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课外古诗文背诵赏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9197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课外古诗文背诵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课外古诗文背诵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课外古诗文背诵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课外古诗文背诵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课外古诗文背诵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课外古诗文背诵赏析.docx

《九年级课外古诗文背诵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课外古诗文背诵赏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课外古诗文背诵赏析.docx

九年级课外古诗文背诵赏析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 。

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 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 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 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 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这首诗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

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

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

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

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

为什么要来拾麦呢?

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

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

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

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

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

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

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

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

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

象“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怜悯之意啊!

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

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

《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

《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

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

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

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

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

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

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月 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是盛唐时期一位不很出名的诗人,存诗不多。

但他的几首小诗却写得清丽、细腻、新颖、隽永,在当时独具一格。

  据皇甫冉说,刘方平善画,“墨妙无前,性生笔先”(《刘方平壁画山水》),这首诗的前两句就颇有画意。

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宠罩在夜的暗影中。

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谧,空庭的阒寂。

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

这不仅进一步从视觉上点出了“更深”,而且把读者的视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让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之中也笼罩着一片夜的静寂,只有一轮斜月和横斜的北斗南斗在默默无言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这两句在描绘月夜的静谧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显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点。

如果诗人的笔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诗的意境、手法便不见得有多少新鲜感。

诗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径,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个独特的、很少为人写过的境界。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

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

在静谧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

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三、四两句写的自然还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实际上所蕴含的却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

这构思非常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春天是生命的象征,它总是充满了缤纷的色彩、喧闹的声响、生命的活力。

如果以“春来了”为题,人们总是选择在艳阳之下呈现出活力的事物来加以表现,而诗人却撇开花开鸟鸣、冰消雪融等一切习见的春的标志,独独选取静谧而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静谧中写出生命的萌动与欢乐,从料峭夜寒中写出春天的暖意,谱写出一支独特的回春曲。

这不仅表现出诗人艺术上的独创精神,而且显示了敏锐、细腻的感受能力。

“今夜偏知春气暖”,是谁“偏知”呢?

看来应该是正在试鸣新声的虫儿。

尽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虫儿却首先感到在夜气中散发着的春的信息,从而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

而诗人则又在“新透绿窗纱”的“虫声”中感觉到春天的来临。

前者实写,后者则意寓言外,而又都用“偏知”一语加以绾结,使读者简直分不清什么是生命的欢乐,什么是发现生命的欢乐之欢乐。

“虫声新透绿窗纱”,“新”字不仅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听到第一个报春信息时那种新鲜感、欢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紧相呼应。

“绿”字则进一步衬出“春气暖”,让人从这与生命联结在一起的“绿”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气息。

这些地方,都可见诗人用笔的细腻。

  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享有盛誉的名句。

实际上,他的这点诗意体验,刘方平几百年前就在《月夜》诗中成功地表现过了。

刘诗不及苏诗流传,可能和刘诗无句可摘、没有有意识地表现某种“理趣”有关。

但宋人习惯于将自己的发现、认识明白告诉读者,而唐人则往往只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诗意感受,不习惯于言理,这之间是本无轩轾之分的。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

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

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

“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

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

“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

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

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

“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

”(《六一诗话》)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

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

”“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

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

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

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

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不是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吗?

“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

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

“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

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

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

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

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

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

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

“凫雁满回塘”。

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呢!

“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

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

“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古来的咏物诗词有两种:

一种本意就在于刻画歌咏的对象;一种是借歌咏的对象作为比拟和象征,寄托另外的寓意和感情。

这首咏梅词属于后一种。

作者采取拟人化的手法,用梅花比喻自己,借以表现他的信念和品格。

  词的上片写梅花的处境。

作者所歌咏的梅,不是游人云集的园林中的梅,也不是文人雅士庭院中的梅,她是生长在穷乡僻壤的一株无人理睬的野梅。

“驿外断桥边”,这就是她生长的地方。

“驿”是驿站。

驿站本来就已经远离繁华的城市,而这株梅树还不属于这个驿站,她生长在驿站之外的一个断桥旁边。

桥断而没有修,可见那里的荒凉偏僻了。

自然,她只能“寂寞开无主”。

她孤单一株,自开自落,没有人观赏,也没有人养护。

这里使用了“寂寞”这个形容人的感觉的词语,就是把梅当作人来描写的。

“无主”是没有人过问的意思。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著[zhuó]”,加上的意思。

黄昏的降临和自己的无依无靠,已经使她陷于愁苦之中。

然而,她的苦况并不是到此为止,她又遭到了风吹雨打的摧残。

花而知愁,自然也是拟人。

“已是”和“更著”两个词,透露了作者对于这株梅花悲惨遭遇的深厚同情。

  环境是这样险恶,遭遇是这样不幸,那么,这株令人同情的梅花,究竟怎样?

她又是如何对待这一切的呢?

词的下片作出了回答。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无意”,是不打算、无心的意思。

“苦”,这里是说千方百计、煞费苦心。

“争春”,是在春光中争妍斗艳。

看来,有些花是在那里费尽心机地卖弄姿色,希图在装点大地的春色中争一席之短长。

而这株梅花却全然没有这样的心计和打算。

她无意去争春,对于来自百花的庸俗猜忌,也不屑一顾而听之任之。

这两句词,从对比中突出了这株梅花纯洁自爱、不同流俗的高贵品质。

作者虽然完全没有从梅花的外貌来刻画,读者还是可以从字里行间感觉到她的无比美丽。

如若不然,又何以谈得上“争春”和遭妒呢?

  在作者的笔下,这株梅花的可贵,不仅表现在她盛开于枝头的时候,同样,也表现在她雕落于地面以后。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零落”,是说梅花雕谢坠落。

“碾[niǎn]”,滚轧。

这株梅花就是雕落在地,被轧成了泥粉,她美丽的形体再也不存在了,但她那沁人心脾的香味仍将久久不散,就象她过去盛开时那样。

这饱受摧残、孤芳自赏、化粉犹香的梅花,实际上是陆游的自我写照。

他出于爱国热忱,坚决主张武装抗金、收复河山,却一再受到南宋统治集团中的主和派的排斥打击。

但他坚守信念,百折不挠,直到八十五岁高龄临死之前,还写了《示儿》诗,要他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结合陆游的身世再读这首词,就会感到更加亲切。

那冷落、昏暗、风雨交加的环境,不就是陆游处身其中的政治环境吗?

那无意争春、听任群花忌妒的风度,不正体现了陆游爱国无私、光明磊落、不屑于与投降误国的昏庸官僚们为伍的精神吗?

那化粉犹香的品格,不正是陆游坚贞不屈、至死不移的崇高的爱国信念的写照吗?

  当然,他有些孤芳自赏。

对于几百年前的地主阶级诗人来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寄托的咏物词的成功,取决于写物的传神、比拟的贴切和寓意的深远。

陆游这首《咏梅》,在这几方面是当之无愧的。

 

浣溪沙苏轼(其一)

内容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译文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

村子的南北头响起缲车的吱呀声。

身着蓑衣的农民在老柳树下叫卖着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

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

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不可以给碗茶喝?

赏析

  词至苏轼,题材、意境、笔法等皆有拓展,此前词中绝少出现的农村田园风光也出现在苏轼词中。

元丰元年(1078),徐州春旱后得雨,苏轼到石潭谢神,作了一组《浣溪沙》,题为\\\'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五首\\\',皆写初夏农村景色,此为其中第四首。

  一片截取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场景。

枣花的香气,缫车的响声,卖瓜人的悠然,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图画。

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

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

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缫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的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

“村南村北响缫车”一句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细心、兴奋。

“牛衣古柳卖黄瓜”一句则换了一个角度写作者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

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为宋词题材开拓了新的天地。

“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

喝到茶没有?

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

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

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苏轼虽然身为士大夫,内心却对农村田园怀有亲近之心,自谓\\\'使君元是此中人\\\',此处漫不经心的\\\'敲门试问\\\',与\\\'野人家\\\'之不分彼此,可见一斑。

其中“试问”一词写出了作者既满怀希望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重阳《醉花阴》词相传有一个故事: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

‘只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易安作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

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它说明这首词最好的是最后三句。

  现在先看看它的全首。

词的开头,描写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

“薄雾浓云”是比喻香炉出来的香烟。

可是香雾迷朦反而使人发愁,觉得白天的时间是那样长。

这里已经点出她虽然处在舒适的环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闷。

“佳节又重阳”三句,点出时间是凉爽的秋夜。

“纱厨”是室内的精致装置,在镂空的木隔断上糊以碧纱或彩绘。

下片开头两句写重阳对酒赏菊。

“东篱”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

“人比黄花瘦”的“黄花”,指菊花。

《礼记》月令:

“鞠(菊)有黄花”。

“有暗香盈袖”也是指菊花。

从开头到此,都是写好环境、好光景:

有金兽焚香,有“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这正是他们青年夫妻在重阳佳节共度的好环境。

然而现在夫妻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引起人的离愁别恨。

全首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写,目的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

在诗词中,作为警句,一般是不轻易拿出来的。

这句“人比黄花瘦”之所以能给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运用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当,也是其原因之一。

她在这个结句的前面,先用一句“莫道不消魂”带动宕语气的句子作引,再加一句写动态的“帘卷西风”,这以后,才拿出“人比黄花瘦”警句来。

人物到最后才出现。

这警句不是孤立的,三句联成一气,前面两句环绕后面一句,起到绿叶红花的作用。

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好象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形象性很强。

这首词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首词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为了表达这点精神,因而它确实称得上是“词眼”。

以炼字来说,李清照另有《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为人所传诵。

这里她说的“人比黄花瘦”一句,也是前人未曾说过的,有它突出的创造性。

(夏承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赏析: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极目远眺,我们的中原故土在哪里呢?

哪里能够看到,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的风光了!

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收回遥望的视线,看这北固楼近处的风物:

北固楼的“满眼风光”,那壮丽的自然山水里似乎隐隐弥漫着历史的烟云,这不禁引起了词人千古兴亡之感。

因此,词人接下来再问一句:

“千古兴亡多少事?

”世人们可知道,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多少朝代的兴亡更替?

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

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

千古多少兴亡事,逝者如斯乎?

而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呢!

想当年,在这江防战略要地,多少英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三国时代的孙权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他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何等英雄气概!

上面这两句是实写史事,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作者在这里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

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

而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

显然,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禄无能、懦怯苟安。

接下来,辛弃疾为了把这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

他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请人们注意:

“天下英雄谁敌手?

”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

作者自问又自答曰:

“曹刘”,唯曹操与刘备耳!

据《三国志·蜀书。

先主传》记载:

曹操曾对刘备说: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

”辛弃疾便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

我们知道,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比曹、刘强。

稼轩在《美芹十论》中对孙权的评价也并非称赞有加,然而,在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

这种用心,更于篇末见意。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说:

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整肃,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乃喟然叹曰: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

”曹操所一褒一贬的两种人,形成了极其鲜明、强烈的对照,在南宋摇摇欲坠的政局中,不也有着主战与主和两种人吗?

这当然不便明言,只好由读者自己去联想了。

聪明的词人只做正面文章,对刘景升儿子这个反面角色,便不指名道姓以示众了。

然而妙就妙在纵然作者不予道破,而又能使人感到不言而喻。

因为上述曹操这段话众所周知,虽然辛弃疾只说了前一句赞语,人们马上就会联想起后面那句骂人的话,从而使人意识到辛弃疾的潜台词:

可笑当朝主和议的众多王公大臣,不都是刘景升儿子之类的猪狗吗!

词人此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颇类似歇后语的作用,是十分巧妙的。

而且在写法上这一句与上两句意脉不断,衔接得很自然。

上两句说,天下英雄中只有曹操、刘备配称孙权的对手。

你不信么?

连曹操都这样说,生儿子要像孙权这个样呢!

真是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令人拍案叫绝!

再从“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的蕴含和思想深度来说,南宋时代人,如此看重孙权,实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的反映。

因为南宋朝廷实在太萎靡庸碌了,在历史上,孙权能称雄江东于一时,而南宋经过了好几代皇帝,竟没有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人!

所以,“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叹雄壮,意境高远。

它与稼轩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手笔也。

 

山坡羊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了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赏析】:

     此曲揭示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和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

触目伤怀,引史为证,感情痛切,风格沉郁。

骊山这座见证了众多历史沧桑的名山,历史遗迹甚多,作者登临此山,放眼四顾,感慨丛生,从哪里着笔呢?

只有阿房宫最能引领作者、读者的思绪。

可惜的是,它已经被项羽付之一炬,当年的豪华奢侈都不复存在。

呈现在作者面前的只有“萧疏”的“荒草”,“弯曲萦回”的“河水”。

这正好触动了作者感时伤怀的情绪,体验到历史更迭的无情和必然。

朝代更替的“遗恨”,就如眼前烟锁迷离的树林,哪里还找得到“列国”中“周、齐、秦、汉、楚”的影子哟!

在历史的长河中,隋、唐在这里的兴衰,也同样被无情的冲淡了。

多少帝王为了天下,征战杀伐,“赢”的如何?

“输”的如何?

还不“都变做了土”!

正如张养浩在同调《北邙山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