CO2一定的自我调节生态系统的成分及营养结构15%间接

【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

图1中,甲是二氧化碳库,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①是碳元素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②是生产者以有机物的形式将碳元素传递给分解者,③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进入甲。

图2中,A是植食性动物,B、C是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D是以B、C为食的肉食性动物。

(1)据图分析,丁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乙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②是生产者以有机物的形式将碳元素传递给分解者,③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进入甲。

(2)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生物C灭绝,而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生态系统的成分及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决定了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3)图2中,A是第二营养级,其同化能为8000,B、C是第三营养级,同化能为600+600=1200,所以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200÷8000×100%=15%。

(4)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甲乙丙丁之间的故选,判断它们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类型,根据柱状图判断四种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

28.下图表示池塘生态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人占第____________营养级。

(2)该生态系统的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分解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两大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4)池塘中不同鱼类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结构。

【答案】

(1)8二、三、四

(2)鲤鱼、人细菌

(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两空顺序可换)

(4)垂直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生产者有藻类、水草、空心菜和苜蓿草,根据剪头方向,可知共有8条食物链,且人占有第二、三、四营养级。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