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讲家长公约十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9775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讲家长公约十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细讲家长公约十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细讲家长公约十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细讲家长公约十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细讲家长公约十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讲家长公约十条.docx

《细讲家长公约十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讲家长公约十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讲家长公约十条.docx

细讲家长公约十条

细讲家长公约十条

细讲公约内涵文/程云枫

第一、认同“老实大量”理念  一个学堂采取什么样的一种理念,一定要让家长知道,而且不要变来变去。

我发现有不少学堂,一下子要搞《弟子规》,过一段时间又加点其他东西进来;一会儿尝试老实大量,又听说老实大量不行,又换一个。

理念不断在变化。

所以我们作为办学堂的堂主,你首先第一考虑到,你要走什么理念?

这是很重要的。

哪怕你不一定要走老实大量读经,一天三、四个小时也好,你都要有自己固定的一个理念。

要先确定下来,不要变。

我对我自己,明德堂从开办开始,我就定位这个,哪怕当时一个孩子都没有,一栋楼我就租下来,就定位在老实大量,到目前为止我都没有变过,别人都说都是这一招,没有换来换去的。

但是这样看似好像很容易,其实坚持起来很难,包括现在我们都说老实大量读经,但未必真正是老实大量读经。

所以你一定要把理念确定下来。

我自己的学堂,我认为老实大量是最有效的,我们要有这样坚定的信念。

  但这样有效的读经理念,你真的要和家长讲得很透,就是要他一定要坚持这个理念,你要认同我的学堂,你就要接受我的理念,但我的理念为什么好,我会和他分析得比较透彻。

为什么这样子读经的方法是最好的,这方面的理论教授讲得很多。

那我们也可以配合自己的一些思考,让家长心理明白,让他能够接受我就是要找这样的学堂的。

先把这一点给确定下来,先在理念上有一个共同的认识。

第二、信任学堂  在这个时代,我们谈信任真的是不容易的。

这时代本来人与人之间是很难有信任感的,非常难,我就发现是这样,它是很不容易很不容易的事,除非大家都有一定的修养,一定的共识,你才会做到相互之间的诚意,相互之间的信任。

如果没有,我觉得在这个时代,你想找到一个信任的人,或者说一个信任的学堂都不是很容易的。

特别是现在的教育产业化,大多数人还是根据体制内的教育“钱我交给你了,你给我提供什么服务”来评判教育,他不是考虑到这是做人性的教育,是人心的教育,他就认为“我钱交给你了,你是客服”。

我记得去年有一个家长过来,他孩子要送过来,就讲“嗯,学费不贵,我们多出一点都没问题,但是你能给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我一听,就决定我不收他这个孩子。

因为什么呢?

他是一种买卖的心态。

他走后我就和其他的家长说为什么我不要收他这个孩子。

其实这样的家长他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把自己孩子的慧命当作商品,做一种买卖呢?

这个本来就是无价之宝。

不要谈这个,如果存了这样的心,那大家之间是没有信任感的。

因为我付钱嘛,是客户嘛,这之间是一种利益的计算,不是相互之间的信任。

那一旦存了这样的心,这个孩子基本上是很难教的。

  所以大家去考虑将来去办学,如果家长对你的学堂不信任,或者说他有很多想法,要么你就不收他的孩子,要么发现这个苗头,你最好劝他用各种善巧方便,劝他离开学堂。

这是最好的,否则时间长了,会带来很多麻烦给你。

因为他不信任,永远用一种他自己的想法猜测学堂。

这个就比较危险。

孩子在这个教育过程中,一定是不可能那么顺利的。

  那我们哪一种家长好呢?

他相信学堂,他就知道做老师不容易,老师有时候偶尔犯点错误也没关系,也不能要求老师太过完美。

我把孩子交给你了,我就一定要听你的。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

这样孩子也很稳定,因为孩子很容易受家长的观念的引导。

为什么我们说古代很少存在家长不尊重老师、去投诉老师,基本上没有,古时候的人真的懂得尊师重道。

这种尊师重道并不是说为了家长、为了老师、为了学堂,它真的就是双方的诚意的一种结合。

这样子确定下来,孩子就会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很容易听老师的话。

在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永远是高高在上的,老师的话都是很权威的,他就很容易受到老师的指引,进入一种很好的状态。

一旦家长不信任的话,我会跟他讲,我自己是有体会的。

从孩子身上的反应,我会测到家长的心态。

我发现这段时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难教呢?

我发现父母头脑的有些观念已经出现变化了。

我就会找家长谈话,果然大多数不出我所料。

所以不要觉得这种东西好像与家长无关。

这种感觉是非常直接的,而且非常明显的。

稍微用心一点,你就会测得出来。

  当然我们要回光返照到自己身上。

我们作为办学者,为什么要讲到一个诚意,如果我们自身没有诚意,是不知道家长有诚意的。

你只有自身有诚意,你才知道家长的诚意到哪里,你才知道为什么孩子好教。

这个诚意会感通。

所以你不用问别人,不一定去要求别人,我们首先要求自己。

所以我和同行、和老师在谈话,我就讲,无论怎么样,学堂做得好不好,孩子教得好不好,所有的问题,都会归到我们自身的。

你不要怪家长,也不要怪老师。

因为家长出问题,你没有去解决嘛,那还不是怪你自己。

或者说你的自身诚意也不够,或者说你的管理不行,或者说你没有去用心在这方面。

那孩子一定会出现问题的,而且老师也一定会出现各种问题的,那还是你个人的问题呀。

那我们回光返照自己,我的诚意足了,我又能把方法落实下来了,我可以用我的尺度,大概知道家长的诚意到哪里。

如果他诚意不够,我就可以批评他。

为什么呢?

我们是用心的,而且我知道孩子是好教的,都是家长的问题,那你就转变。

你不能转变,那就没办法,这个孩子我是教不了的,我不敢承担这个后果。

所以一般来讲,基本上我的学堂,我很少出现负面的东西,因为我解决问题比较及时。

我发现苗头不对,我就找家长,要么他转变观念,要么我就批评他,再不行我就说“没办法,你这个孩子一定会出现什么什么问题”。

如果他不相信,过一段时间,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所以说信任在这个时代是很难,但是即便难,尤其是教育双方要有足够的信任。

如果说你对一个学堂没有信任,我们家长有很多疑惑、怀疑在里面,将来这种怀疑一定会引发出来,而且会制造很多乱象。

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这种信任感没有,它一定会关注得很细微,心里面还会从负方面去想学堂,存这样的心会很麻烦。

所以大家如果将来去办学,你的心要敏感一点。

真的要知道家长对你的学堂信任到什么程度,或者他的想法怎么样。

你一定要非常清晰,这样你随时可以调整,不要等到有问题出来你再去处理,那时候已经晚了。

一个孩子的教育你耽误不起的,你造成一个孩子的伤害,那还不是你的学堂的问题,你自身的问题。

所以这东西是可以及早解决的。

所以我们讲这种信任一定要落实下来,从我们自身做起。

 但是这种东西你要常常和家长讲,你不能不讲啊,你说为什么要信任学堂,并不是一定要你对学堂怎么样。

因为你信任学堂,孩子才会心定,我们才好教。

你不信任我们,我们有什么办法?

我即使有再好的办法,我都没办法。

所以各位老师、各位将来的堂主回去办学,我们还是要抓根本,不要过多在技巧、在方法、在技术的层面去用功,要多在心法上去着力——就是教育的诚意。

我们真正在做这样的事,那只有你这样子,你才有资格去批评家长,甚至要求家长,甚至你拒绝家长。

如果我们这点不够,总是在外围技术层面着力,你疏忽了我们自己的诚意,疏忽了自己的责任,你外面做得再好,也还是本末倒置的,也还是很多问题会出来。

所以要抓根本,不要抓枝叶,这个很重要。

所以我今天在这里讲,我更多是谈心法的。

为什么技巧的东西大家不要太过去担心?

心法是关键,你有心法,有诚意所在,技巧的东西很容易生出来,而且很容易调整,不用去担心。

那些东西不是最重要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尤其教育,教育我们本来就是“心性”的教育,那心性的教育就是靠诚意来感通的,就是你学堂和家长来感通的,孩子在中间是很容易受我们左右的。

所以,教授有一个比喻非常好,他说“教育像倒水泥柱一样,我们两边夹板夹得很紧,大家有足够的诚意,足够的信心,孩子像水泥柱一样,倒下去就是直的。

如果有一边出了问题,这个水泥柱就不可能是直的”。

所以这一点,我们要讲我们是办学人,我们是老师,我们先要从自身做起,先反省自己,我们是不是真正在做教育?

是不是有足够的诚意?

是不是真正为别人的孩子着想?

你觉得问心无愧了,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可以去批评家长,可以要求家长。

而且你只要有这样的诚意,大多数家长还是能感觉得到的,他一定能配合你。

配合你就会有好的效果出来,你这口碑就形成了,你的生源就不用担心了。

不需要你去招生的。

大家知道,这是我非常牢固的观念,我觉得,“求学求学”是要别人来求的,我之所以不搞网站,我也不公开招生,让别人找上门来。

找上门来有什么好处呢?

我可以要求他,你这样子找上我。

我就是这样的规矩,你必须要听我的,而且我们的公约是这样的,做得到你就进来,做不到你就不要进来,你谨慎考虑。

这样就好哇。

而且我以前是不需要签字,现在我也不大相信别人了,我要求他签字了,每个家长进来,要先签“认同此公约”我才比较安心,那到时候要和我吵架,我说你是签了字的,我就这样子去要求他(笑)。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是大家用一种诚意来做教育,因为人与人之间还是容易感通的,他也知道你是用心的。

孩子有变化、有进步,他也会越来越安心的,那你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所以,一切从自身做起,不要怪家长,也不要怪老师,也不要怪外面的。

我们作为办学者,一切回光返照到自己身上。

所以我们讲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重要。

第三、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真的不容易。

去年我们有个家长过来,我就跟他讲尊重老师,他马上站起来“程老师,我现在给你鞠躬”(笑),我说:

“你不用给我鞠躬。

你给我鞠躬,心里面骂我,有什么用呢?

”我不在乎你的形式。

形式不重要,最重要的要认为尊重老师是天经地义的。

你把最宝贵的孩子的慧命交给一个人,你对他没有尊重之心,或者说你没有信任之心,他怎么会把你的孩子教好?

或者说讲一句不好听的话,老师不需要你的尊重。

我们不需要这些东西,我们办教育的,大家要平实下来,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高。

但是为什么需要大家尊重老师?

他尊重老师,我们讲尊师重道,就是尊重孩子的慧命。

真正的好处是自己的孩子,并不是老师需要这些东西。

别人说明德堂是少有的不修边幅的学堂。

我们真的是不修边幅,我们的老师都不太像老师的,别人说一看就没有什么讲究的。

干活嘛,讲究那么多外在的东西干嘛?

不需要!

所以讲要尊重老师,你就是对他信任,相信他,能真正把孩子交给他,你安心一点,这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

你不尊重老师,不相信学堂,这个孩子永远是在那里动荡不定,进不了状态,到头来还说这个老师不行。

今天又关心这里关心那里,老师都会烦。

那你关心太多,老师就不敢动,他觉得这样做也不对那样做也不对,他就不敢作为啊。

其实最好的做法是孩子交给他,那他就是负责任,你赋给老师最高的尊重,老师就会有最大的责任感,才敢承担。

而且他觉得不认真去做,就会辜负家长、辜负孩子。

所以刚才讲我们对所有的孩子都是平等的,无论哪个孩子都一样。

别人对我们很信任了,我们基本上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没有任何的差别。

那你不敢,有很多想法,这个老师这样会不会伤害孩子啊,或者说会不会对孩子有打骂啊,老师心里会很慌的,你就把他这个心给乱了。

  所以这个道理要反反复跟家长讲,让他明白,我们尊重老师,信任学堂并不是说好像我们一定要高高在上,好像不许你怀疑,不是那样。

就是想让你心定下来,能够把孩子交付出来,我们也敢于承担,敢负这样的责任。

所以真的是这样子的。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

上两个月,有个孩子,在我那里大概读了两年了,这个孩子读得很不错。

但他妈妈有些观念转变了,要把这个孩子转到另一个学堂,我也没关系。

但他要转的那一个星期,这个孩子就不在状态。

我们体会很深刻的,因为他对这个学堂不再有信任,在老师的面前不再有尊重,这种东西就会马上反射到孩子身上。

孩子就会哭哭哭闹闹,以前从来不哭闹的。

后来她走的时候,说她很感谢学堂。

当时我不在,我太太马老师对她讲:

“去哪里都没关系,一定要心安。

”就送了这句话给他。

你不心安,最好的学堂都没办法的。

何况不一定有更好的学堂。

所以,这种尊重老师、信任学堂,不是从学堂的立场来看问题,我们还是从教化、从教育的立场。

这些道理我们真的需要常常和老师和家长去讲,让他明白这些道理。

他听得多了他会觉得也是这样。

的确有一些家长,没办法明白。

没办法就算了。

所以有些道理不是讲得通的,我就试过。

有的家长我是非常失望的,为什么我有时说教育是无效的?

因为和他们讲得最多(笑),我认为他们对我们的理念是比较清晰的。

但是不是。

在某种条件下,很容易起变化。

一旦起变化,负方面的东西马上会出来。

所以说不要指望家长都明白,但他们能遵守规矩就不错了。

如果一旦他不太遵守,我劝各位老师、各位堂主及早解决问题,不要放的时间太长。

放的时间太长,问题积累得越来越多,将来学堂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

第四、信心坚定  信心这个词很重要,尤其大量读经。

大量读经的心法,我觉得关键还是在“信心”。

这种信心如果没有建立起来,你想大量读经能有很好的效果,我看非常非常难。

我见到在广州有一些其它学堂过来交流,他们也说:

“王教授这个大量读经我已经试过了,真的是不行”,我一听他那句话,就会告诉他:

“你一定是没有信心,你都是试试的心态,而且你对这个理又不透!

”他也承认。

所以这个信心,大家不要小看,这种信心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这种信心你要去契入,我觉得有几种途径:

第一,你把理念读的很透了,为什么要老实大量读经?

为什么这种方法会比较好?

把这个理解透了;第二,你自己读经,在座各位老师都是大量读经,你只有自己经过大量读经,你觉得这种事情是比较愉快的,而且是提升最快的,那你从这个方面去也好,反正你总之是要有信心。

那这种信心到哪一种程度呢,往往就决定你的效果在哪里了。

不单单中文,我再讲英文也是这样。

英文也是需要很大的信心的。

你这个班,中文也好,英文也好,如果你信心不足,那个结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我们讲这种心法的东西,真的是不能复制得过来的。

那你自身要具备。

所以我们作为堂主的,是最重要要具备的。

最重要是堂主有没有这种信心。

你对这个理,你是不是真的从内心认同它,而且你是不是通过实践证实这种方法是最好的。

如果你能确定下来,我保证你这个学堂就像一个道场一样,生气勃勃。

自然会感觉出来的。

因为老师是受你影响的,不要指望老师要具备什么经验,老师主要是受堂主影响。

他不受你影响,他在你学堂也呆不住。

所以堂主才是最重要。

老师他进来,什么东西你都是要安排他,他做得不对的地方你要矫正他,他真的不用心你可以把他辞退。

所以老师不是最重要的,还是我们主事人——堂主——最重要的。

这种信心就会决定了你这个学堂的发展的方向,甚至你的效果。

甚至你的方方面面的成果,都是从信心这方面去展现的。

家长也是这样子啊。

大家要知道,不单学堂、堂主,你要考虑,如果家长对大量读经没有信心,他也会障碍孩子的。

因为他心不安,他总觉得这样读下去会不会伤身体呀,或者说会不会受不了哇,会不会头脑比较多问题啊。

他一旦有这样顾虑出来,你要及早发觉,把它解决掉。

找他谈话,要把这个理讲给他听,如果他觉得,你这个道理(是对的),能够转变过来,能够定下来就好。

一旦还是经常这种状态,你一定要警告,而且一定告诉他这样下去孩子一定是进步不大的,而且又会有很多问题的。

他不听就劝他换学堂,不要待在那里。

待在那里教不好,孩子问题还是你的。

所以我们讲,学堂没有问题,有问题就是堂主的问题。

所以将来各位朋友、同行出去办学堂,如果你的学堂办不好,你不要怪任何人,一定要怪自己,你也不要怪王教授。

教授的理念是没问题的(笑),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大家反求诸己,这个非常重要。

因为你没有及时去解决问题嘛,你把问题积累得太久,你管理跟不上嘛,你和家长的沟通不足嘛,那还不是你的问题!

再说老师你没有监督他,随意让他发挥,或者过分打骂孩子,等等,各方面你都没有尽到你的责任,还不是你的问题!

所以所有学堂的问题,一定是堂主自身的问题,不要怪家长,也不要怪老师,更不能怪王教授的理念。

第五、长期就读  我现在学堂有个规矩,以前我是最少要读一年的。

为什么要读半年呢?

我跟家长讲,你要是连一年的耐心都没有,你就不要进明德堂。

办年你就可以看得到,如果孩子真的没有效果再走。

如果你说要试读一两个月,你就不要来。

为什么呢?

试读他首先是理念不清晰的,决心不大的,这种心态已经大打折扣了,并不是我一定要让你读半年,不是那样子的。

因为你太急功近利了,太急于求成了,你本来这个心态就不好,那你就会影响到孩子,影响到学堂。

所以要确定最少读半年。

那现在我们要求最少一年,升级啦(笑),我说学堂升级了,如果不读一年我们也不收。

因为我好规划。

因为有些人的确是长期读的,长期读有长期的规划,读一年有一年的规划,读两年有两年的规划,我一般要了解情况。

所以为什么刚才我讲大家不要过多在技巧上着力,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他读的时间也不一样,家长的观念也不一样,还是从心法方面多着力,然后你就可以规定。

上个月我们有个孩子,他爸爸说我就是读一年的,我就会安排这一年用什么方法,让他在一年里有最大限度的成长,反正他要回学校的。

那些长期读的,我又不一样了,长期读我就有另外的方法来安排的。

每一个孩子情况不一样,我们确定的方法是不太一样的。

所以如果他短期去读,刚开始办学,大家没有生源是可以的(笑),一个月、两个月也可以接受,因为你现在没有兵嘛,你必须要有个部队,也可以的。

但慢慢上正轨之后,你最少我建议要读半年。

如果半年的耐心都没有,真的不要收算了,你也懒得和他去规划那么多,而且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一定会影响孩子的。

所以我经常就讲:

“要送来我这,学费是不退的!

”我一定会跟他讲这一点(笑),就是要让他慎重。

并不是说我恨不得你这个钱交来,孩子进到我学堂来,你要慎重的,你不能轻轻易易来试一下,一两个月不可以,就算了。

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对学堂、对孩子没有好处的。

  所以以后大家如果遇到这样的家长,你要跟他讲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要长期读。

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呀,特别读经典,你没有两三年以上,真的是在这个时代,只能说读比不读好,读一点比不读好,只能是这样子。

所以尽可能劝家长长期来读。

第六、真爱小孩那我也特别强调,学堂和家长的心,用心真的是要绵密一些,要细,不能说很粗、很放,但是我们讲期待,特别是对教育效果的期待越宽松越好。

上个星期我儿子就告诉我,我儿子8岁,他告诉我他认识很多字,也比较喜欢读书。

我听了心里也很高兴。

我告诉各位朋友,我从来没有检查过我孩子的读书情况,并不是说我不负责任。

因为首先我是交给了老师,老师自然会做;第二因为我不急于让他一定怎么表现,怎么出效果,我的心放得很宽。

我们这种心态其实越宽,对这个孩子越有好处,他没有什么压力;另方面我们对孩子也是这样,他这个阶段固本培元,就等于酿酒一样,酿的时间越长,酒就越香,你不要说酿个一年半载,老是打开闻一闻,经常感觉到这个味道怎么样,那这个酒一定是不香的。

所以曾国藩有一句话说“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我们作为教育也是这样。

为什么尽可能不要在功利上吸引家长?

为什么我们读书要志在圣贤?

方向是这样走,但是我们要把功利的思想尽可能的排斥出去。

越是排斥得越干净,你的效果反而越好。

如果你很急,我的孩子一定要半年、或者几个月得到什么成果,越是这种焦虑的心态,效果就越是差。

所以心态很重要,作为堂主也是这样。

我们以一种喜悦的心态,给孩子最大的一个吸收,让他在经典里面去沉淀。

但是我们又放得很宽,无所求的心态。

家长有句话说:

“我们是以无所求的心态去看待孩子”。

越是这样放下来,越通,效果越是明显。

不要在功利上,在表现上,特别是学《弟子规》的,要马上见效,给别人鞠个躬就很有效了,这样子专门在外在去过多去着力。

当然我并不是排斥这个东西。

孩子该怎么表现,他一定会有好的表现,如果我们给他足够的吸收,足够的成长。

我们的心态要很宽松,无所求,越是这个样子,孩子成长的越良性。

那这种东西你要和家长讲。

家长有时候是很功利的,他说:

“孩子好像这两个月表现差了一点了,好像没有以前那么有礼貌了”,他就会焦虑,就会很纠结,就会担心很多问题。

这样专门在枝叶上着力,他会忽略根本。

那我们恰恰现在这种教育就是固本培元的教育,你不一定看到他的枝叶的现在,但我们的根扎得越深、越厚实,那将来的枝叶可能就是越好。

当我们这个根本没有抓好,专门在枝叶去关注他,这样一是你会很焦虑,经常处于一个很不安的心态,而且你对根本就忽略了,这个是非常可惜的。

所以这个理念,我们办学者一定要很清晰,一定要告诉家长。

不要过多在这种枝叶上去着力,要宽松一点,越宽松越好。

我自己的孩子的体会就是这样,我自己的孩子我是比较乐观的。

真的是这样,他现在8岁,有时候会抱抱他、亲亲他,他也会和我很亲。

我总是用一种很喜悦的心态体贴他,知道他不断在成长,我也没有对他说“唉呀,你这方面做得不够,那方面做得不够”,我不会很着急这些方面。

当然有些过分的东西,那我也会修理一下他的,但一般比较少。

所以,我们作为老师也好,父母也好,和家长,都要具备这样的心态,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不要有太多的功利的心态。

第七、配合学堂另一方面很重要,方法的问题。

我自己的学堂是有体罚的。

在广州大家都知道,明德堂是比较严格的,那些老师看起来是比较凶的。

虽然堂主是笑眯眯的(笑),但那些老师是很凶的。

上个月有个堂主说:

“你们有个学生过来我们那里”,我说“很好啊,去你们那”,他说“他们说明德堂很严格的”,但他后来又说了一句话“就是要严格一些”(笑)。

就是办学堂的人都会这样认为。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提倡体罚,我也不主张乱惩罚孩子,但是我们也不能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绝对不能体罚”“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一定要鼓励,和孩子讲道理”……总是偏在一边。

其实这个方法是没有固定的。

你真的把这个孩子当成你自己的孩子,有时候你打他、骂他、甚至用各种的方法,你都是合情合理的。

因为这个度你一定会把握。

但是这种理念你一定要告诉家长,要让家长赋予你这样的权力。

如果他老是提心吊胆,孩子在那里会不会受伤害,会不会体罚过重啊等等,经常这样子担心,老师和学堂就不敢作为,担心犯错误,担心被家长责备,他也有压力。

所以我们也体会到,凡是家长很宽心的,孩子交给你,该打就打,该骂就骂,没关系的,这个孩子就越不需要体罚,越不需要去打骂。

因为他很安心嘛。

所以不要固定一个方法,一定要老师一直这样子,不能那样子。

那你做老师?

还是我做老师?

你放心交给老师嘛,老师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我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我都是为了孩子,我不会过分的,我一来不会把他往死里打,也不会虐待他,这点分寸要有。

但是你越局限老师,老师越不敢作为。

所以教育一定是这样,当然要肯定人的光明面,从这个角度来说让孩子有最大限度的进步,那你说一点打骂都不能,否则孩子就伤害心灵,这样观念的家长,我劝各位不要收,收了就会很麻烦。

我自己就吃过苦头的。

有一个家长很了不起啦,送了好多个孩子到我那里去,但他有个观念,他对心理学、对与孩子的沟通很着力。

送过来他就跟我讲:

“我从来没有打过他。

”当时我就听不出这个弦外之音,我没有想那么远。

他送给我一些心理学的书看,我也没看。

后来我发现他还是出在这个问题上,有个老师不慎过重了一点,他就不能释怀,大家都没办法,一下子带走了七、八个孩子。

所以这就是理念的问题,特别是各位如果将来办学的话,你如果遇到对心理学、对与孩子沟通术比较重视的家长,你要小心,往往这个孩子是最难教的,也是最麻烦的。

因为他总是在枝叶上去着力,没有见到根本。

而且往往重视心理学方面,都是从负方面去想问题的。

那就比较麻烦。

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很精细的。

那你知道家长有这样的一种观念,你一定要随时提醒他,要矫正他,要真的是不能提醒矫正的话,那大家好来好去。

不要勉强下去。

我们吸收就是志同道合的,认同“以老师学堂为大”的。

老师怎么讲,你最好去听话就可以了。

我们要你怎么做,你最好就按照这样去做就可以了。

那效果也很明显,我自己有个很大的体会。

我也是比较狂妄的。

刚开始我就讲“13岁以下的孩子我是不看孩子的,我就看父母”,但现在我不敢讲这句话,我现在说“10岁以下”(笑),要提前一点。

孩子比较难教了,10岁以下我是真的不看孩子,就看父母。

10岁以上,两方面都要看。

因为孩子比较大了,现在孩子又成熟比较早。

所以家长这种理念,这种思维,如果你不明白,你不知道,“就是读经就好了”,哪有那么容易?

他的心都不安,有很多自己的教育观念,又和学堂不能一致,那孩子不出问题才怪。

所以教育绝对不是单方面的,它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