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阳 111091 保定市金融环境优化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7870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阳 111091 保定市金融环境优化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赵阳 111091 保定市金融环境优化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赵阳 111091 保定市金融环境优化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赵阳 111091 保定市金融环境优化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赵阳 111091 保定市金融环境优化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赵阳 111091 保定市金融环境优化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docx

《赵阳 111091 保定市金融环境优化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阳 111091 保定市金融环境优化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赵阳 111091 保定市金融环境优化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docx

赵阳111091保定市金融环境优化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

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

赵阳学号:

20121204011091

系别班级:

国教2012金融本

专业:

金融学

题目:

保定市金融环境优化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

指导者:

范千千

评阅者: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保定市金融环境优化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

摘要:

通过对京津冀三地的金融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三个地区在这一国家宏观背景之下的优劣势条件。

对于如何更好的利用现有政策支撑,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同时着重对保定的金融环境如何优化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并尝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例如要素转移,协同发展等。

关键字:

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环境要素转移

 

 

TitleBaodingCityFinancialEnvironmentOptimizationResearch--Basedonthebackgroundof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Beijing,TianjinandHebei

Abstract:

ThroughsystematicanalysisofthefinancialenvironmentandeconomicdevelopmentofBeijing,TianjinandHebei,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thethreeregionsinthiscountryareobtained.Forhowtobetteruseofexistingpolicysupport,andputsforwardthefeasiblesuggestions.Ontheotherhand,weinBaodingfinancialenvironmenthowtooptimizethevariousanalysisandtriestoputforwardsomefeasiblesuggestions,suchastransferfactorsandcollaborativedevelopment.

Keywords:

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beijing-tianjin-hebei;financialenvironment;Elementtransfer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

目录

1引言1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1.2文献综述1

1.3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2

1.4研究过程和方法2

2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3

2.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定义3

2.2京津冀协同发展概况3

2.3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保定的定位4

3京津冀各方金融环境分析5

3.1北京金融环境分析5

3.2天津金融环境分析6

3.3河北金融环境分析6

3.4保定金融环境分析7

4京津冀协同发展下遇到的问题8

4.1北京遇到的问题8

4.2天津遇到的问题10

4.3河北和保定遇到的问题10

5.保定金融环境的优化措施19

5.1实现要素转移10

5.2推进制度创新实现地区间资源优化配置11

5.3促进区域间合作联动发展机制11

结论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1引言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说开始被提出于1982年,原名“首都经济圈”。

含义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北京、天津为双中心。

临近北京的区域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

目前北京大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交通、就业、人口和环保压力很大,已经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居民的日常生活。

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北京周边的城市,为北京减轻压力。

而从实际情况出发,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城市圈。

这个城市圈包括天津、北京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沧州、邯郸、承德、邢台、秦皇岛、廊坊、张家口和衡水,涉及京津地区及河北省内的十一个地级市的八十多个县(市)。

人口总数约为九千万人,国土面积约为十二万平方公里。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保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因此我选择这个论文题目,目地在于依托这一宏观背景,寻求保定金融环境的优化措施,以期促进保定地区的持久发展。

我们一般从两个方面定义金融环境,一方面是金融业的对外服务水准和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例如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他们的金融环境就是他们所能获得的资金支持、金融服务支持的多少。

这主要是金融业之外其他行业,例如工商业等行业中金融环境的定义。

第二个方面就是在金融行业本身角度的金融环境,定义就是对金融业发展的支持。

[1][李格非.金融环境论略[A].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02)]

 

1.2文献综述

1.2.1金融环境研究

李格非(2002)提出经融环境的改善应该借助于宏观调控,有大的布局,整体的思路。

向琳等(2010)在对中国生态环境优化的实证研究中,利用我国统计年鉴、农业年鉴、区域经济统计年鉴等数据,通过构筑模型,得出各项指标对金融环境的影响程度,据此提出我国金融环境优化的实施办法。

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准的提高是实现金融优化的有效途径。

林依志(2013)认为一个地方的金融环境对当地企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且依托全球化趋势,外部金融环境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在此背景下,需要建立金融环境优化机制,效益评价机制,也需要克服金融环境优化过程中的障碍。

1.2.2京津冀协同发展

李蕾(2010)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研究京津冀都市圈的理论基础,借助金融深化理论,应用金融发展深度、金融机构信贷比率、金融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情况等指标衡量对三个地区金融业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并提出需要三地进行金融合作,形成区域性的发展合力。

孟祥林(2010)认为金融一体化是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体现,但是三个地区长期积累起来的差距,造成金融状况呈现阶梯状态势;为了实现京津冀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依托金融环境的融合与同步,打破不平衡发展的格局。

李文增(2014)在对京津冀协调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剖析,原因在于经济落差较大、竞争态势难以形成合力,区域间的要素流动阻力明显等方面。

鉴于此,他认为,为了加快推进该区域的协同发展,需要做好金融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完善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京津冀共同发展基金并建立金融信息沟通反馈机制。

常润领(2011)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与河北战略选择》中提出应该以竞争促发展,将产业转移转变为要素转移,以中心替代的战略替换中心依附的战略。

1.3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本文结合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查阅了三地经济发展数据和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国家的具体政策形式,剖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条件下三地共同发展的前景和遇到的问题,目的也是为保定在这一大环境下如何优化金融环境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促进保定更好的融入区域性均衡发展之中。

1.4研究过程和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收集、数据处理、历史分析、对比分析、实例论证、总结分析等多种方法。

通过文献收集的方法,可以借鉴总结出简单的定义、特点、发展模式等方面;通过查阅国家统计局官网的经济数据,可以分析出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协同发展遇到的问题,通过对比三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提出可行性优化建议,让三地发展更加均衡,也为保定在京津冀协调发展条件下如何优化环境提出可行性建议

2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

2.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定义

所谓“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说开始被提出于1982年,原名“首都经济圈”,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天津、北京为双中心,临近北京的区域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而构建“两核多点”格局。

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同样需要对金融环境这一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它也是经常被使用的一个概念。

现代的环境经济学理论认为环境就是给人们提供服务的一种财产,环境作为财产特有的性质在于,踏实人们经济活动的支持系统,这样我们就可以引申出关于金融环境的概念,金融环境就是支持与助力金融业发展的系统和资源。

2.2京津冀协同发展概况

我们可以由首都经济圈得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概念,包括天津市、北京市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沧州、衡水、邢台、张家口、廊坊、秦皇岛和承德,一共涉及到河北省内的十一个地级市和京津。

这一地区的人口总量约为1.1亿,外来人口约为1750万,区域面积约为21.6万平方公里。

该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同步的,各方面的差距非常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进步。

目前,各方已经在诸多方面努力,力求尽快缩小差距。

主要体现在:

在基础设施方面,公路和轨道交通的一体化有助于打通三地的要素流通路径。

由此,京津冀都市圈交通网络也会越来越便利。

目前该区域有35条高速公路和280多条一般国省干线相连,基本构造了三个小时的交通圈;铁路运输年运转量占全国的百分比高于30%;津冀沿海港口设计通过能力占全国的百分之16,达到了7.5亿吨;河北与天津同处渤海西岸,在双方共同拥有的640公里海岸线上,分布着天津港、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黄弊港等五大港区。

在产业整合方面,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合理分工,理顺产业对接思路,科学合理规划各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

依托人才库优势,北京应积极承担智囊团作用,侧重高科技研发环节;同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等产业。

利用大型公司总部数量较多的优势,谋求与天津、河北的对接及转移,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

将北京的IT、物流、汽车、制造业等逐步向周边城市布局,以此促进人才、技术、商务、信息、物流等公共平台的建设。

在生态环境方面,河北省生态空间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是京津冀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的主要着力点。

为此,河北省政府近期印发《河北省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规划(2016-2020年)》,旨在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

《规划》划定了生态功能分区:

以县(市、区)为基本单元,构建“一核、四区、多廊、多心”生态安全格局,明确规定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建设维护任务。

人口流动方面,《京津冀发展报告(2015)——协同创新研究》可以为三地的信息交流、统筹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报告》中针对北京、天津人口过渡膨胀的现实,指出要建立京津冀人口流动信息交流监测平台,随时沟通人口变化情况,进而对人口调控政策的调整效果进行检测。

同时我们还需要大力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让三地的公共服务水平趋于一致,这样能提高河北地区对于京津地区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进而让三地的人口得到平衡。

2.3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保定的定位

在地理上,保定位于北京和天津之间,从历史到现在一直是战略重地,素有北京南大门之称。

同时保定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文化底蕴相当丰富。

这些财富无疑可以助推保定市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保定市作为环京津关键城市,利用地缘优势,应该积极谋划承接首都的功能疏解和京津的产业转移事宜。

在保定市政府的规划纲要中,提出了“5+2+5”路线图,意在将保定产业发展积极纳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平台上来。

结合实际来说,着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等5个主导产业、新材料及航空航天等2个新兴产业、环保节能等5个其他优势产业。

构建京津冀地区的大旅游格局,启动环首都“一核三区一带”旅游规划。

并且,此次产业升级的基本方向是“绿色、循环、低碳、高端”。

依托于此,推进“四化”合作发展,放大完善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升级产业链条,建立现代的工业产业体系,也将成为保定的主要发展方向。

承接首都部分高等院校、行政事业单位、医疗养老和科研院所等功能疏散。

大力优化城市的环境,按照国际化标准抓好城市建设管理,全面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对驻京外迁企业事业单位的吸引力。

3京津冀协调发展背景下各地区金融环境概况

金融环境是指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内部金融组织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进而形成一定的结构,同时也构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体系。

金融环境主要涉及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等综合信息,体现了社会文化、政府支持、法制因素在整体金融环境构建中的综合作用效果。

3.1北京金融环境分析

依托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北京市在经济发展、吸收投资方面占据明显优势,各项人均数值在全国也是处于较高水准。

北京市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5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8万人。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1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1%。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30.8亿元。

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30.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544.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627.0亿元,三大产业结构为0.7:

21.4:

77.9。

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27.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24.67亿元,增长8.4%。

在2015年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北京市金融业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全市金融业资产总额达到1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据初步核算,全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926.3亿元,同比增长18.1%,较去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9.6%,为近年来最高点,居全市各行业首位。

可以看出北京人口密度大、GDP和人均GDP非常高,第三产业发达,而金融业也非常繁荣,同时我国大部分金融机构总部都设立在北京。

经过长久的发展,北京市已经逐渐成为集结算交易支付等金融服务为一体的金融管理中心,《中国重点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北京在资金积累和筹集、金融市场发达程度、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和金融产业丰富化等各方面的综合性优势,北京在我国三十五个城市之中名列榜首。

在吸引资本的方面,北京相对于其他两地无疑处于绝对优势。

3.2天津金融环境分析

天津市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16.8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4.60万人;其中,外来人口476.18万人,增加35.27万人,占常住人口增量的79.1%。

居住证制度顺利实施。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16.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1.61万人,非农业人口645.05万人。

全市人口出生率8.19%,死亡率6.05%。

自然增长率2.14%。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22.47亿元。

天津市2015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41万亿元,比上年少4675亿元。

其中,2015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27万亿元,同比多增1.52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6427亿元,同比少增7662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59万亿元,同比少增5829亿元;信托贷款增加434亿元,同比少增474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06万亿元,同比多减937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94万亿元,同比多5070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604亿元,同比多3254亿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天津市的金融产业也非常发达,银行业证券信托业等均发展良好,资金充足,金融市场运行良好。

而且天津依托港口优势,又是特区,在金融环境的发展上虽然比起北京略有不足,但河北却依然难以望其项背,天津的金融环境也是及其优良的。

3.3河北金融环境分析

河北省201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383.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14万人。

出生人口96.9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18%。

死亡人口45.8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6.2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5%,比上年上升0.74个千分点,全省生产总值实现29421.2亿元。

在2015年的最新统计数据里,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9806.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3439.5亿元,第二产业为14388.0亿元第三产业为11978.7亿元。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河北省的依托还是第二产业,经济发展程度不高。

也正是因为经济发展程度不高,所以带来了投资回报率过低的问题,这也让投资者的目光转而投向了京津地区,吸引不来投资,建设进展缓慢,金融环境迟迟得不到优化,而金融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缓慢,又会带来吸引投资的困难,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河北迟迟得不到发展,虽然有紧邻天津北京的地理优势,却得不到发挥。

但是在具体对接京津产业框架时,河北省部分城市开始进行大胆尝试。

廊坊是河北省内的枢纽,连接津京两个地区的“走廊”,开创了天津廊坊北京“三方联网”的区域资金清算的模式,开创了全国范围内区域票据交换的先河。

另外,北京银行和廊坊银行两行还签署了协议,在多个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

并且,《关于对金融机构实行奖励和风险补偿及鼓励企业上市的暂行办法》的出台,也吸引了诸如浦发、渤海银行等金融机构落户保定。

《关于开展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法规,也进一步刺激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蓬勃发展,推动保定地区金融体系的日益完善。

[2][解春苓.构建河北省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研究[A].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0,(06)]

3.4保定金融环境分析

保定全市2014生产总值实现2757.8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8.6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492.7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916.5亿元,增长8.4%。

三大产业结构为12.7:

54.1:

33.2。

人均生产总值26873元,比上年增长6.4%。

2014年末保定市金融机构本币和外币各项存款的余额为5008.6亿元,比年初增长百分之十三点六。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88.9亿元,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三。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50.9亿元,比年初增长百分之十九点三。

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298.0亿元,增长百分之十七点八;短期贷款余额810.4亿元,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九。

保定的情况基本和河北省的情况类似,依托还是一二产业,工业化程度不高,服务业欠发达,金融环境虽然在逐步好转,稳中有升,但是距离京津地区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地区对于资金的吸引力和京津地区无法相比。

虽然地理环境优越,但是投资者对于保定还是不太关注,保定的金融业发展也一直比较迟缓。

图片来源:

保定统计局官网

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从2010年—2014年,保定市虽然生产总值呈现逐年增加态势,但综合年增长率却是逐年下降。

这就说明,该地区的增长并不是健康的增长方式,缺乏一定的厚劲,经济发展支撑力度不够。

换句话说,保定地区整体经济环境和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形成经济稳健持久发展。

4京津冀金融环境现存问题剖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概念由来已久,但是进展缓慢,打破地区的桎梏已是势在必行。

三地存在政治地位不对等,发展机制不协调,互补产业欠融洽等诸多问题。

在一体化进程中京津地区积极度明显不高;而金融业的发展情况,也是京津地区合作频繁,但在河北,金融业发展缓慢,除了国有银行,其他银行在河北布置网点明显不足,其他金融机构,类似证券、保险、小贷公司等在河北发展规模有限。

并且,该地区的金融法规、信用政策、金融文化等,还处于不断摸索积累阶段,导致了金融交流的不通畅。

4.1京津地区金融环境问题分析

北京市的定位为“全国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而这带来的就是人口的增长,资金的过剩。

因为集中了过多的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北京在吸引投资的方面是远大于其他两个地区的,这也就导致了资金过于集中,投资北京的资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方向,而河北地区求资若渴。

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会出现“行政区经济”的现象,定义就是由于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进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现象。

[3][刘君德.中国转型期凸现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分析[J].理论前沿,2004(10):

20-22.]行政区经济直接导致京津冀三地发展呈现分割化状态。

目前北京主要问题是大城市病现象,人口众多,各种资源过剩,这也导致了金融人才在北京集聚,造成人才浪费,而其他地区求贤若渴。

这几年北京的金融环境发展已经开始受到空间的制约,过于密集的产业链在以后的发展中无疑会成为制约北京金融环境发展的不利条件。

北京需要疏导其非首都功能,实现产业转移,让资源在三地间有效流动,防止资源集聚。

北京是国家的首都,也是经济中心,却也因此承担了过多的经济职能,人口和产业的扩张让有限的土地资源捉襟见肘,进而出现了许多大城市病,诸如环境严重恶化,交通拥堵严重,人口过多房价过高等诸多问题。

因此三地必须加强合作,让北京的部分非首都功能得到疏导与释放,给北京的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天津也是中国北方经济中心之一,最近几年发展势头不错,但是近期开始出现人口过剩,资源不足等诸多问题,天津需要借助北京的金融教育科技等资源还有河北地区的的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低端要素资源,为自身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河北夹杂两个城市之间,发展资源有向两地逃逸的趋势,本身发展缓慢,得不到资金支持,需要借助两地的辐射效应。

[4][20-22.柳天恩.京津冀协同发展:

困境与出路[J].京津冀一体化,2015(4)]

天津在京津冀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和北京类似,深受大城市病的困扰,同时作为直辖市,在政令宣达和政策对接上会和另外两地出现不协调等诸多问题,需要三地统一监管的管理体制。

三地的定位很明确,河北的定位就是两地的产业转移者,北京的目的是输出过剩的产业和缓解人口压力与大城市病,而对于天津来说,本身的发展已经很迅速,并不太需要借助北京的帮助,本身的金融产业科技产业也很发达,在京津冀协调发展中会承接一些北京的功能,同时像河北地区疏散一些功能,实现三地有序梯度产业转移,所以应该实现三地统一规划,实在区域金融的发展,区域产业的发展,真正的为三地带来共同的利益,才能让三地真正的在一体化过程中一起发展。

4.2河北地区金融环境问题说明

河北的发展模式和天津类似,两地的定位都是支援北京,为北京的发展保驾护航,化工、建材、食品、服装业等基础产业产业难以发挥自身优势,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等又处在北京天津的夹缝之中,形不成自己的产业优势,河北的经济结构与天津的类似,但是天津的的滨海新区、百年老巷等优势又是河北地区无法比拟的,因此河北成了北京与天津的附属经济带。

河北和保定的金融环境大大落后于京津两地,经济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保定以及河北更多的是作为京津的落后产业转移而存在的,互动发展的程度并不高。

例如银行业,在京津地区,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发展都很发达,但是在河北地区还有保定,股份银行的进入比较晚,发展程度也较为迟缓,更多的只是国有银行在进行基本业务。

这也就导致三地金融环境发展的不均衡,河北地区保定地区的金融环境明显劣于京津地区。

另外,类似小贷公司、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在保定地区的分布,数量非常有限;整个地区的金融文化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相关领域的规定政策也需要快速更新。

5.优化京津冀地区金融环境的措施

5.1明确各区域功能定位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使三地间的金融交往更加密切,各种经济要素会在三地快速交流,以后也会有一体化的市场。

所以河北应该着眼于如何吸引京津两地的优势资源,如科技资金等元素。

比如北京的高等院校,教育资源,高科技产业等,这些元素在将来将会在三地流动,河北也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5][常润岭.后金融危机时代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与河北战略选择[J].]

以前的京津冀协调发展概念,更多的是强调产业转移,但是产业转移也仅仅适用于当前时期,未来的趋势将是京津冀地区在一体化的产业分工上合作。

以后的发展中,应当让产业要素在三地流动,而不仅仅是产业的生硬转移,河北以及保定应该更多考虑如何转移京津地区的科技人才和资金等要素,借助京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