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明心见性剖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7096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明心见性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如何明心见性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如何明心见性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如何明心见性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如何明心见性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明心见性剖析.docx

《如何明心见性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明心见性剖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明心见性剖析.docx

如何明心见性剖析

明心见性法

一.我们的自性是纯至静的吗?

1.何为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1)本来清净的定义

(2)破除迷悟回归清净(3)六祖对见性的定义

2.见性及恢复纯至净自性(明心)

(1)一与二及本体静与意识静的关系

(2)坛经和师傅的见性思想(3)见性与彻底恢复纯至净自性的不同(明心)

二.本体和作用的关系

1.定慧的关系

(1)定慧的体用关系

(2)何为求理悟真宗

2.道心与人心的关系

(1)道心与人心的关系

(2)修道心还是修人心

三.佛家心法要旨

一.我们的自性是纯至静的吗?

1.何为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1)本来清净的定义

我们现在的自性是纯至静的吗?

让我们先放下佛圣的话,用自心切磋琢磨一下,如果你现在的自性就是纯至静的,那么它会作用出你现在这种平常心和烦恼心吗?

它应该作用出大智慧才对呀。

我们一切的意识和心态,都是你自性作用出来的。

我们想一想,大石头会产生烦恼吗?

它不会,为什么?

因为它没有自性。

我们有自性所以才会产生烦恼,一切智慧心及烦恼心都是自性产生出来的,这正是六祖所讲烦恼本菩提的意思。

菩提心迷误可变成烦恼心,烦恼心通过觉悟可变成菩提心。

因此,我们的自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保持纯至静,现在我们在迷误中,所以我们的自性不清净。

那么,六祖在坛经一开篇就讲: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其中菩提自性本来清净这一句是何意呢?

他的意思有三层,一层是众生的自性本来应当清净,而现在不清净了。

二层是自性有一种不扰自净的本能,不管你生多大气多么沉沦,它能恢复本质清净的特性不改。

三层是自性之静是它本来拥有的自然之静,人从心平气和到如如不动,都属于这种自然之静,只是程度不同。

这几层意思中唯独没有我们的自性现在就是纯至静的意思。

(2)破除迷悟回归清净

现在让我们用圣人的话语,来进一步认识关于自性清净的问题。

六祖说‘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又说: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由此可知,我们当下的自性在迷中,并没有恢复其本来的至纯至净,这需要我们通过觉悟的手段恢复自性的清净,即是通过修不动心来恢复自性纯至静,而如果不通过修心,直接寻找纯至静的本性是错误的,因为你现在的自性根本不是纯至静的。

那么六祖和师傅所讲的见性是怎么回事呢?

简单说,就是在当下高度不动心时,对自性的体会,后面再详细讲。

同时,六祖又举例说明:

‘日月常明,为浮云覆盖,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

’其意是说明,我们要通过智慧的风吹拂烦恼乌云,使自性恢复本来光明清净。

但千万不要理解成,既然日月常明,那又何必风吹云散,直接到浮云上找常明的日月不好吗?

既是这样,我就直接在心中找纯至净自性吧。

要知道喻法非真,用物质比喻佛法,难免有漏,但我们要理解圣意,按圣人指示的路去行,不要按自己想当然的想法去行。

师傅举例说明恢复自性清净的方法:

‘性不清,心干扰;心不静,意所乱;意不定,被物欲迷,若能明理格物遣其欲,意定心静性本清。

’(讲功)其意已清楚地说明致使性不清的过程,和恢复性清净的过程。

若不按恢复性清的方法行,而直接寻找清净自性,无有是处。

即使是当下见性,也是遵循了以上师傅所讲的性清的方法,只是将这一方法在当下较短的时间内应用并得以实现,但无法长时间保持。

师傅又举例说:

‘宝珠蒙尘,不见其光明,应去污除垢恢复其明。

’其意同上。

又说:

‘我们的如来心外有一层迷误,通过觉悟破除迷误,如来心现前。

’这句话如同六祖说的日月常明,被乌云覆盖一样。

我们在理解时注意,不要不除迷误直接去找如来心。

你此时的如来心就是迷误心,你怎么会找到如来心呢?

那么如来心是永远清净的,还是能够被动摇而需要恢复呢?

师傅在讲法的时候多次强调,我们修的是心体不动,不是去除它的作用心。

如师傅说:

‘歇心、放心、清心、不动心,以上说的是如来心。

’(三经227页)又说:

‘本体不动摇,正常照万物,即是观自在。

’(讲功)等等。

因此说明本体可以动摇,需要修持恢复。

以上种种比喻和说明,都是为了阐明,我们的自性在应物时有所执着而不清净了,我们要恢复自性本来的清净,因此我们首先要破除我的自性现在就是至纯至净的思想。

我们在修行中不可以人为地去寻找自性的清净,这就落在二念上了。

因为你就是自性,根本不用找,你现在的心安定,自性就在恢复清净,你现在的心不安定,自性就不清净,只有通过智慧使这颗心安定下来,就是在回归自性,这样做,在达到高度不动心时,就可说找到了自性,也叫见性,其实也没有见什么,只是精神安定了而矣。

离性也没真离性,只是精神不安定而矣。

修心只是顺从自性自然清净的基本原则,所以要落在平常心上,因为平常心就是自性自然清净的体现,只是静的程度较低而矣。

我们可以由低到高,彻底恢复自性纯至静。

师傅一语中的的说:

‘我们修心只是恢复,不是建立。

’意思是说,我们要恢复自性清净,而不要建立一种自性清净。

(3)六祖对见性的定义

在坛经中,六祖对见性的定义都是建立在正常作用而不动心的基础上。

如‘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意思是,心灵在应一切万事万物时,既不要执着,又不要逃避,才能恢复自性清净成就佛道。

又比如:

‘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意思是,心中长生智慧,破除烦恼欲望,使心灵保持自然平静,即是平常心正常应物不动摇,才能恢复自性。

六祖大师又说:

‘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

’意思是说,本体正常产生思想意识作用,但不因一切事物而动心,即可恢复真性的大自在。

以上六祖对见性的定义,充分说明了一代佛祖千叮咛万嘱咐的一个道理,即在修心时,我们的心灵要正常作用,以智慧破除一切烦恼愚迷,做到不动心,即是在恢复自性成就佛果。

六祖对见性和无念的定义都是在正常作用之基础上谈的,没有正常作用就不要谈什么静和见性。

因为自性正常作用才是自性自然的静,佛教称之为一;若人为断掉正常作用,直接体会自性之静,其实是断掉自性自然之静,佛教称之为二。

2.见性及恢复纯至净自性(明心)

(1)一与二及本体静与意识静的关系

若想参透禅宗的见性法,就必须先明白一和二的关系以及本体静和意识静的关系。

如此才可以了悟六祖的见性法及师傅的静功法。

师傅说:

‘静是静思的功夫,静思是你似乎已经忘记了你还有一个思想意识在活动。

’(中华民族真气养生健身法)静是本体,思是作用,本体静可产生智慧的思想,智慧的思想证明我们的自性自然清净。

说到自性清净,不要立刻认为它现在就是至纯至净的,就在我的心中藏着,找到它就可以了。

这个自性清净,其清净的程度由低到高,都属于自性的清净。

不错,自性彻底恢复时的确是至纯至净的,但我们在恢复自性纯至静的过程当中,只要保持平常心的静就可以了,其静也属于自性的自然之静,只是程度较低,应该由低到高循序渐进。

静思是一体一用,本体清净产生智慧的作用,话虽如此,但此时静和慧的程度较低,一体加一用叫‘一’。

为什么称其为一呢,首先本体和作用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所以叫一。

另外,当精神比较安定并且正常作用的时候,你没有被你所面对的世界而动摇,这个世界一切相对的概念和形式如善恶美丑好坏等等,你都能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又不会迷失到任何其中一端里去,同时你似乎与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无分别的感受,因此叫‘一’。

师傅也把这本体之用叫一念。

一念从表面上看是在形容清净本体的智慧作用,其实也包含了清净的本体。

因为没有清净本体哪来的智慧作用,因此师傅就把‘一’称之为本体静。

不要把本体静一定理解成纯至静,只要符合‘一’的原则,程度由低到高都可称之为本体静。

当然,这种本体静是相对的本体静,不是绝对的本体纯至静,我们在修行中需要用这种相对的本体静来破除意识静。

另外,我们的本体静也是由低到高逐渐恢复的,所以我们强调相对的本体静。

只有先认识它,才可以恢复绝对的本体静。

因此,原则上把不动心叫做‘一’。

历史上禅师们总是用‘一’来形容不动之心境。

同时,‘一’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万物一体的意思,在我们高度不动心时,会有一种万物一体的感觉,你与这个世界似乎是一个整体,但思想作用还有,只是变得更细微,你似乎察觉不到而矣,这正是师傅说的静思之意。

特别注意本体静是有正常意识作用的。

另外,千万不要把本体称之为一,而把作用称之为二,然后舍二而求一,将体用分家,这是正法之大忌。

如果把本体称之为0,把作用称之为一,并强调本体和作用是一体,这样说也是可以的。

而最好把本体和作用直接称之为‘一’,这样就不会使人产生错觉,把本体和作用分家了。

何为‘二’,原则上动心即为‘二’。

首先是对酒色财气的尘相执着为‘二’,为什么称其为‘二’呢,由于你已经动心了,你和这个世界对立了起来,因此是‘二’,又因为你只要动心就会落在相对的善恶两边,不行中道,所以叫‘二’。

从心灵上说,心不动则万物一体,心一动则有相现前,你与相是两个,也由于这个原因称之为‘二’,但学佛之人都明此理,所以我们重点讲对法相执着的‘二’。

当一个学佛者,对法相执着时,即对:

自性、无念、清净、本体、无相、心经中无六根无六尘的境界等等,产生追求时,即用意断掉自性的正常作用而去体会以上种种法相境界时,称之为‘二’

为什么将其称之为‘二’呢?

因为佛法讲的本体清净是我们本自具足的,师傅常说:

‘人心本静,你入的什么静。

’(讲功)六祖说:

‘人性本静,但无妄想,性自清净。

’这里的妄想是指邪见,不是指正常的智慧作用。

注意,这个本自具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本体纯至静的本自具足。

它是指本体在正常作用时,由低到高的安定,都是心灵本体正常自然的本有的安定,因此叫它本自具足。

相对的清净的本体和其正常的智慧作用是我们本自具足的‘一‘,但我们在恢复自性清净的过程当中,其本体的清净和作用的智慧程度都较低。

因此,执着法相者,首先觉得正常的作用把本体障蔽了,因此要除掉作用;其次又觉得现在静的程度较低,还不是本体,因为他们认为本体应是纯至静的,所以想找到更高程度的本体纯至静,于是就断掉平常心的作用去体会本体的纯至静。

这样,就在我们本来自然的静上又加了一个人为的静,把自然之静障蔽了,这就是一上加一,就是‘二了。

同时又在我们正常的智慧作用上,即一念之上加了一个求静的念,叫做二念,它把正常的作用断掉了,也叫二念断一念。

在静上加静是在断一念作用的同时进行的,所以‘二’就是二念。

由于加的是人为的二念静,所以师傅管它叫意识静。

特别注意,意识静是断掉作用追求本体的静。

禅师们管这种静叫做头上按头,骑马找马。

师傅称这种有意的断念入静法,叫画蛇添足。

一念之静就是本体静,即使静的程度不高,也是自性的自然之静,属于本体静,就是六祖说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的静,师傅说它虽是矿中金但也属于真金,只是还需要提纯,最终可以从低到高,恢复它本来的纯至静。

二念之静是意识静,是假静,修它是在以砖磨镜,苦死无成。

所以师傅说:

‘谁断掉道心的正常工作,谁就是在行魔道。

’(三经)又说:

‘断念入静是练功之大忌。

’同时叮咛我们:

‘正常产生思想就是平静。

以上一和二的分析,可能与我们的传统思想不一样。

我们习惯的认为,断掉思想作用就剩下本体了,就是本体静。

而师傅说:

‘你把意识都断了,那你断意识的这个意识你还没断吧,它就是个大魔头,你已经落在魔头上了。

’(98年北京讲功)因此断作用入本体的这种静是二念意识静不是本体静。

我们认为有思想即是乱,本体不静了。

首先,有时我们的思想的确会令我们的本体乱,但这是不理智的思想,因此我们就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思想意识就是乱。

而我们练的就是将不理智的思想变成理智的思想,理智的思想可以使本体恢复清净,同时本体的安定可以产生更理智的思想,二者是一个整体。

所以当我们产生正常理性的思想时,就已落在本体静中了。

因此师傅常说:

‘我们正常处理家庭、社会、单位的事就是在修道呀。

’因为你在这些时候始终处在本体静中,所以师傅才这样说。

 

(2)坛经和师傅的见性思想

在我们将‘一’和‘二’的关系分析清楚后,就可以进一步认识见性的道理了。

首先我们要破除一种思想,只要断掉作用剩下本体,我就见性了的错误思想。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应当明白,断掉了一念正常作用后,我们并没有见性,而是落在了二念这个不正常的作用上了,因此不要沾沾自喜地认为我跟六祖一样,终于见性了。

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六祖的见性是不是符合‘一’的标准。

五祖给六祖讲法,在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六祖言下大悟。

师傅解这句话的意思是:

‘应一切事物,我都不动心。

’(七分)那么,应一切事物即是一体一用,就是个一念。

再说惠明见性。

惠明见六祖求六祖讲法,六祖说:

‘你屏息诸缘,勿生一念,我为你说法。

’惠明别的都不想,但还有一想,就是听六祖说法。

别的都不想,一心听六祖说法,师傅管这叫万念归一念,一念纯诚就是静。

六祖又等了一会儿,到惠明真正一念纯诚了,才突然说:

‘刚才不思善,不思恶的那个,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不思善不思恶的意思是一念纯诚不动心,不被善恶是非所动摇,但可以更好的应对善恶,在思善恶,但不被其迷惑。

因此六祖才说,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

佛家不打妄语,为什么六祖骗惠明说要为他说法,却又什么都没说,只是指出他听法的心就是呢?

因为如果六祖要惠明自己体会勿生一念的感觉,惠明就会有意断掉一念去体会无念的感受,也就落在了二念上。

而让他以自然的,一念纯诚之心准备听法,就是让他落在了一念上,也就是落在了本体静上,六祖又有意的等了一会儿,是为了让惠明的心达到高度一念纯诚,已基本是见性的境界了,再告诉他这颗心即是。

由此可知,六祖的见性法和他对见性的定义是一样的,都是落在心体正常应物而不动摇的‘一’上讲的。

让我们再看看师傅说的见性法。

师傅说我们要认自本心识自本性,让我们通过找闻者的方式来认识本性。

师傅说:

‘当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或在练动功(练动功时也在放音乐)的时候,精神集中、集中,最后连音乐都听不到了,即是对闻者自性的体会。

’听音乐和练动功都是心灵的正常作用,师傅要求精神高度集中,甚至连音乐都听不到了,这是一种在正常作用时的高度不动心,即是一念纯诚。

听音乐只是让你的精神正常作用保持自然,真正听到闻者是因为你的高度不动心。

当你高度不动心时,你就做到了神不外驰。

它的过程是,很自然的,你的神从发声源处,回到声音上,又回到耳根,再回到听者上,这就是识神归元神的过程。

实际上悟到听者是不动心的功劳,而且是在正常作用时的不动心。

那么师傅的见性法讲的也是‘一’,而不是‘二’。

因为你的心在正常作用听音乐,没有断掉这个作用向回有意地体会听者。

注意,不要断掉作用而有意向回找,一念纯诚听即是回到自性上。

师傅说:

‘一念纯诚必能明心。

’在这里师傅将一念纯诚推崇到至高程度,是成佛最直接的道路,我们一定要谨记。

师傅又说:

‘一念纯诚就是一心一意。

’师傅的意思是,我们平时的心态要一心一意,高度的一心一意即是一念纯诚。

既然是这样,那么不光是耳根作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作用,只要是一念纯诚不动心,就都是回到自性上,这就是师傅说的念念归本念,念念不离心,有念归无念的过程。

也就是《心经》上说的无眼耳鼻舌身意的道理。

其实有六根有六识,但高度不动心,已回到自性上,是自性利用六识与六根应六尘,始终没有脱离自性,因此察觉不到六根六识六尘的存在,所以说无六根无六识无六尘。

如果动心离性,就是有六根六识六尘。

所以师傅说:

‘动心是烦恼,不动心就是佛性。

请注意,佛学的无念概念,是指正常生念应物,在达到高度不动心时,察觉不到念的存在。

而不是当下断掉念头的无念,这种修法是错误的。

六祖强调不断百思想,六祖说:

‘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即无念行。

’又说: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的六识到六尘中应对,但不要污染就是无念,如果你修行,只是把念断掉什么都不想,就是执着了我说的无念这个名词。

有的同修把见性、本体纯至静和无念三个名词结合起来,认为我通过断掉意念,去体会本体的纯至静,就是见性。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对三个名词的理解都错了。

正确的解释是,我的本体正常地产生意识应对万物,锻炼自己的不动心,逐渐恢复了本体纯至静,由于高度不动,察觉不到念的存在,即是见性。

(3)见性与彻底恢复纯至净自性的不同(明心)

通过学习六祖和师傅的见性法,我们明白见性不是在心里头找出一个本来清净的自性,而是通过心灵在正常作用时的不动心,使自性恢复其本来的清净。

这和六祖在坛经中对见性的定义完全吻合。

这些见性的实例,都是当下对自性的体会,但也都遵循了‘一’的原则,即一体一用而不动心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我们一生一世要遵循的彻底恢复自性纯至静的方法。

而当下见性只是将这一方法应用在了当下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因此这只是对自性的一个初步认识,并不是至纯至净的自性完全恢复。

为什么当下就可见性呢?

因为人的心灵不是永远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的。

一天当中,你的心灵境界,在不断的变换,时而烦恼,时而平和,一会儿又能达到一心一意的境界,当某天你的心灵在达到高度一念纯诚的时候,我们就形容它为见性。

师傅将一念纯诚解释为一心一意,就是说当你达到高度一心一意的时候,这个心态比较接近自性纯至静的境界,因此说它为见性。

此时的感受是精神高度清纯,眼前的世界一尘不染,似乎与万物同体。

但不等于你的心就永远停留在这个境界上了,因为你的实修功夫还远远不够,一会儿就会退转,又会回到平时较散漫的心态上。

若要想彻底恢复自性的至纯至净,需要我们按无为心法,即本体正常作用而不动心的方法,修行一生一世乃至多生多世,才能实现。

一旦彻底恢复纯至静,就像师傅说的一样:

‘定慧圆明一刹那,千差万别一时通,霹雳一声响,撒手脱红尘。

’(98北京讲功)即以明心了。

这首诗只是形容,没有声响,所以不要求声响。

若纯至静恢复不在退转了,就可以明心了。

师傅说先见性后明心,在见性与明心之间有一个漫长的性命双修的过程,我们不要把这个过程删掉。

而直接去寻找纯至静,如果这样去找,有的甚至说找到了,这只不过是落在了二念上。

因为即使是初步见性,你也保持不住,由于你的精气不足,一会儿就会退转。

注意,修心就是在修精气,因为心神主宰精气,修心的功夫不够,精气就不足,精气不足,心就定不住,所以即使见性也会退转。

因而我们要继续修不动心的功夫,这是一生的功课。

所以师傅常说:

‘你要真见性了(指纯至静),你还有问题呀。

’你应该有大智慧才对呀。

因此我们要知道六祖见性并没有马上明心成佛,也还要逐渐涵养。

所以我们要明白见性和纯至静自性的彻底恢复有所不同,我们要继续按无为法的原则在一切事物面前修不动之心。

三.本体和作用的关系

1.定慧的关系

(1)定慧的体用关系

心灵学讲的就是佛学真谛,就是明心见性之法。

若要见性成佛,首先我们要悟通本体和作用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定与慧的关系,也就是师傅说的静与思的关系。

本体是定作用是慧,我们先看一看六祖是怎么说的:

‘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当定之时慧在定,当慧之时定在慧。

’这段话语清楚地说明,定慧一体,安定的本体产发智慧作用,智慧作用就在本体中,不可断作用而求本体。

接下来六祖又说:

‘不可说先定发慧,或先慧发定,作此见者,法有二相。

’意思是说不要将定慧分家,不要把无为法的‘一’变成有为法的‘二’。

我们在修心时,不要有一种先入定,或先在清净自性中守着,功夫到了就会发慧或开大智慧的思想,这是不对的,这已经落在二念意识静中了。

如果你现在精神安定,哪怕安定的程度再低也是有智慧的,可以应一切,如果安定的程度高,那么就会有更高的智慧可以处理更复杂的事物。

师傅所阐述的体用关系和六祖完全一致:

‘灯是体,光是用。

有灯有光,有光有灯。

有心有思维,无心无思维。

心是体,思是用,有思维有心,无思维无心’(三经)。

以上的意思是,心和思是一体不能分家,若无思,就一定是二念把一念断掉了,同时又将真心障蔽住了,所以叫无思维无心。

师傅在八十年代初开始传法时就大力提倡,静思是静,不可断念入静,心如流水不断百思想等等。

这是佛家宗旨,不是低层次,不要把断‘一’入‘二’叫做高层次。

定慧不二法,是佛家一贯法,从平常心修到如如不动,即使成佛了,依然是定慧不二。

我们用六祖的见性法来比喻定慧,真如是定,念是慧。

‘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即是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

‘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是真性常自在。

’即是定生慧,六根产生六识智慧,不染万境,是真定常在。

(2)何为求理悟真宗

我们首先分析什么是悟,悟有几层意思。

其一是悟世间道理,其二是悟佛理,其三是精神一念纯诚高度安定,初步对自性的体悟,其四是明心大彻大悟,这四层意思都被佛法所涵盖。

因佛理就是要我们先明白世间道理,而后不动心,不动心就可对自性有所体悟,再经过漫长修行,然后明心大彻大悟。

所以四种悟皆是佛法。

但你在说悟的时候,一定要清楚的知道,你所说的是那层悟,不要将这四层悟混淆起来。

我们看看如何具体求理悟真宗,首先我们要牢记定慧是一的原则,如果只入定,这不是悟,而只要慧,也不是悟。

(按理说,有慧在就有定在,但这里的慧是特指想从现在的思考当中求取某种境界,这是错误的。

)只入定是二念,而只是思(慧)呢?

师傅说:

‘我不是让你苦思冥想什么,我是让你从身边的事物悟起,来解除困惑,使心灵安定’我们千万不要把悟或者说思考当成一种有为法,认为通过它我就直接可以达到什么目的,比如我通过悟可以达到佛的境界、可以达到一种高妙的心境、可以见到无极、可以见性、可以进入真空、甚至体会到色声香味等等。

这些悟都与定脱离,不是求理悟真宗。

以追求某种高境界为目的的悟(思)不是真定,而自然应对和思考事理或思考某种道理的定是真定。

悟即是慧,真正的悟不脱离定。

我们下面在说明定慧二者的关系时,将其分开说,但实际二者始终一体,共同提高,切记。

它们的关系是,越明理,定的程度就高,而心定的程度高,就越有智慧去明理,理越明,定的程度就更高,定的程度更高,就越明更高层次的理,直至如如不动大彻大悟。

这是一生一世的功夫。

而这个过程是在自然应物应事中实现的,你在应事应物时去明事物的道理,或专门解开心中的困惑,或专门思考佛学的道理等等,都算是明理,都在实行着定慧共同提高的修行目的,但这种明理只是为了明事明理,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境界。

因为定的境界已在其中了,只是目前程度较低。

当你的这种定力逐渐达到如如不动时才可大彻大悟,因此大彻大悟是修定慧修出来的,不是你偶然悟出来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定慧始终一体,想要明至极真理,先要从身边的困惑烦恼悟起,解除烦恼,这样就可以提高定力,定力逐渐提高,自然智慧也逐渐提高,定慧达到至高程度才能明至极真理,不是现在苦思冥想就可以明了真理,即使明白一点也是知识上的道理。

说白了就是逐渐提高定慧,才能明白真宗之理。

注意,明理不只是思考宇宙人生社会以及佛法的道理,处理家庭社会单位的事情也是明理,也是在增长定力,实际也是在行悟真宗的功夫,定力达到一定程度,真宗自然彻悟。

真宗即是与无极真空合一,明了宇宙天地人生的变化之道。

如此,非如如不动大智慧不能做到。

现在我们就拿工作举例,当我心乱时,通过悟使我乱的事情,想通了心就安定下来了。

之后我就安定的工作,由于安定就可以产生智慧,结果把工作分析处理的很好,分析处理工作,也是悟,是在悟工作之理,工作之理悟的好,心就更安定,更安定智慧就更高,就可以把工作做的更好,不知不觉我的定慧就提高了。

佛学所讲的定慧,是一个范畴,而不是一个点,不要把定慧仅仅理解成如如不动大智慧,这是在错误的心法基础上所导致的错误结论。

错误的心法认为,我现在的本体就是如如不动的,找到它我就发出大智慧了,于是就把佛学的定慧直接定义在了如如不动大智慧上。

我们在前面已否定了这种错误心法,在此不重述了。

因为佛学要给人一个逐渐提高的空间,所以佛学定慧包括了我们在平常心基础上的定慧,如学生学习是一种定慧,工人认真工作、妇女专心操持家务、专家一心一意搞科研,都是定慧,只是这些定慧的程度都未达到佛的境界,如果这些人一生不被外物所迷,始终保持这种定慧,其程度就会逐渐提高,最终达到佛的境界。

之前是站在慧的角度讲定慧,其实站在定的角度讲也是一样,我们说保持精神的安定,在一切事物面前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