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7269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选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选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选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选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精选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精选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1

  一、成语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2、锲而不舍:

比喻做事持之以恒。

锲,用刀雕刻;舍,停止。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

“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

“有”同“又”。

  3、虽有槁暴:

同“曝”,晒干。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同“智”,智慧。

  5、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资质,禀赋。

  三、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

  古义:

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

  今义:

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广泛地学习。

  今义:

学问广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古义:

两个词。

用,介词,因为;心,心思。

  今义:

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

藏身。

  今义:

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四、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

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

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五、特殊句式

  

(一)介词结构后置句:

  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

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

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六、固定格式

  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七、文言翻译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所以木材用墨绳量过(再经过加工)就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使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

君子的天赋并不是与众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心思专一啊。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了,这是因为它心思浮躁啊。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2

  《齐人有一妻一妾》是《孟子》散文中的名篇,诙谐幽默,耐人寻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背景:

  文章通过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种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的手段追求富贵利达的人。

  字词:

  处室:

居家过日子,共同生活。

  良人:

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唿。

  餍:

满足、饱食。

  反:

通“返”。

  所与饮食者:

与他在一起吃喝的人。

  富贵:

指富贵的人。

  其:

指良人。

  未尝:

不曾。

  显者:

有地位有声望的人。

  瞷良人之所之:

暗中看他所去的地方。

瞷,窥视,暗中看。

前一个“之”是助词,后一个“之”是动词。

所之,所去的地方。

  蚤:

通“早”。

  施:

通“迤”,逶迤斜行。

这里指暗中跟踪。

  国中:

都城内。

国,国都、京城。

  卒之东郭墦间:

最后到了东门外的墓地。

卒,最后。

之,去、往。

东郭,城之东门外。

墦间,坟墓间。

  之祭者乞其余:

向祭墓的人乞讨剩下来的食物。

  顾而之他:

掉头到另一个墓地去。

  道:

方法。

  讪:

讥讽。

  中庭:

庭院中。

  施施:

喜悦自得的样子。

  骄:

骄傲。

  希:

通“稀”。

  练习题: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齐人有一妻一妾

  孟子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其良人出,则餍酒肉而后返。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

“良人出,则餍酒肉而返;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日:

“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

”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之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3

  中国古代文学

  1.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哈克贝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短篇小说《竞选州长》。

  2.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是《逍遥游》。

  3.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人独立创作诗歌的开始,他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叫楚辞,又叫骚体诗。

他用这种诗体创作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另有代表作《九歌》《九章》《天问》。

农历五月初五是他的纪念日。

  4.我国战国时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教育家是荀子,原名荀况,代表作是《劝学》

  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全书共130篇。

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八种体例,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年间约两千多年的历史,既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因此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战国策》是西汉文学家刘向编订的国别体断代史。

  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由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

  8.《出师表》《隆中对》的作者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9.“三曹”是指东汉建安时期的父子诗人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曹丕的代表作有《燕歌行》,曹植的代表作有《七步诗》《白马篇》。

  10.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代表作散文有《桃花源记》,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11.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是南朝宋代小说家刘义庆写作的《世说新语》。

  12.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13.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

  14.“初唐四杰”指王勃、杨迥、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的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

  15.唐诗《回乡偶书》《登鹳雀楼》《凉州词》《春晓》《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分别是贺知章、王之涣、王之焕、孟浩然、王维。

  16.李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被誉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天门山》《行路难》《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17.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其中韩愈为首。

  18.杜甫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19.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是韩愈和柳宗元。

韩愈的代表散文有《师说》《马说》《祭十二文》,柳宗元的代表作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黔之驴》。

  20.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倡导者,代表作有《卖炭翁》《钱塘湖春行》,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21.《阿房宫赋》和《清明》诗的作者是杜牧,“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

  22.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是北宋的柳永和南宋的李清照(我国第一个女诗人),代表词作分别是《雨淋霖》、《声声慢》。

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苏轼号东坡居士,代表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散文名作有《赤壁赋》;辛弃疾号稼轩,代表词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3.我国第一部也是的编年体通史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24.《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六国论》《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的作者分别是北宋的范仲淹、欧阳修、苏洵、王安石、苏轼。

  25,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集是《梦溪笔谈》,由北宋沈括用笔记体写成的。

  26.《扬州慢》的作者是南宋词人姜。

陆游的代表诗作有《示儿》《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钗头凤》。

  27.元杂剧《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高祖还乡》的作者分别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睢景臣。

  28.“明清四大奇书”(又称中国小说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29.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水浒》,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

  30.我国第一部神话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明代小说家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

  31.明代传奇剧《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清代传奇剧《长生殿》《桃花扇》的作者分别是洪、孔尚任。

  32.“三言”小说是指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编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指明代小说家凌蒙初编写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33.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写作的《聊斋志异》,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

  34.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儒林外史》。

我国古典小说创作达到水平的标志是长篇小说《红楼梦》,作者是清代的小说家曹雪芹。

其中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

  35.“晚清四大谴小说”是指刘鹗的《老残游记》、吴沃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官场现行记》、曾朴的《蘖海花》。

  36.中国古代“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7.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内容上分“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

它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38.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楚辞》,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是南朝梁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东汉民歌《孔雀东南飞》

  39.“乐府双璧”指的是北朝民歌《木兰辞》和东汉民歌《孔雀东南飞》。

  40.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是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4

  通假字

  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杯杓(“杯杓”同“杯勺”)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不敢倍德(“倍”通“背”,忘恩)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不者(“不”通“否”)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啗之(“啗”同“啖”吃)参乘(“参”同“骖”)

  词性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驻军)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入前为寿(走上前)范增数目项王(示意)

  刑人如恐不胜(惩罚)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称王)

  寿毕(敬酒)

  B名词作状语

  发上指(向上)夜驰之沛公军(在夜里)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四人持剑盾步走(徒步)

  C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从百余骑(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

使……停步,内:

使……进来)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

  D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

  E形容词用作名词

  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今事有急(急事,紧急状态)

  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

崤山以东今义:

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古义:

结为儿女亲家今义:

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

意外的变故今义:

副词,很、非常)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古义:

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今义:

河南省,河北省)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细说古义:

小人离间之言。

今义:

仔细说来)

  句式解析

  

(1)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亡秦之续耳。

  

(2)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籍何以至此)

  ②.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沛公军霸上∕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贪于财货

  具告以事∕长于臣∕因击沛公于坐∕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得复见将军于此

  (3)被动句(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珍宝尽有之。

  (4)省略句

  为(省介词宾语“之”)击破沛公军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上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比较…哪一个…”)何辞为(“为什么…呢”)

  重点词语

  明日黄花:

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昙花一现:

原比喻事物难得出现,现在比喻某些事物或人一出现很快就消逝。

  斑驳陆离:

形容色彩错杂纷繁。

  礼尚往来:

礼仪上重在有来有往。

  残羹冷炙:

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冠冕:

很体面,有气派。

  攻讦:

(因利害冲突)揭发并攻击他人的过失或隐私。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5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

  4.倒装句

  

(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