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新教材 高一阶段性测试地理考试试题 无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7294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新教材 高一阶段性测试地理考试试题 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级新教材 高一阶段性测试地理考试试题 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级新教材 高一阶段性测试地理考试试题 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级新教材 高一阶段性测试地理考试试题 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级新教材 高一阶段性测试地理考试试题 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新教材 高一阶段性测试地理考试试题 无答案.docx

《级新教材 高一阶段性测试地理考试试题 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新教材 高一阶段性测试地理考试试题 无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级新教材 高一阶段性测试地理考试试题 无答案.docx

级新教材高一阶段性测试地理考试试题无答案

秘密★使用前

2019级高一阶段性测试

地理试题

测试时间2019.10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4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共75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纸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

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星光闪烁的恒星

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行星

③一闪即逝的彗星

④轮廓模糊的流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

①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②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③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④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转,我们的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它处在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置上。

回答下列各题

3.文字中讲到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4.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向外是依次为()

A.光球—日冕—色球B.色球—光球—日冕

C.日冕—色球—光球D.光球—色球—日冕

5.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A.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B.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

C.产生磁暴现象D.世界许多地区的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2017年12月14日,双子座流星雨迎来了超常规模的大爆发,每小时天顶流量达120颗左右,双子座最亮的北河三(双子座β星)距地球约36光年。

完成下列各题。

6.双子座β星位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7.流星发光的原因是流星体

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与地球大气发生摩擦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

2018年2月2日15点51分,我国第一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8.“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相比()

A.发射前不是天体,发射成功后是天体B.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都是天体

C.发射前是天体,发射成功后不是天体D.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都不是天体

9.“张衡一号”正常工作后,对其电磁监测影响最大的太阳活动是()

A.黑子B.耀斑C.日珥D.台风

10.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往往存在的地层是(  )

A.前寒武纪地层B.古生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D.新生代地层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代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

12.乙的末期(   )

A.蕨类植物明显衰退B.恐龙灭绝C.出现被子植物D.爬行动物盛行

13.下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球演变发展史的五个地质年代。

关于这五个地质年代的叙述正确的是(图中数字代表距今年代。

单位:

亿年)

A.从①到⑤的名称依次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B.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的是②代

C.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的是③代

D.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在④代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

回答下列各题。

14.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15.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自上而下明显加快

16.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圈是地球外部圈层的重要组成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且很规则的圈层

C.地球的外部圈层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D.生物圈不仅是地球生物的总称,还包括其生存环境

17.地震发生时,在太平洋的一艘渔船上人们感觉到()

A.左右摇晃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18.关于地壳和岩石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就是整个地壳

B.岩石圈为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

C.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

D.地壳为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与气温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①层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是

A.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B.地面吸收大气逆辐射

C.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D.地面是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20.关于图中各层大气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①层——天气现象单一B.②层——有利于飞机飞行

C.②层——人造卫星在该层运行D.③层——大气层厚度大、密度大

21.关于干洁空气组成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氮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②氧是组成地球生命体的基本成分

③二氧化碳可以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人类生命的保护伞——臭氧,其位于地球大气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各层均有

23.下面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序号的含义正确的是(  )

A.①太阳辐射B.②地面辐射

C.③大气逆辐射D.④削弱作用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24.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B.①-④-②C.②-③-④D.③-④-②

25.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①B.②C.③D.④

26.2008年初的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

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

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A.

B.

C.

D.

27.在“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不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28.下图为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示意图。

读图,下列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波中的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

B.在任一深度的横波速度均大于纵波

C.地震波传播过程中波速一直在增加

D.波速突然变化之处的上下介质不同

29.某地区近地面气温是32℃,这里对流层的厚度为16.8千米,按一般规律,此时该地对流层顶的气温应是()

A.-100.8℃B.-68.8℃C.-132.8℃D.-42.8℃

30.“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

第Ⅱ卷(共25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大题,共25分。

2.考生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和计算步骤、过程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作答的不得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金星、地球和火星的主要数据。

材料二太阳黑子的主要数据

(1)美国科幻电影《2012》放映后,引起了科学家对于人类移居太空的探索热潮。

根据材料一数据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分析比较移居金星和火星的利弊条件,并完成下表。

(2)黑子出现在图中太阳大气的_______层。

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_年。

 

32.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5分)

(1)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外部圈层a是_________圈,b是_________圈。

近年来,我国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渤海湾等海域陆续发现总储量逾数10亿吨的大油田。

(2)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震波是_____________,请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根据下图中所给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3分)

(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辐射名称:

①_____辐射,②_____辐射,③_____辐射。

(2)图中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_作用。

(3)大气把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又以_____的形式把大部分能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_____作用。

(4)地面增温主要来自图中的(以下填数码)_____;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