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棠湖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9657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棠湖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棠湖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

《四川省棠湖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棠湖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棠湖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

四川省棠湖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纰漏/霹雳新鲜/纤维相形见绌/咄咄逼人

B.贞烈/箴言昏厥/攫取步履蹒跚/心宽体胖

C.陷阱/饥馑翘首/憔悴有恃无恐/两山对峙

D.巨擘/糟粕疤痕/奇葩恪守不渝/溘然长逝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舶来品一如继往悬梁刺股冒天下之大不韪

B.水龙头一副对联草菅人命口会而实不至

C.度假村一鼓作气不胫而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D.老两口一诺千金磬竹难书三折肱,为良医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陈家老屋是香水河畔最古老的建筑,与陈家老屋形影相吊的是它的左侧立着的一株无枝无叶的百年老树。

B.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球队望其项背。

C.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D.很多人可以从《士兵突击》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体会到相同的情感,很容易把自己移情到其中的角色身上:

该剧的火爆和20年前《平凡的世界》的走红如出一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枭龙战斗机的研制走过了一条从观念、管理与技术上的单个原始创新到整个项目上的集成创新的过程。

B.第二届香港武术大奖赛落下帷幕,首次参加国际武术赛事的峨眉山市武术队在127个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以优秀的成绩排名奖牌第9位。

C.一枚珍贵恐龙蛋化石的流失令我国科学家十分痛心,他们呼吁国家采取措施干涉,设法追回流失的化石,并阻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

D.居民小区中的进门升降平台、公交站牌导盲语音装置、地铁站里的斜拉式升降梯等无障碍城市设施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上海,供残疾人和老年人生活之便。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太阳神鸟”金饰

在已出土的中国古代有关太阳崇拜的文物图案中,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饰的图案最为精美。

金饰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韵律,是古代人民深邃的哲学宗教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

“太阳神鸟”金箔饰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O.02厘米,重量达2O克。

外廓呈圆形,图案分内外两层,都采用了透空的表现形式。

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条弧形齿状芒饰,芒饰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的鸟构成,鸟均作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的状态,飞行的方向与内层图案的旋转方向相反.在红色衬底上,该金饰内层图案很像一个旋转的火球或太阳;外层图案中的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远古神话传说中与太阳有关的驮日神鸟,据此,专家学者将其定名为“太阳神鸟”。

由于太阳在人类的生存繁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先民们对太阳天然的怀有一种敬畏崇拜之情。

在各种原始崇拜观念中,最广泛的就是太阳崇拜了。

“太阳神鸟”金箔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太阳崇拜习俗,更以其简练和生动的图像语言,向我们透露着商周时期古蜀国人的精神观念。

在图像语言能力远远超过文字能力的古蜀时代,古蜀人自然盛行采用雕塑和图案来表现其太阳崇拜观念。

相关的文物图像充分证明了太阳崇拜是古蜀时代一个十分突出的主题观念。

同时,考古发现还证明在古蜀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的崇鸟观念与鸟图腾,又与太阳崇拜和太阳神话相互交融,两者通常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是首次发现的太阳神鸟金箔饰,正是这一信仰观念的极好例证。

除了表达对太阳神的崇奉之情,金箔饰的制作者和使用者,可能还以此来表明他们就是《山海经》中所述能“使四鸟”的帝俊的后裔,表明他们与远古太阳神话传说中金鸟化身的帝俊和羲和的儿子十日的亲缘关系。

“太阳神鸟”的图案是中华先民太阳崇拜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代表,今天,这件造型精致,寓意深刻的杰作已成为中国文化的标识而代言中国文化遗产!

5、对“太阳神鸟”金箔饰图案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金箔饰分内外两层,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仅0.02厘米,重量却有20克。

B.金箔饰内层图案就是一个喷射出12道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等距离分布的弧形齿状光芒的太阳。

C.金箔饰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均呈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状的按反时针方向飞行的鸟构成。

D.金箔饰图案中的鸟在红色衬底上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远古神话传说中与太阳有关的驮日神鸟。

6、下列不属于从“太阳神鸟”金箔饰上可以解读出的古蜀人的精神观念的一项是()

A.古蜀人崇拜太阳,信仰太阳神话传说。

B.古蜀人采用雕塑和图案来表现其太阳崇拜和神鸟崇拜观念。

C.古蜀人的神鸟信仰与太阳信仰并存交融。

D.古蜀人认为自己是传说中帝俊的后裔,与十日有亲缘关系。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从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古蜀国的“太阳神鸟”金箔饰是中国古代有关太阳崇拜的文物图案中最为精美的代表作。

B.“太阳神鸟”金箔饰是中国古代人民深邃的哲学思想、复杂的宗教迷信观念、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

C.“太阳神鸟”金箔饰,既是古蜀人对远古神话的一种生动解释和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远古时期太阳崇拜的珍贵实物记录。

D.充分展现了中华先民非凡的艺术创造力,造型精致,寓意深刻的“太阳神鸟”金箔饰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标识而代言中国文化。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张益州①画像记

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

妖言流闻,京师震惊。

万命择帅,天子曰:

“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

外乱不作,变且虽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

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

”乃推曰:

“张公方平其人。

”天子曰:

“然。

”公以亲辞。

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

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

“寇来在吾,无尔劳苦。

”明年正月朔②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

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

“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

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

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

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敧,未坠于地。

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

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

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

尔繄③以生,惟尔父母。

且公尝为我言:

‘民无常性,惟上所待。

人皆曰:

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

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④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

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

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

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

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⑤,吾不忍为也’。

呜呼!

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

”皆再拜稽首,曰:

“然”。

苏洵又曰:

“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

且公意不欲,如何?

”皆曰:

“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

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

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

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

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

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

”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注]①张益州:

古人往往称官吏,张方平为益州太守,故称“张益州”。

②朔:

农历每月初一日。

③繄:

yī,犹“实”。

④砧斧:

是古代的刑具,这里代指严刑竣法。

⑤齐民:

齐等的民众,指无辜的善良百姓。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威劫齐民劫:

抢劫,掠夺

B.故其思之于心也固固:

长久,久远

C.重足屏息之民息:

气息,出气

D.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绳:

管束,处置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子盗贼之法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B.孰为能处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乐也

C.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益州治蜀,反对施行严刑竣法。

他认为,施行严刑竣法只会使百姓沦为与盗贼为伍,酿成大乱;反之,用礼义、法律来教化、差使百姓,那么蜀人是很容易管理的。

B.作者认为,爱惜蜀人如此深切,对待蜀人如此厚道,在张公之前,自己还未曾见过;即使不用画像,张公的恩情也会世世代代记在蜀人的心中。

C.张益州是“为天下牧小民不倦”的封建官吏的形象,他有文治武功之才,采取安抚办法宽政爱民,使之安居乐业,博得人心。

D.张益州在蜀地发生祸乱,“京师震惊”之际,临危受命,赶赴蜀地。

由于措施得当,祸乱很快被平息,“蜀人相庆如他日”,从此,蜀地相安无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以下题目请做在答卷纸上。

四、(23分)

11.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

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

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

至于急而生变,虽齐鲁亦然。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1)—

(2)题。

(8分)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诗中提出的锦江、绵州、绵谷都是四川的三个地名。

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后,蔡氏兄弟还在锦江。

(1)这首诗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

它们分别写了怎样的内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偶除外)?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下临洞庭湖,是著名的登览胜地。

古代文人骚客多歌咏盛赞,诗文脍炙人口。

写作者多着重描绘洞庭湖千汇万状、浩翰汪洋的壮美景象。

如杜甫《登岳阳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范仲淹《岳阳楼记》:

“衔远山,吞长江,_________________,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等。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2)“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孟子向齐宣王陈述治国之道时说:

“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齐桓晋文之事》)

李密在《陈情表》中叙述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情景时写道: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_________________。

”至教之情感动古今,正如孟郊的《游了吟》所吟的“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_。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22分)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李兴濂

①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②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形成张力,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

它是根植于一切情愫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精神。

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③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出,他突然被那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被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

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的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

那一刻,谁能说他不是幸福的?

④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凝神仰望夤夜星河。

“每当我静静地伫立仰望那浩渺深邃的蔚蓝色的天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庄严便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股神秘而伟大的授意如波涛般汹涌而来……”

⑤贝多芬豪迈地宣称:

“我的王国在天空!

”“当黄昏来临,我满怀着惊奇感,注视着天空,坠入沉思。

一群闪闪发光的天体在那地旋转运行,永无停息……此时此刻,我神游魂驰,精神超越了这些距我们亿万公里的群星,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渐渐地,我试着把那团激情转化为音响……打开心坎的东西,必定来自天空!

⑥仰望就是追寻崇高。

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人世中行走,穿越灵魂,在心灵根底竖起精神的皇座,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皈依的崇高,最终作为生命的坚强支柱而矗立在世界上,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

⑦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在深夜里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

山涧、鸟鸣、夜露,掩不住心中渴望的激动。

黎明的曙光射出万只金箭,点燃了朝霞,苏醒的泰山发出铮铮的声响,从青灰色的雾露中逐渐显现出它坚实的轮廓。

一轮朝阳从海上喷薄而出,圣光充溢,喷涌,流动,一个熠熠发光的世界点亮我的双眼!

我透过那浓密的树梢,遥望到远方的木船已挂起了洁白的帆——那迎风摇曳的希望之帆,正颤动于朝阳之中。

此时,朝阳、白帆、碧空,把我对遥远未来的瞻瞩与渴盼,带向广阔无垠的苍穹。

⑧又一次,仰望诺日朗大瀑布。

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水雾。

然而走近它,抬头仰望大瀑布,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

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处汹涌而下,浩浩荡荡,一落千丈,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

站在大瀑布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洒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

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

我确信,天地人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

⑨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

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一个崇高的形象,或者一些伟大的词句就会从你内心涌起!

(选自《读者》2006年第2期)

14.本文的题目是“人,总要仰望点什么”,请根据你以文章的理解,用简明的语言回答:

人,为什么总要仰望点什么?

(8分)

答:

                                                     

                                                     

                                                    

                                                     

15.认真阅读③④⑤自然段,回答:

(7分)

(1)作者为什么要在这三段中列举俄罗斯老画家、哲学大师康德和贝多芬仰望的例子?

答:

                                                     

                                                     

(2)在这三个例子中,仰望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

                                                     

                                                     

16.结合上下文看,第⑥段的作用是什么?

它和⑦⑧段的关系是怎样的?

(2分)答:

                                                     

17.作者在第⑨段中写道: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一座巍峨的雕像或者一些伟大的词句就会从你内心涌起!

”联系本文所写的仰望和感悟,请用简短的语言,写出你生活中的仰望和内心的涌动。

60字左右。

(5分)

答:

                                                     

                                                     

                                                     

六、语言运用

18.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先为其拟一个标题,然后说明其寓意。

(4分)

 

答:

标题

寓意

19、仿照示例,按照下面的提示语,为“网络”写两条宣传语。

(5分)

提示语:

联通公司是中国的一个通信公司,主要经营通信业务。

它的成立打破了中国电信的垄断地位,使中国的通信市场走向了竞争的良好态势,让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宣传语:

情系中国,连通四海。

(1)提示语:

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沟通手段,IP电话、电子邮件、网上信箱、网上聊天等功能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人们之间的交流、帮助更容易、更方便、更迅速。

宣传语:

(2)提示语:

网络信息量大,资源丰富。

新闻、时讯、资料、图片等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使人们了解生活信息、上网学习、查找知识变得更方便、更容易。

宣传语: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两小题任选一题)。

(6分)

王立群说,“文化奶妈”的说法是从去年年底“百家讲坛”正红火时开始的,不知道一些观众为什么会起这样一个称谓?

王立群承认,对于这样的称谓,自己是哭笑不得,但别人非要这样称呼,自己也没有办法,“天要下雨”,又有谁能管得了?

王立群笑言:

“真正的奶妈了不得,也不好当。

奶妈首先要有奶,否则就无法哺育孩子。

‘文化奶妈’,首先得有渊博的、深厚的文化知识,否则也当不好这个‘奶妈’。

”他说,现在,社会需要有人站出来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普及我们的经典著作,引导读者去研读先贤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

“这个普及工作总是要有人来做的,我们只不过是有幸被选中了而已。

”王立群说,学者要有奉献的精神,要有敢于当“文化奶妈”的精神。

即使不被大众理解,甚至遭受误解,但只要社会有这样的需求,就要有勇气站出来。

“如果大家都有‘奶’吃,也就不需要‘奶妈’了,这也是现时我们这些‘奶妈’所追求的目标。

20.请根据上述文字,概括文中“文化奶妈”的真正含义及其社会责任并回答当“文化奶妈”需要具备哪些品质。

(1)“文化奶妈”的真正含义及其社会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当“文化奶妈”需要具备哪些品质?

(不超过50个字)

21、以“留下生命的美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要求:

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套作、抄袭。

 

棠湖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答卷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Ⅱ卷主观题(共120分)

四、(23分)

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

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

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

至于急而生变,虽齐鲁亦然。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1)—

(2)题。

(8分)

(1)(4分)

(2)(4分)

13、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