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笔记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280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概论笔记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政治学概论笔记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政治学概论笔记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政治学概论笔记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政治学概论笔记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学概论笔记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docx

《政治学概论笔记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概论笔记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学概论笔记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docx

政治学概论笔记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

A.政治与政治学

1.政治的内涵:

狭义:

当代政治主要是国家的活动及其形式和关系。

【时间上,只涉及国家;空间上,国家的政治现象及其活动】

广义:

当代政治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及其关系。

【时间上,全部人类历史;空间上,与社会公共权力相关联的各种权力现象和社会政治关系、行为与活动】GLp13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狭义:

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广义:

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GLp16

3.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政治观(解释历史运动的基本动力和发展规律,从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来认识社会政治现象,从社会政治不断发展的过程来认识社会政治现象,并以经验的观察来分析和认识政治现象的本质)+政治辩证法(把社会政治生活看成一个运动的过程,运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来从社会政治现象的普遍联系和发展中去发现政治活动的规律)

具体的:

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GLpp18-19

【具体方法】

传统政治哲学的:

先验设定与逻辑推演,从形而上的角度探讨政治生活的目标、精神、真理等准则及其相应的政体设计。

现代政治科学的:

早期,制度研究、历史比较;行为主义,去除价值,数理运用;理性选择理论:

个体出发,经济人假设;新制度主义,从制度的动态运作中探求对政治活动的影响。

【跨学科的】

政治社会学(政治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生物政治学(人的政治行为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政治地理学、政治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政治经济学、政治心理学(政治动机与政治、个性与政治、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与政治行为,etc.拉斯韦尔)GLpp18-27

4.中西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详见GLpp27-43

 

5.政治学概念体系:

结构层次

应用层面

主要概念

基本功能

5

政治环境

分析性概念:

市场、全球化、区域化、国际组织、国际法等;

综合性概念:

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民族国家、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区域主义、分离主义等。

说明一个政治体系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4

政治行为

分析性概念:

统治、管理、政策、政治参与、选举、独裁、治理、阶级斗争等;

综合性概念:

法治/人治、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等。

描述政治的实际过程

3

政治组织结构和制度层面

分析性概念:

政治体系、民族、国家、政府、政党、社团、公民、阶级、阶层、主权、权力、权威、政治合法性、集权与分权、三权分立、宪法、两院制、官僚、内阁、行政、司法、立法、大众传媒、政党、君主、总统、总理、压力集团、单一制、联邦制和邦联制等;

综合性概念:

民主制、共和制、君主制、贵族制、议会制、总统制、极权主义、权威主义、联邦主义等。

具体说明政治体系的内部构成和制度安排

2

政治文化和政治意识形态层面

分析性概念:

人性、政治文化、政治思想、政治心理、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等;

综合性概念:

无政府主义、基督教民主主义、共产主义、保守主义、生态主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原教旨主义、社群主义、自由意志主义、新左派、新右派等。

阐释政治体系精神方面的构成要素

1

政治哲学层面

价值性概念:

正义、自由、民主、平等、权利、宽容、福利、自治等。

构成政治价值坐标系

15Jpp43-44

B.政治关系

6.政治关系:

~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特定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包含三层递进关系:

由需求引起的利益关系;

为了实现利益而结成的政治权力关系;

由政治权力关系决定的政治权利关系。

JCHp37

C.利益

7.利益及其内在矛盾:

利益:

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利益的内在矛盾:

利益自我实现要求与社会实现途径之间的矛盾,这促使不同的人们结成特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使社会利益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必要和可能;

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激发和促使人们去从事积极的谋划活动,以实现利益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的统一;

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之间的矛盾,使得利益既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又是控制社会生活和政治关系,认识和完善自身,推动社会前进的手段;

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而斗争,使得利益的内容有无限发展的前景。

JCHpp41-45

8.利益关系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利益是社会成员结成政治关系,做出政治行为的出发点和动因。

人们之所以从事政治活动,其根本动因在于人们实现自己利益的要求;

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社会组织及其制度围绕特定利益而建立,同时为那个利益服务;

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但是实际中,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往往并不采取直接与利益相联系的形式,而是通过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态度、看法、论述来表达;

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JCHpp52-54

D.政治权力

9.权力、政治权力及其性质

权力:

人际关系中的特定的影响力,是根据自己的目的去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权力的性质:

v指向性:

权力主体对他人实施控制以贯彻自己意志的能力

v强制性:

双方关系不对等,一方拥有强制对方遵从的优势(权力资源的非均衡分布)

v内在性:

权力作为一种内在化的社会关系,在行使之前已被合法化

v目的性:

以一定利益差别关系为基础,总是出于为某种利益考虑而有意为之的结果(一种利益交换关系)GLp45

政治权力:

权力现象和权力行为在政治领域的体现。

狭义地说是指公共权力,即行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在公共事务方面控制社会资源,从事社会活动,实现预期目标,影响相关行为者的能力。

15Jp125

政治权力的性质:

◆公共性:

作用范围的普遍性、指向的公共性;

◆强制性:

“有组织的暴力”,对暴力的合法独占(所有权力的效果最终都取决于政治权力的强制性);

◆工具性:

权力本身不是目的;

◆扩张性:

自我扩张和膨胀的意愿和能力,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排他性:

掌握权力的人不希望其他权力介入而发生影响,专权既是政治领袖个性的结果,也是权力的特性使然。

◆持久性:

政治权力与政治暴力的根本区别所在。

GLp51+15Jp126

10.政治权力的构成:

主客角度:

客观构成要素

主观构成要素

(1)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必然成为政治权力的主体;

(1)能力素质:

主体最基本的要素,政治权力得以形成和保持的保证;

(2)物质财富:

物质财富可以提供政治活动的手段,满足人的实际需要;

(2)身份资格:

人的社会政治角色;

(3)暴力:

包括暴力执行者、暴力组织和暴力工具;

(3)理论与策略:

理论是对于社会政治目标及其原则的构思,策略是具体情境下如何强化自身、弱化对方的方式;

(4)其他:

自然资源与环境、文化传统、客观形式、人的心理等。

(4)组织。

要素本身角度:

物质要素(刚性的)

精神要素(柔性的)

(1)物质财富

(1)意识形态:

思想的支配力量

(2)组织和规则

(2)社会舆论:

道义力量,“第四种权力”

(3)社会地位

(3)专业知识

(4)暴力

(4)道德:

通过道德评价起作用

15Jpp127-131

11.政治权力的实施:

权威

交换

说服

特点

强力胁迫

多重互惠式交换

形成一体关系

服从的动机

畏惧

获利

义务

制度体现

军事的

经济的

社会的

→“推”(惩罚)与“拉”(奖励)结合→三种基本手段:

✓培养政治忠诚,形成政治核心力量;

✓利益拉动,形成政治合作;

✓威胁惩罚,矫正不服从行为。

15Jpp131-133

12.社会阶级与政治权力的关系:

阶级:

【列宁的】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他们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些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而领导自己索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LJp76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的政治性决定了社会阶级与政治阶级的关系。

✧政治权力的本质是一种阶级统治关系,阶级关系的本质是经济关系。

政治权力不得不受制与经济权力。

政治权力的普遍性与社会阶级的特殊利益以一种隐秘的方式结合在了一起。

✧社会对立阶级的利益冲突必然会上升为政治权力斗争。

经济权力产生和决定了政治权力,但是政治权力也反过来会对经济权力产生影响。

政治权力的干预不断巩固和扩大了统治阶级的优势地位,更使得阶级统治的支配关系合理化了。

→政治权力必然成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斗争的核心。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在形式上与政治权力保持相对独立的关系,国家政权以公共权威的形式来统制社会。

在国家自主性条件下,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达到了辩证统一,统治阶级越是要借助政治权力维护其经济权力,越要提高政治权力的自主性和统治经济权力的水平。

GLpp67-69

13.“新阶级”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新阶级:

指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既是劳动者又是非劳动者的新兴阶层,他们既完成总体工人的职能,又承担资本的职能,一般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被概称为“中产阶级”、“新工人阶级”、“专业-管理阶级”等。

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Ø在资源控制权上,新阶级由于掌握了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知识,在控制生产和管理流程上与旧统治阶级展开了竞争,使得旧统治阶级对政治权力的控制弱化,政治权力服从于行政官僚阶层的偏好和特殊利益。

Ø意识形态上,新阶级形成了区别于旧阶级的自我认同,成为特殊的地位群体。

他们往往借助大众传媒等文化力量强化这些认同方式,并向全社会进行灌输,争夺意识形态阵地。

Ø新阶级在争夺社会控制权的同时实际上强化了既有的政治经济秩序,使资产阶级的统治进一步牢固化。

在他们的斗争中,资本主义市民社会变得高度同质化,形成了单一化的社会认同。

GLpp69-71

14.政治权力分配的不同模式:

1.精英主义Elitism

单个的精英集团统治所有的政策领域,精英和大众明显分化。

可能导致对民主价值的怀疑。

2.多元主义Pluralism

不同的精英集团统治不同的政策领域,精英和大众之间没有明显分化,在这个政策领域是精英,在另外的政策领域可能又是大众。

3.法团主义Corporatism

社会中一些群体(主要是经济性的)组合为社团并进入决策程序是实现权力分配的有效途径。

国家在与社团的合作中获得好处。

社团作为一定社会成员的代表,在承认国家垄断权力的同时也分享了政治权力。

群体社团化是决策过程在许多方面得到了非政治化的处理。

4.马克思主义Marxism

社会的经济秩序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经济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此,政治权力也必然集中在处于少数的统治阶级手中。

15Jpp135-138

15.权力、权威、暴力的区别与联系

权力&权威:

权威是一种决定性力量,具有自然正当性;权力是有条件的,需借助一定的资源来达成。

权威是非暴力的,其实现乃扎根于人的本性;权力以强制力为后盾,通常为暴力的。

权威是权力正当性的源泉,使权力合法化;权力正是通过对权威的运用而具有强制性。

权力&暴力:

权力依赖与权威获得正当性;暴力不以权威为基础,其达成手段与权威是对立的。

权力为一种社会关系,其实现前提为社会关系的保全;而暴力要彻底摧毁这种关系。

权力是经过合法化了的社会关系,即使无法获得持久性,至少以持久性为目标,依赖相对固定的持久关系来保持其效力;暴力的运用恰恰意味着打破既有的秩序,单纯依靠暴力不可能建立一种持久的秩序。

→暴力与持久性无关,任何国家都不能单纯依赖暴力手段来维持,必须以权力来组建。

GLpp49-50

16.合法性与政治合法性:

合法性:

正当性,正统性,公证性,合理性。

合法性的层次:

共同体层次:

国家政权力图唤起公民对民族情感、传统文化和共同加之符号的认同;

典则层次:

国家政权必须努力证明普遍适用于政治共同体的法律规范,是符合共同体的政体价值观的,从而使公民对典则产生认同;

当局层次:

国家政权试图让公民相信,当局统治有利于共同体的维持和发展,当局统治符合普遍的法律规范。

GLpp60

政治合法性:

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原则的基础上实施统治的正统性或正当性,ie.政府实施统治在多大程度上被公民视为合理的和符合道义的。

政治合法性的意义:

v关系到政治秩序和政治统治持久性;

v意味着政权或制度(regime)的合理性。

15Jpp144-145

17.(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韦伯的】

类型

政治服从之基础

适用范围

延时

传统型

已经确立的习俗或习惯

世袭的君主制

持久的

个人魅力型

领袖的非凡人格或超凡感召力

革命型的领袖和政权

不持久的

法理型

合理的规则和程序

现代官僚制

持久的

15Jp146

18.政治权力的合法化:

~对政治权力合法性资源的运作。

主要手段包括:

传统的文化象征系统:

国家政权努力证明其统治是与共同体的共同信仰和道德伦理相一致的;

意识形态手段:

以灌输的方式使民众相信国家政权代表的是社会的普遍利益,掩盖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营造一个“虚幻的共同体”;

社会政策手段:

国家政权通过有效的社会政策推动社会经济持续不断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让民众相信统治有利于自身福利的增长。

GLpp60-61

19.合法化危机:

西方国家的:

福利国家政策能够有效地克服自由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经济失调的不良后果,缓和阶级矛盾和平息劳工运动,但是国家政权对市场社会的干预导致了新的合法化危机,因为它从根本上侵犯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当性即对个人自由权利至上的自然法论证。

在合法性愈发依赖于有效性的条件下,如果国家政权对市场社会的干预是有效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合法化危机,问题在于国家干预恰恰显示了它的无效性。

【哈贝马斯】

发展中国家的:

社会剧烈变革、政治系统的整合程度不足。

一方面社会新兴力量所提出的政治要求如果不能加以有效的整合,就会引发政治系统与社会力量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价值符号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迅速丧失了整合作用,而新的符号尚未确立,导致~。

GLpp61-62

20.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关系:

政治权力的有效性:

指国家政权治理社会的水平,即国家政权能否有效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其达成取决于国家权力运作资源是否充足且得到合理配置与运用。

关系:

●在传统力量根深蒂固的社会中,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并无直接关系。

合法性来自宗教、深化或习俗的神圣力量,自上而下获得;

●在传统力量式微的社会中,二者大体上成正比,“祛魅”,合法性由劳动根基上获得,来自政权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性,自下而上寻求。

合法性与有效性的结合是近代政治的基本特征。

【李普赛】:

有效性为工具性的,合法性为评价性的,四种关系:

有效性

+

合法性

+

A

B

C

D

A:

双高,eg美国、瑞典、英国;

B:

一高一低,eg苏东剧变千的匈牙利、民主德国;

C:

一低一高,eg二战时法国傀儡政府;

D:

双低,eg一战后的德国和奥地利。

GLp59

E.政治权利

21.权利与政治权利:

权利:

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利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得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

这种资格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利益的分配关系。

政治权利:

社会成员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

~本质上是政治权力主体单个成员利益与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

~是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统一。

政治权利表现为社会成员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在法定范围内进行政治活动的自由,政治义务意味着社会成员在实现自己利益过程中对社会和他人所承担的政治职责;

~是对社会成员的一种特定身份性规定;

~是以建立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基础上的政治权力为先决条件和后盾力量。

JCHpp77-79

22.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

内容:

平等权、自由权、民主权。

作用:

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

有利于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

有利于政治权力主体成员政治积极性的发挥;

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JCHpp86-89

F.政治体系

23.政治体系及其结构:

政治体系:

由有关政治生活的所有相互关联的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15Jp162

政治体系包括:

(1)社会政治组织:

人们通过或试图通过政治权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权利而按照一定原则和规则结成的集合体。

包括:

国家、政府、政党、利益集团,特定情况下也包括个人。

(2)政治制度:

政治权力按照不同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社会政治的有序运行而对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方式所作的法定规约。

包括:

政府体制(核心)、政党制度、利益集团活动规则,等。

JCHp171

G.国家及其形式

24.国家及其起源:

国家:

【恩格斯】国家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

JCHp176

国家的起源:

✓国家神权说:

国家乃神或上帝为了保护人类而直接或间接创造。

✓社会共同体说:

国家是自由的人们为了达成最高的善而共同建立。

✓社会契约说:

国家是自然状态下的人们为了保障自我权利,共同让渡一部分权力所组成。

✓阶级统治说【马克思的】DLpp90-92

25.国家的相对自主性:

指国家政权在形式上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相对于社会各阶级,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社会事务的管理中并不是纯然直接为某个阶级的特殊利益服务。

“公共性”、“虚幻共同体”

相对自主性表现在:

1.国家的法律对于全体公民普遍适用;

2.统治阶级并不直接掌握权力,而是通过公共权威机构的官僚进行政治统治;

3.政府职能作为国家政权的运作具有两重性:

直接服务于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统治职能、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所履行的社会管理职能。

相对自主性强弱取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1.社会危机程度。

危机严重时国家必须从整体利益出发;

2.社会结构的转型。

转型期的大量剩余产品有可能使国家政权的运作偏离公益目标;

3.行政权力的自主性。

立法权对行政权控制较弱时,国家政权相对自主性会增强,but行政官僚也会转化为另一个特殊利益群体,破坏国家相对自主性。

GLpp80-82

26.国家主权及民族国家:

国家主权:

指一定地域内不受限制的绝对的政治统治权,是国家一切政治权利的合法性根源,具有绝对性和持久性,是固定不变,至高无上,不可分割的。

GLp85+15Jp166

民族国家(nationstate):

多出现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后,指国家主权与占有一块领土并具有共同的传统、文化、语言的民族的结合。

今天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国家都是民族国家。

当一个民族不愿服从一个权力时,就开始了民族解放运动,进而出现了民族主义(nationalism)。

DLp95

民族主义:

指人们对文化、历史和领土的认同以及引以为毫的意识,最初由种族认同中发展而来,而后上升为对自身独特文化形态的认同。

民族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应该独立自主,在国家层次则要求最终的国家主权。

GLp85

民族国家建构的危机:

✓认同性危机:

第一个障碍,政治团体必须认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一分子。

✓合法性危机:

民族国家需满足民众的经济和政治需求。

✓渗透性危机:

国家必须有能力让其疆域内所有组织与个人服从其法令。

✓参与性危机:

现代民族国家的民众须参与进权力的分配过程。

✓分配性危机:

须满足分配中的基本正义,即建立让所有人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尊严得到满足的机制。

DLpp96-97

27.国家政权及其特点:

国家政权:

作为国家的具体化身,~是指这样一种政治组织形式,其中,在社会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其根本利益,借助政治权力对整个社会进行统治和管理。

GLp73

国家政权的本质表现为其阶级本质:

1.国家政权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是社会阶级利益冲突不可调和的产物。

2.市民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国家政权的目标、维持和运作都受制于市民社会所提供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客观条件。

3.国家政权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一方面,国家政权始终掌握在居于社会经济统治地位的阶级手中;另一方面,国家政权始终是服务于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

GLpp79-81

28.国家政权形态存在哪些历史类型?

✓古典国家政权形态:

城邦国家、权威国家、封建国家、专制国家

✓现代国家政权形态:

早期资本主义国家(自由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国家、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

详见GLpp88-100、DL102-108

29.国家政权与社会的关系:

详见GLpp100-104

30.市民社会及其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市民社会civilsociety:

当代政治学中~的概念主要是就其近代含义而言。

全部社会生活领域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两部分,公共领域指国家,私人领域则是指由个人活动和个人交往为内容的“市民社会”,既包括分工协作和贸易等经济关系,也包括言论、结社、迁徙和安全等社会交往关系。

市民社会的性质:

✓自由主义的:

是个性得以保留和发展的领域,故而是自由的体现,神圣不可侵犯;

✓黑格尔主义的:

是以私人利益为基础的名利场,是相互冲突和争夺权力的自然状态,主张一国家的共同体力量加以控制;

✓折衷的观点:

国家与市民社会利弊参半。

市民社会是一种权力分散的状态,但是一旦市民社会处于次要的地位,自由也将会被消解,因而应该在国家与市民社会分立的条件下,保持市民社会与国家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

国家政权与市民社会之间权力关系的调整,往往取决于社会整体发展的状况和需要。

详见GLpp100-110

31.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

国家政权已与社会力量交织在一起:

1.福利国家危机的出现以及公民权的扩大,国家权力过渡干预市场社会的合法性遭质疑;

2.社会力量的自主壮大分割了国家权力,形成多元权力中心;

3.社会管理日趋复杂化和专业化,新阶级崛起,部分驾驭了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4.公共舆论影响日益扩大,促使政府决策与民意相契合,构成了对国家权力合法性的评价和督导。

关于国家政权社会基础的解释模式:

♒自由主义国家:

“有限国家”,“自发秩序”,“管得最少的政府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多元主义国家:

“国家主权的多元性”,反对一元主义国家观;

♒精英主义国家:

任何社会都存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统治者永远是少数人。

GLpp110-114

32.国家政体:

国体:

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关系和地位。

国家政体:

既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国体是政体的基本决定因素,通过政体反映和实现。

JCHp182

国家结构形式:

指一个国家纵向的权力安排,表明国家的整体与局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

(区别国家政体;政体+结构形式=国家形式)GLp117

33.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