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1365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2015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二)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写汉字。

(2分)

(1)颁发()

(2)猝然()(3)yǎo无音信(4)珠shuò晶莹

2、在下面的括号里改正错别字。

(2分)

(1)通霄达旦()

(2)粗制烂造()(3)烘动一时()(4)鳞次制比()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我很愤怒小兄弟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B、《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的根深蒂固。

D、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4、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天边的云彩不停地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成大海的浪花泡沫。

②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关系。

③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A变换传承相映成趣B变幻传承赏心悦目

C变幻传递相映成趣D变换传递赏心悦目

5、修改病句。

(2分)

(1)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

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

(2)事实表明,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生,会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

6、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一个人小时候喜欢的味道,会“蛊惑”他的一生。

最野蛮的要数夜来香了,白天倒温和,一到晚上,_______,烈得近不可闻;梅花香得凛然,_______,即使是最豪奢的新贵站在她面前,也会受到威胁;柑橘花的香是潮湿的,_______,飞不远,让人觉得就在周围,觉得牢靠。

(改编自素罗衣《初识一瓣香》) 

①像酒精勾兑的假酒②像翅膀沾了雾气的虫子③像不肯俯就的没落贵族 

A、③②①B、②①③ C、①③②D、②③①

7、结合语境补写句子。

(2分)

竹子,每攀登一步,都作一次小结;向日葵,每结一次果实,都绽放一次笑脸;浪花,。

8、名著阅读。

(3分)

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

其中,鲁迅回忆了跟随寿镜吾老先生在

读书的乏味生活;还有表达了在得到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时,对家中保姆

深深的感激和尊敬之情。

9、诗文填空。

(请规范书写)(12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忽如一夜春风来,。

(3),家书抵万金。

(4)在陆游《游山西村》中,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蕴含人生哲理的两句诗是:

,。

(5)《论语》中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

(6)塞下秋来风景异,。

(7)沉舟侧畔千帆过,。

(8),一览众山小。

(9)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以魏尚自比,运用典故表达为朝廷建功立业的渴望的两句诗是:

,。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16分)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乙】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①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②。

时先主③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④,不可屈致⑤也。

将军宜枉⑥驾⑦顾之。

由是⑧先主遂诣亮,凡⑨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注】①每:

常常。

②信然:

确实这样。

③先主:

刘备。

④就见:

到那里拜访。

⑤屈致:

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致,招致,引来。

⑥枉:

委屈。

⑦驾:

车马,借车马指刘备。

⑧由是:

因此。

⑨凡:

总共。

10、解释加点词语。

(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躬耕于南阳

(3)将军宜枉驾顾之(4)君谓计将安出

11、选出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4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B、臣本布衣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本在冀州之南

C、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D、还于旧都

隳突乎南北欲有求于我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3、从“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中,可以看出先主具有怎样的品格?

(4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4分)

赠从弟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4、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22分)

永不受伤的飞翔

①那天下班的路上,我不紧不慢地骑车往家里赶。

②快过幸福大街的时候,一辆摩托车从我身后呼啸着过来。

我发现这辆车的轱辘后边好像拖带着什么东西。

起初,我以为是一根慌了神的柴草,一失足被卷到了轱辘里。

后来,我发现,那不是根柴草,好像是条线,线后边,还拴着一样东西。

③正好这辆车要拐弯,速度慢了下来,我才看清楚,车上有两个人,前面是个女的,后边是个男的。

男的手里拿着一截儿短棍,短棍上系着一根细线,线的末端拴着的,竟然是一只鸟。

④那鸟显然已被拖得奄奄一息了,身子和腿已经不能动弹,只是它的翅膀,还在扑腾着,努力地做着向上飞翔的姿势。

我看不到鸟的表情,但从它的挣扎中,我能感受到它的痛苦。

⑤我本能地紧蹬了几步,赶在那辆车的前面停了下来,急切地把小鸟的惨状告诉了他们。

谁知后面的那个男人几乎看都没看,朝我一瞪眼,不耐烦地说:

“我早知道了,用你管?

⑥我一下子被噎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笑了笑,说:

“大小它也是个生命,你这么拖着它,明摆着是给它用刑啊!

放了它吧。

”我近乎哀求。

谁知那个男人嘴里嘟囔了一句“这人有病!

”就赶紧催促着女人走。

⑦摩托车又一次启动起来。

地上的鸟还在挣扎着,但已经站不起来了,翅膀在颤抖中不断扑腾着。

我正要放弃走掉,这时候,一个孩子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

“叔叔,你把小鸟放了吧,你看它多疼啊,它妈妈看到了会哭的。

”循着声音看过去,车的另一边,是一个小男孩。

我认识这个小男孩,他就是附近那家馒头铺的孩子。

我经常在这里买馒头,有时候就是他给我利落的找钱。

⑧孩子的话显然触动了女人心中柔软的部分,她回过头对男人说:

“放了吧,放了吧。

”男人看了我一眼,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松开了手。

女人一拧油门,走了。

⑨鸟半躺在地上,似乎耗尽了所有的力气。

男孩走过去,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手心。

我说:

“孩子,这小鸟伤得很重,恐怕……”我想表达出自己的悲哀。

不料,孩子抬头朝我灿烂地笑了笑,说:

“无论伤多重,治疗一疗伤口,一样也可以好好地活。

⑩这个孩子,好像没有上过一天学。

听说他的父亲早亡,他随着母亲来到这座小城,娘儿俩靠开馒头铺维持生计。

我经常看见黑而瘦小的他,蹬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巷口弄堂里四处吆喝着卖馒头,而且,有时候,我还看到有孩子欺负他。

前些日子,他的母亲又嫁了一个男人,那个男人的脸一天到晚黑沉沉的,也不知道对他怎样。

我一直以为,这孩子应该是一个受伤的生命,在人生最美好的童年,他失去了同龄人应该有的阳光、温暖和爱。

他的可怜和无助,一度引起过我的悲悯。

⑾然而今天,在对待小鸟的态度上,他的话让我震撼。

我感受到了一个弱小生命骨子里的刚强。

我说:

“那你就好好照顾它吧。

”孩子说:

“放心吧,我会给它喂水,喂食,而且我还会陪它说话的……”

⑿那只鸟终究怎么样了,我不知道。

后来,那家馒头铺搬走了,孩子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有意思的是,有一天晚上,我竟还梦到了那个孩子。

梦中,他和那只被救的小鸟一起正在晴空里幸福地飞翔。

⒀我想,这样的一个孩子,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过得很好,因为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会为他让路。

15、选文第⑥段中写男人嘟囔“这人有病”,他为什么认为“我”有病?

(3分)

 

16、选文第③段画线句“竟然是一只鸟”中“竟然”能换成“果然”吗?

(3分)

 

17、第⑩段是个插叙段,请概括它的内容,并说明插叙的作用。

(4分)

 

18、题目“永不受伤的飞翔”的含义是什么?

(4分)

 

19、赏析句子。

(3分)

孩子抬头朝我灿烂地笑了笑,说:

“无论伤多重,治疗一疗伤口,一样也可以好好地活。

 

20、说说“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会为他让路”这个句子的含义,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这对你的启发。

(5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18分)

品德的生长空间

①据说,高校招生要实行“品德加分”。

强调品德,无可厚非。

但品德分怎么评?

现在学校一味追求分数,把学生和社会隔离开,很少给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的机会。

结果呢,提倡品德也只能流于道德说教。

即使评出品德的分数,也缺乏客观标准,让那些有后门、和老师关系好的学生占便宜。

②美国大学录取学生也重品德。

不过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

美国社会是以社区自治为根基,强调社区互助。

老百姓打义工成风。

所以,家长为了送孩子进好大学,就积极鼓励孩子参与社区建设,打义工。

打义工有记录,学校录取可以参考。

但不一定转化为分数。

打义工在美国已经成为社会运转的基础。

从小学到大学,孩子都通过打义工积累社会经验、磨练组织才能、培养领袖气质。

每到总统选举,所有候选人都要通过在基层社区打义工来拉选票。

你可以说这是作秀。

但当总统就得“亲民”,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

而做到这一点,就得从打义工开始。

所以,打义工不仅仅事关品德培养,而且是了解社会的基本渠道。

各大学要想造就精英,就必须收打义工多的孩子。

③最近耶鲁大学的学生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呼吁耶鲁向所在的纽黑文市政府缴税。

该文指出,虽然法律给了教育机构免税的特权,但这不过是19世纪为支持财力不足的美国教育而制定的法律。

如今耶鲁的财力势可敌国,用点“零花钱”就可以缴足这点税。

况且耶鲁是纽黑文最大的“产业”。

耶鲁不缴税,给城市留下巨大的财政空洞,当地的中小学因为得不到财政支持而破败不堪。

目前康涅狄格州问题严重的学校有28所,纽黑文就占了10所。

公共教育破败的结果,反过来伤害耶鲁。

耶鲁不仅在当地找不到有基本素质的工友,而且被犯罪率奇高的社区包围。

相比之下,哈佛就聪明一些,在法律规定不需要缴税的情况下自愿缴一些税。

这篇文章写得既有历史回顾,又有横向比较,更充满了客观的事实分析。

给声名卓著的耶鲁校长好好上了一课。

文章的作者,不过就是个本科生,长期在纽黑文的中学打义工,对当地的社会问题有切肤之痛。

所以分析起来,比许多大学者更加入情入理。

如果这样的学生日后当上总统,你也不用吃惊。

④笔者在北大求学4年,完全被围墙围在校园之内,对周围的社区,没有基本的了解。

日后当了编辑多年,也写不出这样切中时弊的文章。

而在纽黑文,从中小学、医院到无家可归者救济中心,耶鲁的学生无处不在。

一位靠卖花为生的无家可归者不久前对记者说,如果没有这些二十上下的孩子照顾,她早就死了。

30多年前越战时,美国各地的反战人士在耶鲁举行集会。

大家素不相识,抗议者和警方关系紧张,形势极为敏感复杂。

但耶鲁的学生自愿站出来协调组织,从食宿到集会秩序,都维持得井井有条。

从小没有打义工、参与社会的经验,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品德就是这么培养的,人才也是这样造就的。

⑤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成千上万的学子漂洋过海,如今又有成千上万的“海龟”回国服务。

谈起国外的高等教育,总是有一大群人能够出来现身说法、头头是道,但其实大部分人对国外的教育制度,还是未免雾里看花。

统计资料表明,美国的大学生,打义工的远远在一半以上。

这已经成为美国教育的一部分。

甚至毕业求职,打义工的经验也常常很有帮助。

而包括笔者在内的中国留学生,在这方面的经验非常有限。

讲起中国的教育改革,视野也甚为狭隘,不懂得学校和社会如何连接。

⑥中国不应该只要求孩子有品德,而且要给孩子提供发展品德、展示品德的机会和空间。

并鼓励他们运用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所培养出来的品德和见识,挑战既有的偏见和权威。

21、本文是针对什么问题二发表议论的?

(3分)

 

2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23、文章第③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请选择一种分析其作用。

(3分)

 

24、根据本文内容,说说中国和美国教育存在哪些差异?

你赞成哪一种教育方式?

为什么?

(4分)

 

25、阅读下面三则资料并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你的发现。

(至少写二点)(2分)

①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如1996年把165个SAT满分的“状元”拒之门外。

②美国的高中生能否获得毕业证书,除了学分、成绩等要求外,还要求无偿地为社会服务数十个小时。

这只是最基本的“毕业”要求。

至于申请大学时,六七十个小时的“学雷锋”还远远不够。

有些高中生的学业并不突出,就因为“学雷锋”非常突出,而被大学录取了。

比如,有的学生每年的暑假都到非洲或南美洲一些不发达国家去帮穷人盖房子,经年不渝,终于感动“上帝”。

③普林斯顿大学曾录取一个推售了大量的童子军饼干的学生。

这个孩子异想天开地闯到某大公司,点名要见CEO。

见到CEO,孩子拿出几盒饼干,开始向不苟言笑的CEO兜售。

从饼干怎么美味,讲到卖饼干的钱将怎样帮助贫困孩子,再讲到如果该公司做了这件善事将在社区造成的影响……孩子的胆略和智慧终于打动了CEO。

CEO大笔一挥订购了童子军的饼干,数量大得让孩子目瞪口呆。

孩子的胆略和智慧还打动了普林斯顿,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

我的发现是:

 

四、写作(60飞)

26、题目:

行走

要求:

①表达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评卷时可奖励1——3分。

 

参考答案:

1、2略3、B苦心孤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抑扬顿挫:

声音高低起伏,停顿转折。

根深蒂固:

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4、B5、去掉“和声音”;把“泛滥”和“滋生”调换顺序。

6、C7、浪花,每奔腾一次,都换一个舞姿。

8、《朝花夕拾》三味书屋

阿长(长妈妈)9、1-3略(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8略(9)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10、地位鄙陋;亲自,自身;拜访;说11、B12、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十分感激,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13、爱惜人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14、⑵象征手法(2分)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意近即可)(2分)15、他认为“我”思想有问题,竟然为一只毫不相干的鸟向他求情。

16、不能。

“竟然”表示事先没想到,结果出乎意料;“果然”表示事先有猜想,事实也正好如所想。

根据文意我没想到线上拴的是小鸟。

所以不能换。

17、内容:

简介了男孩的身世和处境;作用:

通过插叙段落的介绍,不仅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而且让人物的遭遇与他的现实表现形成对比,彰显了人物精神的可贵,突出中心。

18、一是指受伤的小鸟在男孩的救助下,一定会再次振翅飞翔;二是指小男孩没有让艰难困苦留下阴影,乐观向上的生活。

19、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他对小鸟活下去的自信,刻画出孩子的坚强、乐观、心存爱心的形象。

20、

一个真正坚强不屈的人,能战胜人生路上的一切困难(只要一个人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那么生活中的任何艰难困苦都会被打败)。

就像文中的小男孩,虽然遭遇了那么多不幸,但他的心灵却依然那么善良、乐观、坚强,他就是一个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

我们也要学习小男孩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怕困难,坚强乐观的面对困难,把这些当作磨砺我们心性的生活考验。

(一个人要勇敢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并在战胜困难中成为强者。

21、高校招生要实行品德加分。

22、中国不应该只要求孩子有品德,而且要给孩子提供发展品德、展示品德的机会和空间。

(写出最后一句,不扣分)23、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1分)分析作用示例:

(1)第③段列举耶鲁大学的一位本科生,通过打义工,写出并发表了一篇切中时弊的文章的事例,(1分)阐述了“学生只有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深入社会,才能培养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个道理,有力论证了中心论点。

(1分)

(2)第④段,将笔者记者的经历与第③段中耶鲁大学的那位本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1分)表明中国和美国教育的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突出品德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给学生提供发展品德、展示品德的空间这一观点,具有说服力。

(1分)24、

(1)美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怀疑精神,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见解;(1分)中国传统教育则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要求学生学习前人的思想,记住现成的结论,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

(1分)

(写出要点即可,表述不求一律。

有自己的独到认识更好。

)/

(2)赞成哪一种教育都可以,但一定要言之成理。

(1分)(不写理由不得分)25、①未来人才是具备高度综合素质的人才,我们要追求的不单单是考分,更重要的是思想品德、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

②美国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并且给学生提供培养和发展品德的时间和空间。

③美国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很强。

(学生的发现只要出于本文和所给的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