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管理哲学任正非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5919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为管理哲学任正非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华为管理哲学任正非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华为管理哲学任正非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华为管理哲学任正非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华为管理哲学任正非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为管理哲学任正非doc.docx

《华为管理哲学任正非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为管理哲学任正非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为管理哲学任正非doc.docx

华为管理哲学任正非doc

华为管理哲学任正非1

北国之春

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

2000年是科技股暴跌、互联网泡沫淹没的一年,2001年上半年随着北电、爱立信数以万计的裁员、思科26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朗讯差点被并购,网络和电信设备供应商的的冬天终于到来了。

华为总裁任正非早就预料这一天终将来临,他在2000年年底写下了在业界广为流传的《华为的冬天》(据说联想总裁杨元庆将这篇文章转发给了他所有的副总裁们)。

2001年3月,任正非又踏上了日本的国土。

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连续十年低增长、零增长、负增长……这个冬天太长了。

日本企业尤其是电信设备供应商是如何度过来的,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些什么经验,能给华为什么启示?

回国后,任正非就有了下面的《北国之春》。

从《华为的冬天》到《北国之春》

我曾数百次听过《北国之春》,每一次都热泪盈眶,都为其朴实无华的歌词所震撼。

《北国之春》原作者的创作之意是歌颂创业者和奋斗者的,而不是当今青年人误认为的一首情歌。

在樱花盛开春光明媚的时节,我们踏上了日本的国土。

此次东瀛之行,我们不是来感受异国春天的气息,欣赏漫山遍野的樱花,而是为了来学习度过冬天的经验。

北国之春总会来临

一踏上日本国土,给我的第一印象还是与十年前一样宁静、祥和、清洁、富裕与舒适。

从偏远的农村,到繁华的大城市,街道还是那样整洁,所到之处还是那样井然有序;人还是那样慈祥、和善、彬彬有礼,脚步还是那样匆匆;从拉面店的服务员,到乡村小旅馆的老太太,从大公司的上班族,到……所有人都这么平和、乐观和敬业,他们是如此地珍惜自己的工作,如此地珍惜为他人服务的机会,工作似乎是他们最高的享受,没有任何躁动、不满与怨气。

在我看来,日本仍然是十年前的日本,日本人还是十年前的日本人。

但谁能想到,这十年间日本经受了战后最严寒和最漫长的冬天。

正因为现在的所见所闻,是建立在这么长时间的低增长时期的基础上,这使我感受尤深。

日本绝大多数企业,近八年没有增加过工资,但社会治安仍然比北欧还好,真是让人赞叹。

日本一旦重新起飞,这样的基础一定让它一飞冲天。

华为若连续遭遇两个冬天,就不知道华为人是否还会平静,沉着应对,克服困难,期盼春天。

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连续十年低增长、零增长、负增长……这个冬天太长了。

日本企业是如何度过来的,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些什么经验,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是我们赴日访问的目的所在。

华为经历了十年高速发展,能不能长期持续发展,会不会遭遇低增长,甚至是长时间的低增长;企业的结构与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员工在和平时期快速晋升,能否经受得起冬天的严寒;快速发展中的现金流会不会中断,如在江河凝固时,有涓涓细流,不致使企业处于完全停滞……这些都是企业领导人应预先研究的。

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

我们该如何应对华为的冬天?

奋斗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动力源泉

在一个偏僻乡村的小居酒屋,巧遇一群旅游的日本退休老人,他们为我们热情地演唱了《拉网小调》,我们也情不自禁地与他们同唱北海道民歌《北国之春》。

他们那样乐观、热情、无忧无虑,感染了我。

相比之下,我感到中国老人有操不完的心,心事重重,活得很累。

我们父辈们沉重的心情,他们至死也没有轻松过。

>

我曾数百次听过《北国之春》,每一次都热泪盈眶,都为其朴实无华的歌词所震撼。

《北国之春》原作者的创作之意是歌颂创业者和奋斗者的,而不是当今青年人误认为的一首情歌。

当一个青年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去为事业奋斗,惟有妈妈无时无刻不在关怀他,以至城里不知季节已变换,在春天已经来临时,还给他邮来棉衣御严冬。

而我再没有妈妈会给我寄来折耳根(鱼腥草)、山野菜、辣肠……了,这一切只能长存于永恒的记忆。

儿行千里母担扰,天下父母都一样,担忧着儿女。

我写的我的父亲母亲》一文,日本朋友也译成了日文、英文让员工传阅,他们误认为我是孝子。

我是因为没有尽到照顾父母的责任,精神才如此内疚与痛苦。

我把全部精力献给了工作,忘了父母的安危,实际上是一个不称职的儿子。

一个人离开家奋斗是为了获得美好的生活,爱情又是美好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但爱情就像独木桥一样,人家过了,你就不能过。

离家已经五年,在残雪消融、溪流淙淙的时候,面对自横的独木桥,真不知别人是否已经过去,心爱的姑娘可

安在。

那种惆怅,那种失落,那种迷茫,成功了又能怎么样?

棣棠丛丛,朝雾蒙蒙,静静的水车,小屋,与阵阵无忧无虑的儿歌声相伴的是父兄的沉默寡言。

我们多数人能去读大学,都是父兄默默献出自己的结果。

他们含辛茹苦的,一点一点的劳动积攒,来供应远在他乡孤立无助的游子,他们自身反而没有文化。

他们用自己坚硬的脊梁,为我们搭起了人生和事业的第一个台阶。

但愿他们别太苦了自己了,愁时相对无言也沽两杯薄酒。

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他们,千万不要嫌弃他们,千万不要忘记报答他们。

由此我想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来自亲人的无私奉献,我们生活、工作和事业的原动力,首先来自妈妈御冬的寒衣,来自沉默寡言的父兄,故乡的水车、小屋、独木桥,还有曾经爱过你但已分别的姑娘……

《北国之春》是日本人民奋斗的一个缩写。

我亲自领悟过日本人民的勤奋,没有他们这种精神,就很难用二三十年时间,就从二战的废墟中崛起。

日本民族善于精工,在产品经济时代大放过光芒,让全世界人民对日本人民刮目相看。

我也领教了他们在困难时期战胜萧条的忍耐与乐观精神。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而且大多数是高山,日本民族因而养成了善于把“长大厚重”的东西,作成“短小薄轻”,长期养成了精工的习惯。

小小的花园,是那样的美轮美奂;小小的街道是那样的整齐、精美,以至任何一个角落都让人舒适惬意。

小小的功能强大的相机;曾经风驰电掣般席卷世界市场的家用电器;一个无煤炭、铁矿、石油……的国家,生产的优质汽车遍布全球。

日本人民的勤劳,与德国民族的执着,在机电产品产业时代,震撼了世界。

他们无怨无悔,勤奋努力,不断奉献的精神,创建了日本的繁荣。

日本目前虽然遇到了困难,但其国民的忍耐、乐观、勤奋和奋斗的精神未变,信念未变,对生活和工作的热爱未变。

天道酬勤,相信日本能够度过这寒冷的冬天。

日本企业遇到了什么困难?

我们访问的是实业型公司,这样的公司相比其他类型的公司好一些。

产品还在市场上有销售,现金流还能转得动。

只是八年的经营成长曲线是一条平线,几乎没有增长,工资总额也几乎没有增长,甚至还略有下降。

日本企业面临的三种过剩,沉重地压在企业的头上,使之调整困难。

这三种困难是雇佣过剩、设备过剩和债务过剩。

这三种过剩的调整,涉及机构改革、结构及产业重组,向发展知识创新产业过渡,以及培养核心经营能力和向速度经营的转变。

过去的日本企业体制,束缚了这种转变,使之困难重重。

日本企业真正感到了,不是做什么事好,做什么事不好,关键在于有无核心竞争力。

如果,华为的增长速度大幅减慢,日本企业的三种过剩都会在华为出现。

没有及早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会陷于被动。

随着日本企业长时间不吸收新员工,员工平均年龄逐步增大,人才结构由宝塔形转向纺锤形,优秀的人才少,新生力量少,年龄大的一般员工多,使企业缺少活力,而且工资成本较高。

由于人才的流动减弱,职位相对凝固,使创新明显不足。

日本企业的内部改革滞后,国内企业竞争不激烈,企业内部员工也缺少必要的竞争。

促使企业改革的内因、外因,并没有因为经济不景气凸显。

日本企业完全靠自身力量实行较大的改革,十分困难。

如前所讲,日本是一个治安很好、生活很舒适、稳定的国家,尽管八年未涨工资,并未足以威胁消费,人们比较安于现状的生活,日本人连留学都很少出去。

这种安定,也不利于迫使企业痛下决心进行改革。

尽管他们已废除了年功序列制、终身雇佣制,加强了绩效考核,日本企业现在内部也开始进行改组,重新划分结构,从一个大公司什么都干,逐步收缩到几大领域,然后这几大领域财务独立,共同品牌,使核算目标清晰化等等,但观念和文化的惯性使这种变革的努力见效不大。

日本企业也开始推行员工持股制度,激活和推动员工之间和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

日本的法律原先是不允许员工持股的。

但日本企业在根本的竞争力提升上并没有有力度的行动。

治标不治本,深层次的问题依然存在,苦熬是熬不出头的。

因为日本一贯比较求稳,致使企业经营者年龄偏大,决策过程过于谨慎。

许多重要决策必须一致通过,少数人通不过,要做工作,甚至有时做不通就拖着,这种决策的安全性拖累决策的及时性。

过于民主的决策体系并不一定是好的。

日本的企业相比亚洲其他国家已经比较国际化,但他们总结他们的失败之因时,还是说他们不国际化。

想想华为比松下、NEC的国际化还差多少,有什么可以值得盲目自豪的。

亚洲企业的国际化本来就难,我国在封闭几十年后,短短廿年的发展,还不足以支撑国际化。

华为的国际化步伐更难,仅仅因为大量的外籍员工,读不懂中文的文档,大量的国内员工英文也没过关,就足以看到华为的国际化是多么的困难。

如果不克服这些困难,华为也可能是昙花一现。

日本政府也决定在2003年之前,处理完不良债务,把33兆亿日元的债务从银行买过来。

实行小政府,确立地方分权。

进行税制改革,降低所得税,提高消费税。

实行教育改革,改变过去的平均教育法,采取因材施教的分类教育政策,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年轻人的创造力。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引进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IT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为企业的进一步改革打下基础。

华为怎么办?

有人将企业比做一条船,松下电工就把自己的企业比做是冰海里的一条船。

在松下电工,我们看到不论是办公室,还是会议室,或是通道的墙上,随处都能看到一幅张贴画,画上是一条即将撞上冰山的巨轮,下面写着:

“能挽救这条船的,惟有你。

”其危机意识可见一斑。

在华为公司,我们的冬天意识是否那么强烈?

是否传递到基层?

是否人人行动起来了。

华为还未处在冬天的位置,在秋末冬初,能认真向别人学习,加快工作效率的整体提高,改良流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裁并不必要的机构,精简富余的员工,加强员工的自我培训和素质提高。

居安思危,也许冬天来临之前,我们已做好了棉袄。

华为成长在全球信息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特别是中国从一个落后网改造成为世界级先进网,迅速发展的大潮流中,华为像一片树叶,有幸掉到了这个潮流的大船上,是躺在大船上随波逐流到今天,本身并没有经历惊涛骇浪、洪水泛滥、大堤崩溃等危机的考验。

因此,华为的成功应该是机遇大于其素质与本领。

什么叫成功?

是像日本那些企业那样,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华为经过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会构成我们的灾难。

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

我们有许多员工盲目地在自豪,他们就像井底之蛙一样,看到我们在局部产品上偶然领先西方公司,就认为我们公司已是世界水平了。

他们并不知道世界著名公司的内涵,也不知道世界的发展走势,以及别人不愿公布的潜在成就。

华为在这方面很年轻,幼稚,很不成熟。

华为组织结构的不均衡,是低效率的运作结构。

就像一个桶装水多少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一样,不均衡的地方就是流程的瓶颈。

例如:

我公司初创时期处于饥寒交迫,等米下锅。

初期十分重视研发、营销以快速适应市场的做法是正确的。

活不下去,哪来的科学管理。

但是,随着创业初期的过去,这种偏向并没有向科学合理转变,因为晋升到高层的干部多来自研发、营销的干部,他们在处理问题、价值评价时,有不自觉的习惯倾向,以使强的部门更强,弱的部门更弱,形成瓶颈。

有时一些高层干部指责计划与预算不准确,成本核算与控制没有进入项目,会计账目的分产品、分层、分区域、分项目的核算做得不好,现金流还达不到先进水平……但如果我们的价值评价体系不能使公司的组织均衡的话,这些部门缺乏优秀干部,就更不能实现同步的进步。

它不进步,你自己进步,整个报表会好?

天知道。

这种偏废不改变,华为的进步就是空话。

华为由于短暂的成功,员工暂时的待遇比较高,就滋生了许多明哲保身的干部。

他们事事请示,僵化教条地执行领导的讲话,生怕丢了自己的乌纱帽,成为对事负责制的障碍。

对人负责制与对事负责制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制度,对人负责制是一种收敛的系统。

对事负责制是依据流程及授权,以及有效的监控,使最明白的人具有处理问题的权力,是一种扩张的管理体系。

而现在华为的高中级干部都自觉不自觉地习惯于对人负责制,使流程化IT管理推行困难。

职业化、规范化、表格化、模板化的管理还十分欠缺。

华为是一群从青纱帐里出来的土八路,还习惯于埋个地雷、端个炮楼的工作方法。

还不习惯于职业化、表格化、模板化、规范化的管理。

重复劳动、重叠的管理还十分多,这就是效率不高的根源。

我看过香港秘书的工作,有条有序地一会儿就把事做完了,而我们还要摸摸索索,做完了还不知合格否,又开一个小会审查,你看看这就是高成本。

要迅速实现IT管理,我们的干部素质,还必须极大地提高。

推行IT的障碍,主要来自公司内部,来自高中级干部因电子流管理导致权力丧失的失落。

我们是否正确认识了公司的生死存亡必须来自管理体系的进步?

这种进步就是快速、正确,端对端,点对点,去除了许多中间环节。

面临大批的高中级干部随IT(管理)的推行而下岗,我们是否作好了准备。

为了保住帽子与权杖,是否可以不推行电子商务?

这关键是,我们得说服我们的竞争对手也不要上,大家都手工劳动?

我看是做不到的。

沉舟侧畔千帆过,我们不前进必定死路一条。

华为存在的问题不知要多少日日夜夜才数得清楚……

但只要我们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自我批判,不断地建设与改进,总会有出路的。

就如松下电工昭示的救冰海沉船的惟有本企业员工一样,能救华为的,也只有华为自己的员工。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创造美好的明天,全靠我们自己。

冬天总会过去,春天一定来到。

我们乘着冬天,养精蓄锐,加强内部的改造,我们和日本企业一道,度过这严冬。

我们定会迎来残雪消融,溪流淙淙,华为的春天也一定会来临。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高科技企业以往的成功,往往是失败之母,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惟有惶者才能生存。

华为的冬天——任正非谈华为十大管理要点

《中国企业家》任正非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

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只有危机感。

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

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目前情况下,我认为我们公司从上到下,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危机,那么当危机来临的时刻,我们可能是措手不及的。

我们是不是已经麻木,是不是头脑里已经没有危机这根弦了,是不是已经没有自我批判能力或者已经很少了。

那么,如果四面出现危机时,我们可能是真没有办法了。

如果我们现在不能研究出现危机时的应对方法和措施来,我们就不可能持续活下去。

大家知道,有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确实了不起,但去年说下来就下来了,眨眼之间这个公司就几乎崩溃了。

当然,他们有很好的基础研究,有良好的技术储备,他们还能东山再起。

最多这两年衰退一下,过两年又会世界领先。

而华为有什么呢?

我们没有人家雄厚的基础,如果华为再没有良好的管理,那么真正崩溃后,将来就会一无所有,再也不能复活。

华为公司老喊狼来了,喊多了,大家有些不信了。

但狼真的会来的。

今年我们要广泛展开对危机的讨论,讨论华为有什么危机,你的部门有什么危机,你的科室有什么危机,你的流程的哪一点有什么危机。

还能改进吗?

还能提高人均效益吗?

如果讨论清楚了,那我们可能就不死,就延续了我们的生命。

怎样提高管理效率,我们每年都写了一些管理要点,这些要点能不能对你的工作有些改进,如果改进一点,我们就前进了。

一、均衡发展,就是抓短的一块木板

在管理改进中,一定要强调改进我们木板最短的那一块。

为什么要解决短木板呢?

公司从上到下都重视研发、营销,但不重视理货系统、中央收发系统、出纳系统、订单系统……等很多系统,这些不被重视的系统就是短木板,前面干得再好,后面发不出货,还是等于没干。

因此全公司一定要建立起统一的价值评价体系,统一的考评体系,才能使人员在内部流动和平衡成为可能。

比如有人说我搞研发创新很厉害,但创新的价值如何体现,创新必须通过转化变成商品,才能产生价值。

我们重视技术、重视营销,这一点我并不反对,但每一个链条都是很重要的。

研发相对用(户)服(务)来说,同等级别的一个用(户)服(务)工程师可能要比研发人员综合处理能力还强一些。

所以如果我们对售后服务体系不给认同,那么这体系就永远不是由优秀的人来组成的。

不是由优秀的人来组织,就是高成本的组织。

因为他飞过去修机器,去一趟修不好,又飞过去修不好,又飞过去又修不好。

我们把工资全都赞助给民航了。

如果我们一次就能修好,甚至根本不用过去,用远程指导就能修好,我们将节省多少成本啊!

我们这几年来研究了很多产品,但IBM等西方公司到我们公司来参观时就笑话我们浪费很大,因为我们研究了很多好东西就是卖不出去,这实际上就是浪费。

我们不重视体系的建设,就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要减少木桶的短木板,就要建立均衡的价值体系,要强调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对事负责制与对人负责制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是扩张体系,一个是收敛体系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体系呢?

现在流程上运作的干部,他们还习惯于事事都请示上级。

这是错的,已经有规定,或者成为惯例的东西,不必请示,应快速让它通过去。

执行流程的人,是对事情负责,这就是对事负责制。

事事请示,就是对人负责制,它是收敛的。

我们要简化不必要确认的东西,要减少在管理中不必要、不重要的环节,否则公司怎么能高效运行呢?

秘书有权对例行的管理工作进行处理,经理主要对例外事件,以及判别不清的重要例行事件作出处理。

例行越多,经理就越少,成本就越低。

三、自我批判是思想、品德、素质、技能创新的优良工具

为什么要强调自我批判?

我们倡导自我批判,但不提倡相互批评,因为批评不好把握适度,如果批判火药味很浓,

就容易造成队伍之间的矛盾。

而自己批判自己呢,人们不会自己下猛力,对自己都会手下留情。

即使用鸡毛掸子轻轻打一下,也比不打好,多打几年,你就会百炼成钢了。

自我批判不光是个人进行自我批判,组织也要对自己进行自我批判。

通过自我批判,各级骨干要努力塑造自己,逐步走向职业化,走向国际化。

公司认为自我批判是个人进步的好方法,还不能掌握这个武器的员工,希望各级部门不要对他们再提拔了。

自我批判从高级干部开始,高级干部每年都有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提的问题是非常尖锐的。

有人听了以后认为公司内部斗争真激烈,你看他们说起问题来很尖锐,但是说完他们不又握着手打仗去了吗?

四、任职资格及虚拟利润法是推进公司合理评价干部的有序、有效的制度

什么叫领导?

什么叫做政客?

这次以色列的选举,让我们看到了犹太人的短视。

拉宾意识到以色列是一个小国,处在几亿阿拉伯人的包围中。

尽管几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都战胜了,但不能说50年、100年以后,阿拉伯人不会发展起来,今天不以土地换和平、划定边界,与周边和平相处,那么一旦阿拉伯人强大起来,他们又会重新流离失所。

要是这样,犹太人再过2000年还回不回得来,就不一定了。

而大多数人,只看重眼前的利益,会争得近期利益,人们就拥护他。

我们的领导都不要迎合群众,但推进组织目的,要注意工作方法。

一时牺牲的是眼前的利益,换来的是长远的发展。

我曾经在与一个世界著名公司,也是我们全方位的竞争对手的合作时讲过,我是拉宾的学生,我们一定要互补、互助,共同生存。

我只是就崇敬拉宾,来比喻与竞争对手的长期战略关系。

我们公司在推行激励机制时,不要有短期行为,我们要强调可持续发展。

既要看到他的短期贡献,也要看到组织的长期需求。

不要对立起来,不要完全短期化,也不要完全长期化。

五、不盲目创新

我们不要把创新炒得太热。

我们希望不要随便创新,要保持稳定的流程。

要处理好管理创新与稳定流程的关系。

尽管我们要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但对一个正常的公司来说,频繁地变革,内外秩序就很难安定地保障和延续。

不变革不能提升我们的整体核心竞争力与岗位工作效率;变革,究竟变什么?

这是严肃的问题,各级部门切忌草率。

一个有效的流程应长期稳定运行,不因有一点问题就常去改动它,改动的成本会抵消改进的效益。

已经证明是稳定的流程,尽管发现它的效率不是很高,除非我们整体设计或大流程设计时发现缺陷,而且这个缺陷非改不可,其它时候就不要改了。

今年所有的改革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证实,不能随意去创新和改革,这样创新和改革的成本太高。

六、规范化管理本身已含监控,它的目的是有效、快速的服务业务需要(略)

七、面对变革要有一颗平常心

我在美国时,在和IBM、Cisco、Lucent等几个大公司领导讨论问题时谈到,IT是什么?

他们说,IT就是裁员、裁员、再裁员。

以电子流来替代人工的操作,以降低运作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我们也将面临这个问题。

伴随着IPD、ISC、财务四统一、支撑IT的网络等逐步铺开和建立,中间层消失。

我们预计我们大量裁掉干部的时间大约在2003年或2004年。

今天要看到这个局面,我们现在正在扩张,还有许多新岗位,大家要赶快去占领这些新岗位,以免被裁掉。

不管是对干部还是普通员工,裁员都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从来没有承诺过,像日本一样执行终身雇佣制。

我们公司从创建开始就是强调来去自由。

同时,公司与社会间的劳动力交流是必要的,公司不用的、富余的劳动力在社会上其它地方可能是需要的,社会上也许有一些我们短缺的。

公司内长木板和短木板的交换也是需要岗位与人员的流动。

我们要及时地疏导员工到新岗位上去,才会避免以后过度裁员。

内部流动是很重要的。

当然这个流动有升有降,只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个人的升、降又何妨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八、模板化是所有员工快速管理进步的法宝

我们认为规范化管理的要领是工作模板化,什么叫做规范化?

就是我们把所有的标准工作做成标准的模板,就按模板来做。

一个新员工,看懂模板,会按模板来做,就已经国际化、职业化,现在的文化程度,三个月就掌握了。

而这个模板是前人摸索几十年才摸索出来的,你不必再去摸索。

各流程管理部门、合理化管理部门,要善于引导各类已经优化的、已经证实行之有效的工作模板化。

九、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

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

我们可否抽一些时间,研讨一下如何迎接危机。

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

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更冷一些。

我们还太嫩,我们公司经过十年的顺利发展没有经历过挫折,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道路。

磨难是一笔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

我们完全没有适应不发展的心理准备与技能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