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同济大学区域规划课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0292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3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同济大学区域规划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同济大学区域规划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同济大学区域规划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同济大学区域规划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同济大学区域规划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同济大学区域规划课件.docx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同济大学区域规划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同济大学区域规划课件.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同济大学区域规划课件.docx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同济大学区域规划课件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2002.9-2003.1)

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概况

1、专业学习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城市总规、区域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等……

2、专业学习领域的拓展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圈层模式(美国)

——原美国波士顿大学华昌宜教授

3、对城市发展的深层次思考

 

二、研究对象

1、区域(广义、狭义)——区域经济——区域规划

区域发展问题

2、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

3、区域研究

一般科学研究:

5—15世纪中古代(中世纪)——混沌

16—19世纪近代——分门别类研究机械论思想

20世纪现代——系统论思想

现代区域研究的特征

■多系统特征■综合性特征■空间性特征

●19世纪霍华德田园城市(开始从区域的角度思考城市的发展问题)

1898年霍华德(E.Howard)根据英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城市通病:

空气污染、交通拥挤、城市臃肿等,提出了塑造城乡结合,相对自给自足的城乡型的城镇模式,围绕大城市发展形成一系列新城镇,这些新城镇占地约6000英亩(2400公顷),其中城市用地1000英亩(400公顷),四周农村用地5000英亩(2000公顷),城乡比例为1:

5。

(Tomorrow:

APeacefulPathToRealReform,1898。

明日:

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

评论:

霍华德希望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问题。

●1933年《雅典宪章》功能分区的思想

《雅典宪章》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当处理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的功能关系。

评论:

在《雅典宪章》的影响下,现代城市规划沿着理性功能主义的方向发展,这是60年代以前城市规划发展的主流。

●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区域的整体性

《马丘比丘宪章》主要论点是:

应把城市扩大到区域去认识去研究,要保护人类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开发;城市不能强调严格的分区,而要努力消除污染和干扰;特别要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要重视历史文化和特色地区等等。

三、研究目的(课程的目的)

在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基础上,在城市规划中树立区域的观点、经济的观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

在城市规划中熟练地运用区域的思想。

四、研究方法(Methodology)

一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见图)

演绎归纳类比

五、知识背景

认识过程:

微观——宏观

宏观——微观

对城市的认识现象:

城市建设——构成要素

内在动力机制

专业要求:

认识城市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规划就是在城市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的对策)

六、课程结构

●绪论

●区域与城市

●区域经济

●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的基础理论

●城镇化

●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区域与城市行政管理

三大板块●基本概念区域规划概论

区域、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

●基本理论区域规划基础理论

●理论应用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区域

城市经济区

城市行政管理

规划实例

课程要求:

课内以讲授为主

课外阅读相关书籍、杂志(教材及参考书)

本课程为考试课

 

第二章区域与城市

 

一、区域

1、区域的概念

●政治学——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

●社会学——区域是具有相同语言、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经济学——区域是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地理学——区域是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整个地球由无数区域组成

●惠特尔西(D.Whittlesey)——

“区域是选取并研究地球上存在的复杂现象的地区分类的一种方法”、“地球表面的任何部分,如果它在某种指标的地区分类中是均质的话,即为一个区域”、“这种分类指标,是选取出来阐明一系列在地区上紧密结合的多种因素的特殊组合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

●区域的可度量性

●区域的系统性

◎区域类型的系统性

◎区域层次的系统性

◎区域内部要素的系统性

●区域的不重复性

3、区域的类型

●自然区域——地貌区、土壤区……

●社会经济区域——行政区、综合经济区、部门经济区……

●惠特尔西——根据区域功能和内在联系程度等的不同,可将区域划分为三类:

◎单一特征的区域

◎多种特征的综合区域

·产生于同类过程,形成高度内在联系的区域

·由不同类过程作用,形成较少内在联系的区域

·仅具有松散的内在联系的区域

◎为研究和教学服务的一般地理区

●根据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特征上存在的相关性

◎均质区——根据内部的一致性和外部的差异性

◎枢纽区——取决于内部结构或组织的协调

二、城市与区域

1、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2、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它的作用是与其影响所及的地域范围联系在一起的。

●城市的职能——经济、政治、文化等职能

经济职能——工业、交通运输、商业、金融、旅游等职能

●每一个城市都可以其中的某一项或若干项职能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发挥其中心作用,但是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必须是对整个区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能在多种职能(尤其是经济职能)上综合发挥中心作用的城市或城镇群。

3、中心城市的含义及作用

●中心城市主要是指经济中心所依托的城市。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凡是对周围较小城镇的经济活动起到中心组织作用的城市,即为该地区的中心城市。

●一个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亦受相关区域的资源及其它发展条件的制约。

4、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

确定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必须明确城市今后应着重发展和限制的,明确其主要职能在全国或区域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城市内部合理的经济结构。

为此,应深入分析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各种区域因素,进行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评价,研究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联系,分析区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

●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城市的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规模进行预测,必然要涉及到该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和城市人口在预测期的机械增减数。

有必要先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进行分析和预测,然后在合理布局生产力、明确各城镇的职能分工和协调各相关城镇的发展规模的基础上,确定中心城市或其他各相关城市的合理发展规模。

●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需根据各地区的地理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各类城镇的性质与规模等进行具体的论证应采取何种布局形态。

第三章区域经济

 

从学科研究的角度——●区域经济发展

●区际经济关系

●区域经济政策

一、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空间结构

1、经济总量

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的方面)

●增长速度

●人均指标

上海人均GDP:

34547元(2000年)

●发展总量与持续发展的关系

2、经济指标的含义

●当年价格、可比价格、不变价格

◎当年价格——指报告期的实际价格,用当年价格计算的一些以货币表现的物量指标或劳务总量指标

◎可比价格——在不同时期的价值量指标对比时,扣除了价格变动的因素,以确切表示物量的变化。

按可比价格计算的两种方法:

直接按产品产量乘其不变价格计算;

用价格指数换算

◎不变价格——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

1949-1957(1952)/1957-1971(1957)/1971-1981(1970)/1981-1990(1980)/1990以后(1990)

●国内生产总值(GDP)——生产概念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计算范围既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包括饮食业和物资供销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服务业、公用事业、金融保险业、科研文教卫生事业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GDP的表现形态:

——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其价值形态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增加值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值减去中间产品的劳务后的余额。

 ●国民生产总值(GNP)——收入概念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的初次分配:

•该国常住单位(主要)

•该国的非常住单位(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形式)

•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GDP不能比较全面、确切地反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实际情况:

它是生产指标,不是分配和消费指标;

它反映的是数量、速度而不反映经济效益、也不反映产品结构情况;

它不能反映环境污染、人们健康等情况,不能反映人们精神快乐、安全感、自由和闲暇、人们文化水平、寿命及非物质生产结构等情况。

●社会总产值

以货币表现的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包括饮食业和物资供销业)五个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之和,反映在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部门的总成果和总规模。

其价值形态包括:

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

● 社会总产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社会总产值

国民生产总值

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服务性收入

物质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等转移价值

固定资产折旧

●工业总产值

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反映一定时期工业生产的总成果和总规模。

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各企业之间存在重复计算。

3、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

◎ 三次产业的划分(费希尔和克拉克)

第一产业——产品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部类;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类;

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部类。

第一层次:

流通部门

第二层次: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

第三层次: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第四层次: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 上海的产业结构(GDP)

1952年:

5.92—52.43—41.65

1960年:

2.67—77.88—19.45

1970年:

4.74—77.12—18.15

1978年:

4.03—77.36—18.61

1985年:

4.18—69.77—26.05

1995年:

2.50—57.25—40.25

2000年:

1.83—47.54—50.63

研究预测:

1:

34:

65(2010年)

产业结构演变:

123—213—231—321?

◎ 产业特征

主导产业—关联产业

·如何选择区域主导产业

A原则

a劳动地域分工和发挥区域优势原则

b系统性原则

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特点

国家、地区……

产业的各种连锁效应

区域的层次

c适应市场需要,促进技术进步的原则

*主导产业将随着经济、科技、区际分工的发展而变化

B基本思路

a合理的区域分工

b搞好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a)收入弹性法

某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产业发展前景好。

收入弹性系数:

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人均国民收入增加率

(b)生产率上升率法

用某产业生产率提高的快慢衡量该产业能否成为区域主导产业

(c)产销区划法

产品消费市场完全核算费用小于全国、其他地区同类产品的平均成本,则生产该产品的部门有可能成为区域主导产业

C调整区域产业组织结构(区际经济关系)

区域横向经济联合,区域经济一体化、企业集团化

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服务的辅助产业(关联产业)

D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

·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九五”工业重点:

——汽车、通信信息设备、电站成套设备及大型机电设备、家用电子电器、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钢铁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微电子与计算机、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力争成为21世纪新支柱产业

“十五”工业重点:

——电子信息(“九五”中的通信信息设备以及家用电器中的视听产品),包括集成电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真空器件、新型电子元件、视听产品、软件;汽车;电站设备及大型机电产品、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包括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精品钢材;生物医药(新增!

培育战略型高科技工业:

新材料、航天航空、核应用、环保产业、新能源

第三产业:

金融保险、商贸、交通通讯、房地产、信息咨询、旅游业

第一产业:

都市型农业(注重社会、生态和经济功能)

1996-2000年,实施“四大工程”:

种子、温室、基因和绿色工程

◎上海六大支柱工业发展情况(亿元,%)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工业总产值

4255

4574

5126

5649

5919

6213

6915

六大支柱工业占比重

36

45.1

45.2

45.4

48.2

50.4

53.6

◎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片面强调专门化

·自成体系,“同构现象”,导致低水平竞争、压价、抢原材料……

(有财政体制方面的原因)

●空间结构

区域经济分布和变动形式

·区域之间

·中心—外围

——>区域城镇体系网络

二、区际经济关系

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一国内部的劳动地域分工

●客观依据

·各地区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

工业生产的原料来自于采掘业和农业两大部门。

矿产资源的分布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不均衡的。

·各地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位置的差异;

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运输地理位置、国防地理位置,对地区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以及产品结构的特征,都具有重要影响。

e.g.石油化工行业——乙烯工程的布局趋向:

产地导向和市场导向;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两头在外”

晋煤的开发

·各地区原有经济发展水平、特点和各种社会经济与文化因素的地区差异;

e.g.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的14—21万吨的乙烯工程

·充分利用生产专业化、集中化、集聚化、联合化效益的需要;

·需求结构的地区差异。

需求结构的地区差异来自于两个方面:

人均收入水平的地区差异;地区人口的构成。

 ●区际经济分工产生区际贸易

◎区际贸易的动力

绝对利益(亚当·斯密)

相对利益(大卫·李嘉图)

◎区域发展战略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初级产品出口——换汇

·进口替代战略

本国制造产品(制成品)——替代进口

·出口替代战略

制成品出口——换汇

◎区际贸易的两种基本形式:

区际商品贸易、区际要素流动

◎区际商品贸易的影响因素

·要素供给——区内生产要素的赋存条件、区外要素的流入

·外部需求

·区位条件——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的对内对外交通通达性、贸易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经济体制和政策

◎区际要素流动(劳动力、资金、技术)

区际要素流动的决定因素:

外部环境、内部机制、中介条件

·外部环境——经济体制、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社会心理

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的计划

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市场的导向

·内部机制——微观经济单位对要素流动的决策机制

要素流动时要考虑流动的成本、障碍与风险

·中介条件——要素在两个区域的供需差异;

从供过于求的区域流向供不应求的区域。

两区域要素价格的差异——从价格低的区域流向价格高的区域。

信息的完备程度与及时性;

交通运输工具的保证程度。

(以劳动力流动的关系)

对劳动力的区际流动而言,中介条件还包括夫妻之间分居状况能否得到解决,子女的就学与日后就业保障程度,迁移费用如何得到补偿……

 ★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方向大体受三个规律支配:

向需求最大的方向移动;向收益最大化的方向移动;向最近的区域移动

 ◎区际经济合作

实质上是各区域生产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实现优化组合。

其中包括物质协作、技术协作、人才协作、资金协作和信息协作。

区域协调中的行政区划调整:

苏州——吴县,无锡——锡山,常州——武进

三、区域经济政策

——政府运用国家干预,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区域性问题,推动地区协调发展实施的政策与政策体系。

●完整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区域基本问题界定,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区域经济政策战略,区域经济政策手段和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

◎区域经济政策总目标——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的最大化。

·追求经济效益目标,即在发展国民经济过程中,通过资源的空间有效配置,旨在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实现区域经济的迅速高度增长,从而增强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追求社会公平目标——在发展国民经济过程中,通过运用各种手段逐步缩小区际差异,旨在取得最大社会公平,实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发展,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

◎区域经济政策子目标:

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生态目标、政治目标

◎区域经济政策战略

·救济还是开发

·根据困难程度投资还是根据发展潜力投资

·“地区繁荣”还是“人的富裕”

·资金是集中使用还是分散使用

·增长中心是少而大还是多而小

·迁移劳动力就职业,还是就劳动力兴办产业

·充分就业还是结构优化

·优惠不发达地区还是优惠发达地区

·分散污染产业还是集中污染产业

·发展大城市还是发展中小城市

·竞争性增长还是共同性增长

◎区域经济政策手段

·从层次上:

宏观政策手段——旨在改变总收入和总支出的区域格局。

微观政策手段——旨在影响劳动力和资本的区域配置。

·从性质上:

区域经济发展支持政策手段

区域经济发展限制政策手段

◎区域经济政策手段内容

(微观层面的支持性和限制性政策手段)

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金融刺激

·直接控制

·国家投资的区域分配

·分散政府办公机构(巴西里约日内卢——巴西利亚)

·政府采购合同

·区域开发

区域经济政策手段比较

 

 

类型

计划经济国家

市场经济国家

基础设施建设

·国营企业的新建和扩建

·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

·专项发展基金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

·环境改善项目投资

·区域发展基金

金融刺激

·财征补贴

·税收减免

·贷款条件优惠

·区域工资系数

·有差别的城市“地租”

·投资补助

·就业补助

·税收优惠

·技术援助

·拥挤地区投资纳税和金融惩罚

直接控制

·国民收入分配

·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和各种专业人才的调配

·居住登记和有关的行政控制

·控制大城市的发展

·工业开发证书

·官厅开发证书

·城市区域规划

国家投资区域分配

·物资、商品计划生产和分配

·国家重点项目建设配置

分散政府办公机构

·政府、企业、办公机构的分散和区位调整、迁都

政府采购合同

·对落后地区的强制性采购比例

·政府项目投标方面的差别待遇

·军事订货

·研究开发经费分配

区域开发机构

·经济区规划办公室

·贫困地区开发啊基金会

·经济开发署

·区域开发署

·国土整治委员会

◎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最大化程度

·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实现一定量的区域政策目标

·受援地区实行区域政策后导致更大的区域产出和区域就业

·区域政策目标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

·区域政策成本和区域政策效益的比较

◎对区域政策效应的理解

·区域经济政策的就业机会创造效应

·区域经济政策的企业地区迁移效应

·区域经济政策的区际差异缩小效应

·区域经济政策自身的成本——效益

 

第四章区域规划

 

一、区域规划的发展

●区域规划的思想

·霍华德的思想

·盖迪斯(P.Geddes)

·芒福德(L.Mumford)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明天:

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1898年)

(Tomorrow:

APeacefulPathtoRealReform)

——针对大城市所面对的拥挤、卫生等问题,提出一个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田园城市(GardenCity)

 明确田园城市的定义:

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

根据霍华德的设想,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围绕,城市居民可以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

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在田园城市的边缘地区设有工厂企业。

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每个田园城市的人口限制在三万人,超过了这一规模,就需要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不过度集中和拥挤,以免产生各类已有的大城市所产生的弊病,同时也可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田园城市实质上就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并形成一个“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在这个城市群中,每一个田园城市的总用地为6000英亩,其中至少有5000英亩作绿带,其余的给城市用。

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着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人口规模为58000人)。

这些田园城市整体上呈圈状布置,借助于快速的交通工具(铁路)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往来于田园城市与中心城市或其它田园城市之间。

每个田园城市都有农业用地所包围,其中包括耕地、牧场、果园、森林以及其它相应的设施,作为永久保留的绿地,农业用地永远不得改作它用。

从而达到“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目的。

 1899年,霍华德组织了田园城市协会。

1903年组织了“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在据伦敦东北56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Letchworth)。

盖迪斯(PatrickGeddes)(1854—1932)的学说

 关注于人类生态学的领域:

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揭示现代城市成长和变化的动力。

《进化中的城市》(1915)

盖迪斯对规划的贡献就是牢固地把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即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

盖迪斯提出:

工业的集聚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造成了一些地区的城市发展的显著集中。

在这些地区,城市向郊外的扩展已属必然,并形成了使城市结合成巨大城市集聚区或者形成组合城市这样一种趋势。

在这样的条件下,原来局限于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城市规划应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