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济苍生安贫乐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2972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兼济苍生安贫乐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兼济苍生安贫乐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兼济苍生安贫乐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兼济苍生安贫乐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兼济苍生安贫乐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兼济苍生安贫乐道.docx

《兼济苍生安贫乐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兼济苍生安贫乐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兼济苍生安贫乐道.docx

兼济苍生安贫乐道

 

毕业论文

 

题目:

兼济苍生,安贫乐道

——浅谈《饮酒》中陶渊明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专业:

汉语言文学

毕业年限:

2015

学生姓名:

袁娜娜

学号:

130362113060006

指导教师:

李继春

 

兼济苍生,安贫乐道

——浅谈《饮酒》中陶渊明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学生姓名:

袁娜娜指导教师:

李继春

【内容摘要】《饮酒》二十首交织着陶渊明仕隐抉择的矛盾和痛苦,充满了出仕时想归隐,归隐后又想出仕的复杂情绪,怀着违己交病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他选择了暂时的归隐,在归隐的同时也就必然地与那些可以诉说圣人篇的、能够交心的士大夫们彼此相遗、语默殊势。

在更需要理解的时候,却没有人给他安慰。

所有他身上并不缺少的寂寞在此时此刻就更加强烈地折磨着他。

虽然,他从父老和同调的古人那里获得了暂时的安慰,但《饮酒》中陶渊明心态的主色还是重重的矛盾和深深的寂寞。

【关键词】矛盾;痛苦;寂寞;安慰

《饮酒》二十首写于陶渊明彻底归隐田园的前两年,即公元403年的秋天(依逯钦立说),那是陶渊明生命史上极为矛盾和痛苦的时期,他在寻找着自己的方向和内心的平静,他在出处问题上纠缠不休,但一切似乎并不能如他所愿。

《饮酒》组诗可以说是陶渊明心灵的的独白和自传,虽辞无诠次,看似散乱无章,如谵言妄语,但切中肯綮,寄托怀抱,可谓用心良苦,涉及的都是他所想最多、所忧最切、所念最重、所慎最久的放心不下、抉择不了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之事。

他在瓶无储粟和违己交病的躁动与痛苦中苦苦挣扎,内心淤积着难以排遣的厚重的无奈与忧伤,在酒后、在笔下、在冥思苦想之际,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如地下岩浆,喷薄而出。

他上下求索,叩问苍天,遥想古人,扪心自问,不知何去何从?

如陷泥淖,难以自拔。

他不乏道济天下的大志,他素有独善其身的向往。

他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染,素习六经;又恰逢玄风盛行的晋宋,偶有涉猎。

他不像伯夷叔齐无父无母,可以无牵无挂;他不如老莱子家有贤妻,尚可聊慰孤寂。

这种种矛盾寂寞的情绪一起向他无情地袭来,使他的痛苦愈加惨伤、选择愈加艰难、寂寞愈加强烈、情操愈加难得。

陶渊明虽然和那些走终南捷径的隐士们有所不同,他的归隐绝不是为了钓取功名,但他始终未能真正忘情,他也无法彻底地超脱。

他的超脱只能说是一种绝望的回避,他的达观、他的无所谓、他的满不在乎的拂袖而去都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充满了痛苦与无奈,交织着辛酸与苦闷。

弥漫在他字里行间的都是每个人会遇到、每个人会想到又让每个人都纠缠不清的普普通通的问题,比如生与死、贫与富、仕与隐。

早就有人指出,陶渊明并非是为了饮酒而饮酒,他的饮酒贯注了太多个人化的思考,饮酒只是一个入口、一个媒介,他借此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以哲学与诗意的方式对生命途中的种种问题做一次动情的叩问和追寻,或者说他想借酒压住心头极端的苦闷,忘却世间种种不称心的事。

“酒对于他仿佛是一种武器,他拿在手里和命运挑战”。

我们不知道他是否也想和刘伶一样通过纵酒来抓住自己生命现在的瞬间,来实现对生存的占有,或者说暂时性地有意的遗忘,正如占有生命的现在并不能消弭对死亡的恐惧,占有生命的瞬间也无法平息内心深处火山般的躁动与不安。

对官场的深情向往,弥缝其淳的济世之志已经无情地熔铸在了他的血液之中,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表现,这是中国古代每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埋藏在内心的渴望和冲动。

不管他如何试图遗忘,怎样竭力解构,这种下意识的冲动在他的酒杯中跃动,在他的田园中穿行。

这些已经进入他生命的矛盾在酒中在酒后依然扑面而来,时时刻刻都在无情地啃噬着他的内心。

他无路可逃无处可去,酒中的他更深切地用一种近乎超现实的方式体验到了平时或者别人不曾体会到的痛苦和寂寞,况且暂时的“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饮酒》十四)的欣悦,终究会成为时间中的过去,成为曾经的存在。

饮酒不会让他平静,正如朱光潜所说:

“陶渊明由冲突达到调和,并非由于饮酒。

”诚哉斯言。

回到现实,所有亟待解决的问题依然如森林般矗立在眼前,就像庄周梦为蝴蝶,终不为蝴蝶,逃避始终是暂时的。

诚如鲁迅所言:

“陶渊明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才伟大。

”其实这种并非静穆,更多的就是他内心郁结的矛盾和痛苦,寂寞和苦闷。

出仕与隐居的矛盾

陶渊明耿耿于怀的依然是学而优则仕,念念不忘的还是达则兼济天下,虽然钟嵘称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其实不然,他一向秉承的还是先师遗训,忧道不忧贫。

他受儒家文化濡染太深,不能自拔地希望道济天下之溺,不可救药地渴望弥缝其缺。

他说: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十六),“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四)。

正如孔子所说:

“吾岂瓠瓜,焉能系而不食!

”又一次子贡问孔子:

“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子曰:

“沽之哉!

沽之哉!

我待沽者也。

”孟子也说: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可见儒家文化中有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希望有所作为,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学而优则仕。

孔子为了自己的学说能够被统治阶级接受,到了晚年依然恓恓如丧家之犬,四处奔波。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饮酒》十七),一股天生丽质难自弃的自负之气和期待被赏识之情溢于言表。

陶渊明并非从一开始就想隐居,他也在等待着机会和舞台意欲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时来苟冥会,踠辔憩通衢”(《始做镇军参军经曲阿》),但他生活的年代却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年代”。

归隐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必然也最无可奈何的选择,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生命都难以保障,遑论大济于苍生了。

关于陶渊明第一次出仕,《陶靖节传》叙其原因说是亲老家贫,这原是无可厚非的。

孟子不也说:

“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

”况且孝养父母在古代是人伦大事。

《饮酒》十七: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为了养家糊口,他只好放弃躬耕隐居的生活去为官谋食,这似乎向我们说明陶渊明出仕的动机很单纯,就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别无他求。

在另一首《饮酒》诗中亦说: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趋。

”好像也是因为饥寒交迫才不得已四海奔波。

但一个“似”字隐隐约约地透漏出他的出仕肯定另有原因。

《荣木》中说“先师遗训,岂敢云坠”,“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可见他想建立一番功业的心情是何等的迫切和根深蒂固。

如果仅仅为了养家糊口,他似乎也用不着非要出去做官,他虽然是没落的贵族,但他依然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其一),穷到乞食那是后来的事了,况且他也有颜延之王弘这样的朋友可以时不时地解决他的不时之需。

我们从他的诗中也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的要求也并不高,“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余”(《饮酒》其十),“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和郭主簿》),“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移居》其一),“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杂诗》其八)。

要那么多干么?

欲壑难填,知足者常乐,所以我们可以说,他放心不下的还是“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二十)、“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饮酒》其三),慨叹中含有一种扭转乾坤的希望,大有舍我其谁匡扶天下的夙愿,赞叹孔子“弥缝使其淳,礼乐暂得新”(《饮酒》二十)。

但“洙泗辍微响”,孔子没而微言绝,“诗书竟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何事诚殷勤”(《饮酒》二十),轻微的嘲讽中含有深情的赞美。

陶渊明正逢乱世,生活在儒家希望出现定一统人物的时代,他何尝不想和这些鲁殿灵光硕果仅存般的读书人一样,为这个礼崩乐坏摇摇欲坠的社会尽一点绵薄之力。

答案是肯定的,他“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饮酒》其十),就是为了帮助刘裕平息孙恩的叛乱,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

他又说自己“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其八)。

此时的陶渊明俨然和“提剑出燕京”(《咏荆轲》)的荆轲一样,妄想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平定天下,因为此时的北方早已落入异族之手,所以他的行游只是一种目光的投注,一种狂妄的呼喊。

但它反映出少年的陶渊明确确实实充满了雄心壮志,是并不安分的,他的身上流着荆轲聂政的血,他是神农皇帝的遗孽,他并没有忘记政治,人皆具有社会性,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

与其说陶渊明的出仕是迫不得已,毋宁说他的归隐是无可奈何。

陶渊明每一次出仕都怀着无限的希望和满腔的憧憬,但每一次都是拂袖而去悲愤而归,说出许多看似决绝的话语。

其实,他选择离开官场是相当痛苦和无奈的,“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饮酒》其十),“去去当奚道,任道或能通”(《饮酒》十七),“觉悟当念远,鸟尽废良弓”(《饮酒》十七),“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饮酒》十九),“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饮酒》十九),“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饮酒》二十)。

想实现理想,但始终事与愿违,“仰天大笑出门去”,满腔悲愤归去来。

此时的陶渊明又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左右,孔子说: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而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呀!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饮酒》其二),“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饮酒》其三),他崇尚的道德原则被不断地异化,人类禀赋的真诚不断地被污染。

司马迁怀疑的呼号,扎进了陶渊明的耳朵里: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也?

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耶,非也?

”司马迁替古人发问也替自己发问,陶渊明替自己发问也替古人发问,“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毁誉”(《饮酒》其六),是非颠倒、善恶不分、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才是最终的审判者呢?

庄子亦说: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果其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谁能告诉徘徊在歧路的陶渊明答案,“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充满了怀疑,充满了疑虑。

他也不知道自己选择归隐的道路到底是对是错,但总比在蝇营狗苟趋炎附势折腰示人的官场要好吧!

求仁得仁,又何怨?

如此飘摇的社会根本不可能给他出路,他所有的抱负只能随风而逝,“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惨呼,也是一种痛入骨髓的悲哀。

这是一条壮志难申的道路,他在内心深处觉得自己选择错了,他不想一错再错,虽然依然充满了怀疑,仍旧是不甘心,他还是被迫暂时离开了官场,这是一个有梦的知识分子最大的悲哀,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花开无人羞自赏,欲有为而不能也。

让他下决心归隐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如此官场的一切都与他的性格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他不止一次说过类似“违己交病,性刚才拙,与物多迕”的话,当他发现官场的生活一旦有违他内心坚持的道或者说他的本性,他就会毅然决然地回归田园,虽然也不免选择的痛苦,矛盾的挣扎。

他说“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饮酒》其七)、“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饮酒》其九)。

他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他的本性又与世俗难以调和,虽然违背本性去迎和世俗也不是不可以,有多少人以妥协为敲门之砖,有多少人以阉割为晋身之路。

但于他,违背本性才是最大的迷误。

当他一旦大梦初醒的响应内心世界的召唤,他就会不顾一切地抛开世俗生活的缠绕,纵然不得不忍受饥寒,甚至乞食为生,他都在所不惜,内心的需求在陶渊明的心中被拔高到了一个令人绝望的高度,绝版的高度,他真正以自己内心需要的生活方式活着。

密茨凯维在谈到拜伦对东欧诗人的启迪时说:

“他是第一个向我们表明,人不仅要写,还要像自己写的那样去活。

”这用以陈说陶渊明诗歌和陶渊明的关系时,也同样贴切。

晋人多旷达,但大都旷达的过了,并不是内心真实的需要,而是一种炫耀,行为艺术而已。

只有陶渊明是基于对道的执著和人格独立的强烈追求才选择了旷达的归隐,“宠非己荣,涅岂吾淄。

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自祭文》)。

这是他内心真实的需要,他觉得应该这样做,与谋官谋隐两无成的隐士们截然不同,与通隐的周续之和充隐的皇甫希也不可相提并论,正如章海生所说:

“陶渊明一定是听到了、并响应了内心深处发出的异乡的命令,从而以存在的勇气超越了他面前的现实,从官场返回田园,实现了在地域上在精神上两方面的迁移,重建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精神故乡。

”虽然有点形而上,但切中要害颇有道理。

他惶恐地逃向了另一个世界,逃向了“我”的乌托邦。

很多人在别无选择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逆来顺受,得过且过,试图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最终遗失自己。

而他却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心灵的家园,虽然这个家园并非果实累累,麦浪滚滚,但它起码是一种安慰,一个远离他者的窝巢。

在我们的眼中那也许是逃避,是不敢直面人生的怯懦,但我们似乎不应该苛责古人。

逃避者自有不可道的苦心,自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李泽厚说陶渊明的隐居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隐。

袁行霈也说:

“仅仅用亲老家贫解释他的出仕显然是不够的;仅仅用生性恬淡解释他的归隐也是不全面的。

他在政治漩涡里翻腾过,他的退隐出处,都有政治原因。

”他退居田园更多的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回避,“觉悟当念远,鸟尽废良弓”,他是一个烛见机先的人,他总能看到浮华背后的沧桑,永恒后面的短暂。

不说魏晋时期有多少名士被以政治的名义杀害,就是现在在陶渊明生活的近旁,已有许多人死在刘裕桓玄之流的刀剑之下。

他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死的古训,他也尝闻李斯的黄犬逐兔之叹。

他并非不想建功立业,并非不想光宗耀祖。

然而,我们已经说过,残酷的现实生活告诉他,他的一切纯洁的理想都会被无情的政治击得粉碎,而他又似乎缺少为国死难为君死忠的慷慨之气。

他是魏晋风流末班车上的代表,他身上继承得却是阮籍口不臧否人物的温良敦厚,大概这就是他的政治诗写的那么隐晦难懂的原因吧!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饮酒》其十八),他几乎对所有的政治事件都是讳莫如深,不是一笔带过,就是“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不知所云的回避,含糊其辞的解释。

魏晋时代不仅是文的自觉时代,也是人的自觉时代,他们极度热情的关注自身,礼岂为我设也?

竹林七贤便是其中最极端的例子,陶渊明也不例外,“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饮酒》其三),他想到的还是自身的存在,想到的还是流年不再美人迟暮的苍凉。

虽然,他时不时地流露出一事无成的感慨,但他挂心的想到的还是和古诗十九首、魏晋风流一脉相承的及时行乐的个人主义思想,“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炳”(《饮酒》十三)、“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饮酒》其一),而这一切建立的基点就是对自身的高度认同、对内心想法的极度关注,“违己讵非迷”(《饮酒》其九),他们寻找的首先是对心灵的一个交代,追寻一个安顿灵魂的处所,“称心固为好”(《饮酒》十一)。

所以他才会“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因为这两者都是他内心深处最迫切的需要,尽管这两者在世人的眼中是多么的不同。

他是中国文人中真正企图走入内心的诗人,第一次有意识地重建生活之外的生活的诗人,虽然他走的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远,他达到的境界也远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高,但他的价值在于,他起码这样去做了,他告诉我们走入内心的可能,他为我们开启了另一扇门,打开了另一扇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昭示出一种寻找的伟大。

我们并非只能为物所役,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心役万物。

陶渊明从出仕到隐居经过了一个艰难痛苦的抉择过程,他在寻找自我安慰的过程中渐渐走向了心灵暂时的平静,“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其二),但这个过程却是布满荆棘,无人理解的苦恼、世俗生活的枯槁、朋友的劝告、妻儿的需求,无时无刻不在动摇着他摇摆不定的选择。

《饮酒》其四正是以鸟自喻,形象地描绘出抉择的艰难,从自我的焦虑和苦闷到暂时的平静,从不知所从的茫然到找到庇护的欣喜,“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远去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看似决绝的背后,却掩藏着一种对自己强迫式的安慰,以虚假的决绝掩饰内心的躁动,他从未获得彻底的平静,“且当从黄绮”“恐此非名计”“且共欢此饮”“聊复得此生”,“且”“恐”“聊”,这些具有“暂且如此吧”意味的词,都表明他内心深处的不甘和怀疑。

他从未忘记猛志逸四海的壮志,他至死都不忘兼济天下,但违己交病,他不得不痛苦地做出选择,为了灵魂的安宁,为了不向世俗低头,拳拳事乡里小儿,他甚至不惜乞食他门,“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饥冻之切,溢于言表。

甚至不得不面对所有人包括亲人在内的质疑和不理解,“邻靡二仲,室无莱妇”,而且要让自己的儿女跟着自己一起挨饿受冻,但凡一个有情的人都会于心不忍,况且多情的他。

但他还是选择了躬耕归隐,他内心的痛苦和矛盾也就可想而知了,“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有会而作》)。

既是安慰也是无奈的悲愤。

此时陶渊明的饮酒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一种逃避现实逃避自己的五味杂陈的方式,内心的矛盾痛苦彷徨无处排遣,只能借助这种方式来麻痹自己,让躁动不安的心灵暂得片刻的平静。

邻靡二仲的寂寞

虽然他一直以名利的虚无、生命的幻化和祸福的无常来消解自己血浓于水的价值观,以期找到自我解脱的途径,让心灵真正的安然,他一直竭力试图走入内心的完全祥和,但这只是一个永远也不会有结果的追寻,他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依然此起彼伏,寂寞的情绪在归隐的日子里,更是如一万只蝗虫那样向他时不时地飞来。

陶渊明虽然暂时极不情愿地离开了那个不但违背他内心而且无法实现他抱负和理想的官场,但“室无莱妇,邻靡二仲”的寂寞却以一种更加苛刻的方式折磨着他。

我并不是说他以前没有这种寂寞的君临,只是在这种更加需要理解的境地和时刻,这种寂寞的情绪更加强烈罢了。

不管一个人的行为如何另类,如何的不为世俗所容,他的选择多么艰难,只要有人给他理解的关注,他在很多时候都可以义无反顾地坚持到底。

然而,陶渊明却似乎并没有这么幸运。

他说自己“邻靡二仲,室无莱妇”,他在诗中不止一次慨叹知音难觅的无奈和忧伤,“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饮酒》二十)、“不见相知人,唯见古时丘”(《拟古》其八)。

他寂寞的情怀更是多次倾泻笔端,难以自拔无可救药的寂寞无时无刻不在撕扯着他支离破碎的内心,如《杂诗》其二: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戚,终晓不能静。

”把一个寂寞者彻夜无眠,又无能为力的情绪和形象刻画的细致入微,令人鼻酸,非长久亲身体验着不能也。

《饮酒》其序云: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

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词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耳。

”正因为心中有难以排遣的寂寞,才会有寂寞恨夜长的体验,一个“独“字写出了陶渊明在漫漫长夜中一个人端着酒杯、自斟自饮、彻夜无眠的状态。

因为寂寞的情怀无处倾泻,所以才会借助酒来试图获得暂时的虚假遗忘。

然而,举杯浇愁愁更愁,酒杯中泛起的是他永远也无法挣脱的寂寞,此时的陶渊明连举杯邀明月的情趣都消耗殆尽了,剩下的只是“辄题数句自娱”的悲戚,想到的是寂寞,看到的是寂寞,写下的更是不折不扣的寂寞,“自娱”二字更见他无人理解的荒芜,“以为欢笑耳”不过是一个最痛苦的灵魂无奈的挣扎罢了。

陶渊明对万事万物都不乏深情的关照和热爱,对朋友对亲人尤其如此。

写给朋友的赠书都充满了依依不舍得殷殷瞩望,一片忠厚笃实之情溢于言表,如《答庞参军》等篇。

对子女更是相当慈爱,“大欢唯稚子”、“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和刘柴桑》)、“稚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和郭主簿》其一),简单之至深刻之至。

但是他的儿女们,不好读书,有辜父望,并不能给他太多的安慰,他们也许并不能理解父亲的选择,甚至会怨恨父亲让他们“幼而饥寒”。

他的朋友也多是一些世俗之辈,大多不能理解他痛苦的抉择。

“杜门不复出,终生与世辞”(《饮酒》十二)的张仲蔚尚且有一刘龚,时时造访,共话桑麻,谈谐终日,但他连这样的朋友似乎也没有,“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饮酒》十五)、“穷巷隔深辙,颇回古人车”(《读<山海经>》)可证也。

他如一只栖栖失群的孤鸟孤零零地在这个荒芜的世界里飞来飞去,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空间,门前已经长满了荒草,好久没有人光顾了。

一个人穿着单薄的衣裳,在瑟瑟的西风中,在遇不见行人的寒林里无目的地徘徊,偶尔饮一口浊酒,调皮的把酒壶挂在高高的树梢,负暄而眠。

但远去的大雁,幽幽的白云能给他丝毫的安慰吗?

他不知道何去何从,他听见杨朱在歧路的哭声,他耳闻嵇康泣之而返,而谁又能一语惊醒梦中人呢?

给他当头棒喝,让他警醒,让他彻底的超脱,但没有,依然是他一个人,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因为清醒所以才会格外的痛苦,一种贯穿始终如影随行的伟大的孤独感已经在他生命的平原上落子生根,终会枝繁叶茂,不管是此时还是以后,陶渊明都将与孤独和寂寞同止同息。

“班班无翔鸟,寂寂无行迹”(《饮酒》十五)、“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饮酒》其七)、“裸葬何必恶,终当解意表”(《饮酒》十一),无人理解的孤独越过千年的岁月向我扑面而来,只要有人理解,干什么也都无所谓了,然而,悲哀的是,一个人也没有,酒只能独尽,杯依然自倾,喝下的是寂寞,酝酿的是孤独,在偌大的世界上找不到一个把酒言欢促膝长谈的朋友,这是何等的悲哀和无助呀。

没有人可以走进你的内心,甚至没有一个人愿意走进你的内心,试图去理解你,你孤独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酒为伴。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没有知己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行的,没有朋友的人生无异于荒凉的沙漠,四海之内,概莫能外,陶渊明当然也不可能例外。

让我们看看有那些人以朋友的身份走入了陶渊明荒芜的世界。

一、不算朋友的朋友

朋友,陶渊明似乎是有的,好像还不少,有给他送酒的朋友,有和他同止同息的朋友,但悲哀的是这些朋友与他旨趣不投,甚至截然相反,一个劝他违背自己的本性去迎合世俗,一个“规规一和愚”,却自鸣得意。

“发言各不领”,(《饮酒》十三)不是真的不懂对方在说什么,而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故装糊涂,虽然可以在一起喝酒,但往往话不投机,不能理解和支持陶渊明的选择,也就无法真正的从心底上给他安慰,就算是这样并不够格的、不理解他的朋友也给了他不小的满足和安慰。

可见,陶渊明对友情的渴望,如《饮酒》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倒裳”二字恰如其分又不失夸张地写出了陶渊明对友情的深情珍视和迫不及待地需要友情慰藉的冲动,他早就尝尽了“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的寂寞,他受够了“顾影独进”的悲凉,正因为生活中缺少像刘龚这样的知己来时时抚慰,帮他释怀,所以偶尔一个“朋友”的莅临,便让他高兴得忘乎所以,不知所措,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好,估计鞋还提在手里呢。

仅仅是听到敲门声,并不知道来者是谁来人何意,他就高兴成这样。

可见,他平时的生活是何等的荒芜,他内心的寂寞是何等的厚重,大有孔子“不俟驾”而行的急迫和悲哀。

这是一个既想独善其身又想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最悲哀的一面,他总是以拒绝的姿态在召唤,以选择的方式在拒绝。

他也是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况且太上不忘情。

虽然后来知道送酒的人并非同路之人,但一醉方休还是可以的。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们一起喝酒吧!

那些不顺心的事就不要提了,“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贫贱”(《与殷晋安别》),孟浩然“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牢骚正源于此。

是啊,越提越让人伤心,越说越让人难受,不说了吧!

非我弃世,奈世弃我呀!

《饮酒》十七云: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把一个无拘无束的饮酒场面渲染的如此深情、如此和谐、如此的形而上,然细细看来,问题颇多,“父老”二字不可忽视,这些所谓的故人,只是一些曾经相识的农民罢了。

他们所能做的也仅仅是陪他喝几杯。

更多的要求也只能是一种奢望了,但这只是一种多么廉价的奢望呀!

这样的愿望都不能满足,我们的诗人该是多么的寂寞了。

二、语默殊势的朋友

他是一个熟读诗书的人,“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答庞参军》),显然,上文提到的那些父老是无法满足他的,而那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