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896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范文—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文范文—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文范文—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文范文—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范文—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docx

《论文范文—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范文—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范文—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docx

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

摘要:

人力资源是生产过程中能动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些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然而,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不容乐观,文章分析了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紧迫性,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思考中图分类号:

F24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914(2010)10-

230-02

云南是人口大省,人力资源丰富,庞大的农村人口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全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7%,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云南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必由之路。

认真研究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对于尽快实现贫困地区小康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力资源开发较差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方面经济落后,没有足够资金投入人力资源开发;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源开发较差,必然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因此,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发展实践表明,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二、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农村人力资源简单地说就是为农村发展和农村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农村一般劳动力,可分为自给劳动力和输出劳动力,还有剩余劳动力。

也指在农村社会生产中自然形成的可以简单劳动的劳动者人口。

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人群的生产力,通过教育、培训、改革、引导、整合等措施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通过投资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

第一资源和根本动力。

那么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如何呢?

1.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富余劳动力规模庞大。

根据2008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2008年末,全省人口为4543万人,农村人口3043.8万,其中,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下同)为2002.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5.8%,农村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

据测算,2008年,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为795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45万人。

2.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但总体素质依然较低。

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的占1.23%,接受高中教育的占12.06%,分别比2000年上升0.40、0.91个百分点,相应地,接受初中教育的占52.06%,下降0.11个百分点,接受小学及以下教育的占34.65%,下降1.20个百分点。

尽管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一半以上的人口只接受了基础教育,强的人口未完成基础教育,大量的人口未接受高中及以上的教育,劳动适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7年,不足初中毕业的水平。

 3.农村人力资源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实用的新型技术掌握不多。

资料显示云南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就占了53.8%;劳动力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就占了85.7%,只有14.3%的劳动力接受过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程度低是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创业的重要因素,部分农民的创业和就业能力有限,存在隐性失业问题。

据“五普”资料显示,云南农村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39395人,仅占农村人力资源总量2135.9万人的0.18%左右。

4.农村就业人口产业结构仍为传统型。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年轻有技能、有特长的劳动者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主要是种植农作物或从事林牧渔业,所以农村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仍然表现为:

第一产业比重较高,

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

2008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就业人口中,

第一产业占78%,比2000年下降5.49个百分点,依然是云南农村就业最主要的行业;

第二产业占9%,比2000年上升1.17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占13%,比2000年上升1.32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云南农村就业结构转变相对缓慢,仍然是典型的传统型产业结构。

三、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贫困地区唯有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好农村人力资源和农村劳动力,建立起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长期稳定发展的人力资本基础,才能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新世纪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

没有充分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

第一资源,对人力资源开发重视不够,人力资源开发仍处在较低层次。

第二,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庞大但质量低下。

云南省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潜在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农民的文化程度和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第三,农村人力资源比例严重失调。

贫困地区的一般农村劳动力数量多、规模大,但劳动力的低效率使用甚至闲置与高素质劳动力的极端缺乏形成强烈反差。

农村工业经济落后,乡镇企业滑落,导致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而无处很好就业,形成了剩余劳动力浪费或闲置。

第四,农村人力资源接受教育和培训的程度低。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相差很大。

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一年内参加过培训的农业劳动力比例都在30%以上,而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比例5%左右,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比例更低和时间更短。

四、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如前所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无处不反映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各个环节上,当今,农村人才奇缺,但低素质的劳动力又不适应现阶段农村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因此,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尤为迫切。

1.高度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社会发展的关键、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人的素质的提高需要通过教育以获得知识和能力。

全面振兴农村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也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基础。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向农民进行中小学教育及文化投资是最有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只有对农民首先进行文化教育,才能使其掌握科学技术。

2.强化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新农村建设要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就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

一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培训,以现代农业适用技术和实用农业技术培训为主,结合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环保技术等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入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开展灵活多样、形式各异的专业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

二是要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围绕农民转岗就业,对剩余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

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各种培训基地,多层次、多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培训,使农民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其竞争能力和转移就业能力,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3.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对发达地区而言,云南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起步较晚,劳务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尚未形成良好的基础和优势,目前还有许多农民工属单枪匹马、零星分散地盲目外出,远远适应不了劳务市场对农民工大批量的集中需求,因此,加强区域内外的劳务市场对接,努力开辟劳务用工市场,积极引导组织农民有序转移输出,是提高转移质量和打造劳务品牌的必然途径。

一是要通过参加各种劳务洽谈会搞好对接,进一步拓宽沿海发达地区劳务市场,积极同输出地的用工企业进行沟通联系,认真考察用工岗位,确立合作意向,有组织地输送农村劳动力。

二是要依托务工能人、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开辟省外用工市场,充分发挥其信息灵通、联络面广的优势,使其成为政府组织的有利补充,在组织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是人力资源主管部门要制定出具体的组织化输出方案,将具体任务层层分解到各市县。

4.加强农村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和人才开发机制。

农村人才市场是沟通城乡人才交流的枢纽,是优化人才资源结构,配置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

加快农村人才市场网络体系建设,积极拓宽人才市场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市场规范化运作,为人才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健全信息服务功能,及时准确了解掌握各类人才的供求信息,定期向乡村发布人才信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举办各种人才交流会。

采取优惠措施,提供宽松条件和待遇,吸引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创业。

参考文献:

1.牟秋菊.浅谈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

(1)

2.曹应科.浅谈当前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甘肃农业,2008(4)

3.白菊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许文兴等.试论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5.朱炎洁等.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4(5)

 6.项英辉,李荣彬.开发利用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经济,2007

(1)

(作者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01)(责编:

贾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