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049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资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川省资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川省资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川省资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川省资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资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资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资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资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资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阳市高中2017-2018学年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科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1C—12N—14O—16Fe—56Cu—64Ag—108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内质网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

B.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

C.有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2.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K+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而Na+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流动的

3.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B.动物细胞内,过程①和③释放的能量一样多

C.植物细胞进行过程①产生的【H】,可被②和④过程消耗

D.人体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④消耗【H】

4.下列有关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光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都可以转化为细胞中的ATP

B.人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酶,但能产生ATP

C.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都需要消耗ATP

D.人的心肌细胞中,ATP合成速度远远大于分解速度,从而保证心肌细胞有充足能量供应

5.以下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有助于多细胞生物体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B.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C.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不能通过无丝分裂来增加菌体数目

D.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所以同种生物不同细胞中所有mRNA一定不同

6.油菜的圆叶和锯齿叶是一对相对性状,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三株圆叶油菜分别与锯齿叶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P

F1

F2

甲×锯齿叶

圆叶

圆叶:

锯齿叶=15:

1

乙×锯齿叶

圆叶

圆叶:

锯齿叶=3:

1

丙×锯齿叶

圆叶

圆叶:

锯齿叶=3:

1

A.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圆叶:

锯齿叶=3:

1

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

C.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圆叶

D.油菜的叶形这一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分馏、煤的气化、煤的干馏、海水制盐等都属于化学变化过程

B.水泥、玻璃、陶瓷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C.NO2、SO2、CO2、PM2.5都是空气质量日报必须报道的大气污染物

D.家用天然气含有特殊气味的主要原因是开采的天然气未经处理就直接转为民用燃气

8.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鉴别乙烷与乙烯或除去乙烷中的少量乙烯杂质都可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B.某同学需用480mL2.0moI·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则配制该溶液时他称取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一定是38.4g

C.向含Fe3+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时一定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D.硝酸钾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粉后,溶液会慢慢变蓝

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14CO2与44g14CO2含分子数均为NA

B.1molCH3COOH与足量CH3CH2OH在浓硫酸存在下共热生成NA个乙酸乙酯分子

C.常温下,pH=13的NaOH溶液中含OH-离子数为0.1NA

D.浓度为2mol/L的FeCl3溶液500mL水解后生成Fe(OH)3胶体粒子数目小于NA

10.常温下有①Na2CO3、②NaHCO3两种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①溶液显碱性,其主要原因为:

CO32-+H2O=HCO3-+OH-

B.可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①和②两种无色溶液

C.泡沫灭火器中用硫酸铝溶液和②混合快速产生CO2的反应原理为:

Al3++3HCO3-=Al(OH)3↓+3CO2↑

D.无论①和②以何种比例、何种浓度混合,都一定有:

c(Na+)+c(H+)=c(CO32-)+c(HCO3-)+c(OH-)

11.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B原子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C的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D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E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C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ⅢA族

B.熔融电解化合物CE3可制取单质C

C.D的最高价含氧酸的浓溶液与单质A共热时能生成三种氧化物

D.化合物B2D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

12.某同学按如下实验流程提取海带中的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③步所需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玻璃棒、烧杯、分液漏斗

B.第④步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H2O2+2I-+2H+=I2+2H2O

C.第⑤步的CCl4可换成苯或酒精

D.该流程中分离出的碘可直接用作“加碘”食盐的碘添加剂

13.用Pt电极电解含有Ag+、Cu2+和X3+各0.1mol的溶液,阴极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m(g)与回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l)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正确的是

A.Ag+>X3+>Cu2+>H+>X2+

B.Ag+>Cu2+>X3+>H+>X2+

C.Cu2+>X3+>Ag+>X2+>H+

D.Cu2+>Ag+>X3+>H+>X2+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开普勒提出了“日心说”,从而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结合逻辑推理的方法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D.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15.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4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

B.4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在2.5s时方向改变

D.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m/s

16.粗糙长木板l的一端固定在铰链上,小物体放在木板上,开始时木板静止于水平位置,如图所示。

使木板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在θ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小物体所受木板摩擦力Ff的大小随θ角变化的关系是

17.如图所示,质量m1=10kg和m2=30kg的两物体叠放在动摩擦因数为0.25的粗糙水平地面上。

劲度系数为k=250N/m的轻弹簧处于水平方向,其两端分别与墙壁和质量为m1的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

现用一水平拉力F作用于m2上,使它缓慢地向右移动,当移动x=0.20m时,两物体开始相对滑动,取g=10m/s2,则此时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

A.50NB.100NC.150ND.200N

18.从地面上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小球,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时速度大小为v1,且落地前小球已经做匀速运动,在小球的整过运动过程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在下降过程中也逐渐减小

B.小球被抛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最小

C.小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大于

D.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

19.如图所示,吊车以速度v1沿水平直线匀速行驶,同时收拢绳索以速度v2提升物体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为

B.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为

C.物体相对地面做曲线运动

D.绳索保持竖直状态

20.2015年7月24日0时,美国宇航局宣布可能发现了“另一个地球”——开普勒-452b,它距离地球1400光年。

如果将开普勒-452b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

MN为该星球的自转轴线,A、B是该星球表面上的两点,它们与“地心”O的连线OA、OB与该星球自转轴线的夹角分别为,;在A、B两点放置质量分别为mA、mB的物体。

设该星球的自转周期为T,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不考虑该星球的自转,在A点用弹簧秤测得质量为mA的物体的重力为F,则B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B.若不考虑该星球的自转,在A点用弹簧秤测得质量为mA的物体的重力为F,则该星球的质量为

C.放在A、B两点的物体随星球自转的向心力之比为

D.放在A、B两点的物体随星球自转的向心力之比为

21.如图所示,质量为m物体从倾角α=30°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下滑,经时间t速率为v1,此时施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又经时间t物体回到出发点,速率为v2,已知下滑过程中物体始终未脱离斜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C.D.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

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Hz;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x4。

已知斜面顶端的高度h和斜面的长度s。

数据如表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9.80m/s2。

单位:

cm

x1

x2

x3

x4

h

s

10.76

15.05

19.34

23.65

48.00

80.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该物体的运动属于________(选填“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

(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23.(9分)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

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

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轨道做圆弧形运动。

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0.3m的直杆。

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

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

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θ

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使其示数归零)

③用另一根绳在O点悬挂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的读数

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θ角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表格。

F1/N

1.001

0.580

1.002

F2/N

-0.868

-0.291

0.8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