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229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1.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

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

这一变化说明

A.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B.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C.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D.齐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分封制瓦解。

材料中齐国诸侯没有按照周天子崇尚的服饰颜色进行穿戴,说明春秋时期的宗法分封制度走向了崩溃,故C正确;A中丧失殆尽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中走向统一不符合春秋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D项“彻底”说法错误。

2.秦代中央政府行政工作由九卿具体执行,九卿如奉常《管宗庙礼仪》、郎中令(管宫警卫)廷尉(管司法审判)宗正(管宗室事务)治粟内史(管财政税收)等;而唐代中央政府行政工作由六部具体执行,分为吏、兵、刑、户、礼、工六部。

下列关于唐代制度与秦代制度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秦代把行政工作分为九类,比唐代的六类更加严密

B.唐代基本革除了秦代残留的贵族政治残余

C.唐代的六部制相比秦代的九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D.从九卿到六部,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对政治的影响加深

【答案】B

【解析】

A秦代九卿并非具体九类,而是一个泛指,A错误;根据秦代“奉常(管宗庙礼仪)”“宗正(管宗室事务)”反映秦代一些官职是专为皇室而设立的,唐代六部是处理全国行政事务的部门,不再有专门为皇室设立的官职,说明唐代基本革除了秦代残留的贵族政治残余,B正确;九卿、六部都属于中央机构的调整,反映的是强化君主专制的问题,C错误;D材料无法体现。

3.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

A.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B.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

C.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

D.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明“文化”一词的本义是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他人。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意思是:

以道德礼乐教化还不改正就进行惩罚,故答案为C项。

材料所述为一个教化、接受的过程,并非只是“精神文明成果”和“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排除AB项;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4.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宁和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御街,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御街中段新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生意兴隆。

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都城设计不再体现皇权至上

B.“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C.“钞引”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城市的问题。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截然不同”等字眼意在强调都城布局其实已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国古代的都城一直体现皇权至上,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课本知识可知“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是在北宋而非南宋,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钞引”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在北宋而非南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

5.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

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这反映出

A.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

B.历史解释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实

C.时代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D.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从不同时代的学者对晚明李贽的不同评价来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

历史解释是历史叙述的一部分,基于同一历史事实,历史解释由于学者所处时代、所持立场以及学识等各方面的原因呈现多元化。

黄宗羲、方以智都生活在封建专制时代,侯外庐、岛田虔次生活在近现代,故本题选择C项;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对李贽的评价不同,并没有涉及到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与历史解释的目的无关,排除B项;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无法揭示历史本质,排除D项。

6.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

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仁”属于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故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调适病人的心理的问题,故A项错误;古代中国医术有其医药学的基础,不是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古代中国医术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故D项错误。

故选B。

7.《北洋政府时期的史话》中涉及的目录是“武昌升起十八星旗,历史选择了黎元洪。

湖南独立内幕。

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待价而沽,清政府靠边站。

”这体现出

A.民国成立前政权纷争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清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D.辛亥革命取得彻底成功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材料说明黎元洪在武昌起义后就任湖北军政府主席,袁世凯在待价而沽,说明民国成立之前,各个派别争夺权力的现象,故A项正确;民主共和观念是辛亥革命成立后影响,故B项错误;清政府土崩瓦解是在1912年2月,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D项“彻底”与史实不符,且与材料信息不符。

8.1921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

“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

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

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

”这反映出

A.梁启超坚决反对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非革命党一己之功

D.辛亥革命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辛亥革命在梁启超的眼里是多种阶层的人凑在一起机缘巧合的开展了一场运动,因此组织的松散性和人员的混乱性都是其失败的最终原因。

A选项说法错误,梁启超并不反对革命;B选项说法错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C选项与题意相符;D选项说法与事实不符,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特点

【名师点睛】辛亥革命失败的诸多原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革命组织的混乱。

很多参与革命的人都是在听说革命这件事之后参与到其中来,各自有自己的利益代表,尤其是其中一些立宪派以及地方官僚投机革命,在革命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随风倒,叛变革命。

这就是辛亥革命在组织上失败的原因。

9.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年份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占总值%)。

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年份

进口商品

出口商品

钢铁和机械

棉纱及棉制品

棉花

矿砂及金属

1925年

6.5

20.7

3.8

2.9

1928年

7.2

15.8

3.4

2.1

1931年

9.3

7.9

2.9

1.6

 

A.中国轻重工业发展趋于平衡

B.南京国民政府优于发展重工业

C.当时国内工业建设有所发展

D.民族工业在“一战”后迅速萧条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钢铁和机械的进口不断增加可以看出,工业建设有所发展,故C项正确。

从材料可以看出,1925年到1931年重工业机械的原材料进口不断增加,这说明中国重工业有所发展,但体现不出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均衡,故A项排除;材料中钢铁和机械的进口不占绝对多数,所以看不出南京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1925年以后经济发展,不是一战以后的萧条,排除D项。

10.2017年1月11日新华社报道,教育部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主要是基于

A.突出东北抗战的重要性

B.中共抗战的历史功绩

C.抗战的民族性和完整性

D.中国抗战的长久悲壮

【答案】C

【解析】

“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的持久性,并体现出民族抗战性,故C正确;东北抗战并不是改称“十四年抗战”的目的,故A错误;历史功绩不是主旨,故B错误;长久悲壮不符合“十四年”抗战目的,故D错误。

11.中国近代有学者提到:

在生物界里,开放的“四达之地”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与世隔绝的“孤悬岛国”的物种,一旦有“外种闯入,新竟更起,往往年月以后,旧种渐湮,新种迭盛。

此自舟车大通之后,所特见屡见不一见者也。

”这一观念产生的社会影响是

A.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兴起

B.冲击了夷夏大防的排外思想

C.宣传了君主立宪的政体模式

D.带动了民主革命意识的传播

【答案】B

【解析】

材料与“日本明治维新”“君主立宪的政体模式”“民主革命意识”无关,排除ACD;“开放的‘四达之地’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表明学者认为外来的物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冲击了夷夏大防的排外思想,故B正确。

【名师点睛】

抓住材料的主旨是解题关键,材料意为外来的物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战胜旧物种。

12.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文章,提到马克思及其学说,并预言“社会主义必将磅礴于二十世纪”;同盟会早期会员朱执信1905年翻译《共产党宣言》部分内容;1917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上述史实表明

A.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思想界产生影响

B.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在中国得到了实践

C.各政治派别都主张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知识分子关注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学说在中国逐渐被传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思想界产生影响,故A项正确。

材料信息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逐渐被传播,而不是已经得到实践,排除B。

材料信息体现各派别提及马克思主义,不能推断出各政治派别都主张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排除C。

材料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逐渐被传播,而不是中国知识分子关注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排除D。

点睛:

本题属于概括性选择题,此类型问题一般是设置一个问题情境,而且这个情景是带有历史发展性的。

如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播,通过设置的情境让学生理解材料,逐一分析、判断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3.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

“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

”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