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二单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785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36 大小:6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二单元.docx

《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二单元.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二单元.docx

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二单元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二单元

一、本单元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2、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课文。

4、学会生字,理解新词。

5、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6、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7、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8、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单元课时划分及类型:

课文课型课时

1.《我们爱你啊,中国》       精读     2课时

2.《郑成功》          精读    2课时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精读    2课时

4.《古诗两首》精读2课时

《习作1》          习作      2课时

《练习1》            练习    2课时

三、主要教学方法: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书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领学生整体感悟文本,切忌烦琐,要抓住关键词句来切入。

3.找准切入点,穿插双基教学,发展语文能力,能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4.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对语文课本的故事进行相关的补充阅读和链接,达到

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的目的。

四、必要教具准备:

课件、课外拓展阅读、肖邦名曲。

上会中心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主备

张锦花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懂得勤学生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引导他们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具准备

图片,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

2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懂得勤学生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引导他们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

  

(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丹徒历史文化的文章。

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等)

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

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

在干什么?

(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

态度怎样?

(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

  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

在干什么?

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

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

(小组讨论,交流)

  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1)做摘抄笔记。

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

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2)制作资料卡片。

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

把一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

(4)编辑剪报。

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2.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观摩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

1.展示优秀的收集资料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摩。

   2.教师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收集资料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成果。

   3.学生展开讨论:

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资料。

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每个学生一份。

   2.学生阅读材料,收集资料。

     要求:

   

(1)认真阅读材料。

   

(2)用上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3.教师巡视指导,多作点拨。

   4.学生小组交流所收集的资料,相互取长补短。

   5.展示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

  三、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重在鼓励,希望同学们贵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1.齐读“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

   

(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图是在哪里?

从哪里看出来?

图上有哪些人?

分别在干什么?

   (3)第3、4幅图表现的是哪里?

怎么知道的?

有哪些人?

他们正在干什么?

   (4)看第5页左上方的一幅图,这是在哪里?

两名同学正在干什么?

老师呢?

(5)看第5页右上方的一幅图,这几名同学在哪里?

他们在干什么?

   (6)最后两幅图表现的是哪里?

同学在干什么?

老师又分矧在做什么?

  四、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看完第4、5页的8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卜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

   3.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

  五、发出号召,希望学生早日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学后记:

 

上会中心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

课题

1、我们爱你啊,中国

主备

张锦花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诗歌的格式,进练习行仿写

教学具准备

图片,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

2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读通诗歌、指导写字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说说歌曲的内容。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揭题,范读。

说一说诗中展示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生字组成的词和不理解的词。

重点学习“脊”

2.检查自读情况。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小结: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特产丰富  文化灿烂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4.从诗句内容和表现形式看,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讨论,小结:

第一段(第1节)第二段(第2—6节)第三段(第7节)

5.朗读全诗,初步体味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  

1、教师激情引读第一部分:

我们爱你啊,中国,你有辽阔的疆域。

—学生接读

2、读后,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学生质疑,教师相机指导,补充知识,引发想象)

①学生质疑问难,扫除阅读障碍。

  

②句式辨析,感受诗意  

 A、出示:

  

 当东海之滨已是清晨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夜晚。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

  

 B、引导学生比较两句话的不同表达效果。

  

C、教师指出,这就是“诗情画意”,并引导学生创作诗句。

  

(诗歌要有韵味。

而诗歌的韵味则来自于“描摹趣味盎然的画面”,请同学们也来当回诗人,将第一句话改编成韵味十足的诗句。

)  

例句:

当东海之滨还沐浴在晨光中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依然沉浸在甜美的梦乡里。

③能力迁移:

你能学着刚刚的方法,改编一下后两句话吗?

当北国的男孩在雪地里追逐游戏时,南疆的女孩早已跳起了春天的舞蹈。

…………)  

④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尝试着改变了原诗的语句,然而我们表达的意思却没有改变。

不同的说法都让我们透过时空、季节的反差,感受到了祖国疆域的辽阔,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3、集体有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2小节。

1)朗读并理解词语:

清奇俊秀浓妆淡抹飘渺波澜壮阔

2)读了这几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

4)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祖国有哪些美丽风景?

说一说。

5)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6)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2、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3—6节,再交流讨论,教师适当指导补充。

第3节:

介绍祖国名产。

着重理解:

醇美光洁绚丽巧夺天工

第4节:

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

结合图或录像简介:

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

理解词语“巍峨”。

第5节:

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

结合图片介绍战国编钟。

理解:

“新歌”指什么?

“滚滚春潮”、“希望之火”又各是什么意思?

第6节:

伟大的民族精神。

理解:

“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反映了中华民族怎样的精神?

(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例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这些伟大精神。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迷人可爱。

练习背诵。

作业:

完成习字册1---5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7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

(总结全诗、呼应开头、深化主题)

3.齐读,表现出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三、仿写

你能仿照这首诗2-6节写一到两小节

1、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回顾学过的课文,说说中国的风景名胜。

他们又有哪些特点呢?

  

2、再想想我们身边或附近地区有没有?

  

3、我们来仿照2——6小节的写法也来写写。

(告诉学生写诗歌并非只有素材就够,还要进行分类、整合,还需要注意押韵、句式的对仗。

)  

4、交流、修改  

四、朗读、背诵全诗 

附板书:

1我们爱你啊,中国

山河无比壮丽

“我们爱你,中国”(幅员辽阔)物产闻名世界“我们爱你,中国”文化古老灿烂

 民族风物迷人       (奋发开拓)民族精神伟大

教学后记

 

上会中心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

课题

2.郑成功

主备

潘映红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学习描写敌我舰队作战情景,进行动作描写的仿写训练。

教学具准备

网络资料

教学课时

2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初读课文,理请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学习第一段。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理请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1.揭题。

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

(板书课题:

郑成功)

  2.听说过郑成功吗?

学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郑成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

⑴出示课后第三题词语,指名读。

多音字:

载正音:

瞭、隅辨析:

慨—概—溉镰—廉

理解加点字:

载歌载舞的“载”负隅顽抗的“负”和“隅”

  ⑵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出示中心句:

最后一段体会其作用。

相机向学生说明:

中心句在开头的作用以及过渡句在中间的作用。

 3.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就中心句能说说郑成功的主要功业是什么吗?

(一是收复台湾,二是建设台湾)

  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

(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第七至八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是怎么建设台湾的。

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

第1-3自然段分别写什么?

(台湾人民痛恨侵略者,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2.出示自学要求:

(1)那些词句写出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

(2)那些词句写出了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用不同的符号画出。

3.学生自学交流。

4.体会对话描写中人物提示语的多样性,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全文生字,引导讨论:

这么多生字中,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很快记住其中的哪几个?

2.指导预习中错的多的字。

3.完成《语补》一至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学习描写敌我舰队作战情景,进行动作描写的仿写训练。

【教学流程】

一、复习。

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

二、学习“收复台湾”

1.轻声自由读第4-6段,思考:

出示自学要求:

找找他们胜利的原因,划出相关语句。

2.交流,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谈感觉。

准备工作充分:

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

  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庞大舰队绵延几十里风帆蔽日战旗招展纪律严明军容整肃

  官兵的勇猛善战:

冒着驾着团团围住钩住敌舰跳了上去。

3.重点辨析词语:

“眺望”“瞭望”什么意思?

区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郑成功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4.同桌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敌我双方的表现。

5.重点学习第五自然段

(1)圈出表示作战先后的词,体会作战方案的严谨。

(2)圈出表示动作的词,体会战斗的激烈与艰难,感受郑军官兵的机智与英勇。

进行动作场景的仿写。

6.指名读课文第6自然段。

①郑成功的军队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找出描写台湾同胞的喜悦心情词句。

(喜出望外送来慰劳也送来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②生自由练读。

三、学习“建设台湾”

 默读,思考:

郑成功是怎样建设台湾的?

  学生交流后概括:

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四、引导总结

  1.齐读最后一段,再说这段的作用。

2.说说人们为什么永远也不会忘记郑成功?

(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体会详略的好处。

3.总结全文。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台湾永远属于中华民族,台湾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

像李登辉、陈水扁这些民族的败类,想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我们决不答应。

五、课外拓展

民族英雄知多少

说一说你知道的民族英雄的事迹。

六、作业

1.《语补》四至六题

2.课后第3题。

【板书设计】

收复台湾(详)

郑成功

建设台湾(略)

 

教学后记

 

 

上会中心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

课题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主备

何平华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认识一个多音字。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

教学具准备

收集资料

教学课时

2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生字、生词。

3.初读课文,理请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

1.初读课文,理请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掌握生字新词。

2.学习第一段课文。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1.读课题,自由谈谈感受,提问。

("我"是谁?

怎么会离开祖国的?

为什么要离开?

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2.简介肖邦。

3.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划出不理解得字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说说自己理解哪些字词的意思,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将以哪种方式解释。

重点理解:

悲愤欲绝与世长辞

三、再读课文   

1.指名读文,思考分段。

  2.概括段意。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2.交流:

我是谁?

你怎么知道的?

你从第一段中,还知道了什么?

理解:

瓜分:

像切瓜一样地分割。

深渊:

很深的水。

文中比喻波兰人民遭受了苦难很深。

重点引导:

品读最后一句,注意重点词"满怀悲痛"、"不得不"的含义?

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

(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

朗读这一节。

(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

朗读时要求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重读"不得不"。

WwW.xkB1.cOm

3.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五、作业

1.指导预习中错的多的字。

2.完成《习字册》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二自然段。

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查。

1.复习第一段,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讲授新课

学习第二段   

1.自读。

想:

这一段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2.交流:

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

3.学生再读这三个场景,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

4.交流:

a.埃斯内尔和同学们在肖邦怀着凄凉而又悲愤的心情离开首都华沙时来为他送行,而且老师特地为他谱写了送别曲--《你远在他乡》。

(想像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

指名读有关语句,体会深厚的师生情。

b.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他说的话"……无论……都不要……啊?

想像他当时的激动神情,指名、集体读。

C.出示:

埃斯内尔又捧过……请收下吧!

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

5.此时的肖邦怎么能不激动呢?

指名读有关语句。

抓住:

"郑重地"、"回首、望了望",理解肖邦对祖国的牵挂与难舍之情。

6.朗读全段体会师生间真挚深厚的情感。

7.指导学生背诵。

8.练背。

检查。

学习第三段。

   

1.自读:

肖邦在国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国行动的?

引导学生认识肖邦用深爱的音乐表达内心的抗争。

朗读有关句子,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

2.默读第4自然段,想这段写了什么?

a.交流:

肖邦忘我地工作。

你从哪儿看出来?

(全部倾注、工作工作再工作、彻夜地、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b.朗读体会他的这种精神。

c.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引读这一节第一、二句。

所以,引读最后一句。

d.看插图小结

学习第四段

1.学生自由读。

出示: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

'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

a.理解:

弥留之际。

b.他为何得这样的重病?

c.他为什么要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

(积聚全部的力量,请求姐姐一定要记住他的遗言。

d.朗读,体会这段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2.想像肖邦此时在想什么?

3.引读第6自然段。

a.理解:

与世长辞:

辞:

告别。

永远离开人世。

b.比较句子:

肖邦就是这样与世长辞了。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

当时他39岁。

当时他才39岁。

c.讨论后小结:

第二句中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

4.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齐读第6节。

      

三、总结课文

四、作业

《语补》4

【板书设计】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肖邦爱国

 

教学后记

 

上会中心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

课题

4、古诗两首

主备

张锦花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了解这道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通过学习这道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乃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并默写本诗。

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

积累爱国诗词

教学具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道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2.通过学习这道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