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目标与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9465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目标与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目标与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目标与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目标与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目标与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目标与重点.docx

《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目标与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目标与重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目标与重点.docx

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目标与重点

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目标与重点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前提,以国内外市场发展为导向,以具有亚热带特色的精致农业作为主攻方向,有效带动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节水农业、品牌农业等各种现代农业发展;以改善农民就业状况为中心,加强就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就业保障制度;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以农村社区化建设为载体,实现城乡公共产品的均等供给,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富裕和“两型”农村建设目标。

   

(二)发展目标

   综合上面的比较分析,“十一五”期间我省农业现代化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十二五”可力争进入基本实现阶段,即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达到75—80分。

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四大类分类指标中,必须着力提高和改善的是农业投入水平、农业经济结构和农村社会发展水平。

总体来看,“结构”二字是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农业投入水平来看,首先,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必需有合格素质的劳动力去实现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在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通过改造传统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发展产业化农业企业,就地培训并转移具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劳动力,同时,还可吸引非农部门的较高素质劳动力转入,力争“十二五”期间,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比重达到75%以上。

其次,需结合我省农业生产的现实情况,增加现代化生产手段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如按照年均5%的总量增长速度预测,到2015年,我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可达到1565.36万千瓦。

   从农业经济结构来看,农业现代化是伴随着我省工业化的进程同步实现的一个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结果。

研究表明,工业化往往是产业结构变动最为迅速的时期。

即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并超过第一产业。

比照表8数据,当前,我省的产业结构比重基本处于工业化的成熟期,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分别为:

10.7%、50%和39.3%。

要进一步实现工业化的结构升级,第一产业的比重会进一步降低。

表8 根据三次产业结构划分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三次产业GDP结构(%)

工业化时期

经济发展阶段

第一产业比重

第二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

大于33.7

小于28.6

小于37.7

工业化准备期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小于33.7

大于28.6

大于37.7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阶段

小于15.1

大于39.4

大于45.5

工业化中期

小于14.0

大于50.9

大于35.1

工业化成熟期

小于10.0

小于50.0

大于40.0

工业化后期

经济稳定增长阶段

从现有数据来看,第一产业GDP在全部GDP中的比例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分别下降了23%和24%左右,“十一五”前三年已下降16%,若预计该比例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分别下降25%,则到“十二五”末,第一产业占比应下降为6%-7%的水平。

从GDP总量上看,“九五”期间,2000年比1995年增长约79.7%,“十五”期间,2005年比2000年增长约74.5%,“十一五”头三年,2008年比2005年增长约64.76%,达到10823.11万亿,提前两年实现了超万亿的“十一五”规划目标。

如2009年和2010年按年增长10%的保守估计,“十一五”末可实现GDP超过13000万亿,比“十五”末增长近一倍。

照此估算,如“十二五”仍可实现GDP翻一番,到2015年,可超过26000亿。

按照7%的占比,“十二五”末我省农业增加值可达1860亿元以上。

   就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我省目前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比为:

31.1:

35.6:

33.3,比照表9数据,尚处于工业化初期,这与我省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相适应,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大。

“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加快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使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为20%。

近几年,我省就业人数的年均增长率约为3%,按此增速,到2010年,我省就业人数将超过2500万,按照20%的比例,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将为500万左右,比2008年下降约22.82%。

表9 根据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划分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

工业化时期

经济发展阶段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大于63.3

小于17.0

小于19.7

工业化准备期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小于46.1

大于26.8

大于27.1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阶段

小于31.4

大于36.0

大于32.6

工业化中期

小于24.2

大于40.8

大于35.0

工业化成熟期

小于17.0

大于45.6

大于37.4

工业化后期

经济稳定增长阶段

   从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来看,首先是要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2007和2008两年,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都达到13%,如果保持这一增速,到“十二五”末,可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4000元。

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表10反映了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

目前,我省的城镇化率为49.9%,是工业化中期的上限,才刚进入工业化成熟期,这也与我省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水平不想符合。

提高城镇化率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要求。

“十二五”末,我省的城镇化率应努力实现65.2%以上的水平。

表10根据城市化率划分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城市化率(%)

工业化时期

经济发展阶段

小于32.0

工业化准备期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小于36.4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阶段

小于49.9

工业化中期

小于65.2

工业化成熟期

大于65.2

工业化后期

经济稳定增长阶段

   根据上述主要数据的预测分析,表11对“十二五”末我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得分值为75.19分,进入现代农业基本实现阶段。

 

表11:

2015年福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预测

指标名称

权重

目标值

预测值(2015年)

达标率(%)

得分值

 

G1:

农业投入水平

0.3629

 

 

 

0.2830

G11:

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比重(%)

0.1408

90

75.00

83.33

0.1173

G12:

劳均农机总动力(千瓦/人)

0.1065

4

3.13

78.25

0.0833

G13:

有效灌溉率(%)

0.0552

90

80.00

88.89

0.0491

G14:

单位耕地面积有效化肥施用量(千克/公顷)

0.033

365

892.19

100.00

0.0330

G15:

劳均耕地面积(公顷/人)

0.0274

30

0.27

0.90

0.0002

G2:

农业产出水平

0.2623

 

 

 

0.2570

G21:

劳均农业增加值(元/人)

0.1017

18000

37200.00

100.00

0.1017

G22:

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千克/公顷)

0.0708

5000

5000.00

100.00

0.0694

G23:

农业投入产出率(%)

0.0898

150

150.00

100.00

0.0859

G3:

农业经济结构

0.1615

 

 

 

0.0437

G31:

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0.0927

2

7.00

28.57

0.0265

G32:

农业从业人员比重(%)

0.0688

5

20.00

25.00

0.0172

G4:

农村社会发展水平

0.1271

 

 

 

0.1163

G41:

恩格尔系数(%)

0.0616

35

40.00

87.50

0.0539

G4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0.0414

13000

14000.00

100.00

0.0414

G43:

城镇人口比重(%)

0.0241

75

65.20

86.93

0.0210

G5: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0.0862

 

 

 

0.0519

G51:

旱涝保收率(%)

0.036

90

60.00

66.67

0.0240

G52:

农业成灾率(%)

0.0334

10

30.00

33.33

0.0111

G53:

森林覆盖率(%)

0.0168

50

63.11

100.00

0.0168

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综合得分

1

 

 

 

0.7519

   (三)发展重点

   1、以精致农业为主攻方向,带动各类现代农业发展。

   自2002年11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一直在强调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近年来,浙江、海南、湖南等省均明确提出了各自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如2007年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高效生态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提出要“走高效生态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2007年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提出“海南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必须要走精致农业之路”。

近年来我省虽然提出“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品牌农业”等各种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与举措,但是对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并没有明确有目标导向。

应当利用制定“十二规划”的有利契机,探讨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和主攻方向。

   “精致农业”,又称“精细农业”或“精准农业”,译自英文“PrecisionAgriculture”或“PrecisionFarming”。

“精致农业”技术思想的核心,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实际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作”。

随着精致农业经营理念的深化,其技能思想已由农场实施精准施肥、精准施药扩展到措施园艺、集约养殖、产品加工及农业体系的精致谋划管理等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精致农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农业体系,它是依托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以生产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为目标,以特色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抓手,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的现代农业生产全过程。

精致农业经营的基础是高投入和高科技,核心是高标准化和高质量,特点是精和特,最终目标是高竞争力、高价格和高收益。

在生产方式上,要求精耕细作,以最少的投入和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益;在生产形态上,要求高质量、高附加值、高商品率,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要求应有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各环节实行标准化。

精致农业是我省亚热带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实现形式,农业精致化过程,是农业各种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是提升农业经营素质和效益的过程。

   

(1)精致农业是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根据福建省情特点,借鉴台湾、海南等地的经验,大力发展亚热带特色的精致农业,意义重大。

①发展精致农业符合我省农业生产基本省情。

我省“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占有耕地只有0.5亩,且地形条件复杂,平原、丘陵、盆地和山地5种地形中以丘陵、山地为主,全省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3以上。

农业规模经营受土地资源制约明显;全省农村劳动力人数1420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4%。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发展的土地制约因素越来越突出,因地制宜地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精致农业,采取改善耕地质量及精致农艺措施来实现产出效益的最大化,是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②发展精致农业是提高我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省农业发展面临着三大矛盾:

农产品产量增长速度快于消费需求增长速度、农产品生产成本上涨快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产品出口量增长快于农业出口创汇增长。

在供求失衡的市场格局中,初级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迷;精深加工品相对紧缺,价格较高。

面对农业资金、化肥、劳力等成本价格的不断上升,农业经营利润微薄,大力发展精致农业是提高我省外向型农业竞争力和农业经营收益的现实需要。

③发展精致农业是顺应农业消费需求结构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不再局限于解决温饱,更讲究营养、方便、安全,对精深加工、优质特色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市场上的优质名牌农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④发展精致农业是提高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

通过比较效益看,精致农业的发展空间比传统农业要大得多,要进一步提高我省农业的科技含量、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户收入,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精致农业发展之路。

⑤发展精致农业是承接台湾农业产业的重要选择。

我省是农业台资数量和农业利用台资最多的省份,闽台农业合作正从传统的种植业向农产品加工、运销以及旅游休闲等第二、三产业发展,并拓展到农业科教、农业经营管理、水土保持和水产养殖等领域,并由沿海向内陆山地推进,2007年三明、南闰、龙岩、宁德四个设区市新批办台资企业45家,占全省的近一半。

台商在闽农业投资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精致农业经营理念,促进了我省农业资本形成、结构升级和农民素质提高,为我省精致农业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

   

(2)精致农业是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能够带动各种类型农业的发展。

基于福建土地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生态农业、蓝色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都是值得发展的现代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是遵守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原则,不允许使用化肥、农药,而是仰赖生物多样性、生物循环和土壤生物活动等解决土壤肥力及病虫害问题,强调水土资源培育与生态平衡的管理系统,以达到生产自然、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方式。

它虽然具有长期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但是投入成本较高、短期效益欠佳、农民接受程度较低等不足。

蓝色农业是利用海洋这一资源宝库,发展以海洋捕捞、海洋养殖为重点的新型农业。

绿色农业是以生产、加工和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的,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食品,是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的总称。

品牌农业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特色产业基地为基础,发挥特色产业优势,积极打造农业品牌,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多样化、优质化消费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模式。

通过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资源优势向质量优势和效益优势转变。

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侧重于探索现代农业的性质和类型;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更侧重于探索市场农业的实现路径问题,精致农业是完整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它将农业内部生产模式与市场化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要求产品高附加值、市场高竞争力、经营集约化,目标更高且更明确,尤其是适合于福建自然生态环境复杂的特点。

同时,精致农业包容生态农业、蓝色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并以绿色食品、名牌产品为基础、为依托,将通过自身发展有效带动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是符合中央发展现代农业的精神,符合福建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主导模式。

   2、以产业链整合为突破口,推进闽台农业深度对接。

   推进闽台区域农业产业链整合,就是顺应闽台区域农业分工深化的客观趋势,以产业链为载体,将台湾现代生产要素引入到福建农业发展中,促进闽台要素资源优势互补和耦合,实现农业产业要素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加快福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从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和路径选择的视角审视闽台区域农业产业链整合,它也就是一个“六用三化三率”的过程,即“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

以台商投资为载体所形成的闽台区域农业产业链整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台湾农业技术转移、扩散与闽台农业产业资源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也呈现“软化”趋势,即现代农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服务、技术、知识等“软要素”的投入,土地、劳力等传统要素资源的重要性相对降低,科学技术已成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最根本的推动力。

闽台农业发展的阶段性差距和农业技术水平的梯度差距,为台湾农业技术转移和扩散提供了现实基础。

随着台商农业投资规模的扩大和范围的延伸,闽台农业“嵌入式”的融合机制使得生产、加工、储运、营销等环节上不断地实现要素资源优势互补;在生产环节台湾的资本、技术与福建的土地、劳力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在加工环节台商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理念,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在营销环节,台湾的品牌经营将有利于扩大国际市场空间等。

闽台区域产业链各个环节资源整合将使相互间的作用力增强,紧密度提升,“产加销”的对接成本降低。

生产环节的资本深化、技术创新将提高初级农产品的“质”和“量”的水平,从而为加工环节提供了物质保障,即生产环节对加工环节具有“推力”作用;销售环节闽台品牌、网络等市场资源的整合,将扩大市场范围,为加工环节创造更大的实现价值的空间,即销售环节对加工环节的“拉力”作用。

与此同时,加工环节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将吸纳更多的初级产品,形成对生产的反作用力。

加工环节的科技化路线,提高了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及质量水平,为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

   

(2)闽台农业产业链整合的组织协调机制。

台资农业企业与福建本土企业之间的产业链联系,包括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

当台资农业企业利用本地供应商进行农业生产资料和原材料的配套时,通过购买本地供应商的商品和服务,与上游企业建立起前向的产业联系;台资企业对本地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供应商的技术发展。

当台资企业为了拓展市场渠道而选择本地企业做分包商,或其产品作为中间产品被本地企业购买时,又与下游企业建立起后向的产业联系。

闽台区域农业产业链整合,就是为适应闽台区域农业垂直分工的客观趋势,以台资核心企业为龙头,以农业产业链为纽带,以资源整合为手段,通过合适的组织方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关联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有效的协同行为,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闽台农业产业链整合的组织协调机制研究,重点分析大陆台资企业在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等诸环节与大陆关联企业之间的关系,研究台资企业与当地农民在原料采购、土地流转等领域合作中的组织形式和利益协调机制;研究台资企业农产品的销售网络以及在产品加工、运输销售、品牌保护等领域与大陆批发市场、零售组织之间的对接机制。

就是要顺应价值链的分解和功能分工的客观趋势,引导相关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要“做精做强,而非做大做全”。

企业应重新审视自己所参与的价值链过程,从功能与成本的比较中,研究在哪些环节上自己具有比较优势,或有可能建立起竞争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并发展这种优势;从维护企业品牌角度研究哪些是重要的、核心环节,保留并增强这些环节上的能力,把不具有优势的或非核心的一些环节分离出去,利用市场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整个价值链的全过程。

闽台农业产业链条中,台资企业依靠自身的资金、技术和营销优势,控制了价值链的高附加值较高的研发和营销环节,并通过原料生产外包的方式,将原料供给、农产品加工等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转移到大陆,形成了“台湾研发、大陆生产、国际营销”的价值链分工模式。

   (3)闽台农业产业链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协同发展。

产业链是一个包括组织链、物流链、价值链的复合体系,产业链前后关联环节之间是包含着价值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有机整体。

闽台农业产业链整合机制就要以价值链为主导,以组织链载体,通过组织链的空间分布,来实现技术链的链接和价值链的实现。

闽台区域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上要素资源整合和相互间的“拉力”、“推力”作用,是以产业链各个环节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协同发展为前提的。

信息流是价值流、物流的先导,商流是物流的前提和条件,物流是价值流的依托和物质担保,并为适应商流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在传统的现货交换的条件下,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三流”往往胶合、融为一体,无论在时间、空间上都互相渗透、同一运动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出现“三流分立”的趋势。

“三流”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者任何一方面的某一局部,由其他的专业化组织予以执行,从而使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闽台农业产业链整合需要两岸农产品物流服务的信息沟通机制、两岸“三通”与农产品贸易的路径选择,两岸“三通”与物流业合作的组织模式、物流链整合中的金融业配套服务等;研究如何引入供应链管理,针对不同农产品的属性,设计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两岸农产品快捷、低耗地流通。

   (4)闽台区域农业产业链整合的空间分布。

任何产业链总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存在于一定的相对集中的区域内,福建台资农业企业以台湾农民创业园、科技园区、示范基地等平台,形成了以台资企业为中心的嵌入性区域农业产业集聚。

这种企业“无序扎堆”的农业产业集聚存在着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根植性不强、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有待提升等问题。

因此,加强闽台区域农业产业链整合,就是要以台商农业园区为平台,从散乱的“企业扎堆”集聚状态向有序的产业链式集群发展,逐步引导围绕为一条或几条产业链提供配套服务而形成的企业共生圈——“集群”,提升闽台区域农业产业的融合度。

   3、改善农民就业状态,促进农民增收

   推进农民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围绕一个中心、明确两大目标、拓展三大空间、突破四大障碍、完善五种体系、实施六大政策创新”,才能推进传统农民在基本素质、就业能力、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逐步实现了向现代农民的转变。

(1)围绕一个中心。

围绕“改善农民就业状态”这个中心,对如何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优化农民就业结构,建立农民就业保障体系和规范农民就业环境进行研究。

(2)明确两大目标。

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建立城乡平等业就业制度为目标。

(3)拓展三大空间。

一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带动农民拓展就业空间;二是积极培养新型农民和营造农民融资环境,培育农民自主创业空间;三是逐步打破地区、行业、城乡壁垒,改善农民的择业空间;(4)突破四大突破。

一是突破农民的素质障碍,加强农民的技能知识培训和素质提升;二是突破制度障碍,建立有利于促进农民工流转的新政策制度框架。

三是突破信息障碍,建设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努力实现供求信息的无障碍传播;四是突破经济障碍,建立农民就业保障机制。

   农村现代化是中国整个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据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大国,农村现代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人们常常把农业现代化等同于农村现代化,显然,这是不合适的。

尽管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外延都日趋扩展,但仅仅一个农业问题并不能涵盖农民、农业、农村的主要方面,也不能反映农业、农民、农村与社会经济其他方面的基本关系。

农村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比农业现代化有更丰富的内涵,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