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研真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5938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理工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研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昆明理工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研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昆明理工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研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昆明理工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研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昆明理工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研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明理工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研真题.docx

《昆明理工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研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理工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研真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昆明理工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研真题.docx

昆明理工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研真题

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

825考试科目名称: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试题适用招生专业:

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4分)

1.固体废物:

2.破碎比:

3.磁流体:

4.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分析:

5.热值:

6.堆肥化:

7.高炉矿渣的碱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国1998年7月1日实施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规定了()类危险废物。

A.27B.37C.47D.57

2.高炉渣是()过程中排出的废物。

A.炼钢 B.制纯碱C.制硫酸D.冶炼生铁

3.低温破碎的原理是利用固体废物()的性质。

A.低温软化B.低温硬化

C.低温脆化D.低温熔化

4.有机物厌氧发酵依次经历()阶段。

A.液化、产甲烷和产酸 B.产酸、液化和产甲烷

C.产甲烷、产酸和液化D.液化、产酸和产甲烷

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5.以下关于等降比(e)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e>5,属极易重选的物料,除极细(<10~5微米)细泥外,各个粒度的物料都可用重选法选别

B.2.5<e<5,属易选物料,按目前重选技术水平,有效选别粒度下限有可能达到19μm,但37~19μm级的选别效率也较低

C.1.5<e<1.75,属较难选物料,重选的有效选别粒度下限一般为0.5mm左右

D.e<1.25的属极难选的物料,宜采用重选法选别

6.下列常见筛分设备筛面筛分效率排序正确的是:

()

A.编织筛网<冲孔筛面<棒条筛面

B.棒条筛面<冲孔筛面<编织筛网

C.冲孔筛面<棒条筛面<编织筛网

D.冲孔筛面<棒条筛面<编织筛网

7.固体废物的微生物处理对象为:

()

A.仅限于有机固体废物

B.仅限于生活垃圾

C.仅限于生活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等有机固体废物

D.可以是有机固体废物,亦可以是无机固体废物

8.一般情况下,废塑料的热解反应温度越(),气态的(低级的)碳氢化合物的比例越高,液态和固态的产物比例越低。

A.低B.高C.稳定D.变化剧烈

9.一下成分中,在厌氧发酵过程中最难以生物降解的是:

()

A.淀粉B.脂肪C.蛋白质D.纤维素

10.某黄磷厂生产1t黄磷需要磷矿石9.339t、焦碳1.551t、硅石1.557t,除得到0.356t的副产品磷铁外,还产生2.824t气体和0.135t粉尘,其余均以废渣形式排出。

求黄磷的产渣率。

()

A.黄磷的产渣率为18.132吨/吨(产品)

B.黄磷的产渣率为15.132吨/吨(产品)

C.黄磷的产渣率为8.132吨/吨(产品)

D.黄磷的产渣率为4.132吨/吨(产品)

11.垃圾卫生填埋场分单元填埋时,每天的覆盖土厚度大约在()为宜。

A.40~75cmB.90~120cmC.15~30cmD.5~10cm

12.垃圾填埋气中甲烷体积分数一般为()

A.45%~60%B.65%~80%C.80%~90%D.超过90%

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13.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层的渗透系数要求()

A.K≤10-7cm/sB.K≤10-8cm/sC.K≤10-9cm/sD.K≤10-10cm/s

14.磷石膏的主要成分是()

A.硅酸钙B.硫酸钙C.磷酸钙D.氢氧化钙

15.硫铁矿经氧化焙烧后,变成磁黄铁矿,磁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A.

B.

C.

D.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多选少选不得分)

1.2004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对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制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4月1日施行)予以修订通过,并于()开始实施。

A.2004年12月29日B.2005年1月1日

C.2005年4月1日D.2005年6月5日

2.以下哪类废物会形成病原体型污染:

()

A.尾矿B.医疗垃圾

C.赤泥D.铬渣

3.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中,主要控制参数为()。

A.焚烧温度   B.烟气停留时间

C.湍流度   D.过量空气率

4.我国上个世纪提出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三化原则",这"三化原则"的关系为:

()

A."无害化"是"资源化"的前提

B."资源化"是"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前提

C.今后一定时间内以“无害化”为主,“资源化”是发展方向

D.“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没有关系

5.以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相关法规中属日本颁布的有:

()

A.《1899年河流与港口法》

B.《综合环境对策保护法》

C.《废弃物处理及清扫法》

D.《促进再生资源利用法》

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6.下列标准中属于固体废物处置控制标准的有:

()

A.《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B.《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C.《城镇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D.《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7.以下属我国固体废物管理制度的有:

()

A.分类管理制度、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B.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防治设施的“三同时”制度

C.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

D.进口废物审批制度、危险废物行政代执行制度

E.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以及危险废物转移报告单制度

8.以下关于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叙述正确的有:

()

A.综合利用是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废物进入环境之前对其加以回收、利用,可大大减轻后续处理处置的负荷,事半而功倍。

B.焚烧处理减量化程度大、无害化效果好、可回收热能,但焚烧处理对技术要求较高、二次污染防治困难

C.世界各国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大都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D.目前常用的固体废物固化技术有沥青固化、玻璃固化、塑料固化等

9.以下影响堆肥化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

A.有机质含量、水分、通气量

B.温度、碳氮比、pH

C.有机质含量、水分、温度

D.碳氮比、温度、水分

10.固体废物压实的作用有:

()

A.缩小固体废物体积

B.便于废物的运输

C.固体废物压实没有意义

D.可使垃圾中COD、BOD大大降低

四、简答题(共31分)

1.固体废物有哪些处理方法?

(7分)

2.简要回答影响固体废物焚烧效果的主要因素。

(6分)

3.简要回答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垃圾生化降解过程。

(8分)

4.请从经济、技术、二次污染等角度比较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焚烧及堆肥化处理的特点。

(10分)

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五、计算题(共45分)

1.拟采用筛孔尺寸为1cm的筛分设备对500kg的固体废物进行筛选,得到筛下产品有400kg,已知500kg固体废物中含小于筛孔尺寸的成分占90%,计算理论上的筛分效率。

(8分)

2.有1000kg猪粪,从中称取10g样品,在105±2℃烘至恒重后的量为1.95g,

(1)求其总固体百分含量和总固体量;

(2)如将这些猪粪中的10g样品的总固体在550±20℃灼烧至恒重后重量为0.39g,求猪粪原料总固体中挥发性固体的百分含量。

(12分)

3.某住宅区生活垃圾量约250m3/周,拟用一垃圾车负责清运工作,实行改良操作法的拖曳容器系统清运。

已知该车集装容积为7m3/次,容积利用系数为0.67,垃圾车采用8小时工作制。

试求为及时清运该住宅区垃圾,每日和每周需出动清运多少次?

累积工作多少小时?

经调查已知:

平均运输时间为0.512h/次,容器装车时间为0.033h/次;容器放回原处时间为0.033h/次,卸车时间为0.022h/次,非生产时间占全部工时的25%。

(15分)

4.试计算在800℃的焚烧炉中焚烧氯苯,当DRE为99%的停留时间.(氯苯的A和E分别为:

A=1.34×1017;E=76600)。

(10分)

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

825考试科目名称: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试题适用招生专业:

083023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

考生答题须知

5.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6.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7.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8.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氯化焙烧:

2.浮选药剂:

3.粉煤灰活性:

4.微生物浸出:

5.跳汰分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破碎比表示()。

(A)固体废物压缩后体积减小的程度

(B)固体废物在破碎过程中粒度的减小倍数

(C)固体废物在破碎过程中粒度的减小量

(D)固体废物在压实操作中体积的减小量

2.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中,主要控制参数为()。

(A)垃圾成分、焚烧温度、烟气停留时间和炉型结构

(B)焚烧温度、烟气停留时间、混合程度和过量空气率

(C)烟气停留时间、废物粒度、空气过量系数和废物粒度

(D)废物热值、废物粒度、空气过量系数和废物粒度

3.污泥浓缩或机械脱水前的预处理是()。

(A)热处理(B)污泥调理(C)分选(D)压实

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4.炼铁高炉渣可用来制造水泥是因为其()。

(A)有火山灰活性(B)有较大比重(C)有较高含铁量(D)没有毒性

5.通常采用浓缩法去除的是污泥中的()。

(A)间隙水(B)毛细水(C)表面吸附水(D)内部结合水

6.()可用于有毒有害废物的处置。

(A)卫生土地填埋(B)安全土地填埋

(C)工业废物土地填埋(D)土地耕作

7.以下有关热解和焚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焚烧是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反应

(B)焚烧是吸热反应

(C)热解的主要产物是可燃的低分子化合物,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物质

(D)热解的主要产物是CO2和H2O

8.在下列物料中,电选时吸附在辊筒上的物料有()。

(A)铜(B)铝(C)玻璃(D)铁

9.填埋气体中最主要的两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和()。

(A)二氧化硫(B)甲烷(C)硫化氢(D)氨

10.废塑料、橡胶资源化的常用方法为()。

(A)填埋(B)固化(C)高温热解(D)好氧堆肥

11.下列固体废物固化方法中,不需要加热的是()。

(A)水泥固化(B)沥青固化(C)塑料固化(D)玻璃固化

12.医疗垃圾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处理。

(A)焚烧(B)填埋(C)堆肥(D)深井灌注

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13.下列不属于危险废物的是( )。

(A)医院垃圾(B)含重金属污泥

(C)酸和碱废物(D)生活垃圾

14.以下成分中,在厌氧发酵过程中最难以生物降解的是:

()。

(A)淀粉(B)脂肪

(C)蛋白质(D)纤维素

15.危险废物是指()。

(A)含有重金属的固体废物

(B)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C)具有致癌性的固体废物

(D)人们普遍认为危险的固体废物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多选少选不得分)

1.通常一个收运系统由哪几个阶段()。

(A)搬运贮存   (B)清运  (C)转运     (D)破碎、分选

2.危险废物通常具有()。

(A)急剧毒性(B)易燃性(C)反应性

(D)腐蚀性(E)浸出毒性(F)疾病传染性

3.我国现有的固体废物管理标准主要分为()。

(A)固体废物分类标准     (B)固体废物方法标准

(C)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D)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

4.固体废物焚烧的工艺系统包括:

()。

(A)前处理系统  (B)进料系统

(C)焚烧炉系统  (D)空气系统  

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E)烟气系统 (F)其它工艺系统(灰渣系统、废水处理系统、余热系统、发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

5.固体废物的物理特性一般指()。

(A)物理组成(B)粒径(C)含水率(D)容积密度

6.下列废物中,不适合压实处理的为()。

(A)生活垃圾(B)玻璃

(C)纸制品(D)弹性泡沫废物

7.影响水泥固化的因素主要有()。

(A)pH值(B)水、水泥和废物的量比

(C)凝固时间(D)添加剂

8.好氧堆肥的脱臭工序,主要是为了去除废气中的()等成分。

(A)甲基硫醇(B)CO2   (C)H2S

(D)NH3   (E)胺类

9.钢渣主要有综合利用途径包括()。

(A)钢渣返回冶金再用(B)做烧结熔剂

(C)作高炉熔剂(D)作化铁炉熔剂

10.重金属离子的稳定化技术主要有()。

(A)中和法(B)氧化还原法

(C)溶出法(D)化学沉淀法

(E)吸附法(F)离子交换法

四、简答题 (共30分)

1.固体废物破碎的目的是什么?

(10分)

2.简述浓缩脱水的目的和主要方法。

(7分)

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3.自然衰减型填埋场和封闭型填埋场两种填埋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7分)

4.什么是钢渣的碱度?

低碱度渣、中碱度渣和高碱度渣的碱度范围各是多少?

(6分)

五、计算题(45分)

1.稻草150kg,含碳素和氮素分别为42%和0.63%,野草200kg,含碳素和氮素分别为14%和0.54%,欲配合成碳氮比为25:

1的混合发酵原料,需加多少千克人粪?

人粪含碳素和氮素分别为2.5%和0.85%。

(6分)

2.某城市的生活垃圾填埋场面积为50万平方米,当地年平均日降雨量为5.2mm/d,试用经验公式计算垃圾滤液的平均日产生量。

(给定流出系数为0.5)(8分)

3.用一种成分为C31H50NO26的堆肥物料进行好氧堆肥,每1000kg堆料在完成堆肥化后仅剩下150kg,测定产品成分为C11H14NO4,试求每1000kg物料的理论需氧量。

(16分)

4.对人口为10万人的某服务区的生活垃圾进行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分类收集。

对收集后的不可燃垃圾进行破碎分选后,其中不可燃垃圾、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分别站40%、30%、30%。

焚烧残渣(可燃垃圾的10%)和不可燃垃圾(含分类收集及分选后的)进行填埋。

垃圾产生系数为1kg/人。

其中可燃垃圾0.7kg/人·天,不可燃垃圾0.3kg/人·天,填埋场垃圾压实密度900kg/m3。

求使用20年的垃圾填埋场的容量。

(15分)

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

827考试科目名称: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试题适用招生专业:

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

考生答题须知

9.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10.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11.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12.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4分)

1.危险废物:

2.等降颗粒:

3.磁流体:

4.捕收剂:

5.浸出速率:

6.热值:

7.垃圾渗滤液: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04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对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制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4月1日施行)予以修订通过,并于()开始实施。

A.2004年12月29日B.2005年1月1日

C.2005年4月1日D.2005年6月5日

2.城市生活垃圾的产污系数一般用每人每天的垃圾产生量来表示,下面给出的数据,哪一个更接近我国目前大中城市的实际垃圾产污系数()kg/(人·d)。

A.0.5-0.7B.0.7-1.5C.1.5-2.0D.2.0-2.5

3.下列固体废物固化处理方法中,不需要加热的是()。

A.玻璃固化B.沥青固化C.塑料固化D.水泥固化

4.以下有关热解和焚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焚烧是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反应

B.焚烧是吸热反应

C.热解是吸热反应,产物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物质

D.热解的主要产物是C02和H20

5.《巴塞尔公约》是关于()的公约。

A.臭氧层保护B.生物多样性C.危险废物D.温室气体减少

6.我国1998年7月1日实施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了47类危险废物,由于新的危险废物名录的发布,该危险废物名录已于()废止。

A.2006年5月1日B.2007年8月1日

C.2008年8月1日D.2009年12月1日

7.氟石膏的主要成分是()。

A.硅酸钙B.硫酸钙C.磷酸钙D.氢氧化钙

8.筛分是利用固体废物()性质的差异进行分选。

A.密度B.粒度C.磁性D.导电性

9.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层的渗透系数要求()。

A.K≤10-7cm/sB.K≤10-5cm/sC.K≤10-6cm/sD.K≤10-4cm/s

10.根据表示物料坚固性能的莫氏硬度法,金刚石的硬度为()级。

A.0级B.5级C.10级D.100级

11.一般破碎机的破碎比为()。

A.1~2B.3~30C.100~200D.40~400

12.下列常见筛分设备筛面筛分效率排序正确的是:

()。

A.编织筛网<冲孔筛面<棒条筛面B.棒条筛面<冲孔筛面<编织筛网

C.冲孔筛面<棒条筛面<编织筛网D.冲孔筛面<棒条筛面<编织筛网

13.固体废物的微生物处理对象为:

()。

A.仅限于有机固体废物

B.仅限于生活垃圾

C.仅限于生活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等有机固体废物

D.可以是有机固体废物,亦可以是无机固体废物

14.硫铁矿烧渣是()过程中排出的废物。

A.炼钢 B.制纯碱C.制硫酸D.冶炼生铁

15.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会生成二恶英类物质,其中毒性最大的是:

()。

A.1,4,7,8—四氯二苯并二恶英B.2,3,7,8—四氯二苯并二恶英

C.1,4,6,9—四氯二苯并二恶英D.1,2,3,7,8—五氯二苯并二恶英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多选少选不得分)

1.根据200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对固体废物的界定,以下不属于固体废物的是:

()。

A.生活垃圾B.工业固体废物

C.SS达到1000mg/L的烧结厂废水D.医疗垃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不适用于以下哪类污染防治: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生活垃圾污染防治

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危险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D.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

E.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3.以下关于等降比(e)的说法正确的有:

()。

A.e>5,属极易重选的物料,除极细(<10~5微米)细泥外,各个粒度的物料都可用重选法选别

B.2.5<e<5,属易选物料,按目前重选技术水平,有效选别粒度下限有可能达到19μm,但37~19μm级的选别效率也较低

C.1.5<e<1.75,属较难选物料,重选的有效选别粒度下限一般为0.5mm左右

D.e<1.25的属极难选的物料,宜采用重选法选别

4.我国上个世纪末提出的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三化原则",这"三化原则"的关系为:

()。

D."无害化"是"资源化"的前提

B."资源化"是"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前提

C.今后一定时间内以“无害化”为主,“资源化”是发展方向

D.“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没有关系

5.以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相关法规中属美国颁布的有:

()。

E.《1899年河流与港口法》

F.《综合环境对策保护法》

G.《废弃物处理及清扫法》

H.《促进再生资源利用法》

6.下列标准中属于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控制标准的有:

()。

A.《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B.《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C.《城镇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D.《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7.以下属我国固体废物管理制度的有:

()。

F.分类管理制度、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G.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防治设施的“三同时”制度

H.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

I.进口废物审批制度、危险废物行政代执行制度

F.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以及危险废物转移报告单制度

8.以下关于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叙述正确的有:

()。

E.综合利用是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废物进入环境之前对其加以回收、利用,可大大减轻后续处理处置的负荷,事半而功倍

F.焚烧处理减量化程度大、无害化效果好、可回收热能,但焚烧处理对技术要求较高、二次污染防治困难

G.世界各国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大都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H.目前常用的固体废物固化技术有沥青固化、玻璃固化、塑料固化等

9.以下影响堆肥化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

E.有机质含量、水分、通气量

F.温度、碳氮比、pH

G.有机质含量、水分、温度

H.碳氮比、温度、水分

10.固体废物压实的作用有:

()。

A.缩小固体废物体积

B.便于废物的运输

C.压实没有作用

D.可使垃圾中COD、BOD大大降低

四、简答题(31分)

1.什么是固体废物的“三化”处理?

分别加以简要说明。

(8分)

2.垃圾渗滤液有哪些基本特征?

(7分)

3.固体废物的热解产物主要有哪些?

热解与焚烧有何区别?

(8分)

4.浮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