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乌鸦喝水》教学设计4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0591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乌鸦喝水》教学设计4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乌鸦喝水》教学设计4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乌鸦喝水》教学设计4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乌鸦喝水》教学设计4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乌鸦喝水》教学设计4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乌鸦喝水》教学设计4套.docx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乌鸦喝水》教学设计4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乌鸦喝水》教学设计4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乌鸦喝水》教学设计4套.docx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乌鸦喝水》教学设计4套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偏旁“攵”。

书写“只、石、多、出、见”5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3.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4.能用渐渐说句子。

教学重点:

1.通过《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启发学生遇到困难要动脑筋,积极想办法。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到处”“渐渐”的意思。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课前准备:

1、课件。

2、道具:

乌鸦头像,瓶子,小石子。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

【拿出乌鸦图片】大家知道它是谁吗?

(乌鸦)谁能说说,乌雅是什么样子的?

你喜欢

它吗?

(黑黑的。

不喜欢,因为丑。

/喜欢,因为聪明。

)今天老师就

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乌鸦的童话故事,故事的题目就叫“乌鸦喝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乌鸦喝水”。

2、在学习这个故事之前请大家先认读这篇课文带生字的词语。

(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画出本课生词。

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认读生字。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

同学们对生字学得非常好。

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给你们带来的乌鸦喝水图(播放乌鸦喝水图),你们有问题要问老师吗?

(投放:

乌鸦为什么要喝水?

它喝到水了吗?

它是怎么喝到水的?

)那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个故事。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

小乌鸦遇到什么事了,谁来告诉大家?

【投放找水喝的样子和第一句】(口渴)。

板书:

口渴。

此时,乌鸦的心情怎样?

(焦急)这个词用的很好!

在文中,你是从哪看出来它很焦急的找水喝的?

(到处)他说的对吗?

板书:

到处找水喝。

到处找水喝是什么样子?

一起来做一下!

(表演动作)谁能读出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的焦急的心情?

“到处”要重读。

【找两个同学读,齐读】

2、那么乌鸦找到水了吗?

你从哪句话知道的?

(“找到了,从‘它看见一个瓶子,里面有半瓶水’知道的”)播放乌鸦找到瓶子的图画。

这时乌鸦的心情怎么样?

(高兴、激动)指名读出高兴的语气。

3、那乌鸦喝到水了吗?

(没有)为什么呢?

它可是很渴啊!

(因

为水不多,瓶口又小。

)你们看看,乌鸦遇到的是哪个瓶子啊?

【摆

放三个瓶子,不同水位和高度。

学生选择】是这个样的吗?

【老师拿出一个口小水少的瓶子,水有点颜色】

4、是啊,小乌鸦遇到的问题可真多,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面的水也不多,它喝不着水。

这时小乌鸦的心情怎么样?

(很着急)请你读出乌鸦很着急的语气。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

是啊,小乌鸦真着急。

怎么办呢?

小乌鸦到底有没有想到办法呢?

(想到了)

1、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小乌鸦想到的办法是什么?

(小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小乌鸦就喝到水了。

2、为什么小乌鸦要一个一个的放?

而不是一次性把石子全放进瓶子里呢?

这样不是更快吗?

(因为乌鸦的嘴巴一次只能叼一个小石子)

3、小乌鸦把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渐渐升高了,真是这样吗?

请一个同学来帮老师做一做这个实验,看看是不是这样?

理解渐渐并用它说一句话。

4、小乌鸦喝到水了吗?

(喝到了)(投放乌鸦喝到水的图画)这时小乌鸦的心情怎么样?

(很高兴)谁来做这只高兴地小乌鸦,读一读这段话呢!

(举手读课文)

5、乌鸦凭借自己的智慧克服了困难,那你们喜欢这只乌鸦吗?

(喜欢)谁能用一个词语夸夸这只小乌鸦呢?

出示:

这是一只()

的乌鸦

老师也觉得这只小乌鸦很聪明,很能干,既爱动脑筋,又不怕困难,我也想夸夸它,同学们请看:

“乌鸦乌鸦本领大,肯动脑筋想办法。

石子一个一个放,困难再大也不怕。

”(播放儿歌)

三、课堂总结。

乌鸦战胜了种种困难,终于喝到了水,谁来说说,你觉得乌鸦身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聪明,遇到困难动脑筋,自信。

)是啊!

这是一只多么聪明、坚强的小乌鸦啊!

它告诉我们,遇到困难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

四、作业练习

1、请同学们想一想,假如瓶子周围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

呢?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13、《乌鸦喝水》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乌鸦喝水》是一篇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选自《伊索寓言》。

课文讲的是乌鸦通过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水少、瓶口小的困难,最终喝到水的故事。

课文篇幅短小,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本课设计本着“时时激趣”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课后练习题

入手,一步步引导学生亲历语言实践,在反复地朗读、识记、想象等

语言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领会文章大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设计中特别坚持了把识字寓于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汉字的意义;并把认识生字与正确、连贯地诵读课文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乌鸦图片、生字词卡片。

(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窄口透明瓶子(透明饮料瓶子)、小石子、水。

(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随题识字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出示乌鸦图片)他是谁?

同学们说对了,他就是乌鸦。

(板书:

乌鸦)识记“乌鸦”这两个字(没眼睛的小鸟眼前一片“乌”黑,鸟前长牙就念“鸦”)。

齐读。

教师简介乌鸦。

2、乌鸦虽然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他却十分聪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小故事。

看看他是怎样利用自己的智慧喝到水的。

(板书:

喝水)

3、齐读课文题目,注意“水”是翘舌音。

设计意图:

随课文题目识记“乌”“鸦”这两个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

的难度。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wūyādàochùbànfǎpánɡbiānxǔduōfànɡjìn乌鸦到处办法旁边许多放进

shízǐzhǎoshuǐkànjiànyìzhīkǒukě石子找水看见一只口渴

(1)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2)去掉拼音读。

3、整体感知。

(1)怎样判断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

(学生小声自由快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

)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

本课的生字词语比较多,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从范读开始,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

读中时时强调。

认读生字、新词从带拼音到去掉拼音,有效地缓解了

认读压力,使学生在初读阶段扎扎实实地去读、去认。

三、问题入手,朗读感悟

1、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请大家读一读课文。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识记、书写“石”字。

(1)瓶子里的水是怎样升高的?

(渐渐)能换个词吗?

(慢慢、一点一点)用“渐渐”说一句话。

教师引读: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呢?

(放进了小石子。

识记、书写“石”字。

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强调注意笔顺,第二笔是撇,要舒展一些。

书空、动笔写。

学生组词(石碑、石头等)。

(3)乌鸦是怎样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的?

(一颗一颗)从这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小石子多、小乌鸦做事认真、有耐心……)

(4)指导学写“多”字。

注意音节是三拼音,介母不要丢;书写时上下两个“夕”要竖直摞起来。

(课件出示“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

(5)认读“放”字,学习“反文旁——攵”。

(6)指名朗读句子,教师相机指导。

(7)齐读第3自然段。

3、为什么乌鸦放进瓶子里的是“小”石子?

而且要“一颗一颗”

地放进瓶子里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

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本节课从课后的训练题入手,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

在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用课后的练习题揭示教学目标,重点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把字、词、句的理解与有感情朗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理解,指导朗读,读出语气。

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教学结束前的问题设计,为继续学习埋下了伏笔。

四、布置作业

1、准确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书写生字“石”“多”。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作业布置中的认读、书写,以及朗读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重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

指名读、齐读。

2、指名朗读全文。

3、思考:

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设计意图:

通过认读卡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提出课后的练习题既强化了本课重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精读感悟,随文识字

1、过渡。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他就喝到水了。

那么,他为什么会用往瓶子里放小石子的办法来喝水呢?

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以读代讲,感悟交流。

出示第1自然段: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1)因为瓶子的特殊性——瓶口又小,水又不多,使得乌鸦即使看到了水,也喝不到。

他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着急)。

指导朗读。

(2)小乌鸦为什么这么着急呀?

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

指导读第1句话。

(出示卡片:

“到处”“找水”。

读词,注意“处”“找”都是翘舌音,用顺口溜识记“处”“找”。

乌鸦会到哪去找水喝呢?

试着用“他也许去____找,也许去____找。

”这个句式说一说,理解“到处”。

指导朗读。

(3)乌鸦这么辛苦到处找水喝,当他看到一个有水的瓶子时,他的心情会怎么样?

指导读第2句话。

(4)师生配合读这一自然段。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找呀找呀,终于——

(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设计意图:

课文是识字的载体,教师要充分发挥文章的识字载体

功能,通过灵活多样的手段,使学生感悟随文识字的乐趣。

本环节的

设计特点是联系上下文,通过想象,并用“也许……也许……”练习说话的方式,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到处”一词的意思,还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情境再现,明白道理

1、这只口渴的乌鸦喝到水了吗?

他是看见了什么才想出办法来

的?

2、是什么样的石子?

有多少?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3、乌鸦能喝到水,不仅因为他勤于动脑,还因为他——(善于观察)。

乌鸦终于喝到了水,你们高兴吗?

下面请同学们再大声朗读课文,想象并体会一下乌鸦的心情变化。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全文。

这真是一只——(聪明的乌鸦)。

你们想做一次乌鸦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好吗?

学生做向饮料瓶子里放小石子,水渐渐升高的实验。

通过“许多”“小石子”“一颗一颗”体会、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设计意图:

课文中“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这两句话看似简单,但要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却很不容易。

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做小科学家,让学生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地往瓶子里投,看着水渐渐升高,让学生从理解课文体会到用智慧解决问题后的快乐。

也许就是这样一次实践体验,能让学生从此爱

上科学、迷上科学,走向科学研究之路。

四、入情入境,合作表演1、同桌练习。

同桌配合:

一人读课文,一人扮演小乌鸦,可以加动作。

教师相机指导。

2、一组或多组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

轻松、有趣、灵动的表演可以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

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表演,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感悟“乌鸦由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

五、质疑问难,开拓思路

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别的办法吗?

 

13、《乌鸦喝水》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只、石”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认识自然段。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自然段。

教学难点:

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