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8709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二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二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二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二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docx

《二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docx

二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

2019年二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活动地点:

班级教室

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

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

同学们?

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

月亮像什么?

(有月亮。

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

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

(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

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

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

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

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

“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

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

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同学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

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学生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老师引:

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

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

(《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

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

我们来看这幅画,同学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同学们齐背《静夜思》。

(2)、老师:

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学生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

老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

苏轼的《水调歌头》

(5)欣赏歌曲《明月几时有》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中秋佳节话月饼

老师:

同学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

(同学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

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

(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老师:

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

(对称、均衡)

(2)动动手,设计一个精致的月饼图案。

(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3)学生作品欣赏。

由同学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四)、中秋灯谜

1、老师:

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

得月楼前先得月。

猜一字(棚)

2、重逢。

猜一字(观)

3、举杯询包拯。

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

4、十五的月亮。

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五)、游戏:

“月”字组词接龙

要求:

以“月”字开头组词,以“中秋节”收尾。

优胜:

组词过程短者获胜。

六)、教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

花常开!

月常圆!

人常在!

老师感到好开心!

看来,我们班级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

(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

感谢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附送:

2019年二年级主题活动一我的小书包打印

学会观察自己的书包。

三、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老师引导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整理书包的。

2、老师讲解整理书包的方法。

(二)做一做

1、让学生自己整理书包

2、看谁做得好

3、表扬该学生

(三)游戏

1、同学们把书包整理好,放到座位上。

2、教师制定某书,学生一最快的速度拿出来。

3、看一看谁先找到。

四、教学板书:

整理小书包

五、教学反思:

学生要亲自实践,才能做得更好。

 

主题活动二妈妈的微笑

一、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自己的妈妈和爱自己的妈妈。

2、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获得知识,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1周

我的小书包观察自己的小书包

第一课时

第2周

画书包

第二课时

第3周

“我为我的小书包美容”

第三课时

第4周

整理小书包

第四课时

第5周

妈妈的微笑

第五课时

第6周

妈妈的微笑

第六课时

第7周

演讲“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第七课时

第8周

妈妈笑了

第八课时

第9周

小树苗,快长大

第九课时

第10周

小树苗,快长大

第十课时

第11周

小树苗,快长大

第十一课时

第12周

保护好小树

第十二课时

第13周

观察自己的小沙包

第十三课时

第14周

沙包的玩法

第十四课时

第15周

制作沙包

第十五课时

第16周

玩沙包

第十六课时

第17周

了解夏天

第十七课时

第18周

美丽的彩虹

第十八课时

学会观察自己的书包。

三、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老师引导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整理书包的。

2、老师讲解整理书包的方法。

(二)做一做

1、让学生自己整理书包

2、看谁做得好

3、表扬该学生

(三)游戏

1、同学们把书包整理好,放到座位上。

2、教师制定某书,学生一最快的速度拿出来。

3、看一看谁先找到。

四、教学板书:

整理小书包

五、教学反思:

学生要亲自实践,才能做得更好。

 

主题活动二妈妈的微笑

一、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自己的妈妈和爱自己的妈妈。

2、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获得知识,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观察自己的妈妈和感受妈妈对学生的爱。

三、课时计划:

4课时

第一课时妈妈的微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自己的妈妈对我们的爱和我们也爱自己的妈妈。

2、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与发现使学生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妈妈,自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观察自己的妈妈,经常给妈妈带微笑。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你知道吗”。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妈妈。

2、观察后填空。

3、老师评点。

(二)学习“填一填”。

1、老师引导学生想想爸爸妈妈每天在家做些什么?

2、学生自己说一说

3、学生自己填一填。

4、老师更正。

(三)了解关于妈妈的节日。

1、老师讲一讲。

(3月8日妇女节)。

2、学生记一记。

3、画一画自己的妈妈。

(四)布置作业:

画一画自己的妈妈。

五、教学板书:

了解妈妈

妈妈的名字:

妈妈的外貌:

妈妈的性格:

六、教学反思:

在综合实践中要渗透德育知识,使学生成为一个懂事的小朋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第二课时妈妈的微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自己的妈妈。

2、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妈妈。

二、教学重难点:

观察自己的妈妈。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评点上次作业。

2、展示作品。

(二)学习“开阔视野”。

1、观察文中插图。

2、讲解图中画的是什么?

3、向学生介绍花的含义。

(三)送给妈妈一枝花。

1、自己做一朵花或画一朵花送给自己的妈妈。

2、看谁画得好。

3、作品展示。

四、教学板书:

妈妈的微笑

五、教学反思:

在综合实践中要渗透德育知识,体会在妈妈的怀抱是那样的温暖,感受妈妈时常对我们的慈爱。

第三课时故事演讲“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回忆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爱。

2、过程方法:

学会通过言行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爱自己的妈妈。

二、教学重难点:

观察自己的妈妈。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妈妈。

1、介绍自己妈妈的名字。

2、介绍自己妈妈的样子。

3、介绍自己妈妈的性格。

(二)回忆妈妈的关心。

1、学生自主回忆。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3、学生自己说一说。

4、老师评点。

(三)我可以为妈妈左学什么?

1、想想自己能为妈妈说些什么?

2、抽同学说一说。

3、把自己能做的写下来,回家去做一件妈妈会开心的事情。

(四)布置作业:

为妈妈做一件事情。

四、教学板书:

妈妈的爱,我爱妈妈

妈妈为我做了什么?

我为妈妈做些什么?

五、教学反思:

在综合实践中要渗透德育知识,爱妈妈应该用什么方式。

第四课时妈妈笑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知道自己的爱会让妈妈笑。

2、过程方法:

画出妈妈的笑脸。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自己的妈妈。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怎样爱自己的妈妈。

三、教学过程:

(一)看图

1、引导学生看图。

2、图上说了些什么?

3、妈妈为什么笑了?

(二)思考

1、图上妈妈为什么笑了?

2、你觉得怎样做妈妈才会笑呢?

3、讲一讲自己的方法。

(三)画一画

1、回忆妈妈的微笑。

2、画一画妈妈的微笑。

3、评一评学生作品。

(四)连一连,填一填。

1、引导学生看题目。

2、学生自己住做题。

3、老师纠正。

四、教学板书:

妈妈笑了

妈妈笑是什么样子?

想一想,你怎样让妈妈微笑。

五、教学反思:

爱妈妈应该用什么方式,怎样让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活跃。

主题活动三小树苗,快长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认识一些小树。

学习一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知识。

2、过程方法:

知道小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强学生保护小树的意识,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和认识小树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三、课时计划:

4课时

第一课时小树苗,快长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认识小树,学习一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法律常识知识。

2、过程方法:

认识小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保护树木,认识爱护花草树木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自主观察小树和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培养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你知道吗”。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树。

2、观察后填空。

3、老师评点。

(二)学习“填一填”。

1、老师引导学生书的作用有那些?

(1)光合作用。

(2)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3)促进植物生长。

2、学生自己填一填。

3、老师更正。

(三)开阔视野

1、老师教读。

2、老师讲解课文内容。

(四)布置作业:

画一颗小树。

四、教学板书:

小树苗,快长大

五、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小树苗,快长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通过图片,使学生认识小树。

2、过程方法:

观察小树的特征与外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保护树木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自主观察小树。

三、教学过程:

(一)观察校园里的树。

1、老师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观察小数。

(1)从颜色形状。

(2)生活环境。

(二)画一画小树。

1、引导学胜画不同季节的小树。

2、老师范画。

学生模仿。

3、学生自己画一画。

(三)评一评

1、学生展示自己的画。

2、大家一起欣赏。

3、师生评一评。

四、板书设计:

小树苗,快长大

小树的形状:

很小很细很矮

小树的颜色:

黄色绿色紫色

你见过那些小树:

白杨树李子树桃树

五、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的学习乐趣。

第三课时小树苗,快长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认识小树

2、过程方法:

观察小树。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保护树木。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自主观察小树。

三、教学过程:

(一)数一数

1、教师引导学生看图。

2、学生自己数一数。

3、老师给出正确答案案。

(二)谢观察日记。

1、观察自己喜欢的树。

2、教学生写观察日记。

(三)填一填

1、老师读题目讲明题目意思。

2、学生自主填一填。

3、老师指正、

(四)布置作业:

回家写观察日记。

四、板书设计:

保护树木

五、教学反思:

在综合实践中要渗透德育知识。

第四课时保护好小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小树的生长条件。

学习《环境保护法》知识

2、过程方法:

了解环保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保护好小树。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自主爱护小树。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你知道吗?

1、老师读课文讲解文中内容。

2、学生填一填。

3、老师指正。

(二)学习“我和小树做朋友”

1、老师领读课文内容学生跟读。

2、理解题目意思。

3、引导学生填一填。

4、教师指正。

(三)学习“想一想”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2、帮助学生理解插图。

3、引导学生想一想。

4、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四)布置作业:

经常给你家附近的小树浇水。

四、板书设计:

保护好小树

五、课后反思:

在综合实践中要渗透德育知识。

主题活动四制作沙包

一、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

通过实践与知识理论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过程方法:

通过对事物的认真观察获得新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之情。

三、课时计划:

4课时

 

第一课时观察自己的小沙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自己的沙包是么样子的。

2、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观察沙包。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你知道吗”。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书包。

2、观察后填空。

3、老师评点。

(二)学习“大家一起说一说”。

1、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玩沙包。

2、学生自己说一说

3、老师总结

(三)沙包的来源

1、老师叫学生观察自己的沙包主要从哪里来的。

2、学生描述沙包的样子。

3、画一画自己的小沙包。

(四)布置作业:

画一画自己的小沙包。

四、板书设计:

观察自己的小书包

五、课后反思: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第二课时沙包的玩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自己的沙包是什么样子的。

2、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观察沙包。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说一说沙包的作用。

2、讲一讲沙包的样子。

3、老师总结。

(二)介绍沙包的玩法

1、“螃蟹走“玩法

玩法:

两人一组,背靠背夹住沙包,手臂挽住手臂,横着身体像螃蟹一样侧着走,先到且沙包不掉者为胜。

2、蚂蚁搬豆

玩法:

分成若干组,来回抛,先进行完者为胜。

(三)布置作业:

回家准备制作沙包的材料。

四、板书设计:

沙包的玩法

1、螃蟹走:

2、蚂蚁搬豆:

五、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课时制作沙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自己的沙包是生么样子的。

2、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制作沙包。

三、教学过程:

(一)小组讨论制作沙包有哪些注意事项。

1、事先准备好材料。

如、6块大小相同的布、针、线、沙子或豆子等。

2、叫学生做好准备。

(二)制作过程

1、把线穿进针孔,并在线尾打结。

2、缝布块。

3、装豆子。

4、再把口子缝好。

(三)比一比

1、漂亮的小沙包。

2、结实的小沙包。

3、轻便的小包。

4、老师评点。

四、板书设计:

制作沙包

五、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四课时玩沙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自己的沙包的玩法。

2、过程方法:

在玩沙包的过程中能与同学配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快乐的进行玩沙包。

三、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沙包的几种玩法。

1、螃蟹走。

2、蚂蚁搬豆。

(二)制定游戏规则。

1、沙包不能掉。

2、数量多者为胜。

(三)比一比。

1、小组玩沙包。

2、老师做裁判。

3、记录竞赛结果。

4、表扬得胜者。

四、板书设计:

玩沙包

1.沙包不能掉。

2.速度快。

主题活动五愉快的夏天

一、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夏天,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

2、过程方法:

通过阅读了解有哪些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夏天中的各种自然现象的事物。

三、课时计划:

4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夏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

2、过程方法:

通过一年四季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深学生对夏天以及一年四季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夏天中的各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的事物。

三、教学过程:

(一)填一填。

1、老师先告诉学生季节的知识。

2、学生自主填一填课文中的空。

3、老师给出答案。

(二)连一连。

1、老师引导学生看题目。

2、让学生自己想一想。

3、学生自主连一连。

4、老师向同学们讲一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知识,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节约用水。

(三)说一说。

1、到了夏天我们看到那些事物?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自主说一说。

3、老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喜欢那个季节,为什么?

你能说一说吗?

五、板书设计

了解夏天

春天:

秋天:

夏天:

冬天:

第二课时美丽的彩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彩虹的各种特征和形状。

2、过程方法:

通过各种图片,加深对彩虹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深学生对夏天以及一年四季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七种颜色。

三、教学过程

(一)开阔视野。

1、老师阅读课文内容。

2、学生说一说是讲了些什么?

3、老师评点。

(二)画一画。

1、老师叫同学们观察一下课文中插图彩虹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自主观察。

3、学生动手画一画。

(三)比一比

1、将学生们画的彩虹拿出来评一评那个画得最好。

2、老师表扬。

四、板书设计

美丽的彩虹

五、教学反思

通过画一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颜色的区分。

第三课时我玩小水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2、过程方法: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水有哪几种状态。

1、汽态。

2、液态。

3、固态。

(二)观察插图。

1、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2、老师总结。

(三)说一说。

1、小组讨论。

2、三种形态分别是:

水蒸气、水、冰。

四、板书设计:

我玩小水滴

1、汽态。

2、液态。

3、固态

五、教学反思:

使学生认识大自然中水的循环变化。

 

第四课时一起过愉快的夏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关于游泳方面的知识。

2、过程方法: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调查你周围小伙伴的避暑方法。

姓名

喜欢避暑的方式

效果

1、老师要求学生填一填。

2、调查一下那种避暑方式最好。

(二)夏天游泳注意什么?

1、不要到水深的地方去。

2、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3、穿上游泳衣。

(三)看图说一说

1、认真观察插图。

2、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四、板书设计:

一起过愉快的夏天

1、不要到水深的地方去。

2、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3、穿上游泳衣。

五、教学反思

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感觉的快乐的学到课外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