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0261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

《《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

《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题库及答案

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题库及答案

第四章先秦说理散文发展概况

一填空

1.道家的创始人是。

2.《老子》一书又名《》。

3.老子的哲学思想以“”为核心。

4.“兼爱”、“非攻”的主张是提出的。

5.《论语》是一部散文集。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

7、孔子向他的几个学生问志,通过对话和动作刻画了师生不同个性特征的著名篇章是《》。

8.《天论》的作者是。

9.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10.提出了“性恶论”。

11在《天论》中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舜亡”。

12.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____》。

13.“买珠还椟”出自于《·》。

14、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15.《》是先秦诸子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载于内外《储说》、《说林》上下。

16、“四书五经”的中“四书”是指《论语》、《》、《大学》和《》。

17.“自相矛盾”出自于《·》。

18.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二、名词解释:

1.诸子散文2.诸子百家3.“九流十家”4.稷下学派5《老子》

6《墨子》7“三表法”8.《论语》9.《荀子》10.《韩非子》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6.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7..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8.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9.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四、翻译下面一段古文中划线的部分,并简要回答后面的问题。

1.楚王谓田鸠曰:

“墨子者,显学也。

其身体则可,其言多不辨,何也?

曰:

“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为之饰装,从衣文之月娄七十人。

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

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木匮,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有卖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

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用,直以文害用也。

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

2.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

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回答: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五、简答题

1.简要说明先秦说理散文成熟的原因

2.谈谈先秦诸子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3.简述《老子》在文学上的成就和特色。

4.简谈《墨子》的文学特色。

5.为什么《侍座章》被认为是通过记言刻画人物形象的典范?

6.简述韩非子在诸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7.说说《韩非子》寓言文学的特色。

六、分析论述题

1.《论语》的文学特色。

2.论荀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第五章孟子与《孟子》

一、填空

1.现存《孟子》一书,共有篇。

2.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孟子把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发展为“”,并提出了“仁政”主张。

4.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他主张施仁政,,倡导“民贵君轻”的思想。

5.继承孔子的礼乐学说,提出“性善论”的是。

6.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主张,其代表《齐桓晋文之事章》主要就是阐述了这个思想。

7.“引人入彀”是常用的论辩手法。

8.“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是对诸侯之间不义之战的揭露。

9.“农家”主张“”。

10.“王顾左右而言他”一语出自《》。

11.“缘木求鱼”出自《》。

12.孟子对进行批评嘲讽时用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

13.孟子在《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中批判了家的主张

14.长于论辩与譬喻,气势充沛是《》散文重要的风格特征。

15.孟子散文较之《》有了非常巨大的发展,其重要标志就是已经出现了不少对话式的长篇议论文。

二、名词解释

1.《孟子》

2.孔孟

3.民本思想

4.“性善论”

5.“王道”与“霸道”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3.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以运于掌。

5.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王曰:

“舍之!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8.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9.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10.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四、翻译下面一段古文中划线的部分,并简要分析这段古文的思想内容。

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回答:

请简要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五、简答题

1.《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的论辩双方是谁?

他们各自的论点是什么?

2.简要说明孟子的民本思想。

3.简要说说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

六、简析题

1.试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的论辩特色。

2.试析《齐桓晋文之事章》

3.试论孟子散文的文学成就

第六章庄周与《庄子》

一、填空:

1.《庄子》一书共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

2.司马迁在《史记》中说:

“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3.把战国时代的社会概括为“昏上乱相”的社会,异常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现实。

4.的散文被人们称之为“诸子之冠”;

5.庄子深受文化的影响,又是一个富于惊人的想象力的文学家,

6..《逍遥游》表达了作者对的人生观的追求。

7.“藐姑射之山的神人”的形象出自于。

8.“庄周梦蝶”出自于《·》。

9.“东海若”是《·》中的人物。

10.“窃国者侯,窃钩者诛,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是对那种无公理、无是非的强权政治的无情抨击。

11.庄子在文章中使用大量进行说理。

12.鲁迅先生所云:

“其文则汪洋闢闔,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能先也。

”是对

散文的评价。

13.先秦说论文中,最有文学价值,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14.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提倡无为而不为。

二、名词解释

1.《庄子》

2.“齐物论”

3.“逍遥游”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2.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3.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4.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5.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7.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8.依乎无理,批大谷阝,道大窦,因其固然。

9.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10.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1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2,庖丁释刀对曰

四、翻译下面一段古文中划线的部分,并简要分析这段古文的思想内容。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

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

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

“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

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庖人虽不治疱,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五、简答题:

1..简述《逍遥游》一文的思想内容。

2.说说你对庄子提出的“无为”、“顺乎自然”的理解。

3.《庄子·天下篇》说庄子之文:

“皆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辞”,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4,简要说说庄子散文的.高度的语言艺术成就。

5.司马迁说他:

“著书十余万言......以诋訿孔子之徒......用剽剥儒墨......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6.《秋水》中“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的含义是什么?

表现了庄子怎样的思想?

六、分论述析题:

1.试论《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2.谈谈庄子的批判精神。

3.从《逍遥游》看《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作业答案

第四章先秦说理散文发展概况

一.1.老子2.《道德经》3.道4.墨翟5.语录体6.《论语·子罕》

7.《侍座章》8.荀子9..荀子10..荀子11.荀子12.《劝学》

13.《韩非子·外储说》14.韩非子15.韩非子16.《孟子》、《中庸》17.《韩非子·难一》、18.韩非

二、名词解释

1.诸子散文:

所谓先秦说理散文,也就是指先秦诸子散文。

这是指先秦时代留下来的一批反映个人或者学派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教育思想、伦理道德思想的著作。

在这些著作中,有的属于弟子后学对先师言论的记录,有的是个人的著述加上弟子后学的补充,也有的则完全是个人的著作。

先秦诸子散文成就辉煌,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

2.诸子百家:

指春秋战国时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各种学术派别。

当时,各派纷纷著书立说,招徒授学,宣扬自己的主张,互相辩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百家主要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影响较大的为儒、道、墨、法四家,尤以儒、墨为显学。

3.“九流十家”:

所谓“九流”即: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杂家。

“九流”再加上小说家,为“十家”。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4.稷下学派:

由于社会形成的这种尊重人才的风气,使这些掌握着文化知识或仅有一技之长的人也得到了社会的重视,也给他们著说立说、学术交流、学术探讨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甚至在东方的齐国,三代齐王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稷门附近设立学宫,专门为这些士提供生活、学术交流的条件,包括孟子、荀子、尹文子、宋銒、邹衍这样的名流就有70多人曾从不同的国家到过这里。

先后到过这里的学者更多达千人之众,史称稷下学派。

5.《老子》:

《老子》一书,相传为老子所著。

老子,姓李,名耳,谥聃,故也称老聃,大约是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时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思想巨著之一,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文化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全书共八十一章,分为上、下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共五千言,故该书又称《道德经》、《道德经五千言》。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老子》却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故又称《德道经》。

《老子》一书对老子的哲学思想、辨证法思想、政治理想都有比较全面的反映。

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和核心就是“道”,“道”是老子用来考察宇宙万物的本源和变化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主宰着宇宙万物的发生、演变和消亡。

这些,就决定了“道”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

《老子》一书不仅在我国学术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和地位,在文学上也同样具有非常突出的成就和特色。

6.《墨子》:

《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

因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而得名。

墨子(前468---前376),名翟,相传墨翟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

据记载墨翟早期曾“学儒者之业,收孔子之术”,因不满“礼”之繁琐而令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的反对派。

墨子出身于木工家庭被称为“贱人”,他的思想主张具有较多的平民的色彩。

墨家的主张都是以解救时弊为目的,倡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

在真理的原则上,墨家主张经验论。

在伦理思想上,墨家的根本观念是“义”,“义”的观念来源于“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义利统一的道德观。

《墨子》一书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

在我国逻辑史、哲学史乃至科技史上有多方面的重要贡献。

《墨子》又称《墨辩》或《墨经》,学术界一般认为该书是墨子及其门徒后学在不同时期记录编纂而成。

墨子及墨家学派的著作汇编,在西汉经刘向整理成七十一篇,现在所传的“道藏”本共五十三篇,是现在研究墨家学派的主要典籍。

7.“三表法”:

是墨子的文论主张,对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有独特贡献。

墨子在《非命》中提出了著名的判断事物和写论文的“三表法”,他自己解释说:

“何谓三表?

子墨子言曰:

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于何本之?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于何原之?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于何用之?

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这里所谓“表”,即是判断事物的标准,所谓“本”“原”“用”即是判断事物真假的三条标准,也是写论文的三条标准。

用今天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文章要有历史依据、要重视现实证据、要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这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这些在墨子散文中都有丰富而生动的体现。

8.《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共20篇。

它是在孔子去世后由孔子的门人及再传弟子辑录孔子的言论而成。

《论语》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和文化观念,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宋儒把它和《大学》、《中庸》、以及《孟子》合称“四书”。

《论语》是语录体,主要是记言,其中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

它比较忠实的记述了孔子的言行,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适应了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秩序的需要,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9.《荀子》:

《荀子》一书为荀子所著。

荀子,名况,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思想家。

荀子为新兴地主阶级完成统一全国的历史使命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

《荀子》一书全面地反映了荀子的思想。

他继承了孔孟的学说,但也有批判和创新。

比如,他恪守儒家以“礼”为核心的思想,但也吸收了法家的思想,以法家的思想和手段来保证“礼”的推行。

他还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论”,而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性恶论”,为他重视教育、重视法治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他的理论能紧密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具有经世致用的显著特征,较好地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求。

就其思想来说,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①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他对西周以来传统的天命论进行了批判,认为自然界有它自身的规律,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由此他明确地指出迷信天命、相信鬼神是很危险的,并批评了卜蓍、求雨等作法是荒唐的,无用的。

从这一思想出发,他进而提出“明天人之分”他认为自然有自然的职责,人有人的职责。

而人的职责就是“制天命而用之”,充分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②进步的政治观。

他主张“法后王”,即效法后世那些勇于改革的君主。

反对“法先王”,反对那些死守先王治国之道的保守思想。

他旗帜鲜明地支持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他的思想和理论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和历史发展的潮流。

10.《韩非子》:

为韩非所著。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他是荀子的学生,继承了荀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学说,《韩非子》是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存55篇,少数篇章为后人窜入。

其书融合并发展前人之说,建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法制学说体系。

其文多为说理文,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深刻明切,辞锋犀利,风格峻峭,善于分析类比,归纳总结,善于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章甫:

一种礼帽。

2畴:

同类3水:

游泳4跂:

提起脚后跟。

5.砺:

磨刀石6.攘:

偷7.如:

或。

8.见:

同“现”,使……会见。

9.齐:

看齐。

10.来:

使动用法,使之来归附。

四、翻译下面一段古文中划线的部分,并简要分析这段古文的思想内容。

1.翻译:

现在的人,言谈、著述皆文辞优美,词藻华丽,君主看其著作,注意了文采,而忽略了它的内容。

墨子的言谈、著作,发扬先王的治国之道,传播圣人的言论,以教化后人。

如果修饰词藻,害怕人们专注文采,而忽略了内容,发生因文采而影响实用的情况,这与楚国人卖宝珠,秦国君主嫁女一样,所以墨子言辞质朴无华。

这段话主要反映了墨家主张语言质朴无华,反对“以文害用”的观点。

2.翻译:

君子的为学,从耳朵听入,记在内心,布散在全身,表现在自己的一举一动之中,他就是小声说话,轻微的举动,都可以成为人们效仿的榜样;小人的为学啊,从耳朵听进去,就从嘴巴说出去,从嘴巴到耳朵之间,仅仅四寸的距离罢了,怎么能让七尺身躯受益呢?

古代为学的人是为了美化自己的身心,当今为学的人是为了向别人炫耀。

荀子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成为“圣人”,也就是能对以“礼”为核心的儒学融会贯通并身体力行的人。

所以日常的学习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对儒家的经典要潜心领会,身体力行,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因之,他也批评了那种心绪浮躁,急于卖弄的错误的学习态度。

五、简答题

1.简要说明先秦说理散文成熟的原因

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繁荣,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换言之,也就是说现实向人们提出了这一要求,诸子散文的繁荣正是适应了这一现实需要。

(1)春秋战国之际,是新兴的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并走向全面确立的时代。

整个社会处于激烈的动乱之中。

社会的各个阶级、各个阶层都企图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用自己的面貌去改造世界,描绘自己改造世界的蓝图,这必然在整个社会的思想界引起广泛和激烈的争鸣。

先秦说理散文的成熟和繁荣,正是这种社会现实的产物。

(2).士阶层的兴起

社会提出了上述的需要,也相应地提供了实现这种需要的条件,这就是士阶层的兴起和活跃。

这些士凭借着他们的专长和才智,以其高明的政治眼光,敏锐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积极介入社会斗争,有的四处奔走,游说诸侯;有的“著书立说,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

(3).由于现实的需要,这些掌握着文化知识或仅有一技之长的士得到了社会的尊重,给他们著书立说、学术交流、学术探讨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就使他们能以更大的热情和自信心、更积极地去参与学术的争鸣和现实的斗争。

这就使当时学说纷纭,学派林立,互相批判,互相吸收,思想活跃,人才辈出,形成了盛极一时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必然对促进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繁荣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谈谈先秦诸子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从说理散文的纵向发展老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简单的语录体。

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是谈话的片段甚至片言只语的记录,这当然不是成熟的说理文;第二个阶段,从语录体向专题说理文的过度。

以《孟子》、《庄子》为代表,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文章的篇幅加长,如《孟子》中已经出现了长篇的对话式的议论文;第三个阶段,成熟的说理文,这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形成了长篇的专题说理文,如荀子的《劝学》、《天论》,韩非子的《五蠹》等。

这些文章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手法丰富,技巧成熟。

3.简述《老子》在文学上的成就和特色。

(1).韵散结合,诗化散文。

《老子》散文韵散结合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音节抑扬顿挫,富于诗歌的节奏韵味。

在一些章节中,老子还运用了重章叠唱的民歌体进行说理,透出浓浓的诗歌的韵味

(2).反映现实,感情强烈。

老子以“无为”、“不争”为处事原则,但却也寓含着作者对现实执着的关怀和极度的不满。

他愤世以求真,疾俗以明道。

他对当时的现实做了真实的反映和无情的揭露。

他还深刻地分析了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残酷剥削,穷奢极欲。

这些,都使他的诗化散文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3).想象丰富,形象鲜明。

老子在阐明事理时,并非完全是抽象的玄谈,枯燥的议论,而是借助丰富的想象鲜明的对比使原本“微妙难识”的道家的思想通俗易懂,。

他还能把抽象的道理和眼前常见的现象和事物联系起来,如南方多水,而居于其间的老子则将水作为他喻理达意的典型形象。

在老子看来,水的品德是慷慨无私的,虽然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利,它谦恭、退让,自甘居于众人不争之地。

虽无刚强之形却又无坚不摧。

它自然无为,以柔克刚。

在老子看来,水分明就是外形与内质相统一的完美性形象。

4,简谈《墨子》的文学特色。

总的来看,与《论语》、《老子》比较,《墨子》散文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虽还保留了对话的形式,但已具备了论说文的雏形。

而且还有如下的显著特点。

(1).《墨子》中的许多文章都具有论说文的多种显著特点。

首先,《墨子》中的每篇论说文都有明确的标明议论中心的标题,而且结构完整,逻辑性也很强。

如《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明鬼》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文章要说明的问题。

其中如《非攻》分为上、中、下三篇,全面地表现了墨子对战争问题的态度和观点。

《非攻上》全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紧紧地围绕一个核心展开议论,即侵略性战争的罪恶和不义。

其次《墨子》一书,在论辩的技巧和方式上也有显著的发展。

一是注重逻辑推理,它不再像《论语》那样多作论断而不作论证。

二是常从人们耳熟能详的具体事例出发进行归纳推理或类比推理,增强了说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2).墨子的文论主张对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有独特贡献。

墨子在《非命》中提出了著名的判断事物和写论文的“三表法”,他自己解释说:

“何谓三表?

子墨子言曰:

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于何本之?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于何原之?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于何用之?

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这里所谓“表”,即是判断事物的标准,所谓“本”“原”“用”即是判断事物真假的三条标准,也是写论文的三条标准。

就是文章要有历史依据、要重视现实证据、要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另外,他对论辩问题的原则、技巧和方法也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和说明,这些对后来说理论辩文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3).质朴的文风。

《墨子》的语言非常质朴,它既不像孟子散文那样气势充沛,感情强烈,也不像庄子散文那样汪洋恣肆、跌宕跳跃。

墨家的思想,就其对整个社会文化的看法来说,它提倡质朴和实用,强调语言表达要有切实的内容,反对无益于实用的修饰与文采,甚至认为太富文采会影响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客观的说,这个观点是有偏颇的,所以墨子的文章质朴有余而文采不足,但他对于文章的实用价值的强调还是要给以肯定的。

5.为什么《侍座章》被认为是通过记言刻画人物形象的典范?

《侍座章》通过孔子和弟子之间一番问志的简单的对答,孔子的平易温和、循循善诱;子路的率真、自信;冉有、公西华的谦虚,谨小慎微;曾皙的洒脱独行、从容不迫而又极有教养的形象和风度,一下子展示无遗,而又情味盎然。

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永久的回味。

6.简述韩非子在诸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韩非的散文和荀子一样,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的成熟,有着独特的地位。

(1).由于韩非文章大讲特讲用法术威势治人,极力强调法令的重要性,强调“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他认为“明主”治国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刑”,“杀戮之谓刑”。

他大讲特讲严刑峻法治国,主张对危害新兴地主阶级专治统治的各种社会势力都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