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毛概 各章题库 8.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756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理工大学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毛概 各章题库 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华南理工大学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毛概 各章题库 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华南理工大学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毛概 各章题库 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华南理工大学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毛概 各章题库 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华南理工大学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毛概 各章题库 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理工大学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毛概 各章题库 8.docx

《华南理工大学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毛概 各章题库 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理工大学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毛概 各章题库 8.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南理工大学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毛概 各章题库 8.docx

华南理工大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毛概各章题库8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观条件是

A.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B.市场经济在世界上刚刚萌芽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前苏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D.私有制经济在中国犹如汪洋大海

2.在党的八大会议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构想的是

A.刘少奇B.陈云C.毛泽东D.邓小平

3.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A.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名义所有与实际所有的关系

C.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D.对外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4.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D.市场经济是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5.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二大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

A.列宁B.陈云C.毛泽东D.邓小平

7.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论述中,最具有创新性的观点是

A.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D.市场经济是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8.计划和市场

A.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B.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

C.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D.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使市场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10.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七大

11.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控制力B.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

C.社会总资产中的绝对数D.社会总资产中的占优势,且有质的提高

1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我国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

A.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是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股份合作经济D.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

A.由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B.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决定的

C.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决定的

D.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和政治制度决定的

1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劳动仍然是谋生手段D.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是

A.按劳分配B.劳动和经营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D.资产收益

16.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

A.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B.按劳动和经营收入状况进行分配

C.按资产收益进行分配D.按劳动力价值进行分配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

A.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B.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C.我国建设资金不足D.我国社会资源相对不足

18.被雇佣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取得的收入实质上是

A.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B.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D.按经营成果取得的收入

19.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是

A.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B.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C.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D.鼓励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20.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

A.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B.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C.效率与公平的关系D.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21.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

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七大

22.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

A.加强自主创新B.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C.加快科技人才的培养D.加强科学管理,加速技术进步

2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是

A.科技人才B.科学管理

C.产学研相结合D.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4.党的十七报告提出的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

A.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资源配置

C.必须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开发D.必须振兴东北老干工业基地

2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是

A.民主与法制问题B.农业、农民、农村问题

C.自主创新问题D.公平与效率问题

26.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

A.工业与农业关系B.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关系

C.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地区和内地的关系

D.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关系

2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是

A.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D.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

28.提出要加大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是

A.党的十七大B.党的十六大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四大

2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

A.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B.工业与农业关系

C.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地区和内地的关系

D.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的关系

30.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A.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B.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

C.走资金密集型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目标

D.走建设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标

3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A.走资金密集型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发展道路B.发展循环经济

C.走新型工业化道路D.坚持优先发展农业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50年代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客观条件,是因为当时

A.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现代工业很少,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

B.要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苏联的经验和影响

D.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

2.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是

A.条块分割B.政企不分

C.权力过于集中D.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3.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

A.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观念

B.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

C.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主要思想有

A.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法,只有对发展生产力有利,就可以利用

B.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C.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D.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5.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经济主体

A.恶性竞争B.短期行为C.道德缺失D.效率低下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弥补市场的缺陷应发挥的作用主要有

A.反垄断B.提供公共产品,治理环境污染

C.调节社会总供需,防止经济波动或危机D.调节收入分配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分配上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上,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在宏观层面,政府的调控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实现

8.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C.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D.我国对外贸易的主体

9.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

A.两个“毫不动摇”B.一个“统一”

C.“有所为,有所不为”D.“由东到西梯次推进”

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包括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D.私营经济

1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加强科学管理,加快技术进步

D.在竞争中永远保持优势地位

1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两个“毫不动摇”是指

A.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C.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D.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1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D.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14.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是由以下经济条件决定的

A.公有制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劳动仍然是谋生手段D.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15.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分

A.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B.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

C.一类是生产关系条件D.另一类则各种社会条件

16.按生产要素分配,就其内容可分为:

A.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B.以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C.以管理参与分配D.以知识产权参与分配

17.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

A.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

B.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D.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

18.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A.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B.社会互助

C.商业保险、慈善事业D.优抚安置

19.我国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

A.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B.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

C.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A.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B.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C.失业保险制度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1.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B.实现城乡一体化

C.建设创新型国家D.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

A.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C.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D.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23.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

A.自主创新、重点跨越B.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C.引进、消化、吸收、创新D.产学研相结合

24.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它的特征是

A.以政府为主导B.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C.各类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播D.以市场为主导

25.我国新型工业化路子的特征是

A.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B.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C.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并举D.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6.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

A.它同信息化相结合B.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D.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27.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是

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B.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管理民主D.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29.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是

A.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B.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C.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D.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

 

三、辨析题

1.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存在根本矛盾。

1.答:

此命题错误。

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的特征;实行社会主义就必然是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在总结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我们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2.市场对于资源配置具有灵活和有效的导向作用,能保证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2.答:

此命题错误。

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的作用,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中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使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

但市场存在着自身的弱点,只靠市场的作用并不能保证社会生产各部门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经济稳定增长,必然有国家对市场活动的正确和有效的宏观调控。

3.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3.答:

此命题正确。

(1)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2)公有制反映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性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反映的是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公有制的内容,要由公有制实现形式来体现;公有制经济质提高,也必须通过适当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来完成。

(3)同一种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反之,同一种具体的实现形式,可以为不同的所有制经济所采用。

(4)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丁多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经济等。

4.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是说在任何地方、在任何产业中,公有制必须居主体地位。

4.答:

此命题错误。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但需要注意的是,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应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比如,在非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和领域,就可以多发展一些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对外开放领域可以多发展一些外资经济。

5.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抓大放小”。

5.答:

此命题正确。

(1)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实行分类指导,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出发“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2)“抓大”,是重点抓好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骨干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并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扶优扶强,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竞争力。

(3)“放小”是要放开放活一般国有小企业,有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实现形式。

“抓大”不是收权,而是要进一步落实企业自主权,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放小”不是撒手不管,一放了之。

6.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速度越快越好。

6.答:

此命题错误。

(1)这个观点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因为脱离实际的、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会破坏经济发展内在的比例关系,会造成经济效益降低,最终导致经济增长速度降低,经济实力下降,人民也得不到实惠。

(2)当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保持一定的、尽可能的发展速度,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决定的。

不过这种尽可能快的发展速度,必须是适度的,是注重比例协调、讲究经济效益的速度,而不能简单地说社会主义建设速度越快越好。

7.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个普遍规律,因此对东西部差距拉大问题无需特别关注。

7.答:

此命题错误。

我们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看待地区发展差距问题,要看到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不可能短期内解决差距问题,但需要予以特别关注。

从“九五”开始,国家已更加重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向缩小差距的方向积极努力。

要看到解决发展差距问题是个长期过程,应把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

8.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

8.答:

此命题错误。

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为了优化国民经济结构,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的主要出路,但它的重大战略意义远不止缓解就业压力一个方面。

9.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社会经济活动的主题。

9.答:

此命题正确。

可持续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传统的发展模式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人们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基础±。

所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全球范围的共识,并成为全球社会经济活动的主题。

四、思考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答: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如下:

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新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前提。

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

第一,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第二,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第三,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

第四,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

第五,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这些共性是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特征和要求。

(2)就区别而言,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所以又具有自身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在分配上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三,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和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答:

⑴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的确立有其客观必然性,其基本依据是: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⑵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理论突破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

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在中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⑶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如实地将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纳入公有制经济范围,有助于更加大胆探索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更好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济的主导作用。

(4)党的十五大报告还明确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而且应该多样化。

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多可以大胆利用。

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总之,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的这些重大理论突破和创新,对于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4.答:

(1)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2)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某一种所有制经济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经济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只要控制权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就能有效地实现公有制经济的性质,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

(3)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