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误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3524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的误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育的误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育的误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育的误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育的误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的误区.docx

《教育的误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的误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的误区.docx

教育的误区

教育的误差

首先,当前我国学校的教育模式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叫填鸭式教学。

就像养鸭子的人为了让鸭子快点长大长肥,每天都用针筒把饲料往鸭子的嘴里面灌。

对比之下,老师就是养鸭人,学生就是鸭子,学校就是针筒,知识就是饲料。

学生每天来到学校,老师就会把知识往学生的头脑里面塞,不管你当时的学习状态怎么样,不管昨天的知识你是不是都已经掌握了,不管你是不是接受得了和消化得了。

所以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依赖老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

填鸭式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在逐渐抹杀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依赖性。

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依赖家长的监督或辅导,一旦上到高年级或者中学,家长辅导不了了,或者家长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空来监督孩子的学习,学习成绩很快就一落千丈。

填鸭式教学的危害是巨大的。

譬如,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出来以后都找不到工作,原因是什么?

有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是因为大学生太多了。

非也,是因为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出来以后连自己的专业知识都还没有学扎实。

例如学计算机专业的,有近80%的学生毕业出来以后还不能编程;学外语专业的,有近70%的学生毕业出来以后还不能够用外语交谈……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为什么有那么多大学生毕业后连自己的专业知识都还没有学扎实呢?

这是因为在大学里面讲师讲课只是起一个引导性的作用,所以如果想仅仅依靠课堂时间把专业知识学好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后自己去自学才能够把专业给学好。

而我们的学生缺乏的偏偏就是这点,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庭,连学习都不会了。

同时,因为一直以来我们的学生过分强调跟着老师学习,所以中国人往往模仿能力普遍较强,但就是缺乏创造力。

您看我们国家,做什么都是一起跟风一起上的,做山寨手机是这样,做生意也是这样。

一旦看到别人做哪一行生意赚钱了,马上就有人跟风模仿,偏偏就不会自己去创新,自己去开发新的市场或者开发新产品。

这些都是填鸭式教学带来的弊端。

其次,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下被动地学习的。

尽管有些孩子现在的学习成绩很不错,但实际上他们在内心里面、在潜意识里面是排斥学习的。

只是现在我们有很多家长都不敢承认,不敢去面对这个现实。

其实不要说小孩,如果是大人被强迫做某事,肯定是会反抗的。

但小孩子没有反抗能力,所以只能在潜意识里在内心里排斥学习了。

表现出来就是对学习不自觉、不积极、不主动,做作业粗心马虎、漫不经心、拖拖拉拉,逃避和抵触学习。

而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大部分就是集中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的。

经常有家长反馈,孩子做作业和学习的时候如果不监督,他很容易走神,注意力不能够集中。

真的是注意力的问题吗?

其实注意力不集中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原因是孩子对学习压根就不感兴趣。

您看孩子玩电脑游戏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多集中啊,他能够在电脑面前一呆就是一两个小时,您叫他吃饭他都还不愿意下来。

可是为什学习的时候注意力偏偏就不能够集中呢?

因为学习比不上玩电脑游戏轻松,比不上玩电脑游戏快乐,并且每天的作业和学习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时间,学习的效率很低。

如果学习跟玩电脑游戏一样轻松,一样快乐,并且每天只要学习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成绩还能够保持优秀,有哪个孩子会不愿意去学习啊!

第三,学生大部分都只是在学知识,并没有把学到的知识转换成为能力。

大部分的家长和老师都只重视学校的学习过程而忽略了在家里和在生活中的学习过程。

我们在学校里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有很多知识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

所以知识是没有用的。

知识只有变成了能力以后才有用。

因为考试不考知识,考能力,我们平时用的也是能力。

举个例子,现在有很多学生学了十多年的英语,但要让他讲一句流利的英语他都会觉得很生疏很困难。

为什么?

因为他只在学校里学了知识,而没有把知识转换成为能力。

你看现在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考英语考的都是能力,例如考口语,考听力,考写作,考阅读理解,这些考得都是能力而不是知识。

能力从哪里来?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很多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了以后经常去复习,是很快乐的。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习”字在甲骨文里面是上面一个羽毛的“羽”,下面一个“日”字,意思是小鸟每天都要练习和实践,最终才能学会飞翔。

所以“习”字的意思是“反复的练习和实践”。

孔子这句话的本意是“学习了以后经常去练习去实践,形成能力,是很快乐的!

”只有把知识变成能力我们才会感到快乐,就像学了英语知识只有会用了会讲了,我们才会感到快乐。

而如果是学习了以后还要经常重复地去学习,任何人都只会感到厌烦,感到痛苦,而不会感到快乐!

所以在学校学知识固然重要,但在家里和在生活中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把知识转变成为能力的过程更加重要。

第四,学校用的都是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进度,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个人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

这很容易导致两种后果,要么个人的潜能被白白浪费,要么跟不上教学进度。

例如,有些孩子在语言上面有天赋,学习英语的速度比较快,本来三五年就可以开口说英语,但是因为要跟着学校的进度,跟着所有的学生一起学,结果读到了高中还是不能够开口说出一句完整的英语。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人类的潜能要越早开发越好,一旦错失了开发的良机,要想再进步就很困难了,导致学生的潜能被白白浪费,多可惜啊!

潜能要越早开发越好,下面这个事实可以说明。

一个二年级的小孩子跟着父母到美国定居,小孩子只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够说英语了,而有很多大人呆了十年八年了都还说得结结巴巴地,一辈子就只能在唐人街生活。

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有些孩子可能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速度比较慢,特别是女孩子,学习数学靠的是逻辑思维,女孩子的逻辑思维大多数比不上男孩子。

但是学校的教学进度却是统一的,导致有很多女孩子越是读到了高年级,她的数学成绩就越是赶不上,出现了偏科的现象。

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可能早地打破年级和年龄的限制,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第五,现行的评估系统不科学,不公平。

我们国家的评估系统是通过各种考试,根据分数来给学生评定等级,分成好学生、中等的学生和差学生,然后先淘汰掉成绩差的,等成绩中等的学生慢慢变差了以后,再继续淘汰……这就导致了很多孩子失去更高层次的教育的机会。

所以说,现行的评估系统是用来淘汰学生而不是培养学生的。

另外,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考完试以后,往往是不闻不问,不了了之,没有积极地采取有效地措施来帮助孩子进行补充学习,导致孩子在学习上的薄弱环节直接就带到下一个阶段,越积累越多,阻碍了以后的学习。

例如,一个学期考试结束后,假如孩子考了95分,那就说明孩子在这个学期还有5分的漏洞吧?

而这个漏洞直接就带到下个学期的学习中去,没有处理,在低年级段的时候还不明显,等到上到了高年级段或者初中,漏洞越积累越多,孩子的成绩逐渐下滑了,这时侯学校老师和家长就开始互相推卸责任:

老师说孩子学习不认真,家长也没有配合学校和老师教育好孩子;家长就会说,孩子学习不努力不刻苦,某某老师的教学不行,导致我的孩子学习退步了。

其实谁都没有错,都是应试教育制度惹的祸。

其实关于应试教育,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家长,或是教育工作者都会经常去议论和批评,都知道现行的评估系统不科学,可偏偏就是改不了。

就像明明知道前面是有陷阱的,我们却还硬把学生往陷阱里面推!

家长是这么做的,老师是这么做的,国家也是这么做的。

这究竟是为什么?

在学校教育方面。

恢复高考后,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而应试教育也顺应历史潮流,成为中国的教育的擎天柱。

80后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与上辈人不同的教育,繁重的学习任务从刚刚开始学习写字就开始了。

不夸张地说,这些孩子是背着越来越重的书包(包袱)长大的。

学校教育轰轰烈烈抓教育质量,充其量只是抓了分数质量而已,至于素质教育好像已经过时了,毕竟饭碗比素质重要!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德育还存在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困难,那就是德育言说的困难。

在教育的其他领域基本上没有禁忌的——因为它们与价值无涉。

但是,在直接涉及价值和意识形态的德育领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却很难贯彻中共中央“解放思想”的号召。

由于文革的阴影太长,至今德育研究和实践领域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仍然难有突破。

许多原本可以克服的属于常识水平的德育缺失都没能克服。

目前学校的德育方法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古老的方法——强制灌输。

德育无视学生的自由,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自由决定和自由创造的权力。

只是在外界压力强迫下,机械地做出各种虚假的承诺和行为,不能使学生适应而超越道德,成为道德的饯行者,最终形成双重人性。

德育上的强制灌输一不人道,二不科学,基本上是无效的,甚至是反教育的。

  但是中国社会有已经是一个网络社会。

媒体社会网络与大众媒体对青少年的价值影响已经不言而喻,改革开放使我们更快的进入了“全球化时代”,道德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已经不可避免。

所以在德育问题上我们是旧账未了又添新帐,让我们寝室难安。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在学校里受的是诚实教育,工作后就不能不说假话,做违心事,理由是身不由己。

再譬如:

奉献、牺牲和崇高,但是步入社会你有权利拒绝一种虚伪的崇高吗?

起码不能只讲崇高不讲道德吧。

如此等等,不是在证明教育的失败吗?

千万不能丢掉教育的宗旨——育人。

对于中国的教育制度讨论最多的几点是:

一、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教育制度可谓是十人评价九人摇头啊,我们天天要求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可是,看看我们的高中教育,无不是只重视升学率,每年一个学校能考上多少个清华、北大,整天学生是埋首于故纸堆之间,作题、作题、还是作题。

尤其是一些高考大省,像山东,以及一些县立高中,只要高考资源不能在全国各地相对平均的分配,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

二、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

几时教育变成了一种产业,尽管国家一直都不承认这个问题,可是教育已经成了一门产业,教育的收费问题真是一大顽疾,西部的许多地区的孩子上不起学,农村的许多学生上不起大学,在一些大城市里面有高额的择校费,据说,教育曾被评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

三、关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

教育资源是什么,如师资力量就是一类,但是我这里所说的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指的的国家分配不公,国家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

财政支持的不公,具体上是东西部的不公,农村与城市的不公,省立高中与县立高中的不公等,政策的不公,具体是高考是分省录取、高考有许多的加分政策等,这样,就产生了许多问题,高考大省里的学生们,拼命的学习作题,人数教少的省的学生过的是潇洒有滋味,还有什么高考移民等。

四、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免费问题

为什么世界上有许多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我国,却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免费,像古巴、东南亚的许多国家,而我们却在口口声声的说以目前的形势看,中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想问一下,到什么时候我们才具备呢?

十年前我们这样说,十年后我们还是这样说,真是悲哀啊,教育是一长久投资长久收益的行业,其在我国现代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中国教育制度中的这些问题,之所以不能解决,还大程度是我们的政府在纵容,在现在的社会,一方面,国家在改革中强调效率,另一方面,却又在忽视公平,许多的利益群体的幕后操纵,是现今中国存在的许多的问题的原因之一。

中国教育中存在的三个问题:

1.教育收费越来越高。

2.中国教育教知识不教做人。

3.中国教育教知识不教方法。

我觉得,现在的中国教育就是太全面暸,以后不是一定都能用到的知识,孩子们不管喜欢也好,讨厌也好,这样就不能把精力都倾注到自己喜欢的一门功课上,将来不管什么也只是懂个打概,就像木工不需要诗词歌剧一样,我认为这就是当今的中国教育面临的钜大问题。

如果只学要孩子们其他只是懂个大概,而自己的爱好,倾注心血,将来就会有一门精通的技能,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面临下岗暸哦。

1最根本的问题是统一考试,分不出各类人才,就象模具里生产出来的产品,浪费了不少人的青春。

2.最严重的问题是不能启发式教育,老师一味的面向考试而不是面向能力.

3.一考定终生,使很多人输在起跑线上.

4.缺乏公平教育,学校以及老师的水平不一.

首先要知道经验和知识,实践和学习的关系(学习的目的):

学问包括两部分一是知识,二是经验,经验来源于实践,知识来源于学习,而知识是经验的总结

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指导经验积累,其服务对象就是经验,而经验积累是为了“用”。

学以致用,学而无用则费。

没有用的学问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要用到的或想用的知识才学得会,我们不会用到或不想用的知识我们永远都学不"会",记住了也会很快忘记。

从学到用的过程就是经验积累的过程。

然后是了解“学、知(会)、用”的内涵和关系:

这里的“学”就是学习和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知”就是知道(做人的道理),学会(知识和技术)。

它是一个从学到用的积累过程。

“学会”必然包含“知识”和“经验”两大要素,

缺一不可。

读了很多数控机床书籍的人却未必会使用数控机床,就是因为缺少通过实践而来的经验。

“用”就是应用。

我们的一生都在学习,但“学什么”很少人是非常清楚的,“学什么”概括起来有

三个方面:

知识、做人、做事。

“知识”不作多说大家都明白是什么东西,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是书本。

“做人”概括的讲就是生活法则(比如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尊、自信、坚韧、勇敢等品质,做人的道理等)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家庭中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方法。

不管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式乃至文化如何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法则永远不可改变。

如果改变了将会面临灭亡的命运。

因为这些法则,道理并不是谁发明的,而是这个世界创造的,人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现总结出来的。

做事”就是在实践中学习经验和技能。

非常必要强调的是这三个方面的学习是要同步进行的,否则难有大成。

在上述的三个学习方面中“做人”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无法孤立的生存。

生命的一个本质属性就是共存,任何一个单独孤立的生命都会很快消亡。

事实证明:

一个人知识和做事能力都很差,但做人很强依然是可以成功的,一个人知识和做人方面比较欠缺,但做事动手能力很强,也没问题就如上面所说可以成为很能干的技师,一个人如果只是知识非常丰富,但做人和做事能力都是零蛋那就非常糟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早在中国古代先哲就给了我们教育的完美定义!

最后就很清楚的可以看到。

目前的中国教育(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正在步入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缺陷变得越来越大。

——甚至制造很多抑郁症、自闭症患者!

原因是现代教育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知识教育上,而实践教育比如做人的道理、道德品德教育和做事能力技能的培养等这方面缺失严重或可说几乎没有,时间几乎完全被知识教育侵占。

有读万卷书,却没行万里路!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教育非常适合知识和做事能力的培养,而家庭教育是启发做人道理、道德、品德的温床。

知识永远学不完,对孩子真正有用的知识又有多少呢!

知识、做人、做事、品德哪些对孩子的未来更重要?

把孩子束缚在凳子上,何苦呢!

很多事情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

从法律上来说,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学生的学杂费全免。

实际上,在城市里,九年义务教育仍然收费,虽然一般普通小学和初中学费很低(约每年200~700人民币左右),但因为学校师资差异问题所产生的教育差别,仍然一些师资较好的学校仍以“赞助费”等为由收取费用。

在农村,自2007年以后中小学九年教育为免费,而广大农村地区却很少设立初中,甚至出现一个县只有一所初中的情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被迫被剥夺义务教育权被一点一点的重视起来,在城市地区,剥夺义务教育权被视为很严重的罪行。

尽管有人说,孩子不打不成才;有人说,体罚学生是教师责任心的一种体现;还有人说,适度的体罚,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也许这些说法,在一定的环境和背景下,有一定的道理。

可是,在当代社会的环境下,仍然肆无忌惮地对孩子们实施体罚,甚至不惜采取一些极其残酷,变态的方式惩罚学生,是极为错误的。

事实已经清楚地展现了其对孩子身心的戕害,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都对教师体罚说出了“不”的声音。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体罚对于孩子们的发展其弊远大于其利。

  首先,体罚会对学生造成生理伤害。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很容易受到伤害,而这种伤害一旦产生,有时会给学生造成终身的影响。

在中小学教育中,这样的事情绝非杜撰;狂怒的老师一巴掌抡向学生,于是学生再也听不到大自然美好的声音和父母亲切的呼唤;暴躁的老师拧起学生的耳朵,试图将他拉出教室,用力之下,他手里捏坏的是学生娇嫩的耳垂;老师的一顿拳脚过后学生再也抬不起受臂------所有这些都无不让人触目惊心!

我们要求教育者为社会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残疾人!

  其次,体罚压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

学生由于畏于教师的体罚,只得囿于教师规定的框框之中,“不敢多行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

这样一来,学生的智慧难以萌发,学生的聪明才智无法得到充分地发挥与发展。

久而久之,学生自甘于平庸听话,我们的教育便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人才。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落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瓦特、牛顿、爱迪生他们如整天处于教鞭的威胁之下,他们的聪明才智怎么可能得到发挥?

又何以取得那些巨大的成就?

  再次,体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往往是学生走下坡路的开始。

有些学生由于经常受到粗暴的训斥、体罚、导致其自尊心、自信心丧失,自暴自弃,最后变成破罐子破摔的“老油条”。

一首“挨打歌”说得好:

“首次挨打战兢兢,两次挨打哭不停,十次挨打眉头紧,百次挨打骨头硬,千次挨打功夫到,不疼不痒不吭声”。

过度体罚的结果,只能使孩子消极适应环境,产生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

有些学生遭体罚后觉得无脸见人,干脆不再到校学习,有的甚至为此逃学离家,以至在一些不良外因的引诱下走上犯罪道路,有的甚至过早地为自己年轻的生命划上了句号。

  最后,体罚会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容易形成其冷漠孤僻、敌视和心理闭锁等畸形变态心理。

妈卡连柯说:

“打骂和过分的严厉只能让儿童说谎,变成怯懦的人,同时养成儿童的残忍性”。

经常受到打骂的学生,平时谨小慎微,提心吊胆,唯恐被教师体罚。

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自卑胆小,爱撒谎的性格,有的还会在内心产生仇视社会和他人的情绪,严重的甚至出现精神问题和心理上的变态。

    从教师方面看,体罚降低了教师的威信,当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时,恰恰表明了他在教育上的失助与无能。

一个教师,简单地以体罚来管教学生,是把教育过程、教育手段简单化,它往往铸成一种错误的行为模式,其消极影响难以消除的。

库宁等人的研究表明,使用体罚往往大大降低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在师生关系上,体罚造成了师生间的隔阂,扩大了师生间的感情距离,不但难以形成学生的向师性,反而会造成学生对老师的反感和对抗情绪,不利于施教。

有的学生说:

“老师当众体罚我,是出我洋相,是看我不顺眼,叫我丢人”。

学生当面不敢说,心里却是不服。

如此以来,教师实现教育目的的愿望恐怕就会落空。

而且体罚使学生精神压抑,负担沉重,严重影响了老师教育教学的效果。

有些学生在受到体罚后,感到非常委屈、恐惧,教师上课讲授的内容根本听不进去,直接影响到其学习效率和成绩。

  此外,体罚还影响着教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很多家长常常“授权”教师:

“孩子在学校不听话,您就打”。

但当教师真的体罚学生时,谁的家长又愿意自己的孩子挨打呢?

家长往往谴责老师,有的甚至拉着孩子找到学校或对簿公堂,造成了众多的社会问题。

  由此可见,体罚已成为我国中小学的健康成长的重要障碍。

为了保障国学生的各项正当权益,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禁止教师体罚学生,否则受到法律的制裁。

例如,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我国《教师法》第八条中规定,“教师不得侮辱学生,不得体罚学生”。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

 

教师的惩罚对学生行为模式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 谭亚莉

学校教育中,教师常采取各种教育措施诸如惩罚、奖励来引导学生朝着教育既定目标发展。

几乎所有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皆认为:

奖励比惩罚好、表扬比评批好。

然而,如果学校教育中完全摒弃惩罚,那也是很不合适也不可能的事。

了解惩罚是如何影响儿童行为模式的,如何扩大惩罚的正面影响而减小负面影响,才是科学的态度。

一、研究现状

惩罚成为教师们常用的教育手段已由来已久,不少学者已就惩罚对学生的个性和行为的影响作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如:

有人认为心理惩罚教育是一种隐形的学校教育病理现象(田汉族,1997)①;班主任使用批评对学生的心理会造成不良影响(李维新等,1993)②;Baker研究发现,经常受惩罚的孩子易神经过敏,爱争吵,行为退缩等,曾有人提出惩罚的终止原理(李虹,1991)③,总的来说,大量的研究只停留在资料和观点的积累、陈述阶段,缺少理论上的建构,而真正提出有较大影响的理论的,可以说还没有,也许越常见的现象背后的机理越容易为人们所忽略。

二、对教师惩罚的界定

教育心理学认为惩罚是呈现一个负性刺激或剥夺一个正性刺激以使某种反应减少的程序。

在较为敏感的儿童看来,不仅教师的体罚、训斥、批评是惩罚的表现,剥夺好的座位、压制爱好、故意忽略、态度冷漠也是一种惩罚,甚至原本出于好意的劝戒往往也被学生知觉为讽刺和挖苦。

因此,若教师使用的方式方法不当,很可能原本无惩戒意图的、正常的教学行为也会被学生知觉为是惩罚。

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这样一个事实:

学生所理解的惩罚外延往往比教师理解的要宽泛,尤其对较敏感的学生(如青春期的学生和女生)更是如此。

因为影响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因素中,其个人感知到的主观因素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客观因素的重要性,因而本文中所提出的惩罚概念限于学生认为是惩罚的那些行为。

三、教师惩罚对学生行为模式的影响

从教师的角度看,惩罚是为了终止学生不当或不合理的行为,那么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教师的惩罚对其行为反应模式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其实即使年龄再小的学生,如果教师对他们进行惩罚,行为的改变只是可见的结果,其中必然涉及认知及情感等个人变量、甚至个体行为模式的改变。

入学以后的儿童,认知水平已发展到相当的程度,受到惩罚后,先前的行为发生了改变,新的行为习惯逐渐积淀下来而成为儿童行为系统中的一部分,最终对其个性发展产生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教师的惩罚影响学生行为反应模式的机制入手,了解如何惩罚才是有效的无副作用的。

1.顺应模式

那些年龄较小的儿童,往往无法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作出预期,他们在好奇心和欲望的驱使下,往往做出一些随心所欲的事,在学校这个新的环境中总想去到处探索一下,而对学校中远比家里多的“清规戒律”难以适应。

可是,他们会发现,每当他们作出一些“很好玩、很刺激”的事时,教师总会惩罚他们。

此时,他们还不太明白为何看似与教师无关的行为会导致自己经常地陷入麻烦中,这让他们感到焦虑和恐惧。

为了避免这种负性情感带来的不愉快,他们很快学会了不去做那些做了之后受到教师惩罚的事情。

虽然有时候会抗争一下,有时候会偷做明令禁止的事,有时则编一些谎言来掩饰错误,可最终他们会明白如何去服从权威以避免受惩罚之苦。

伴随着经验的增多,儿童逐渐形成“作业要按时完成”、“上课时不能乱讲话”这样一些规则,并且伴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教师、家长的影响使得他们逐渐形成了许多新的是非观念,当初为回避惩罚引起的焦虑和恐惧而产生的那些行为逐渐内化为观念,这个过程不断调节、主动修正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使其与外界的要求逐步相适应的过程。

教师的惩罚使学生的认知结构逐渐清晰和丰富,对事物的认识更为清晰和灵活,这是为什么惩罚可以制止教育者不期望行为的原因机制。

儿童的行为反应也因顺应模式而更符合社会要求,表现为惩罚的积极作用,它促进了学生顺应现实。

2.对抗模式

伴随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教师的言行(包括惩罚)对其认知结构发生影响与否、发生什么样的影响,都要经过学生能动的筛选,他们根据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