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暂行规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9663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暂行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暂行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暂行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暂行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暂行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暂行规定.docx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暂行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暂行规定.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暂行规定.docx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暂行规定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暂行规定

 

目次

1.总则

2.规划概要

3.基本情况

4.规划依据、目标与总体布局

5.水土保持分区

6.预防监督与监测

7.治理措施规划

8.科技示范推广

9.投资估算

10.经济评价

11.近期、远期实施意见

12.组织管理

 

1.总则

1.0.1水土保持规划是为贯彻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国战略,推动水土流失地区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为适应编制水土保持规划的需要,明确编制的基本原则、任务和内容,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1.0.2本规定适应于大、中流域和省、地、县级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专项工程规划和区域性规划的编制也可参照执行。

1.0.3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必须贯彻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并执行水土保持有关法规及技术标准。

1.0.4水土保持规划应与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相适应,与有关部门发展规划相协调,做到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1.0.5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应重视采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应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

1.0.6水土保持规划编制的规划期,省级以上为10-30年,最长不超过50年;地、县级为10年。

规划编制应研究近期和远期两个水平年,并以近期为重点。

水平年宜与国民经济计划及长远规划的时段尽可能一致。

1.0.7水土保持规划编制的任务。

1.进行综合调查和资料的整理分析;

2.研究规划区水土流失状况、成因和规律;

3.确定水土流失类型及分区;

4.拟定水土流失防治方向,因地制宜地提出防治措施;

5.拟定近期和远期的治理进度;

6.估算规划区的治理总投资;

7.预测规划实施后的综合效益并进行经济评价;

8.提出规划实施的组织管理措施。

1.0.8修订水土保持规划应在原规划进行回顾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情况和要求加以补充和调整。

1.0.9水土保持规划报告应按本规定第2-13章的要求进行编制。

并将“规划概要”列为第1章,依次编排。

 

2.规划概要

2.0.1综述规划区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状况和分区,规划的目标、依据和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及投资、进度、经济评价等。

3.基本情况

3.0.1自然条件。

说明项目区的地质、地貌、降水、土壤(地表组成物质)、植被等主要因素以及风、霜、气温等其他农业气象。

3.0.2自然资源说明项目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光热资源、矿藏资源的存量、开发利用及前景等。

3.0.3社会经济。

说明项目区的人口、劳动力、土地利用结构、农村产业结构、粮食与经漳收入(总量与人均量);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技、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等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0.4水土流失情况。

着重说明各类水土流失形态的分布、数量、程度、危害、成因。

3.0.5水土保持现状。

着重说明各项治理措施的综合配置,实施数量与分布,质量和效果,开展水土保持的主要过程;水土保持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取得的主要经验与教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3.0.6水土保持预防监督。

应从预防保护和监督管理两大方面全面阐述预防监督开展情况,取得的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

 

4.规划原则、目标与总体布局

4.1.规划的依据和原则

4.1.1说明编制规划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技术规程等。

4.1.2说明编制本规划遵循的基本原则

4.2规划时段

4.2.1说明总规划期及近期、远期水平年。

4.3规划目标

4.3.1提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水土流失控制量、林草覆盖率、经济增长幅度(人均收入、总产值)等量化指标。

4.4总体布局

4.4.1提出不同类型区及不同治理措施的总体布局方案。

5.水土保持分区

5.1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分区划分

5.1.1对规划区既定的预防保护区、监督区和治理区(三区)的基本情况分别加以叙述,并突出各自的特点。

5.2类型区的划分

5.2.1划分原则。

在水土流失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规划范围内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水土流失特点划分不同的类型区。

1.同一类型区内,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水土流失特点应有明显的相似性;

2.同一类型区内,各地的生产发展方向和防治措施布局应基本一致;

3.同一类型区必须集中连片。

5.2.2分区概况。

分别叙述各类型区的基本情况、范围和行政区划。

6.预防监督与监测

6.1预防保护规划

6.1.1制定防止水土流失发生与发展的目标。

6.1.2提出采取政策、水土保持“三区”公告发布、管理机构、宣传、监督、监测及封禁等措施。

6.2监督管理规划

6.2.1制定对开发建设项目和其他人为不合理活动实行监督管理,防止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目标。

6.2.2提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报批制度与“三同时”制度,监督、监测、管理等措施。

6.3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规划

省级以上水土保持规划应包含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规划。

6.3.1提出监测网名称、布设、数量及分期建设进度。

6.3.2提出水土流失因子的观测、水土流失量的测定、水土流失灾害及水土保持效益监测等项目的内容及方法。

7治理措施规划

7.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7.1.1原则

1.充分运用当地已有的土地利用规划,按水土保持防治的要求,对其不足部分加以补充,纳入水土保持规划;

2.对规划区内土地资源进行评价,作为确定农村各业用地的依据;

3.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指导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研究确定农村经济与生产发展方向。

7.1.2各业用地规划。

重点提出规划的依据,确定农、林、牧、副、渔各业用地和其他用地的面积、比例和分布位置,对原来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有计划的进行调整,使之既符合发展生产的需要,又符合保水保土的要求。

7.2治理措施规划

7.2.1治理措施的配置

1.根据规划范围内划定的不同类型区,因地制宜地分别配置治理措施。

2.综合治理应以大江大河为骨干,以县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7.2.2不同类型区治理措施规划

1.坡耕地治理措施规划:

主要包括坡改梯规划和保土耕作规划。

2.“四荒”地治理措施规划:

主要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3.沟壑治理措施规划:

应根据“坡沟兼治”的原则,在搞好集水区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从沟头到沟口,从支沟到干沟的全面治理规划;分别提出沟头防护工程、谷坊工程、淤地坝、治沟骨干工程、小水库(塘坝)工程规划和崩岗治理规划、封沟造林(草)规划等。

4.风沙治理规划:

应因地制宜地营造防风固沙林(草),栽植草方格、沙障,引水拉沙造田,实行水利措施、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5.小型蓄排引水工程规划:

主要包括坡面小型蓄排工程、“四旁”小型蓄水工程、引洪漫地工程规划等。

7.2.3重点地区重点项目规划:

主要说明重点项目规划的依据,规划项目的名称、位置及规模、进度安排等。

8.科技示范推广

8.0.1必要性。

阐述该规划区开展科技示范推广的意义、作用。

8.0.2示范区。

分别确定开发建设区示范工程和综合治理开发示范工程的名称、位置、数量及分期进度。

8.0.3示范推广项目。

提出所定示范区重点示范、推广的项目及内容。

8.0.4措施规划。

主要包括技术依托单位、科技人员、教育培训、推广应用的机制等。

9.投资估算

9.1编制依据

9.1.1说明投资估算的依据、方法及采用的价格水平年。

9.2总投资

9.2.1在分别计算各单项措施的劳动力、物资和经费的基础上,分区、分项目汇总规划区的投资。

9.2.2估算近期投资,匡算远期投资。

9.3资金筹措方案

9.3.1提出资金筹措的方案。

10.经济评价

10.1效益分析

10.1.1对规划防治措施实施后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含保水保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进行计算和分析。

10.2经济评价

10.2.1说明经济评价的基本依据。

10.2.2经济评价的主要指标。

主要有经济内部回收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以及工程量等。

10.2.3进行国民经济初步评价。

11.近期、远期实施意见

11.1进度

11.1.1阐述规划区各种治理措施的数量和效益。

11.1.2说明规划期内年均治理进度。

11.1.3进行两种以上的投入、进度方案比较、择优选定。

11.2实施意见

11.2.1根据类型区水土流失特点及开发利用效益确定实施顺序,特别对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大江大河中上游地区可优先安排。

11.2.2提出近期拟安排的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的顺序表,对远期安排提出概括性意见。

12.组织管理

12.0.1组织领导措施。

包括政策、机构、人员、经费等。

12.0.2技术保障措施。

包括监理、监测、技术培训、新技术研究及推广等。

12.0.3投入保障措施。

包括资金筹措、筹劳、进度等。

13.附录

A.附表

1.基本情况与规划成果表。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过程表。

以能全面反映计算过程、说明计算依据为原则,本规定不作统一要求。

当经济评价作为附件时,其计算过程表应纳入该附件中。

B.附图

1.附图及比例按附图要求编制。

2.附图的图常规通用图例和水土保持专用图例,按有关标准执行。

C.其他

根据规划的需要,也可将重点工程规划、重点区域规划和效益计算等作为附件

附图要求

类型

图件名称

全国性

大江大河

省级

专项

支流

县级

1/4000000~

1/6000000

1/1000000~

1/2000000

1/500000~

1/1000000

 

具体确定

 

具体确定

1/50000~

1/200000

土壤侵蚀类型图

分级到Ⅲ级

分级到Ⅲ级

分级到Ⅳ级

分级到Ⅲ级

分级到Ⅳ级

分级到Ⅳ级

水土流失现状图

侵蚀强度(以区域为界)

侵蚀强度(以区域为界)

侵蚀强度(以县为界)

工程现状布置图

侵蚀强度(以县为界)

侵蚀强度(以小流域为界)

水土保持现状图

治理程度

(以区域为界)

治理程度

(以区域为界)

治理程度

(以县为界)

现状图

治理程度

(以县为界)

治理程度

(以小流域为界)

综合防治规划图

三区类型区划至Ⅱ级分期实施

三区类型区划至Ⅱ级分期实施

三区类型区划至Ⅲ级分期实施

工程规划分布

三区类型区划至Ⅲ级分期实施

三区类型区划至Ⅲ级分期实施

注:

(1)“三区”指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

(2)表中“治理程度”分类:

小于30%的为治理程度较低,30%~50%的为一般治理,50%~70%的为初步治理,大于70%的为基本治理。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规划表

措施

类型区

合计

(万hm2)

基本农田建(万hm2)设

经果林

(万hm2)

水土保持林

(万hm2)

种草

(万hm2)

封禁

(万hm2)

保土

耕作

(万hm2)

小型

工程

(万座)

治沟骨干工程

(万座)

道路

工程

(万km)

其他

完成治理面积

(万hm2)

期末达到治理程度(%)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投入材料估算表

合计

基本农田建设

经果林

水土保持林

种草

封禁

保土耕作

小型工程

治沟骨干工程

道路工程

其他

钢材(t)

炸药(t)

水泥(t)

树苗(万株)

草籽(t)

柴油(t)

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

 

目次

1总则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3项目区概况

4建设规模及防治措施布局

5技术支持

6项目实施

7项目管理

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9经济评价

10结论与建议

1.总则

1.0.1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议书是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

为明确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的原则、基本内容和深度要求,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1.0.2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或续建的大、中型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

对单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可根据工程任务的特点对本规定的条文进行取舍,并进行专项研究,重点阐述。

对利用外资的项目,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工作内容和深度。

对影响立项的关键问题要进行专项研究,重点阐述。

1.0.3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总要求,在经批准的江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上提出防治目标和任务,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

在对资金筹措进行分析后,择优选择建设项目,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和建设时间,重点论证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1.0.4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应贯彻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水土保持及相关行业的法规,并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

1.0.5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设期一般为5-10年,超过10年的项目需重新编报项目建议书。

1.0.6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议书由项目主管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单位编制。

主管部门应承担所需编制费用,并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1.0.7项目建议书应按本暂行规定第2-10章的要求进行编制,并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列为第1章,依次编排。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2.1项目建设的依据

2.1.1概述项目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及项目有关背景情况。

2.1.2说明项目所依据的江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

2.1.3概述水土保持规划阶段的主要成果及其审批意见。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阐明项目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江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2阐述项目所在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及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水土保持现状、经验、问题及经济发展对防治水土流失的要求。

2.2.3根据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任务确定的目标,在江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研究工作,论述开展本项目的理由。

2.3项目建设的任务

2.3.1阐述本项目的防治目标与建设任务。

2.3.2对分期建设的项目分别拟定近期和远期和防治目标与任务。

3.项目区概况

3.1自然概况

3.1.1简述项目区地质地貌情况。

3.1.2简述项目区水文、气象情况并列表说明。

3.1.3简述项目区土壤、植被状况。

3.1.4简述项目区矿藏资源情况。

3.2社会经济

3.2.1简述项目区人口、劳动力状况,并列表说明。

3.2.2简述项目区土地利用、工农业总产值及构成,并列表说明。

3.2.3简述项目区群众生活水平及状况。

3.2.4简述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情况。

3.3水土流失情况

3.3.1简述项目区水土流失主要类型、面积、侵蚀强度和侵蚀量等,并列表说明。

3.3.2简述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以及产生的原因。

3.4水土保持现状

3.4.1简述项目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情况,现有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质量和效益。

3.4.2简述水土保持工作基础(政策法规、组织机构、治理典型等)。

3.4.3简述项目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教训。

3.5附表

1.项目区气象特征表

2.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表

3.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4.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

5.项目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现状表

 

4.建设规模及防治措施布局

4.1防治目标

4.1.1初步确定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

4.1.2初步确定项目区水土流失控制量。

4.1.3初步确定项目区人均增收及经济增长幅度。

4.1.4初步确定项目区林草覆盖的增加度。

4.2建设规模

4.2.1措施布局

1.初步确定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2.初选总体布局方案。

3.初步确定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措施种类及配置。

4.初步确定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建设规模。

5.对分期建设的项目,初拟项目分期实施方案。

4.2.2预防监督

1.简述预防监督分区情况。

2.初步确定预防监督的主要任务。

3.初步确定预防监督的主要措施(法规体系、监督执法、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管理措施等)。

4.初步确定项目区水土流失监测任务。

4.3附表

1.项目区综合治理措施数量汇总表

5.技术支持

5.0.1简述本项目技术支持的必要性。

5.0.2简述保证本项目实施的技术支持体系。

5.0.3简述主要示范、推广项目及组织实施方案。

6.项目实施

6.1实施安排

6.1.1简述项目区施工的人力、机械、材料、交通等施工条件。

6.1.2简述施工总进度,初拟年进度安排。

6.1.3对分期建设的项目,简述分期实施意见。

6.2附表

1.施工总进度和分年度时度表

 

7.项目管理

7.0.1初步提出项目建设管理机构的设置与隶属关系。

7.0.2初步提出项目完成后的管护方式。

8.1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1投资估算

8.1.1简述投资估算的编制原则、依据及采用的价格水平年。

初拟主要措施单价。

8.1.2提出投资主要指标,包括主要单项措施投资、工程静态总投资及动态投资。

估算分年度投资。

8.1.3引进外资的投资估算,要结合利用外资特点考虑单价变化和可能发生的其他费用进行投资估算。

8.2资金筹措

8.2.1提出项目投资主体的组成以及对投资承诺的初步意见和资金来源的设想。

8.2.2利用国内外贷款的项目,应初拟资本金和贷款额度及来源,贷款年利率以及借款偿还措施。

对利用外资的项目,还应说明外资用途及汇率。

8.3附表

1.综合治理措施投资总估算表

2.分年度投资表

3.资金筹措表

9.经济评价

9.1经济评价依据

9.1.1说明经济评价的基本依据。

9.2国民经济初步评价

9.2.1说明采用的价格水平、主要参数及评价准则。

9.2.2费用估算。

1.说明项目建设期总投资。

2.简述年运行费的计算方法及成果。

9.2.3效益估算。

1.概述项目的生态(含蓄水保土)、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不能量化的效益进行初步分析。

2.说明经济效益的估算方法及成果。

9.2.4国民经济评价。

1.提出项目经济初步评价指标。

2.对项目国民经济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

10.结论与建议

10.0.1综述项目建设者的必要性、任务、规模、建设工期、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等主要成果。

10.0.2简述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

10.0.3简述地方政府以及各部门、有关方面的意见和要求。

10.0.4提出综合评价结论。

10.0.5提出今后工作的建议。

项目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数量汇总表

省(区)

县(市)

综合治理面积

基本农田

水土保持林

经果林

种草

淤地坝

骨干工程

其他

施工总进度和分年度进度表

省(区)

县(市)

总进度

分年进度

措施

数量

综合治理面积

基本农田

水土保持林

经果林

种草

淤地坝

治沟骨干工程

其他

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

 

目次

1.总则

2.综合说明

3.项目区概况

4.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

5.项目任务和规模

6.防治措施及其布局

7.技术支持

8.组织管理

9.进度安排

10.投资估算

11.经济评价

12.结论

1.总则

1.0.1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和编制设计文件的依据。

根据国家计委有关规定,结合水土保持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1.0.2本规定适用于大、中型水土保持综合防治工程项目。

小型综合防治工程可适当简化。

利用外资的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其工作内容和深度可根据需要由主管部门提出补充要求。

专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对本规程的条文予以取舍和补充。

1.0.3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设书为依据,贯彻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遵循有关规程和规范,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测,在可靠的资料基础上,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提出可行性评价。

1.0.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论证工程建设者的必要性,确定本工程建设任务。

2.确定项目区的范围。

3.查明项目区的水土流失状况。

4.基本确定项目区的各项防治措施及其布设。

5.基本确定项目区的土地利用调整方案。

6.提出主要工程量和材料需要量,估算工程投资。

7.明确工程效益。

分析保水保土、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分析主要效益指标,评价工程的经济合理性。

8.提出综合评价和结论。

1.0.5下列资料可根据需要列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

1.有关工程的重要文件。

2.中间讨论或审查会议纪要。

3.投资估算报告。

4.经济评价报告。

1.0.6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本规定第2-12章内容进行编制,将“综合说明”列为第1章,依次编排。

2.综合说明

2.0.1简述项目区的地理位置,项目区上一级河流(区域)的规划成果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过程。

2.0.2简述项目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概况。

2.0.3简述项目区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分区概况,水土保持现状和工作中的主要经验、教训。

2.0.4简述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程规模。

2.0.5简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进度安排、主要工程量、材料、劳动力等。

2.0.6简述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等。

2.0.7说明经济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